香港人尊称「华叔」的司徒华先生,经过数月和癌症的搏斗后,于一月二日终告不治。享年八十岁。连日来,港九各界表示少见的朝野一致的哀悼。赞扬他一生热爱香港,致力于推动香港民主和中国的社会进步。赞扬他的人格和献身精神……无疑,司徒华是香港社会一位享有崇高声誉和影响力的大人物。
司徒华的青年时代,是一名炽热的民族主义者,六十年代任职教育界起,就是社运、保钓和中文运动的健将,被港英当局视为眼中钉和中共的同路人。八十年代香港推行代议政制,他是民主派的主角,一九八五年高票进入议会,任立法局议员。九七问题摆上中英谈判桌后,香港民主派主张「民主回归」,认同港人治港,司徒华作为民主派的代表人物进入北京操办的基本法草委会。当时,华叔可能想象不到一位大陆青年学者、未来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他们讨论回归问题时,在香港大赞殖民地统治。
改变司徒华政治路向的是一九八九年的六四事件。北京长安街上学生的鲜血,让他通宵难眠,哀痛至极。梦幻最后破灭,踏上一条新的不归路。六四之后,在民选议员的名衔之外,他是民主党领袖和赫赫有名的香港支联会主席。不仅要求平反六四,而且号召推翻「一党专政」。他的战友李柱铭的名言「反共只能做不能说」,华叔说了,也做了。二十年来,在全球媚共日盛的气候下,香港维园的六四烛光晚会,每年都不下数万人出席,观光者水泄不通,可谓世界旅游第一景点。其悲壮、动人,超过柏林墙。在天朝的五星旗下,敢于如此放肆——那是司徒华的作品,他是运动的灵魂和主帅。前年,华叔说他老了,要交棒给「八○后」。于是我们看到,二万一千名中学生票选二○一○年中国十大新闻中,竟有七成八的票,选刘晓波获奖为第一大新闻!跌破满街眼镜。
香港历来是远东著名的商业大都会。这里万商云集,富豪辈出。非商界名人如李小龙、金庸者却是寥寥无几,政界强人更无成长土壤。香港弹丸之地,在英国殖民地的强势统治和中国专制主义深厚传统的夹缝中,极大压抑政治人才的出头。和产生甘地、曼德拉的印度、南非同是英国重要殖民地相比,香港缺乏寻求独立的思想资源,英式体制运作成功,故二战之后政治发展极为缓慢,无力面对「九七大限」的降临。司徒华在香港历史上这段最敏感而复杂的转型时期,脱颖而出,成为领导风潮的政治活动家,是非常难得的事。有他个人的本土气质、文化素养和使命感,也有时势造英雄的时代背景。
当这个转型期成为过去,香港遭到中国崛起的新挑战时,司徒华这一代也将随之退出历史舞台。今天告别华叔,也就是告别我们参与见证的香港一段最难忘的历史。啊,香港新的时代来了,公众期待新的人物也会随之而来,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希望在香港继续留住我们心爱的一切。
(2011-1-3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