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恶化令世界诟病

——白宫点击中南海敏感神经

 

2011年3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记者依法责问警察打记者一事时说“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赤裸裸地显示出一种“中国特色”所固有的“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劲头。正当今年春季世界演绎“让茉莉花飞”之时,姜瑜却代表官方立场要让北京的“法律飞”。

于是,3月以来,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打压异见、维权人士,被软禁、传唤、失踪、拘留、逮捕有愈演愈烈之势。据“维权网”不完全统计,中国“茉莉花散步”传播以来,国内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各地人士有上百人,其中不少人被以“非法集会”、“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煽动颠覆国家政权”、“颠覆国家政权”和“寻衅滋事”等罪名刑事拘留,国内人权形势的持续恶化,令国际社会大跌眼镜。特别是2011年4月3日,著名艺术家艾未未在北京首都机场被官方强迫“失踪”,至今已超过了警方最长的刑拘期限,引发中外舆论普遍对中国一再侵犯人权的诟病。

美国人权立场更加鲜明而泼辣

当此之时,继4月27日、28日两天举行的中美人权对话无果后,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又高调展开中国人权问题交锋,再次成为外界关注焦点。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出席该对话的中国高级官员会晤时,也对中国当局近日打压维权与民主人士的做法提出批评。他强调,他支持言论和资讯流通自由,以及政治参与权利等普世价值。而副总统拜登以及国务卿希拉里,更是毫不客气地都对中国的人权状况提出严厉抨击,致使此次以战略和经济为主题的中美对话,彰显出美国的人权立场更加鲜明而泼辣。

在第三轮美中经济与战略对话结束的同一天,美国《大西洋》月刊还特意发表了记者戈德伯格上个月对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采访报道。克林顿在采访中称中国的人权状况“很糟糕”,她以更加尖锐和直率的语气说,中国政府害怕和担心阿拉伯式的民主变革,并试图阻止历史的前进,但这样做将是徒劳无功的。克林顿国务卿还说,尽管中国当局阻挡不了历史的前进,它还是会尽可能向后推迟民主变革的进程。白宫如此一再点击中南海的敏感神经,令北京当局十分难堪。

中方记者会上强硬反驳

然而,出席第三轮美中经济与战略对话的中方代表,在闭幕后的记者会上对美方的人权批评进行了强硬反驳,强调中国人权没有问题。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采取惯用的掩耳盗铃、歪曲事实的伎俩说,中国政府致力保护和促进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他声称中国的人权状况究竟如何,中国13亿人民最有发言权。这位外交部副部长声称,有人拿人权问题来指责中国,这不是说中国的人权出了什么问题,可能是在做政治文章,这点要请新闻媒体能够注意。他还重复官方回应人权批评的一贯套路说:“中国的人权事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其实今年4月8日,美国国务院就公布了《2010年度国别人权报告》,指出中国的人权状况继续呈恶化趋势。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发布会上说,今年2月以来,中国数十名律师、作家、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被“任意逮捕和失踪”的现象,让美国“深感忧虑”。中共外交部4月9日马上就回应:“我们奉劝美方多反省自己的人权问题”。事实再一次证明,中国政府依然坚持“人权是内政”、不容干涉、拒绝所有批评的一贯立场。

早在2008年11月26日,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被称之为“花瓶人权大使”的黄孟复,便去美国进行人权公关游说。在美期间,他不顾中国人权污垢百出的严重现实,信口雌黄,说什么30年来“中国人权状况得到迅速改善”,并举例说,“到过北京的朋友们大都知道,出租车上似乎随时都在举办谈论政治社会话题的沙龙,人们可以随意评论时政,不乏有人言辞尖锐,但并没有人认为这有什么不妥,更没有人去追究他们。\”

当“公权力”不拿法律当会事

2001年8月13日,本作者就仅因撰写了8篇批判阶级斗争意识形态及传统社会主义错误实践的理论文章,便被公安当局押上了囚车,由此经历了长达近两年的超期羁押。当局两次违法重复起诉,五次延期审理(检察院“建议”延审四次,法院报批延审一次),上演了一起在顶级权力意志的安排下,由宣传部及公检法合伙借意识形态制造“政治敌人”、借法律工具惩罚“思想罪犯”的当代文字冤狱。这一铁定的事实,就是对“中国人权状况得到迅速改善”的有力反驳。

近几年来,我们这个国家的“公权力”,根本不拿法律当会事儿,而且不允许别人“说三道四”,先后以言治罪逮捕关押了杨天水、许万平、师涛、郑贻春、力虹、张林、陈树庆、郭起真、高智晟、严正学、胡佳、刘晓波、郭泉、黄琦、谭作人、刘贤斌、冉云飞、朱虞夫等大批思想犯。这个名单如今还在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中不断加长,继续验证着这个“人权状况得到迅速改善”的国家,异见人士正在成为维系权力腐败的牺牲品,致使宪法上的人权保护,继续被“稳定压倒一切”所冷冻。特别是在上访维权现实中,更是演绎出多少充满血泪的情节。他们大多遭到程度不同的刁难、辱骂、罚款、抄家、批斗、毒打、追捕、关押、游街、劳教、起诉、判刑等迫害。上访村长钱云会不明不白地暴死车轮下;山东民间维权人士、盲人陈光诚出狱后,又被当地政府一再实施超越人性底线的报复性迫害。钱云会、陈光诚可谓其中最具符号意义的代表人物。

当一个国家的公权力敢于堂而皇之地宣示“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时,不仅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会一再涂炭百姓,而且违法滥权、贪污腐败、社会不公,乃至发生公权力喝斥公民“跪倒,否则我毙了你!”的“开枪门”事件,就不足为奇了。

人权不能封闭在“内政黑箱”里

美国军队击毙本•拉登的消息,令世界欢欣鼓舞,反恐形式出现了转机,于是人权问题更加突出地提上世界聚焦的议程了。在当今世界,“有民主才有和平;有人权才有安全”,应当成为新文明世界的普遍共识和全新的“国家安全观”,即民主人权的国家之间无战争。因为一人一票、尊重人权的民主制度,是世界和平的根本保证;而“权力枪授”,不断侵犯人权的国家,是诱发战争的总祸源。正是从这一本质问题认识,决定了当今世界必须在全球范围推进“人权高于主权”的价值观,这是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

今天,无论是朝鲜问题、伊朗问题、叙利亚问题,还是利比亚问题,以及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人权灾难问题,都不可能在一个全球开放的信息时代,被封闭在国家“内政黑箱”里,而无视国际社会的道义评判与政治制约。人权问题之所以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就在于经济全球化必然要以世界的政治安全、稳定与统一的秩序为条件,而人权恰恰正是世界和平的基石。侵犯人权是导致社会对抗、政治失序和暴力冲突的祸根。眼下的叙利亚与利比亚乱局,又对此作出了最新诠释。

由此可见,人权不仅涉及个人的生命、安全与自由,而且对全人类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安全构成威胁。《世界人权宣言》序言第一段就包含着认为人权的野蛮侵犯是造成国际冲突、引发战争诱因的思想。因而,人权绝非内政问题。这便是眼下中国人权大倒退,必然会导致世界舆论普遍诟病之所以然。尽管中国政府面子上一直反对人权国际化,但却不得不与美国与欧盟展开人权对话(传统主权观认为,内政问题是不能适用国际对话原则的)。

将人权问题押上世界手术台

记得2004年的春天,不少人对中国宪法写进保障人权条款寄予厚望;2011年4月28日,《人民日报》评论部又发文《执政者当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更给人以新的期待。然而,当下国内人权不断恶化的事实,却如此生动地翻开了铸有闪亮国徽的“人民币”污垢不堪的另一面。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早在2004年的重获连任演讲中曾有如下精彩的演讲: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自由,向独裁宣战。他还说:“我们获得和平的最佳途径就是把自由扩散到全世界每个角落”。中国应当是一个“推进自由”的很重要、很宏大的“角落”。中南海的敏感神经,需要自由声音的不断点击。

眼下,在一种中国官方声称“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所导致秩序痉挛的现实震荡下,将国内一起起折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幅历史横段面而无法再掩盖于“内政黑箱”里的人权问题,庄严地押上国际社会的手术台,接受舆论聚焦、责任追问与理性剖析及普世价值观的再审时,那些笔墨书写的谎言,便还原成了血泪书写的事实。中美人权对话的意义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