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上周五晚上向大陆各媒体施压,禁止报道动车事故的负面消息或评论,结果多家报刊临时撤版。有官办媒体向本台证实,曾收过指令要统一使用新华社的稿件。(文宇晴报道)

香港记者协会上周六发表声明,称中共中宣部下令要求各地方媒体,对温州动车事故的相关消息,除正面报道和权威部门发布的消息外,禁止再做任何负面报道和评论。多家的媒体如《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周报》、《中国经营报》、《新京报》等,要立即撤下由两至八版不等早前已完成采访的报道和评论。

本台周一致电北京的《新京报》24小时新闻热线了解,接线的女职员证实收过中宣部的通知。

记者问︰“中宣部那边有一个新的指令,说全部要用新华社的稿件?”
她说︰“对。你可以上我们的网站看我们的报纸,我们有电子版的,这样你就有了依据。”

随后记者浏览《新京报》官网,发现周一的文章主要是转载上周六,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时一问一答形式的稿件,其馀的也多为转载的文章。而且全编排在特刊的第16版里。周日的报道中,尽管内容放置于要闻的第3版,不过主要的稿件还是转载新华社,只有“杨峰欲悬赏寻亡妻订婚表”是出自该报记者。不过内容也是简单地交代杨峰寻表的原因。

《新京报》评论员高明勇周一在其微博上写道,上周五晚上十时许收到临时通知,要把《评论周刊》有关动车专题的四个版全换走。及后他独坐一夜无眠,认为如果文章发表出来,自然问心无愧,现在无法见报,只好把未刊的稿件发到微博上作留念。该报的一名编辑也在微博上解释被迫撤版的过程,表示是为了保住2千多个员工饭碗而作出妥协。

然而在禁令下,大陆仍有部份媒体继续对温州动事故进行跟进报道。《南方都市报》周日刊登了激烈的评论文章,批评铁道部对事故的处理,文章标题甚至用上北方人常用的粗口。网民纷纷大赞文章骂得痛快。不过该文章的电子版刊出后立即被删除。

《南方都市报》热线的一名职员表示,删除电子版的稿件是领导要求的。该职员又称,暂未收过中宣部的禁令。

他说︰“我们负责的领导说要删除这篇报道,具体的情况我们也不清楚,总之我们的报纸还有的。”
记者问︰“是否收过统一用新华社稿件这要求?”
他回答︰“我们这边暂时未收到通知,很多新闻都是我们记者本身写的,部份是新华社的。”

前《海洋日报》记者昝爱宗对记者说,每逢有重大议题的事件发生后,当局都会下令媒体统一使用新华社稿件。《南方都市报》这次使用了言词激烈的标题,严格来看是违反了规定,不过始终都是党办的媒体,相信受到秋后算帐的可能性不大。

他说︰“他几十年如一都是这样子的,可能违反新闻纪律会罚款,一般都不会有秋后算帐。因为这报纸也是党办的,等于说是党打他自己耳光。这也是他们的一种尝试吧,只不过广东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地方,所以他们那边比较活跃一些。”

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麦燕庭也表示,当局用过时方式进行封锁消息的做法只会造成反效果。

她说︰“可以看到中宣部用这种过时的方式,一心想借此去控制舆论,必然会造成反效果,便是市民的怨言会更深,对政府的信任更弱。”

麦燕庭也补充,如毒奶粉事件、汶川地震后,受害者去追讨赔偿和责任的过程中,往往成为打压目标,希望当局在温州动车事故上不要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