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两个多月前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刊登在中共中央机关杂志《求是》上,引起专业人士和国际媒体关注。胡锦涛说:“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胡锦涛的讲话表达了中共对执政危机的担忧,这一担忧来自于“国际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究竟怎样的具体“西化”,胡锦涛并没有说明白,难道“马克思主义化”不是“西化”吗?其实,中共也已经在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中共的所谓“主义”、“思想”都是没有任何内容的形式,当然更谈不上什么“软实力”。虽然中国输出了那么多“孔子学院”,但人们始终不明白,那究竟是要输出什么样的“中国文化”?甚至我一直怀疑,有“中国文化”吗?
胡锦涛所说的“西化”就是民主、自由价值观,就是普世价值。可以理解的是,去年的北非和中东“茉莉花革命”浪潮,着实让中共紧张起来。他认为,所有不稳定的因素和威胁,来自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所以要“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胡锦涛讲话警惕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月2日报道:胡锦涛责西方文化侵略中国言论空间收紧
中共中央机关杂志《求是》今年第一期刊出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两个多月前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指国际敌对势力正加紧西化和分化中国,呼吁大家警惕,加以应对,包括努力培养以党为核心的文化队伍。时事评论员林和立指出,胡的讲话已令中国加强对异议人士的打压,是中国在普世价值上的大倒退,但他相信网上言论将禁之不绝。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2011年10月15至18日召开,罕有地讨论文化政策,会后新华社报道了全会的议决,但未有详细报道胡锦涛的讲话内容,而《求是》则在两个多月后刊出胡逾五千字的「部分讲话」。在题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讲话中,大部分已成为当日议决的一部分,但对西方文化入侵的指责则是首次公开披露。
胡锦涛开宗明义指出,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正在更加频繁地交流和交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就拥有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而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中国要「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不过,他续称,中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不相称,“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亦未扭转。在理想信念教育、网络管理以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必须赶快加以解决。
胡锦涛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着力加大对年轻、高层次和复合型的人才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名家和文化大师,建设以党为中心的宏大文化人才队伍。
有关讲话后,中国多个大城市在2011年12月实施微博实名制,被指是收紧言论先声,不少网民忧虑,进一步收紧言论空间的措施会接踵而来,互联网将会首当其冲。
时事评论员林和立向本台表示,自六中全会后,中共已收紧文化与互联网政策,而网络异议人士亦遭遇新一轮打压。但长期而言,他认为微博等互联网渠道实难控制,这是中共亦明白的事,但为了达到目的,誓将增加维稳经费与人手。
他慨言,胡锦涛当了政治局常委近20年,其间,中国在意识形态、普世价值等方面大为倒退,实在可悲。
▲香港《明报》1月2日报道:胡锦涛讲话:警惕敌对势力思想、文化渗透
中共中央机关杂志《求是》在2012年第一期刊出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直斥敌对势力正加紧西化、分化中国,尤以思想文化领域重点作长期渗透,须以有力措施「防范应对」。外界担心,这可能是中国新一轮收紧言论尺度的信号。
胡锦涛的讲话是发表于2011年10月18日,他说,中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国际地位还不相称,「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扭转。他指出,世界上有各种思潮激烈交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胡锦涛说,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要求「警钟长鸣、警惕长存」。胡锦涛昨日在全国政协的新年茶话会上致辞,谈到新一年的工作时,也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内地多个大城市上月实施微博实名制已引发言论收紧的争议,而胡锦涛的讲话更令外界担心,将有更进一步收紧言论尺度的措施。有消息人士对本报说,在2011年的西亚、北非「茉莉花革命」后,中央认为社交网站是主要祸首,相反民间非政府组织(NGO)是可以「统战」的对象,故有放宽NGO登记、收紧网上言论之举,尤其是一些以翻译国外报道和西方文章为主的网站,可能是整肃的首批目标。
▲自由亚洲电台(RFA)1月3日报道:胡锦涛称敌对势力正加紧西化、分化中国
2012年第一期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刊登中国领导人胡锦涛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讲话称,西方敌对势力正在加紧西化、分化中国,以思想文化领域为重点作长期渗透;讲话要求以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应对。
中国领导人有关敌对势力试图西化、分化中国的指责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惊讶。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领导人就提出要防止西方策划的中国年轻一代的“和平演变”,不过要确知他们这一指责具体何所指往往有一定困难。美国托莱多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冉伯恭表示,所谓西方敌对势力在西化、分化中国——这是中国领导人长期以来的一个心病。但是,冉教授说,中国既然在推行改革开放,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就难以阻挡,必将影响中国的政治和未来:
“不但是胡锦涛了,凡是比较有思想的中共的高级领导人对于西方各特别是美国西化中国的影响都非常的担心。这个问题是个抢手问题,不是现在的问题。不是临时的人民币冲突、贸易冲突、政治冲突的问题。这种冲突是慢性的,是长久的,对它们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中国为了现代化,为了改善经济,一定要开放,要改革。特别是对西方开放,利用西方的科技,西方跟中国发展经济这是必要的。开放对中国基本是正面影响,但是在与此同时中国不希望的影响也会到中国去。只要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对外开放,在经济、教育、文化交流、旅游各方面,只要开放西方的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能避免。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文化总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文化会慢慢地改变,慢慢系统化。整个文化受西方影响会影响中国的政治。这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俄克拉荷马中部大学西太平洋研究所所长李小兵说,《求是》杂志刊登胡锦涛指责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中国的言论,看来是新年伊始有必要加以重申的既定立场或大政方针的题中应有之义:
“每年新年开篇都会有原则上或者政治上的话题,重新强调中共的立场来进一步划线、定调儿。这个比较原则。我想不会是具体有所指。当然今年有背景比如说从第五代到第六代领导人的交接,要开党的十八大等等,这个可能是在意识形态上、言论上要有明确的立场。”
李教授说,与其说胡锦涛的讲话是针对西方哪个国家,倒不如说主要是针对国内甚至中共党内一些人接受西方影响的倾向:
“你要说有针对性,这个我想针对国外倒不如说针对国内。最近对几个异议人士,你刚才提到的还有其他几个的延判,判到十年、八年,这都很重。对中央来说中央主要领导人来说,国内的西方意识形态可能比对国外的宣传对他们的威胁还要大。所以最近对几个地方的选举都宣布无效,作废。对某些领导建议的改革也都提出一些警告。所以看来他们感觉到西方的意识形态可能已经渗透到国内甚至渗透到党内。这个威胁比较大。如果讲针对性的话,可能这个针对性更强一些。党内的对西方价值观或政治观点的接受要有所提高警惕,比较划清是非。”
这位学者表示,多数中国共产党人未见得仍旧拥抱马列主义,也未见得看不到西方国家的长处和好处,但是他们的过于现实和“自信”决定他们要提出所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口号:
“马列主义过去在中国传播真信,真有信的就是五体投地的。但是特别是文革以后,大家都有比较清醒的头脑和一些很强烈的对比。真正认为马列主义战无不胜这种人很少。但是他们又很现实,又很自信认为我的办法是最好的办法。他们也知道马列主义已经过时了。西方文化也不能全盘照搬。所以,从邓一直到现在都在摸索着一个所谓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是它们知道西方有些地方好,这个你可以看到包括江泽民送子女到美国上学,甚至学英语等等,证明他们知道西方有些地方是比中国好。当然作为政策制定者来说,他一定选择出一个和西方不一样的路。所以,他们有很大的政治和现实的考虑。但是它们也不会像你我认为西方什么都好。这个美国就是完美的。他们这种想法恐怕还没有。所以他们近乎于二者之间。现在他们主要的任务也好,或者目标也好,中国持续发展的道路即不同于中国马列式的道路,也不同于西方现有的制度。”
香港《明报》称,有消息人士认为中国领导层现在把社交网站当作会引起“动乱”的罪魁祸首,而将非政府组织看作是可以“统战”的对象,所以放宽了对非政府组织的登记,而收紧了网上的言论。李小兵教授则认为,中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登记并没有放宽:
“民政部关于办理民间社团NGO有七项规定,每一项的规定里又有十几条的具体要求。这里的规定非常多,所以他说放松,我想就像你刚才提到的并没有很明确的或者实质性的改变。不过是一些具体政策上的调整。”
李教授还认为,中国思想界回归、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是一个半官方性质的事态发展。
▲美国之音(VOA)1月4日报道:胡锦涛提反西化 学者称“跛鸭”欲消杂音
新年伊始,中国领导人胡锦涛呼吁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同时也要警惕国际敌对势力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北京的政治学者估计胡温“跛鸭”政府届满前为营造维稳气氛,欲在中国文化界消除“杂音”。
胡锦涛是在元旦发刊的中共党刊《求是》杂志上讲这番话的。这篇题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章是胡锦涛在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讲稿。
该文在新年伊始刊发于中共机关刊物,被一些意见视作政府在换届年的文化政策指向。
*中共欲获文化软实力*
胡锦涛在文中强调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说“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至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同时,胡锦涛在文中警告说,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而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要领域。胡锦涛说,“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另一方面,在新华社3日晚间刊发的长文“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2011年治国理政纪实”中,也提及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该文称,“环顾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
这份罕见的“理政纪实”将去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有关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决议,也就是《求是》刊载的胡锦涛的讲稿称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中共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刘军宁:胡锦涛讲话意在维稳*
一些政治分析人士认为,北京当局在本届政府最后一年的开端发起的这场文宣攻势的根本意图在于尽其所能维护稳定。北京的政治学者刘军宁对美国之音说:“我想还是维稳吧。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落脚点还是在维稳。”
至于维稳能否长久下去,宪政学者刘军宁认为这对当局并不重要,因为胡温二人任期将满,他们要做的只是“圆满到站”,然后“下车”。
*章立凡:领导意志遭到绑架*
有学者对于乏味的政治性文字所传达的文化政策背后的动机则另有分析。中国近代史学者章立凡认为,这样的文字一方面表现出当政者缺乏自信,另一方面反映出领导意志遭到了利益集团的绑架。
章立凡对美国之音说:“我觉得这番表述,第一说明我们的治国的工程师们在文化上的不自信。第二,我不认为这本身是为了繁荣文化,倒象是已经成为‘跛鸭’的这么一群人在文化领域可能还可以赚最后一把钱。”
章立凡说,他看到近期有大量资金投入到文化产业。他担心当年的教育产业化会在文化界重演。他说,文化需要得以提升,但不能够走产业化的路子。
章立凡认为,不排除利益集团在为领导起草文稿时,将在文化界“圈钱”的意图给塞进去了。
这位近代史学者预计接下来会看到文化政策趋紧,并会产生负面效果。章立凡说:“我想就是在召开十八大以前吧,肯定要消除他们认为的心目中的杂音。那么说,这种作法实际上是把很多的批评者推到了反对的一方。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愚蠢的政治。”
对于当局强调说要推动发展的“软实力”,章立凡认为那只不过是拿纳税人的钱在外弘扬国威,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宣传。
▲美国之音(VOA)1月5日报道:美学者:《求是》两篇新年官文意味深长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在新年第一期上同时发表两篇文章, 一篇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章, 一篇是表述中国“社会道德状况在总体上获得巨大发展进步”观点的文章。观察人士指出,这两篇文章同时出炉意味深长。
中国最重要的党刊《求是》在2012年元旦发表了一篇题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从正确价值观立场、科学认识方法论和历史视野出发来分析认识当前中国的道德状况,必然会得出“主流是发展进步”的结论。
文章说,评价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状况首先要把握全面的道德现象,中国社会目前的道德状况主流是进步、光明、向善的,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舆论放大效应等原因,在一些时段、一些领域和一些人群存在道德问题。
在同一期《求是》杂志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一篇题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章,强调中国要加强文化建设和改革。胡锦涛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胡锦涛还警告说,思想文化领域是国际敌对势力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
*穆盘石:18大前维稳最重要*
美国圣母大学中国问题研究学者穆盘石教授(Peter Moody)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两篇文章同时刊登在重要党报上,充分反映了社会和谐问题对中共的重要意义。他说:“我觉得共产党想要的就是社会和谐,也就是说,共产党希望人们闭嘴,只做共产党希望他们做的事情,而不要惹事生非。很显然,共产党希望在18大召开前尽可能地维持中国社会的和平和稳定。”
普林斯顿大学中国问题学者程晓农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求是》杂志对于道德现状的定论完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他说:“不久前,中国(公布)的三公消费已经超过万亿。这样的巨额开支是代表了干部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了还是下降了?另外干部的贪污问题,包二奶的情况又是普遍到什么程度,现在中国媒体的报导已经堆积成山了,这些问题的普及化恐怕也不能解释为道德水准越来越高;同样市场上有毒有害食品的泛滥,和政府对这些有害食品的熟视无睹,也不能说道德水准有改善。再加上一些社会现象,比如老人跌倒没人敢救,黄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哪个现象代表着道德上升?恐怕《求是》杂志也不想对此做出回答。”
*程晓农:中共继续采取鸵鸟政策*
程晓农表示,中国道德滑坡现象已经影响到了每一个中国人,《求是》杂志如此表态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共领导层目前最关心的是如何掩盖中国社会存在的严重问题,二是体现共产党不管三七二十一,闭着眼睛往前走的态度。
关于胡锦涛要警惕外国文化渗透的文章,程晓农表示,这进一步反映了中共的鸵鸟政策的心态。他说:“共产党最警惕、最害怕的就是民智开启。因为在共产党看来,从西方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不算是外国文化,不算西方文化,让共产党感到难过的是那些民主、人权、自由的价值观正在民间普及,特别是在网民的潜意识里一点一点生根。所以尽管中国目前处在一个很危险的社会状态,但是中国政府的态度仍然是鸵鸟政策,把头埋在沙里,另外就是再加上大棒子,谁说实话就往谁脑袋上敲。”
程晓农指出,共产党在新年伊始推出了两篇官文不仅起到了为18大造舆论的作用,更凸显出了中国的执政党将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中国目前的局势和未来中国的发展,简单讲,就是18大后,共产党仍将坚守其传统做法,而且会更封闭、更保守、更加闭目塞听。
▲美国之音(VOA)1月5日报道:胡锦涛新年党刊发文,全党抵御西方文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胡锦涛新年说,中国应提高文化软实力,加强防范和应对西方对中国的分化,意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和复杂性。胡锦涛新年伊始在党刊[求是]杂志发表的这番讲话,引起了学者和媒体的普遍关注。
*胡锦涛:西强我弱、警钟长鸣*
胡锦涛的这番讲话是发表在共产党理论刊物《求是》一月刊上的。胡锦涛说:“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胡锦涛这番讲话,是其在去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讲话中的一部分。胡锦涛说:中国的文化实力和影响力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符,“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没有扭转。他警告说,思想文化领域是国际敌对势力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
*新华社:胡锦涛讲话引起外媒“热议”*
新华社星期四说,胡锦涛的讲话“引起了外媒的热议”。新华社的报道,援引了纽约时报,彭博通讯社和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三篇报道。新华社的报道说,纽约时报的报道题目是:中国国家主席抵制西方文化。但是,纽约时报的原标题是:中国国家主席抨击西方文化。(China’s President Lashes Out at Western Culture)
纽约时报说,胡锦涛的讲话表明,中国不会放松在引进西方文化产品方面的严格限制。中国主管部门每年只允许进口20部外国大片。好莱坞影片公司一直对此颇有微词还不断游说美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给中国施加压力,要求其取消或者起码能放松限制。
*韩寒:限制让文化人抬不起头来*
中国文艺圈内人士说,按照胡锦涛讲话精神,中国将拿出更多的经费来资助本国文化公司,推出更多的书籍、音像等文化产品。纽约时报说,中国有很多艺术家和其他知识分子都抱怨说,上面的政策太严,扼杀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作空间。去年12月下旬,中国很有人气的博客作者韩寒就发表了一篇博文:“论自由”。纽约时报援引了韩寒此文中的一段话:“而文化的限制却让中国始终难以出现影响世界的文字和电影,使我们这些文化人抬不起头来。”
*美法传媒:胡锦涛没指明敌对势力到底是谁*
法新社在报道胡锦涛这篇讲话时说,“在中国竭力向外推广其文化之际,中国共产党的《求是》杂志最新一期发表了中国第一把手的上述讲话。胡锦涛说,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但他没有具体指出(敌对势力到底是谁)。…”
“中国最高领导人发表这样的讲话之际,北京正在加强对互联网和各种媒体的控制,试图让它们服务于官方的宣传,对外投射一种强大和积极正面的形象。”
美联社在报道胡锦涛文章时说,“胡锦涛没有指明敌对势力到底是谁。但是,面对要求更多的公众,中国领导人近来一直在试图提升自己的合法性。他们的做法是把中国描绘为正在跟西方进行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战争。”
“胡锦涛的讲话是中共更为广泛的努力的一部分。中共试图强化社会主义原则,以对抗要求自由的中国人所呼吁的‘普世价值观’如言论自由。官方媒体常常把普世价值观形容为西方的观念,不适合中国特殊的国情。”
“中国领导人目前受到来自公众的压力。公众强烈不满贫富悬殊、贪污腐败以及跟快速经济增长相关的其他弊端。随着财富的增长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公众感到有权利批评政府。”
“在‘阿拉伯之春’民众抗议推翻了埃及和突尼斯的独裁统治者之后,中国政府也采取了配套的行动,对互联网实行严密监控,以阻吓中国的政治活动人士发起类似的抗议运动。”
*英媒体:中国推进全球“软实力”*
英国电讯报报道说,“在(胡锦涛总书记发出)拿起武器对抗所谓的集体性文化种族灭绝的呼吁之前,中国政府最近下令宣传部门官员要更加卖力地推进中国全球性的‘软实力’。中共大举抛撒450亿元人民币(40亿英镑)扩展其海外媒体,其中包括国营的、有大量出版审查的《中国日报》美国版和英国版,国营通讯社新华社,中国中央电视台多语种的新闻和文部节目广播。”
报道说:“与此同时海外的孔子学院纷纷设立,意图赢得持怀疑态度的国际听众。他们对北京的经济成功印象深刻,但对北京严酷的专制统治方式怀有戒心。”
*章立凡:领导意志遭到利益集团“绑架”*
中国近代史学者章立凡则认为,求是刊登这样的文字一方面表现出当政者缺乏自信,另一方面反映出领导意志遭到了利益集团的绑架。他对美国之音说:“我觉得这番表述,第一呢,说明我们的治国的工程师们在文化上的不自信。第二呢,我不认为这本身是为了繁荣文化,倒象是已经成为‘跛鸭’的这么一群人在文化领域可能还可以赚最后一把钱。”
章立凡说,他看到近期有大量资金投入到文化产业。他担心当年的教育产业化会在文化界重演。他说,文化需要得以提升,但不能够走产业化的路子。
章立凡认为,不排除利益集团在为领导起草文稿时,将在文化界“圈钱”的意图给塞进去了。
这位近代史学者预计接下来会看到文化政策趋紧,并会产生负面效果。章立凡说:“我想就是在召开十八大以前吧,肯定要消除他们认为的心目中的杂音。那么说,这种作法实际上是把很多的批评者推到了反对的一方。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愚蠢的政治。”
对于当局强调说要推动发展的“软实力”,章立凡认为那只不过是拿纳税人的钱在外弘扬国威,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宣传。
*程晓农:共产党的鸵鸟和大棒子政策*
留美学人程晓农针对胡锦涛的讲话对美国之音说:“共产党最警惕、最害怕的就是民智开启。因为在共产党看来,从西方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不算是外国文化,不算西方文化,让共产党感到难过的是那些民主、人权、自由的价值观正在民间普及,特别是在网民的潜意识里一点一点生根。所以尽管中国目前处在一个很危险的社会状态,但是中国政府的态度仍然是鸵鸟政策,把头埋在沙里,另外就是再加上大棒子,谁说实话就往谁脑袋上敲。”
*穆盘石,刘军宁:中国当局希望维稳*
美国圣母大学中国问题研究学者穆盘石教授(Peter Moody)就胡锦涛讲话对美国之音说:“我觉得共产党想要的就是社会和谐,也就是说,共产党希望人们闭嘴,只做共产党希望他们做的事情,而不要惹事生非。很显然,共产党希望在18大召开前尽可能地维持中国社会的和平和稳定。”
在北京,学者刘军宁就胡锦涛的讲话说,领导人这样讲话,主要目的还是想维护稳定:“我想还是维稳吧。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落脚点还是在维稳。”
至于维稳能否长久下去,宪政学者刘军宁认为这对当局并不重要,因为胡温二人任期将满,他们要做的只是“圆满到站”,然后“下车”。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月5日新闻评述:胡锦涛的“国际敌对势力论”预示事情正在起变化?
2012年元旦,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刊《求是》杂志新年第一期上发表文章,公开了两个多月前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部分讲话稿,其中以罕见的强硬语气指责“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并警告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这份迟到两个月的讲话稿一经披露,就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并被普遍视为舆论控制收紧的信号。
《求是》杂志的前身是著名的《红旗》杂志,后者于1958年在毛泽东亲自倡议下创刊,成为中共中央主办的权威理论刊物。《红旗》杂志是“大跃进”和中苏分裂的产物,后来成为文革前后万人瞩目的“两报一刊”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正统意识形态的体现。1988年6月,《红旗》杂志停刊,7月更名为《求是》并正式创刊,目前为半月刊。
有观察者指出,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近年来在每年第一期《求是》杂志中发表文章似乎成了一个惯例:如2008年1月1日发表胡锦涛的文章《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2009年1月1日发表胡锦涛的文章《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2010年1月1日发表胡锦涛的文章《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而2011年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胡锦涛的这篇文章,事实上是他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上讲话的一部分,本次全会的主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示了九项决定。其中将“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作为“突出矛盾和问题”之一,并专辟一段“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强调要“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这种政策宣示,也被看作是2011年年末以来各地推行包括微博在内的网络实名制的源头。
胡锦涛在《求是》上的文章原文表述为:“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胡锦涛讲话的高亢调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相关决定、会议公报、宣传部长刘云山讲话、《人民日报》社论、新华社特约评论员文章等各个权威渠道中,都没有出现关于“国际敌对势力”的内容。
相反,全会《决定》提到“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甚至提到“鼓励文化单位同国外有实力的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学习先进制作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进行文化科技研发,发展服务外包。”而对立色彩较强的表态也不过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同样,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中也完全没有提到“国际敌对势力”的措辞。
会议闭幕后,中共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在《人民日报》撰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中也仅提到“我们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绝不能照搬别国的文化发展模式”,甚至大篇幅地阐发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在内部学习中甚至提出“在同西方和整个世界的意识形态和各种思潮交融交流的过程中,吸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营养,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文化。要以更加宽广的眼界、更加广阔的胸怀来对待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另外,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后的《人民日报》社论与新华社特约评论员文章,也恪守《决定》和《公报》的口径,同样提到“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而没有向强硬方向走得更远。由此看来,“交流交融交锋”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中性化表述,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后中共宣传口径的统一措辞。而胡锦涛文章在提到这两个概念的同时,也加上了原来《决定》中所没有的、战斗色彩强烈的“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的提法。
因此,耐人寻味的是,为何胡锦涛会在新年之际发表和中央全会《决定》口径严重不符的“国际敌对势力论”?如果今天面世的讲话稿是当初十七届六中全会讲话原文,那么它表明,胡锦涛的“国际敌对势力论”并没有被吸收进最终版本的《决定》,这同时似乎也说明,胡锦涛的强硬立场在党内属于少数派,甚至可能没有得到一贯保守的宣传部门的呼应。而他作为中共总书记的身份,其权威也不足以力排众议,把少数意见写入最终会议《决定》。事实上,中共最高领导人的讲话被宣传部门搁置两个多月,然后安排在以正统保守着称的党刊发表,这本身就是不同寻常的现象。
而考虑到中共对舆论的掌控历史,另一种不能排除的可能则是,面对2011年年末党外知识界的激烈争论,以及乌坎、海门等地的民众维权抗争,中共领导层认为有必要借胡锦涛每年在《求是》发文的机会,在原来讲话的基础上刻意提高调门,以“国际敌对势力”为假想敌,加大舆论控制力度。这和乌坎事件初期当局指“境外反动势力”为幕后黑手的做法非常相似。作为2012年1月1日出版的《求是》半月刊,编辑步骤大约是12月25日左右发稿,27日左右付印,仍然有可能对此前的思想和社会冲突做出回应。然而这两种可能性,都需要接触过胡锦涛讲话原文的党内人士来确证。
具有基督教背景的“亚洲新闻通讯社”对胡锦涛的讲话有敏感反应,称《求是》上发表的文章仅是胡锦涛的讲话摘要。而没有公开发表的部分讲话中谈到了基督信仰的“文化渗透”,“《求是》同时发表统战部副部长朱维群攻击基督信仰和天主教会文章也绝非偶然的巧合”(但朱维群的《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事实上发表于2011年第24期——本台注)。“亚洲新闻通讯社”称,胡锦涛发动了一场“针对西方(和基督信仰)的文化大革命”
风起于青萍之末,正如当年江青授意下的姚文元批《海瑞罢官》文章在北京的转载问题,起初不为人所关注,最终却成为文革的一个爆发点。胡锦涛的“国际敌对势力论”是否成为新的政治运动起点,仍然有待于时间来验证,尤其需要观察宣传部门对这一论调的响应情况。观察家通常认为,今天的中国已经非常不同于毛泽东时代,尽管极左思潮仍有根基,但最高领袖以个人魅力来发动大规模政治运动的可能性已经很小。然而在十八大召开之前,各种政治力量博弈激烈,任何异动都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胡锦涛被搁置两月的“国际敌对势力论”此时发表,虽然有可能从他个人的僵硬意识形态背景中找到根源,但既明显不同于中共中央全会口径,又不符合他一贯的稳妥守成风格,不由让人嗅到一丝“事情正在起变化”的气息。
▲美国之音(VOA)1月5日报道:世界媒体看中国:文化政策与习总书记
中国执政党共产党的《求是》杂志这个星期发表中共总书记胡锦涛有关加强对敌斗争意识、抵御他所说的国际敌对势力对中国进行“西化、分化”图谋的文章,继续引起国际媒体的评论。
*出版刊物和生硬语言*
在日本出版的英文外交事务杂志《外交家》1月5日发表自由撰稿人记者大卫•科恩的文章说:
“胡锦涛文章的出版刊物……以及文章的生硬语言显示,这篇文章本来是供中共党员内部阅读的,而不是面向大众的。文章基本上是中共领导人的纲领性口号,用途是引导基层党员的政策实验。跟文章配发的一篇社论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观进行辩护。当今社会道德观在中国是一个热门话题。很多中国人认为,中国如今欠缺传统文化和毛式社会主义思想,已经变成了一个没有价值观的国家……”
“吊诡的是,中共当局提倡加强中国文化,有可能意味着受观众欢迎的(而且是非政治性的)中国本土生产的产品被从电视和电影院撤下。最近,中国当局对观众众多的电视节目,其中包括电视相亲节目发出了一联串的禁令,其中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对时空穿越的电视连续剧的禁令。当然,这种文化出版审查在中国历史悠久。早些时候,当局徒劳地试图强迫电影观众看(中国国产片)《孔子》而不是(美国片)《阿凡达》。”
大卫•科恩的文章所提到的胡锦涛文章的生硬语言,也受到中国国内外许多观察家们的注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关键句子是:
“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对国民言论话题的控制*
在新年到来之际,胡锦涛以及他所领导的中共为什么要如此高调地提出文化问题?印度主要的英文报纸《印度快报》1月5日发表设在德里的政策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拉贾•莫汉的文章,对胡锦涛的文章提出了如下的解读:
“西方对中国影响日益增长,胡锦涛对此提出了猛烈的抨击,并呼吁加强发展并在国外推广中国文化。这可能是中共在新年里关键性的政治主题。本星期,胡锦涛在中共理论刊物《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宣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
“人们正把胡锦涛的文章解释为是一个信号,标志着中国政府对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控制正在收紧。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常常危及中共对国民言论话题的控制。一些人认为,这篇声言要捍卫中国文化的文章是胡锦涛的重要政治遗产。在今年的5年一度的中共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将卸任。在他担任总书记的过去的10年里,胡锦涛一直强调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控制的意图及徒劳*
胡锦涛到底为什么要挑选这个时候提出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问题呢?国际文化艺术网络杂志Artinfo1月4日发表记者凯尔•柴卡的文章,对这个问题提出的解答是:“一个原因大概是,在中国国内如今不稳定的时候,中共担心失去对越来越具有全球眼光的中国民众的控制。”
柴卡的文章接着说:“中国政府最近的一些举措,其中包括逮捕异议人士、艺术家艾未未,以及在穆斯林聚居的新疆地区对抗议活动的镇压让人不能期望中共正在软化对言论自由的控制。为了确保他们的政策能够延续下去,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必须要保证他们的接班人循规蹈矩,而胡锦涛的文章或许就是要强调这种规矩。”
柴卡认为,随着胡锦涛亲自出马强调文化问题,人们有可能看到中国政府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扶持政府所认可的文化项目,在竖立互联网防火墙屏障、警察威胁大胆敢言的人以及强迫失踪之外,加强出版审查,限制或封杀政府所不喜欢电视节目或电影。柴卡最后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吻写道:
“不过,好消息是,娴熟于互联网中国人总是能找到途径绕过中国的国家互联网防火墙,而且政府也很难一一监视盗版的DVD的内容。中国有很多盗版的DVD。”
*匪夷所思的文化政策*
鉴于中国政治的不透明,中共及其政府的决策过程不透明,中共中央及其下属党政机关推出的文化政策令中国公众费解,而中共及政府又常常难以或拒绝作出及时的解释,于是,民间便出现各种各样的解释来填补官方的解释真空。
日本主要工商新闻报纸《产经新闻》1月5日发表记者河崎真澄的报导,讲述了广东省官方的文化政策所引发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广东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用粤语。广东公布规定,从3月1日起,要限制电视和无线电广播的粤语节目,将粤语节目转换为普通话节目。粤语尽管也是中国话,但实际上假如不是笔谈,以清朝时代开始的北京官话为基础的普通话,跟历史更久远的南方方言粤语不能相互沟通。”
“广东的年轻人虽然在学校里学习普通话,但普通话对广东人来说依然是一种不方便的语言。娱乐节目也要用普通话就会变得很无聊。因此,在广东推广普通话的政策招致广泛的批评。批评者认为这是要剥夺他们的广东文化。实际上,在2010年夏,当局提出要对粤语进行限制,愤怒的广东居民进行了示威。”
“当局在那时作出了让步。但如今又推出限制粤语的政策,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在中国互联网上,如今流传着这样的传闻:在今年秋天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的接班人习近平将就任总书记。广东要限制粤语,就是因为这件事。在粤语中,‘习总书记’的发音听起来像‘杂种书记。’在中国,‘杂种’是一种骂人的说法。在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广东省每天都连连说‘杂种,杂种’很不成体统。”
“这种网络传闻真伪不明,但可以说,这种解释的产生说明中共领导层换代是今年中国最引人注目的事情。”
▲美国之音(VOA)1月6日报道:中国掀起“文化战”,强调思想控制
在中国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呼吁警惕西方对中国进行西化和分化战略图谋的同时,他的事实上的接班人习近平日前下令中国的大学加强对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思想控制。中国观察人士认为,北京的反西化体现了他们对自己统治的担忧。
*习近平:加强对大学师生的思想引导*
在中共18大将接替胡锦涛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第20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呼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控制。他表示,“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他还强调了做好青年教师思想引导工作的重要性。
新华社援引习近平的话说,“要以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加强日常管理,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党对高校的控制被看作是在日益扩大的中产阶级里强化其意识形态的关键。
*胡锦涛:警惕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
今年新年伊始,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共党刊《求是》杂志上发表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章中警告说,“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而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要领域。”
*分析:北京担心自己的统治*
全球政治风险研究和咨询公司欧亚集团的中国分析师Damien Ma认为,胡锦涛的文章可能更多的是关于中国领导人对他们自己统治的担忧,而不是关于与西方的冲突。他在《大西洋》月刊上撰文说,北京发起的所谓“文化战”实际上并不是真的要针对美国的文化渗透,而是要维持其本国人民信心而展开的一场战斗的一部分,不管是通过民族主义、还是儒家信条、财富、文化复兴或是其他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
*包道格:很多事情北京无法控制*
华盛顿研究机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负责研究的副总裁包道格(Douglas Paal)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表示,胡锦涛的文章与国内政治有关。
他说:“这个讲话与阿拉伯之春以及中共18大的权力交接有着同样大的关系。中国社会普遍存在不确定性。有很多正在发生的事情政府都无法控制。他们试图从中央定出些调子。”
不过他认为,胡锦涛反西化的说法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对西方文化的一贯看法。
他说:“我不认为这比中国领导人对西方文化的典型看法具有更多或是更少的敌意。我不认为这标志着任何改变。但是它的确表明了中共政权高层对中国目前的文化内容的担忧。”
这位担任过老布什总统特别助理的专家表示,因特网、社交网站、手机等各种通讯手段的便利使得人们得以与外部世界在不经过中介的情况进行直接交流,这使得当局感到不安。不过他认为,北京当局对这方面进行控制的努力不会成功。
包道格还指出,北京试图像工厂那样生产出适合中国的文化,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解放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思想,而当局并不准备这样做,因为共产主义文化观不允许人们有自己的思想,因此认为有必要对自由的思想加以控制。
*当局发布限娱令*
中国当局最近责令地方卫星电视频道以弘扬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节目取代“娱乐过度”和“有低俗倾向”的节目。据新华社报导,从1月1号开始,中国多个卫星电视频道在黄金时间播出的娱乐节目从每周126档减少到38档,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月6日援引法国报纸:北京揭发西方“敌对势力”威胁中国文化
法国世界报1月6日国际版刊登两篇介绍评论中国的文章,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北京揭发西方‘敌对势力’威胁中国文化”,内容是关于最近刊于《求是》杂志上的胡锦涛去年十月内部讲话,另一篇文章则有关中国官方对电视娱乐节目和网络的加强监管,文章题目为:“ 对过分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声讨”。
中国共产党的党刊《求是》杂志今年一月刊登中共领导人胡锦涛的讲话说,中国应提高文化软实力,加强防范和应对西方对中国的分化,意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和复杂性。胡锦涛还现象地指出:西强我弱、警钟长鸣。他说:“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
法国世界报介绍:胡锦涛这番讲话,是其在去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讲话中的一部分。中国党刊在新年开始刊登这篇讲话,表明中国当局向其人民和外部世界发布一个强烈信号,绝对禁止中国的文化领域出现西化。世界报评论说:尽管中国在国际地缘政治版图上取得第二经济强国的地位,但还没有赢得思想观念战和软实力战的胜利。胡锦涛对此表示遗憾地说:我们的文化实力和影响与我们的国家地位还不相符。
法国世界报认为:实际上中国通过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发展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的宣传力量从而完全与美国的媒体势均力敌,但中国4亿8千5百万的网民突破封锁,促进了信息自由流通。去年12月广东乌坎村村民反抗当地贪官的消息通过中国的微博传播,而官方则强加了微博的实名制。胡锦涛去年讲话在今年年初被刊登不是偶然的,因为现在中国政权至高无上的地位正受到人们的的挑战和质疑,胡锦涛将在2013年将领导权交给下一代领导人习近平,在这一年的政权交接时期,北京对局势感到担忧,所以加强对文化,对网络的控制。实际上在去年年初中东茉莉花革命时期,北京已经加强控制,去年年底又对两位著名异议人士陈卫和陈西判以重刑。但中国网络言论的著名人士并不认为中国会发生什么重大变化,韩寒最近发表的三篇文章及其引发的争论就是证明。
法国世界报同版刊登的另一篇文章介绍北京对电视娱乐节目的监控,监控部门批评一些电视娱乐节目涉及的话题太多与性和金钱相关,对中国电视发生巨大影响的一些卫星电视台,已经被减少在黄金时段的播出时间,因为他们的节目太粗俗,没有宣扬社会主义的传统文化。
▲德国之声1月6日发表中国评论家高瑜文章:“西化论”早已是“胡规”
世界主流媒体针对中共领导人胡锦涛元旦公布的“西化论”的讲话,纷纷发表评论。资深媒体人高瑜认为这是胡锦涛为十八大留下的一条“胡规”,不仅要影响乌坎事件的合理解决,也将为2012年中共的社会管理蒙上浓重的阴影。
2012年伊始,西媒蜂拥而上,就《求是》第1期发表胡锦涛六中全会讲话:“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发表评论。
这确实有些少见多怪,七、八年了,中国不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吗?
登基演说就定了调子
2004年9月16日—19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十六届四中全会,江泽民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接任。按照中共党规,这才叫正式登基。9月19日闭幕式,胡锦涛作了一个“管好意识形态”的就职讲话。据香港多家媒体报道,这个讲话,首次详尽地阐述了他的“西化论”。他说:“一段时间以来,境外敌对势力、媒体大肆攻击我们国家领导人和政治制度。而国内媒体打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旗号宣传西方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人权、新闻自由、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否定国体和政体。针对这种错误,决不能手软,要加强新闻舆论管理,不要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渠道。”“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搞垮苏联和苏共的主要手段是从意识形态入手的。”“戈尔巴乔夫是苏东剧变的罪魁,是社会主义的叛徒,而绝不是所谓的‘功臣’,说他是‘功臣’,那是没有站在苏联人民和人类进步事业的立场讲话。正是他提倡公开化、多元化,使苏共全党和人民的思想陷入混乱,苏联、苏共正是在他‘西化’、‘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冲击之下解体的,这是苏共内部出现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
2005年1月北京就查禁了包括《中国农民问题调查》、《往事并不如烟》等近80部新书;2006年1月发生《冰点》事件;2007年初,因为章诒和的另一本书《伶人往事》和其他作家的书被禁,作家联合抗议,发生“八本书事件”,08年抓了作家刘晓波,每件事都震惊中外。
“西化论”非胡姓莫属
毛泽东高举反帝反修大旗,搞过九评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他留下的理论主要是“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和“反修防修反和平演变”;邓小平虽然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搞过“清污”、“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进行过六四屠杀,但是他主持中共中央作了“不再提反和平演变为中心的决定”。苏联发生8.19,江泽民、李鹏手忙脚乱,重提“反和平演变为中心”,就被邓小平批评和制止。
“西化论”是胡锦涛执政的基本理念之一,六中全会做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应该是胡锦涛任上做出的最后一个中央委员会的决定,“西化论”大有作为“胡规”固定下来的趋势,至于十八大之后能否“习随”,目前只是未知数
“西化论”变成维稳基调
本周三,1月4日,人民网发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庞胡瑞的《乌坎事件与舆情研究:市委书记讲话公布获好评》。将乌坎村民因为土地问题与政府发生尖锐矛盾的维权事件,歪曲成“乌坎事件由于西方媒体的介入迅速升级为‘敏感事件’。”不仅回避了汕尾市9月22日、12月11日两次动用上千武警对村民的暴力镇压,还肯定12月9日,汕尾公安抓捕庄烈宏、曾昭亮、薛锦波等民选代表,取缔村民维权组织为“非法组织”的行动。肯定汕尾市政府12月20日之前做的“有境外势力对今次事件推波助澜”的认定。这等于完全推翻了12月20日中纪委委员、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带队的省工作组与村民代表谈判达成的协议。
这份“舆情研究”大加肯定汕尾市委书记郑雁雄流于网上的一个讲话,肯定的程度甚至超过朱明国与乌坎村民的良性互动。郑雁雄的讲话是12月18日,汕尾市党政主要领导与乌坎村及周边地区的干部、群众、老师、学生代表等500多人举行见面会上讲的。他的讲话包括:“政府权力一天比一天小,老百姓一天比一天胃口高,一天比一天聪明,一天比一天难管。”“做干部不容易,手段一天比一天少!你以为请武警不用钱吗!对着干没有好下场,怎么收场?”“像这样负责任的政府,你不指望,你指望国外几个烂媒体、烂报纸、烂网站?他们巴不得你们打成一团,社会主义大乱。”“把我撤了又有什么好处呀?再派一个市委书记来?也不见得比郑雁雄好多少。”“境外的媒体信得过,母猪都会上树。”
这真是“西化论”神灵活现的运用。12日外媒对村民代表薛锦波酷刑致死在拘留所的真相已有报道,14日之后更多的外媒深入到乌坎村,使得中国农民为土地抗争的真相公诸于世。郑雁雄的讲话上网就是为了要掩盖真相,对村民和境外媒体施压。郑雁雄的官相和现身说法一旦网络曝光,立刻遭到网民围攻和嘲弄,落有“母猪书记”的大名,令中共颜面扫地。20日省委介入之后,中宣部下令把郑雁雄的视频删尽删绝,一批依依不舍者,视频屏蔽,截图仍留。
人民网这篇《乌坎事件与舆情研究》,将扑朔迷离的乌坎前景重新罩上阴云。
“西化论”大战网络将成为新一年看点
乌坎抗争是一个叫做“乌坎热血青年团”的QQ群组从2009年发起的,主力是几百名八零后、九零后。他们发传单,制作歌曲、短片,自拍自唱,唱出乌坎土地贪腐、选举不公,上传网络。从5人上访开始,逐步动员全村,2011年9月21日发展到5000人集会游行。
“西化论”也可以看作网络时代,权力与市场结合,面对人民抗争的一种无奈的表达。
薛锦波先的女儿薛健婉去年就在在新浪开了微博,朋友转告消息时已经有12369粉丝,这个数字说明她还没有得到粉丝多至百万、千万的精英大户的关注。她最近发的一条微博是@健婉:看了大家的评论,感受到大家的关心,了解了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支持解剖的!可是我想了很久,还是觉得解剖是没必要的。第一,我爸没有心脏病,这个“死因”不用怀疑,而是直接否定…证据就是那份在我爸死后,被他们骗走的病历上,证人就是给我爸检查过身体的医生;第二,我爸的遗体遍体鳞伤,有没有我爸有没有被打不用狡辩,真相就在他们那至今还不肯完整交出来的录像上,里面是我爸从进去到被他们折磨致死的全过程!再者,我认为解剖出的是陷阱,还是真相,真的很难说!所以,没有万全的把握…我不想接受解剖!希望大家能理解,支持我们的决定!谢谢!爸爸没感觉了,我们比爸爸痛…
有网络、有抗争、每一个公民都是独立记者,每一个村落都能够建立国际媒体中心,这就是“西化论”在中国面对的人民战争和精英部队。
●《求是》杂志暗批温家宝“道德滑坡论”
▲美国之音(VOA)1月3日报道:中共党刊新年暗批温家宝“道德滑坡”论
中国最重要的党刊《求是》2012年第一期杂志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社会道德状况在总体上获得巨大发展进步”。有媒体指出,这是中共喉舌第四次不点名批评中国总理温家宝所说的中国“道德滑坡”的政见。
2012年新年第一天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题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从正确价值观立场、科学认识方法论和历史视野出发来分析认识当前中国的道德状况,必然会得出“主流是发展进步”的结论。
2011年4月,温家宝曾表示,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等多起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温家宝的上述言论引发中国境内外媒体的强烈反响和共鸣。中国官方报纸《光明日报》曾于去年两度发表社评,批评温家宝的“道德滑坡”论。
《求是》杂志说,评价当前中国道德状况的根本标准,只能是生产力的标准,是经济基础的标准,是社会进步的标准,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标准。从根本上说,建立在进步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能够推动进步经济基础发展的道德,其价值为正、性质为善,反之,则价值为负、性质为恶。
《求是》杂志指出,评价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状况首先要把握全面的道德现象。文章说,从总体上看,中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时段、一些领域和一些人群”。
同一期《求是》刊登中共总书记胡锦涛文章直斥敌对势力正加紧西化、分化中国,尤以思想文化领域重点作长期渗透,须以有力措施“防范应对”。
▲美国之音(VOA)1月6日报道:温家宝遭诘难,政改前景不乐观
在中共最高层排名第三的总理温家宝,新年伊始遭遇到新的批评。中共中央理论刊物《求是》元月期发表了主席胡锦涛要求抵御西方文化的讲话,同时,也发表了谈中国社会道德的署名文章,含蓄批评了温家宝关于“道德滑坡”的观点。
*党刊《求是》暗批温家宝?*
中共政治局常委温家宝可谓流年不利。这位接替朱熔基担任国家总理的天津人,新年伊始,就遭到了其前身是《红旗》杂志的党刊《求是》的不点名批评。
该月刊发表署名秋石的文章–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用毛泽东的辨证法观点,驳斥了温家宝去年提出的“道德滑坡论”。
文章说,“考察道德现象,离不开具体的价值观立场,认识方法论和历史视野。”文章列举种种理论、观点、现象和事实,努力证明“我们社会道德状况在总体上获得巨大发展进步。”
文章也承认中国的社会道德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时段、一些领域和一些人群。”尽管该文章也分析了出现这些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但文章并没有具体提到近几年来出现的毒奶粉、地沟油等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和讨论的涉及公共安全和影响的社会重大事件。
在海外媒体上,秋石的这篇元旦文章,被解读为“暗批温家宝评价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的立场有问题”。中国近年来还出现了瘦肉精、染色馒头事件,还不时有老人倒地无人扶、街头行凶无人救、孩子被车碾压多人路过视而不见等社会新闻见诸报端和网络,人们惊呼:中国人的道德哪里去了?!
*温家宝批中国道德滑坡*
温家宝(去年四月)曾表示,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中共面向知识分子的机关报《光明日报》曾于去年两度发表社评,批评温家宝的“道德滑坡”论。
团中央办的《中国青年报》也援引专家的话说,官德败坏导致道德环境恶化。而这种情况,“足以威胁中共的执政地位。”
*毛派批温家宝到湖南不去毛故居*
撇开道德问题不谈,温家宝的一些观点和行动,也不断遭到某些网民特别是毛派网站《乌有之乡》的抨击。
新年第一天,温家宝到湖南视察,《湖南日报》4日报导,温家宝2003年当总理至今,已经八次到湖南“调研”。乌有之乡注意到,但“从未到过韶山参观毛泽东故居。”
海外的多维新闻网报导,中共政治局其他八个常委中,胡锦涛、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都在任上到过韶山毛泽东故居,吴邦国、周永康也曾在政治局委员任上去过。
乌有之乡网民发现了温家宝“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劣迹”。在网上说:湖南日报的记者“没有写X先生去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始人毛主席的故居韶山,还是的确X先生忘了去了,或者是忙得无法去了?湘潭离韶山只有几十里吧。谁知道,请告诉我。”
*温家宝近年十多次提政改*
这些年来,温家宝多次在国内外场合呼吁进行政治改革,多维新闻网说,“其政治立场倾向西方普世价值。”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2010年10月发表“郑青原”文章,暗批温家宝“背离正确政治方向,”“华而不实、空喊口号。”
去年春天,温家宝曾邀请香港政界人士吴康民单独见面。温家宝说,封建残余和文革“遗毒”这两股势力阻挠改革,影响人民不敢讲真话,喜欢讲大话,社会风气不好,应该努力纠正。
2011年4月,人民日报再发中纪委文章,要求“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在涉及基本理论、路线、纲领、经验的重大政治问题上不容许说三道四,我行我素。”
*多维:温家宝退休前最后一搏*
到2013年,温家宝在总理任上已满8年,开两会时估计将退休。他这些年来多次呼吁政治改革。温家宝说过:“停滞和倒退违背人民意志,最终只会是死路一条。”
多维新闻说,这最后一年多里,温家宝“动作频频,尤其在政府行政部门力推政务改革,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后,又剑指‘三公经费’。试图一改此前‘空喊’政治体制改革的形象。”报导说,温家宝以此在做“最后一搏”。
*温家宝母校谈政治运动影响家人*
去年10月25日,温家宝曾回母校天津南开中学。温家宝生于1942年,小学,中学,大学教育是在毛泽东时代完成的。他说:“上高中和大学以后,我家里人在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爷爷在1960年(大饥荒年代)因脑溢血去世,是我把他背进医院的。现在他教过书的学校还留着他的档案,里面装了一篇篇的“检查”….父亲也在1960年因被审查所谓的“历史问题”,不能教书,被送到郊外一个农场养猪,后来到图书馆工作。”
香港的政论刊物开放最近一期报导说,温家宝的祖父温士瀛在中共上台之前是天津一位教育家,其父温刚则是天津第33中学历史教员。官方报导曾说其祖父死于天津解放前夕。温家宝叔祖、中共外交官温朋久曾说其兄长(温士瀛)天津解放前夕被害,是他一辈子最难受的事。但按温家宝说其祖父死于1960年,“虽说是脑溢血,但可以推定是死于政治迫害”。“温朋久文革也遭受迫害,坐牢多年。开放报导说:“由于其父辈和祖辈的遭遇,温家宝痛恨文革,自然可以理解。”
*姜维平:温家宝把握最后机会*
曾在中国东北特别是在大连工作多年的资深新闻工作者姜维平,因得罪薄熙来被关押多年。旅居加拿大的姜维平新年刚过发表文章题目是:温家宝把握最后的机会。姜维平说,“各级官员的‘势利眼’已由‘胡温’转向‘习李’,但是,温家宝还有最后的机会,如果灵活而果断地把握,不仅会使自身免于赵紫阳晚年的下场,还会推动中国和平转型,开启自上而下的政改里程。”
*温家宝“否定重庆模式,肯定乌坎模式”?*
文章说,去年底(12月27日),温家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有两个亮点:一是委婉否定了“重庆模式”,二是不点名地肯定了“乌坎模式”,强调了村民自治。姜维平认为,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关系到中国生死存亡、统治者引导人民向何处去的问题。
*华商报:左右为难的温家宝*
德国的华商报网站曾发表文章题目是:中国政坛的异数:左右为难的温家宝。文章说,温家宝最近在中国遭到左右两边的攻击。乌有之乡曾发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宏良的文章,题目是“千古兴亡,亡于一相”。2009年,《文革研究》网站发表了张德勤的文章,题目是“对温家宝总理的六点意见”,点名批评温家宝,把温家宝和赵紫阳这个1989年被推翻的中共前领袖联系起来,“把对温家宝这个现最高层领导人的攻击,和中国最终的政治取向,联系起来。”
除了左派,自由派知识分子余杰也曾在香港出书名为《中国影帝》,指名道姓批评温家宝太注重“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