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社会事务,积极参与公民政治,这种政治意识本身就是家庭教育的成果

随着总统大选日的临近,选举政治也越来越频繁地成为美国人日常交谈的话题,媒体如此,家庭餐桌上也如此。人们常说,为避免因意见不合而发生冲突,有两件事情不宜在餐桌上谈论,一是宗教,二是政治。2012年10月14日,《奥克兰论坛报》报道了一件在餐桌上谈论选举政治、几乎伤了父女和气的事,并以此为例,向家长们提出与子女沟通政治见解的建议。

吉丽安·戴维(JillienDavey),奥克兰市米尔斯学院大二学生,主修政治、经济分析,生于加州橙县一个富裕的天主教家庭。橙县是一个富裕家庭居多的地区,那里的选民大多投共和党的票。

这种地区的政党倾向是美国政治传统的一部分。有政治学者指出,“一个人属于某个政党,往往与他生活在哪个地区有关。很长一段时间里,假如你是白人而又在南方长大,共和党人就是事事与你作对的异己。假如你是在南方长大的黑人,共和党人就是解放者。假如你是在堪萨斯长大的,民主党人就是经常出入饭店酒吧、并靠华盛顿恩赐的一官半职过日子的人”。像米尔斯学院的所在地奥克兰,是个支持民主党的地方。

吉丽安是在学校形成自己的政治观念,她高中时参加过“国际大赦”组织的活动。吉丽安参与的社会活动越多,就越意识到自己是个“自由派”。她没有告诉家里自己的政治观点,直到2011年8月的一天,吉丽安跟父亲在学校附近一家餐馆吃午饭的时候,这才表明自己是一个民主党人。

当时她父亲正在称赞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的金融政策,批评奥巴马几年来的政绩。吉丽安回忆道,她实在听不下去了,“我从餐桌上站起来,大声对父亲说:”爸爸,我是一个民主党人。‘不用说,在回学校的路上,我和父亲坐在车子里,不自在极了。“

当家长与子女在政治见解上起冲突的时候,该如何理解这种冲突的性质?又该如何有效沟通呢?对此,革命故事中那种“进步”与“落后”的斗争模式显然是不管用的。家庭问题专家莱维特(JudyLevit)解释道,两辈人之间的政治观点不同甚至对立,这种现象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是很常见的,“为了自我的区别,孩子们要表现与父母的不同,从政治开始,是最自然不过的了。”

思想进步和革命神话往往片面强调“政治觉悟”的作用,因而忽略了青少年成长期的心理因素(青春期叛逆)。这种观念动辄把出身富裕家庭的青年参加同情弱者的社会活动解释为“背叛家庭”,而家庭则被分配扮演一个反动角色。这种看上去很浪漫的冲突情节并不真实,它把年轻人形成政治观念的复杂因素过分简单化了。

在吉丽安的故事中,其实没有那种反叛与反动的浪漫冲突。吉丽安的父亲比尔·戴维(BillDavey)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确实在女儿面前调侃过民主党人,也确实鼓励她去参加共和党的活动,但那是希望她成为一个“了解情况的选民”(informedvoter)。吉丽安现在大学里担任“女权民主党人”协会的主席,比尔说:“我想让她多思考,她现在领导一个学生团体,许多人都需要从她这里了解情况。”

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的奥康勒教授(BarbaraO‘Connor)建议家长,在子女持不同政治见解时,要尊重他们的看法,与他们讨论形成看法的理由,并多多向他们介绍政治信息。

吉丽安的父亲在这方面确实做得很好,他不觉得女儿是在忤逆他,也不觉得自己比女儿“保守”,或是女儿比自己“进步”。他为女儿感到骄傲,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不管女儿的具体想法如何,她能关心社会事务,积极参与公民政治,这种政治意识本身就是家庭教育的成果。让吉丽安成为一个肯动脑筋、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和判断的人,其实正是她的父亲。

(作者为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