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宣示一系列重要改革,官方称为近二、三十年改革所未有,高调宣传。但社会反映却相当冷淡,扫兴地沖淡了官方刻意营造的一种伟大改革的氛围。一来是因为其中相当一部分过去都早有提及,却未见落实,何以见得这次就一定成真?毕竟“狼来了”喊得太多,人们早已失去信任;二来也是因官方近来的一系列具体做法──抓人、封号,继续打压维权运动,都与全会宣示的尊重宪法人权背道而驰,又何以取信於人?

权贵集团与集权改革

谈到改革,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最大的障碍在於权贵集团的制肘。证之古今中外的历史,如果无法消解权贵集团的阻碍,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成功。三中全会给人的印象是试图通过集权来打破阻碍,造就改革的态势。但问题是,中国的利益集团、权贵阶层恰恰是依靠这种集权的结构而形成的。用中央集权来打破地方集权,用个人集权来打破部门集权,可能产生某种功效,也可能一事无成,甚至是带来负面后果。因为,这种中央集权从来是需要那些地方集权加以支撑的,地方集权的官员们常常只是中央集权的代理;如果中央集权实行彻底,就不可能不剥夺地方集权官员们的权力,造成他们极大的不满,因此会以各种方式对抗中央,让中央集团无法有效实现.此外,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地方的自由选择是地方经济能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削弱了地方自主权力,就很可能挫伤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这恐怕也是中央集权者不愿看到的。因此,中央不可能也无法像以往计划经济时代那样集权,而做不到这点,就很难用集权来解决利益集团的制肘和抗拒的问题.

更何况改革本身需要创造力,需要活跃思想,用集权的思路去推动改革,本身与改革需要的自由就具有相当大矛盾。对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情况複杂的国家来说就更是如此。三十多年前推动改革是与权力下放、搞活地方、部门和企业自主权相连的;三十年来取得的成绩莫不与此相关.但由於缺乏制度性的权力监督,各个层级和部门扩大了的权力在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被大规模地用来寻租,腐败格局也因此形成。现在要打破这种格局,消除腐败,其根本解决之道不在重新集权,而在开放社会空间,用扩大公民制度性参与、社会公开性的监督的方式来在各个部门和层级参与惩治腐败,那不是什么简单、大而化之的一句“靠制度性根治腐败”所能替代的。──须知,纪委、政法委也是一种制度。泛泛地提制度性惩治腐败是毫无意义的,只有那些开放性、独立的、有助於公民参与、权利落实、社会监督比如新闻自由、司法独立的实现的制度建设才可能有助於消除腐败。

过去三十年,那种依靠经济发展弥补权威资源缺失的路向已经基本耗尽其能量,要想重建权威,就必须跳出这种思路,用“权利增量”的思路来消弭权力膨胀所带来的弊端。只有不断地以扩大公民权利为目标实行权威再造,才可能获得新的权威资源,再建权威。那种想将国安会的一部分建成维稳办升级版的集权思路,其过程难免不伴随各种特务政治,从根本上来说造就的只能是恐惧而不是权力的有效运作所需要的真正的权威。

信心拐点何时出现

事实上,在笔者看来,当代中国最关键的问题可能就是一个:中国人对现政权的信心拐点何时才能出现?这可以说构成了笔者几年来关注中国问题的最重要的切入点.显然,这个问题也与此次三中全会息息相关.

任何政权都面临一个民众对其所具有的信心度的问题.依笔者观察,那些面临合法性危机的政权,往往会遇到一个信心拐点的问题,换句话讲,对一个政权的心理认可接受度的问题.一旦这种认可接受度突破某种界限,就如支撑房屋的支柱崩塌,整个房屋的崩毁将不可避免。不举远例,就以阿拉伯世界发生的事件为例,信心一旦拐点出现,就是雪崩般的崩颓之势。但如果大刀阔斧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或许也可就此挽救危机,再造政权的合法性,推迟甚至消解这个合法性拐点.这一切端看改革能否适时恰当有效地展开.

近些年,由於改革的停滞,腐败的扩散,社会的不满剧升,官方经过前三十年改革赢得的合法性资源急剧丧失,中国危险地再一次滑向一种政权的信心拐点.人们在十八大前对新领导人进行改革的那种过度浪漫的期望,恰恰已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这种危险的信息。这种期望在主政者大幅向毛左转和打压社会人士后急剧冷却,人们对整个执政集团的不信任和敌视得到某种强化。此次改革方案虽然在有些方面幅度之大超出某些人的预想,但出台后社会的冷淡和相当一些人的怀疑说明,从历史的角度讲,主政者或许已经浪费了一种极好的历史机缘。社会对改革缺乏信心,对权力缺乏信任,那不是靠设立什么“改革领导小组”,玩什么左右平衡的游戏所能轻易重建的。──三中全会开会前一天再推出关於两个三十年不能否定的长文;具体决议刊登前的全会公报基调都与决议内容有相当的差距!这种平衡戏码过度地上演其实只会增加改革成本,迅速地消耗已经不多的权威和合法性资源,加剧思想混乱.改革需要更明确的指向了!

远在十八大前几年,笔者在与人讨论中国未来可能的演变时便提及:主政者的太子背景有利於其执掌权力进行改革,因而推迟信心拐点到来或就此再造体制,消除危机;却也可能恰因这种身份,因权力过度集中,改革不力而被视为利益集团的捍卫者而让人背弃,从而加速这种信心拐点的到来。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方案实施如何,将给我们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一些观察视角。不过可以断言,三中全会的改革如果不能落实或取得一些人们希望看到的效果,那信心拐点一定会在未来某个时候於不期然间浮现,震撼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