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运动衍生多种方式
在周五香港政府和抗议学生的对话开始以前,街头的抗议活动规模已经大为减少,逐渐增加的是各种形式的民主论坛,其目的在于讨论、研究公民社会的运作。
前几天一直被抗议学生围堵的香港特首办公室入口目前已经逐渐平静下来,留守的少数记者有机会抓紧时间休息,高三学生小何在人行道上搞创作,她画的伞不是通常的挡雨或者遮阳的模样。
何同学说,“我觉得反的比较有趣啊,因为反的是用来挡催泪弹。”
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的南侧,另一件以伞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几天前已经树立起来。以“雨伞革命”为代名词的香港占中运动即将进入与政府展开对话的新阶段,此时聚集在街头的抗议者与运动之初相比已经明显减少,但新的活动样式却得以衍生,比如流动民主教室,也就是通过讨论和阅读研究公民社会运作的论坛。
香港大律师萧志韵主持今天的活动。她说,“我过去几天都来这里看过,知道有这么个地方我可以分享自己领域的经验和知识,我也通过脸书了解。”
他们讨论的话题与香港的土地开发格局有关,萧志韵认为目前的政策对少数机构过于有利。听众对这个话题显然相当关注,其中一位持不同观点。
老先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从年轻学生到年长的市民,大家对政治运作越来越关注,萧志韵认为这是占中运动的结果。
她说,“我觉得运动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公众现在已经意识到,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否则政府只会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与此同时,对占中运动持不同意见的人也敢于深入到目前占中的主要集会现场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虽然她们明显处于少数派。周围支持占中的抗议者用歌声来回应。用“生日快乐歌”来压住反对者的声音是目前占中运动的最新走向,其缘起据说来自几天前的一次误操作。本来占中者只想随便找点高分贝的音乐压制反占中者,碰巧遇到了这首歌,结果发现达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