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与中国一起长大,他的转变是中国之变所逼迫出来的。
 
 
 
这个题目来源自十多年前,北京地下乐队“木推瓜”的一首歌:《钢铁是怎样没有炼成的》,当然,那首歌又是反讽那部忽悠了几代人的红色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悲的是,诞生那部经典的苏联早已灭亡,这样的经典还依旧在中国继续给年轻人洗脑。
 
平遥爱国少年小赵,就是最新一代被如此洗脑的好例子,他自己性格张扬、充满激情,本来就应该是容易被煽动成为保尔柯察金的好材料。我想,当2009年,纪录片导演杜海滨在平遥古城意外碰见小赵穿着红卫兵装束扛着红旗准备抗日游行的时候,引发杜海滨开机拍摄他的,也仅仅是他的这种被洗脑的激情──那时的小赵,活脱脱是一个少年五毛/“自乾五”的典型样子。
 
然而有一个细节,也许让杜海滨窥见了小赵日后可能存在的变化。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古城墙下的小赵,突然从绿军装下面取出了一罐可口可乐,而且他还很有自知之明地对着镜头自嘲说:这罐可乐可不能出现在一会的游行中,那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这时观众是否也像我一样,惊异于小赵的自觉,我想起了我日常在网络上常常遇到的五毛党,他们不一定都像小赵这么聪明。聪明意味着会反思、会质疑,这两点恰恰是洗脑者最忌讳的。
 
杜海滨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纪录片导演,在他的成名作《铁路沿线》可见,他对微妙细节的捕捉就像一个纪实摄影家一样灵敏。他嗅到了小赵身上不稳定的气息,从此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跟踪拍摄──留下了一个中国少年的成长史、纪录片《少年小赵》(又名《少年与国》)。做这种长年跟拍的纪录片非常冒险,因为你的拍摄对象可能最后变得平平无奇,有人因此惊叹杜海滨的命运,因为小赵的成长几乎碰到了这几年中国数大敏感话题:反日、唱红打黑与薄熙来倒台、贫困山区教育困境、反强拆斗争等。因此《少年与国》这个名字也许更适合,小赵与中国一起长大,可以说他的转变是后者之变所逼迫出来的,也可以说是后者本质的不变诱发了小赵的反思与觉醒。
 
在香港电影节该片放映后答问环节,香港观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小赵到底是中国少年的典型还是非典型?导演存而不答,小赵机灵地回答:“我不能代表这部片子,这部片子也不能代表我”。其实纪录片里已经呈现了他既是典型也是非典型,当代中国的种种矛盾激荡作用在这一代九零后身上,他们是时代的实验品,但他们比其父辈爷辈拥有更多可能性。
 
少年有缺口,国也是有缺口的。反日游行中的可口可乐与尼康相机,重庆的革命木偶剧沦为闹剧,大凉山的贫困与共产主义谎言的自欺欺人,这些矛盾都一点点摧毁着小赵身上的那个爱国五毛,最后家园遭到强拆、爷爷受打击而病逝,给予小赵最后一推,让他直面他的正义感本身存在的另一个可能性。爱国主义教育强调的“有国才有家”在现实废墟上被证实其蛮横,小赵做出了反叛它的选择。
 
也许这就是小赵热爱背诵的《少年中国说》的当代佐证,连一个最可能成长为五毛的少年,都可能觉醒和反叛,谁说中国少年不可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