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桓 文化观察家
新闻立法的「虚假希望」体现了敬呈折子的立场与身段,这些年之所以还允许提,是因为它已经全然没有威胁。
江西萍乡警方于10月9日拘捕南方都市报调查记者刘伟,罪名是涉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据悉刘伟因报道气功大师王林案受到扩大化牵连,而王林曾以气功密法等奇巧淫技为途径,结交了包括国家高级官员在内的三教九流。刘伟一直是大陆王林案的最佳报道者。
在理解这件事上有些背景需要解释。一个是剧情跌宕的王林案,它从江湖术士骗子的桥段,逐渐因王林弟子被杀而被蒙上凶案的神秘色彩,进而带出王林用诡术编织的上至国部级下至艺人明星的网络。二是经过修订,国家秘密罪扩大化解释,警方如虎添翼。
另外,江西萍乡警方曾经在打击人大代表独立候选人中积极作为,在办理刘萍参选一事上并不忌惮用「寻衅滋事罪」等含糊且解释权在公安的法条大动干戈。刘伟是萍乡警方在其所利于其办案法条上的新近动作,这些当地的司法现状对于理解记者被抓也不可少。
在刘伟被抓后,就有新闻法学研究者魏永征认为,如何界定记者「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也有报纸以曲笔重提新闻立法未遂。可是,这些举动都可谓言不对题,不仅无助于刘伟的解救,更混淆了问题所在。这些曲笔的使用,也深刻反映了存在于大陆新闻的虚假希望。
新闻立法未遂,并不是导致刘伟以调查记者报道被捕入狱的直接原因,甚至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前提条件。自从「国家秘密」被司法解释扩大内涵与外延,就埋下了刘伟今天的遭遇,这跟新闻立不立法毫无关系。以现有法条论之,警方有所谓的「法律依据」。
假如要声援刘伟,最好的当然是社会抗议。尽管我们知道,网上关于刘伟被捕的消息已经被删除,信息控制配合司法强力,但这一块若能发声,绝对不是以虚假的新闻立法来对冲之。华春莹讲过「法律不是挡箭牌」,艾未未说大陆治办异见越来越法律化,这都是事实。
新闻立法与否一直被某些新闻学者与记者念念不忘,究其根源,是党内改良派的历史人物在媒体领域的投影,继承其衣钵的人在举国维稳体制的现实下,维持了这种不合时宜的「虚假希望」。新闻界的所有问题,记者的多舛命运,仿佛有了新闻法就全都「治愈」。
新闻立法的「虚假希望」体现了敬呈折子的立场与身段,这些年之所以还允许提,是因为它已经全然没有威胁。一是有利于扩充警权的司法解释迅速完善,警方以此向「双起论」先驱王立军致敬;二是「虚假希望」将媒体积弊的祸首引向立法过程,反奸臣不反皇帝,可以模糊焦点。
在新闻立法的虚假希望下,产生了一种逻辑是:新闻界的自由只能向党争取,党如果不给,那就好好表现以便让党满意。因此,新闻立法是假设了媒体的全部臣服,进而再替版署争权。而现在,版署合并,争取法/权的动力锐减,而今媒体党化,不立法而臣服,何立之有?
总之,两三年来,大陆媒体遭到的各种重创,无不是以法律的名义展开的。一言蔽之,是法律体系出了问题,不是说只要新闻界或社会「正衣冠」就能自动免除梦魇的。但所谓新闻法学的思路,执念于「以自律求自由」的迷思,贡献新闻界的「虚假希望」,也是欺世盗名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