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于幼军、俞可平先后入大学任教授,评价差异很大。
 
 
 
邓亚萍是如何成为过街老鼠的呢?中国人当年被灌输了“体育爱国”观念,把那些运动员捧得很高,为什么偏偏对邓亚萍这么厌恶呢?
 
邓亚萍被中国政法大学聘任为兼职教授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关注。许多网友嘲讽:以后政法大学的学生出来,可以说自己的法律是体育老师教的了。该校一位教授甚至公开发微博说,因为耻于与邓亚萍为伍,要辞去教授一职。
 
邓亚萍能否胜任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我内心也是认为她无此能力的。但是,她若被聘用去教乒乓球,无论如何应该是胜任的吧。尽管我很不喜欢她打乒乓球的那种样子。记得当年还看电视的时候,见到过邓亚萍打球的神态,完全是把对手当敌人,恶狠狠的。乒乓球又不是拳击,没必要那么恶狠狠。
 
几乎与邓亚萍受聘于政法大学同时,前高官于幼军进入中山大学做教授了。网上几乎没什么质疑。于幼军在中山大学做的文革批判讲座,还引起了大家的热捧。
 
为什么不质疑于幼军?难道于幼军就比邓亚萍胜任教授?要知道,中山大学比政法大学的水平可高多了。
 
很多人潜意识中认为:于幼军那么大个官员,退休当个教授很正常,而邓亚萍,她就一运动员,凭啥当教授?
 
说穿了,还是官本位观念而已。
 
紧接着于幼军之后,号称钱国家主席高参的俞可平到北大当教授了,也没有几个人质疑。新闻报道还强调俞可平是“回到北大”。因为他在北大当过两年讲师,现在回到北大做教授、做院长,就是“回到”?就是顺理成章的?
 
再往前回忆,某总理做清华经管学院院长,不仅大家觉得正常,甚至清华的人还为此自豪呢。
 
当人们把官本位思想与教授职位挂钩的时候,就在无意中暴露了自己内心的丑陋。
 
邓亚萍被网友嘲讽,与她没有正儿八经做过官有关,也与她自己的言行有关。这几年,邓亚萍“干了一件事、说了一句话”。干的一件事,就是人民日报的即刻搜索,该搜索以失败告终,以损失20亿元人民币为代价。无人为此承担责任,于是,搞掉出任即刻搜索高管的邓亚萍就成了网友发泄怒火的靶子,她可能是被人利用了,那20亿未必有多少斤了她的腰包。邓亚萍说的一句话,则比较着名,即,“人民日报60年没说过假话”。她这么一句脑子进水的话,引得微博上一篇嘲讽。运动员的脑子果然不够用。网上所传邓亚萍在国外有豪宅,也是在“60年未说过假话”一事之后。假如邓亚萍的钱来路很正,在国外有豪宅那是她的权利,他人无需眼红。
 
其实,某人是否适合当某校的教授,与水平无关。外人没有必要讨论某人是否有水平当教授。教授不就是个职业吗?中国的草包教授、混饭教授、混账教授多了去了。要说水平,邓亚萍比起北大的孔庆东、清华的胡鞍钢高多了。一个小小教授,孔庆东、胡鞍钢当得,偏偏邓亚萍当不得?
 
任何人都可以去当教授,前提是:你符合该校的教授聘用程序。政法大学面对公众指责,硬着头皮回应说:聘请邓亚萍为体育教学部兼职教授,符合兼职教授聘任规定中的条件和程序——那么,政法大学就应该公布聘用条件和程序。不说细节,只说符合,这属于抵赖。
 
同样,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也要向社会公布自己聘用于幼军、俞可平的条件与程序。如果程序不合法,那就是滥用公权力,就是渎职。
 
所以,追问邓亚萍的水平,不如追问于幼军、俞可平任教授的程序合法性。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这是两所消耗纳税人钱财的大学,必须出来给公众详细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