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泛民议员上周与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会面,香港舆论评价不一。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海外版昨日则发表评论,声称会面显示了中央领导人的包容气度。评论避谈港人诉求,反而敦促反对派要与中央沟通就要拿出诚意和善意。由此可见,基于政治现实,泛民与中共领导人会面、沟通有一定需要,但同时要考虑如何消除负面影响,避免纯粹沦为中共领导人政治骚的布景板。
官媒暗批议员诚意善意不足
中共自我宣传的政治语言、政治文化,往往超乎港人的想像。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前年就水货问题到北区探访,不只于事无补,还有干预香港内政之嫌,但就被宣传为张晓明的政绩,甚至拔高至「助港人谋划发展」的层次。如今,官媒对张德江与泛民议员会面的诠释,不只把泛民议员当成布景板一部份,更有误导国际舆论之虞。
《人民日报》的评论称:「此次会面显示了中央领导人愿意与香港社会各界理性沟通、多听取香港社会方方面面不同意见的诚意,也显示了中央领导人的包容气度和善意。」张德江虽然未打断泛民议员的发言,表现出聆听的态度,但是,对于泛民议员提出的要求梁振英下台、要求撤回8.31决定、要求重启政改,张德江及中共喉舌就完全不予理会。
这是典型的中共官场的认认真真走过场。你要说,我就让你说,还作出认真听的样子,以显示我的包容气度,还可以向全世界宣传,但你说也白说,我左耳听右耳出。如此政治骚,何来诚意?何来善意?
尤可圈可点的是,《人民日报》的评论还称:「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央拿出了诚意和善意,今后香港反对派人士要与中央沟通、反映意见,也应该拿出诚意和善意。」反对派如何拿出诚意和善意?评论列举了三大要求:一是不要「摆出对抗的姿态」,二是尊重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原则,三是坚守底线原则,不容以本土之名行分离之实,排斥一国、对抗中央。
官媒这番言论,无异暗批反对派议员会面时诚意、善意不足,所提的诉求是摆出对抗的姿态,甚至有违《基本法》原则,亦未表明反对港独的立场。由此观之,四位泛民议员不只成了中共领导人表演宽容骚的布景板,还要被指点日后如何做好茄喱啡,配合演
泛民宜分头出击忌分立山头
其实,泛民代表应否与张德江会面、提出的诉求是否恰当,在泛民政团之间一直有分歧,争议最大的是要求中共撤换特首,会否构成「引清兵入关」、对一国两制的二度伤害?这些争议甚至演变成不同政党之间的互相攻讦,让人感觉是9月立法会选举泛民内讧的前奏。从这个角度看,张德江与泛民议员会面,除表演宽容骚、混淆国际视听之外,还达到了分化泛民的效果。
泛民领袖应否与中共领导人会面、沟通?从理论上及政治现实去看,这不应是问题,无论是礼节性会面,还是中港事务的沟通,都有其合理性或必要性。问题在于泛民领袖的角色定位、诉求,在于如何破解中共的统战及宣传策略,在于泛民政团在争取香港民主自治的道路上是要分头出击、合力并进,还是要分立山头、互相排斥。
因强调中港两制不同而批评泛民领袖与中共领导人会面,把要求撤换特首批评为引清兵入关,是对中共对香港事务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事实视而不见,无助香港问题、中港关系问题的解决。如果泛民领袖能清晰、分层次表达港人情绪与政治诉求,如果泛民政团能把与中共领导人的沟通视为争取民主自治的途径之一,不夸大、不排斥,并把舆论焦点集中于促使中共领导人正面回应香港民意、对其听而不闻及政治宣传作出批驳,就不会误导国际舆论和香港民意,不易沦为中共领导人的布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