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粉事发已经一个多月了,《民主中国》“一周新闻聚焦”栏目已经连续三周追踪关注毒奶粉事件及其影响。这一周,媒体关注的焦点依然是毒奶粉在世界范围内发酵,除了中国制造的奶制品之外,国际品牌使用中国原料制造的奶茶、咖啡、巧克力、饼干等,相聚检验出不同程度含量的三聚氰胺,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豆浆制品中,甚至在蔬菜中,都能发现三聚氰胺的足迹。于是,中国制造带来世界性普遍恐慌,不仅东南亚、日本、韩国、台湾、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国食品纷纷遭到彻查和下架,而且已经蔓延到中亚和拉美国家。
学者和评论人士继续深入分析毒奶粉事件的蔓延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学者刘晓波博士首先提出毒奶粉事件背后的中宣部扮演的角色,认为新闻封锁和媒体控制是罪魁,他的鲜明观点,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的要害。海外许多媒体就刘晓波博士的观点进行了报道,记者无国界等非政府组织指责中国官方限制新闻自由,并向世卫组织投诉。
毒奶粉事件延烧至今,中国当局一直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方面严控媒体对毒奶粉事件的报道,另一方面又恐吓和阻止律师为毒奶粉受害者讨回公道。官方媒体甚至宣传“少量的三聚氰胺对人身体无害”,一切服从政治,一切服从大局,蔑视人的生命和健康,严重侵犯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本周美国金融危机和救市方案也是关注的焦点,另外,海外媒体一直在报道中国异议人士胡佳可能获得这次诺贝尔和平奖,也引起关注。
●世界各国纷纷彻查中国制造的食品,发起禁止中国食品进入浪潮
▲自由亚洲电台(RFA)9月30日报道:印度尼西亚验出大陆豆奶饮品含三聚氰胺
毒奶粉事件不断扩大,已散布到全球的几乎每一个洲,台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南韩、文莱、柬埔寨、肯尼亚、坦桑尼亚、布隆迪,和加彭等国家和地区禁止进口和出售大陆产乳制品。日本、印度、越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盟国家只退回出现问题的大陆产品或加强检疫。印度尼西亚卫生局在四个中国大陆制豆奶饮品验出三聚氰胺,含量超出香港法例上限三十六倍,是首次在豆奶类制品中验出三聚氰胺。新加坡当局决定扩大抽验范围至大陆出产的豆奶。
有人形容中国的毒奶粉风波算得上是世纪大灾难。关于三聚氰胺的「毒」在何年何月开始散播?散播面究竟有多广?还有多少食品会有问题?这一连串的疑问目前还没有解答,一直关心民生问题的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干事王智源向本台表示:“现在整个社会感觉就是很恐慌,因为可能你今天吃的,明天就公布是有问题的,我今天早上看好像是英国那边说几百粒巧克力有三聚氰胺,原材料也是来自于北京。可能今天吃的大米明天就说有三聚氰胺也不一定。”
不少港人所生而在大陆生活的儿童,因其父母怀疑孩子在成长中曾饮用毒奶粉,连日纷纷赶来香港免费评估。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承认会有大批该类儿童来港。卫生防护中心日前证实,再有1名儿童曾饮用被三聚氰胺污染的中国大陆奶类制品后肾脏出现结石,使香港肾结石儿童增加至5人。在食品相继被送检的过程中,有不少焦虑的家长因为不知子女何时开始饮用含三聚氰胺的奶品而要求卫生当局尽快公布各类奶制品的三聚氰胺含量,有市民对政府未能做到全面公布合格奶品的三聚氰胺含量而感到愤怒,也有人批评特区政府未能全面检验水货奶粉。香港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副主席李华明表示: “现在港府回应相当慢,其它的地方好像台湾及新加坡已经决定不容许中国大陆的奶制品进口,我们香港都是要测试之后才决定要禁止还是怎样,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法例。”
香港时事评论员李怡星期二在其专栏中提到,一位网友在苹果日报留言网中说,「老百姓不关心能否载人上太空,只想喝一口没有毒的牛奶,这过份吗?」李怡表示在毒奶粉事态不断扩大的时候,中国党政领导人和全国的传媒,包括香港的电子媒体都一头栽进神七的亢奋中。一直宣称「以民为本」的掌权者,为甚么会在毒奶粉向所有糖果业蔓延的时刻,能够不「为祖国羞耻」,不为自己的失职失责羞耻,而反感骄傲?
▲英国广播公司(BBC)9月30日报道:吉百利:初步检测找到三聚氰胺
英国吉百利证实,他们在初步检测中,在其北京厂房生产的巧克力里面发现了三聚氰胺。
吉百利在英国的发言人告诉BBC说,目前仍未能确定被召回产品当中的三聚氰胺含量有多少。
不过这名发言人强调,只有在北京厂房生产的货品才受到影响,不包括在英国或其他地方出产的吉百利产品。
吉百利最初是在星期一主动宣布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澳大利亚召回11款巧克力产品的。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的声明说,吉百利亚太区分公司主动要求召回产品。港府公布,这是吉百利公司的预防措施。
吉百利在新加坡的办事处随后发表声明说,初步结果让企业“对我们一系列在中国制造的产品的可靠程度存有疑问”。
这是最新一批在中国有毒奶品丑闻下,从世界各地撤架的含牛奶产品。
吉百利上周曾经表示,他们在中国国内的三处原料供应商经当局检测后,没有发现三聚氰胺。
毒奶风暴
三聚氰胺污染奶制品事件在中国造成5.3万余名婴儿患病,香港和澳门至今则分别确诊4名和2名儿童因此患上肾结石。
受影响的品脾除了中国本土企业外,也包括一些在中国国内设厂生产的知名外资品牌产品,例如是韩日乐天企业的巧克力小熊饼,和瑞士雀巢的一些奶粉。
就在吉百利宣布召回产品当天,在引爆毒奶丑闻的三鹿集团所在的河北省,当地警方声称破获一个制造、销售和使用三聚氰胺的网络。
河北省警方在石家庄市一带扣留了22人,其中19人据称是牧场、奶站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
河北省警方还声称,这个网络就是三鹿有毒奶粉的“出笼源头”。
此前报道指出,三鹿奶粉公司早在今年6月就已经发现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引发人们进一步怀疑有关方面是否隐瞒。
▲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1日报道:俄国禁止所有来自中国的奶制品
俄国当局星期二(9月30日)停止进口所有中国产牛奶和含牛奶成分的中国食品。
俄国国家通讯社的报道引述俄国消费监督部门领导人的话说,这样做是因为担心这些含奶食品可能受三聚氰胺污染。
最近几周,中国产奶制品和含有牛奶成分的食品已经在北美、亚洲、非洲和欧盟的许多国家的市场上下架。
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进入人体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和肾结石,甚至可能导致膀胱癌。
含有三聚氰胺的毒牛奶在中国已经造成数万儿童得病,四名幼童死亡。
俄国消费监督部门的领导人奥尼申钦科说,对中国含奶食品可能受三聚氰胺污染的担心,北京方面至今没有给莫斯科任何官方信息。
奥尼申钦科说,在中国方面这样不清楚明了的态度和缺乏官方信息的情况下,俄国不得不采取如此极端的措施。
被莫斯科当局禁止的中国食品中包括饼干、糖果等一千多种产品。
俄国是个牛奶进口大国,不过中国并不是俄国最主要的奶制品销售商。
▲朝鲜日报10月1日报道:立顿奶茶也被检出三聚氰胺
知名茶品牌“立顿(Lipton)”制造商——跨国生活用品企业联合利华9月30日表示,在部分立顿产品中被检出三聚氰胺。据德新社报道,联合利华当天表示:“经内部检查,发现由中国大陆生产、在香港和澳门出售的立顿奶茶粉末‘Original’和‘Gold’两种产品含有三聚氰胺,因此在市面上召回了相关产品。”联合利华上周也曾在台湾召回了以三聚氰胺奶粉为原料的立顿绿茶。
三聚氰胺风波正在持续扩散。英国吉百利(Cadbury)公司9月29日表示:“经内部检查,部分巧克力产品安全性遭到质疑,因此决定召回在香港、台湾和澳大利亚销售的巧克力。”《明报》等香港媒体30日对此进行炮轰:“吉百利公司任由消费者食用本公司产品,直到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两周后才承认三聚氰胺检测事实。”
此外,幼儿“DHA+AA蔬菜配方营养米粉”等产品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的美国亨氏公司则用电子邮件发表声明称,将把原料供应地由中国改为其他地区。
据香港《文汇报》9月30日报道,印度尼西亚卫生部门也在从中国非法进口的4种豆乳产品中发现含有三聚氰胺,开始召回产品。
▲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2日报道:人权组织就毒奶粉事件致函世卫
人权组织 —— 无国界记者星期四(10月2日)在写给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公开信中,抨击中国政府在毒奶粉事件中限制新闻自由。
公开信说:“中国毒奶粉事件的最新发展清楚表明,中国政府实施的新闻审查制度导致了灾难性后果,使中国成千上万的新生儿和其他进口中国乳制品国家的公民的健康受到影响。”
公开信还表示,“早在今年7月,《南方周末》记者何峰就已经收集了许多婴儿住院的信息。”
“但是,在奥运前和奥运期间,通过中宣部,中国政府禁止报道食品安全的负面消息。所以何峰的编辑因为担心受到当局惩罚,决定不发表他的报道。”
公开信要求世界卫生组织立即就毒奶粉事件与中国当局交涉。
▲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2日报道:台湾检出中国产雀巢奶粉含三聚氰胺
台湾卫生署表示,雀巢公司在黑龙江生省的多款奶粉被检验出含“极微量”三聚氰胺,虽然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已要求雀巢公司将产品下架。
雀巢公司在台贩卖的乳制品原本送检后合格,也被台湾政府宣布为安全食品,但在卫生署对奶粉采取精密仪器测量的较严格标准后,被检出含0.06至0.85ppm三聚氰胺。
从三鹿毒奶事件爆发以来,台湾当局对食物含三聚氰胺的标准多次变动,并定出安全食用标准而受到排山倒海批评,卫生署目前对奶粉采取不得检出三聚氰胺的标准。
新检验方法
卫生署长叶金川说,这批在黑龙江制造的奶粉被检出含极微量三聚氰胺,原先不规定用什么方法检验时可能无法检出,但现在是因为改用最灵敏的仪器因而检出。
他说,这批奶粉算是安全产品,但是因为考虑到消费者权益,因此要求业者先行下架暂停贩卖。
台湾最新的规定是对奶粉,奶精等使用“串联质谱液相层析仪”检验,其灵敏度可测得0.05ppm的三聚氰胺含量。
台湾此前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检验,也使用其它的检验仪器与方法,但因其灵敏度不足而无法检验出2.5ppm以下的三聚氰胺含量。
相对于奶粉与奶精,其它像是饼干,冰品等含乳食品,卫生署则没有规定必须用串联质谱液相层析仪检验。
食品业损失
雀巢在台湾的分公司对于奶粉被检出含三聚氰胺,除了召开记者会表示这批黑龙江生产奶粉可安全食用,并说台湾主管机关应该与国际接轨,建立科学性标准。
雀巢公司说将会配合卫生署先将产品下架;该公司估计这波食品安全恐慌将使其在台湾市场受到数亿台币损失。
除了雀巢公司外,这波食品安全的恐慌已经导致台湾许多食品相关行业面临巨额损失;先前召回大批咖啡产品的金车公司,因为销毁遭污染产品而损失了数亿台币。
全台各地的许多面包店,也因为消费者不敢食用而普遍面临倒闭危机,包括卫生署长与民进党立委今天都公开大吃面包,呼吁消费者不要担心。
台湾政府表示,将会协助因为毒奶事件而受损的台湾商家,向中国大陆方面要求赔偿。
▲自由亚洲电台(RFA)10月2日报道:中国奶品豆浆也含三聚氰胺
当中国民众因为奶制品含三聚氰胺而改喝豆浆之际,印度尼西亚卫生局周二宣布,中国生产的四款冰泉豆浆含可引致肾结石的三聚氰胺。广西吴州冰泉公司承认,有关的制品除了供应大陆外,亦有分销至港澳台及全球十多个国家。而国家质检总局也在同一天公布,共抽检154家企业31批次的产品,发现有三聚氰胺,主要集中在石家庄三鹿集团及所属企业,以及唐山市龙源乳业及湖南南山牌奶粉。其中一个批次的含量,超出香港法定上限三千多倍。
自毒奶事件曝光后,质检总局在9月17号公布一批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到本周第二次公布,在此期间,欧美和东南亚地区先后发现大白兔奶糖,巧克力等食物含三聚氰胺,而官方却没有跟进检测。因此大陆许多民众,不知选择何种食品才安全可靠。北京的一位市民星期三对本台表示:“太可怕了,中国人诚信太成问题了,巧克力吉百利都全部下柜了,我们家还有大白兔奶糖,我们长期也是喝蒙牛和伊利,家里还有蒙牛和伊利,最近啥都不喝,牛奶豆浆都不喝,就喝水呗”。
当局在毒奶事件中,除了试图推卸责任,就是试图掩盖事实,作为受害者的百姓,无所适从,他们不知道哪些食品安全可靠,安徽合肥的李女士用“无能为力”来形容他们的处境“作为我们这种贫民老百姓来说,我也感觉到无能为力,好像找不到一个依靠。”
本台曾在上周报道,大庆市仍在出售含三聚氰胺的圣元优博奶粉,星期一当地民众告诉本台,当地已经停止出售圣元优博。而国家质检总局也对本台表示,圣元优博已经下架,所以买不到,无法检测。不过淮安的周女士表示,圣元优博仍在当地出售。
毒奶事件显示出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百姓认为商家的惟利是图,令他们每走一步都要小心谨慎。“现在没有办法,整个社会的商家,为了他们的利益,而在这个中间做了很多的手脚,对消费者来说,只能接受。”
另据法新社报道,孟加拉国国的标准及检测局表示,验出从中国进口的雅士利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声明称,在雅士利奶粉样样品,验出每公斤含7.22毫克的三聚氰胺。该国已禁止进口所有含奶类的中国奶制品。
▲自由亚洲电台(RFA)10月2日报道:俄罗斯正式宣布禁止一千多种中国食品
俄罗斯正式宣布禁止一千多种中国食品,并指责北京方面关于有毒奶粉事件的信息通报缺乏透明度,俄总防疫师称,该事件是有组织的犯罪,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周人发来的报道。
在继欧盟及多国宣布禁止进口中国食品之后,俄罗斯也因为中国“三鹿”奶粉事件宣布禁止进口1千多个品种的中国食品。此外,俄罗斯总防疫师抱怨说,北京方面在此次有毒食品事件的通报中缺乏透明度。
俄罗斯总防疫师奥尼申科指出,缺乏中国官方机构的消息通报导致形势复杂化。他表示说:“我们获得的资料支离破碎,不成系统,而且并非来自中国,这将使整个事件复杂化,破坏我们对他国的信任。就像我们推测的那样,一切变得越来越明朗,我们遇到的并不是食品生产中的失误,而是有组织的犯罪。”
奥尼申科对此表示说:“中国形势仍然不明朗,这种情况使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紧急采取措施,快速应对。我们不得不采取措施,禁止进口所有含奶的中国食品,包括饼干、糖果等1000多种食品”。
不过,俄总防疫师表示说,目前仍然有中国食品流入俄罗斯的可能性。他表示:“由于众所周知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俄中民间贸易联系广泛,小批量的奶制品仍然会通过合法或非法渠道流入俄罗斯,为此,俄罗斯卫生防疫部门已经加强了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食品销售网突击检查工作”。
与此同时,俄罗斯并没有有效的监测食品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的方法,这是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卫生防疫监督局的一名科长阿雷克巴耶娃在10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外透露的。
阿雷克巴耶娃承认:“吉尔吉斯斯坦专家目前没有检验食品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的整套办法。我们向俄罗斯专家咨询,但他们也没有对这方面进行过研究”。
她透露说:吉尔吉斯斯坦市场上销售的大量中国产奶粉在价格上比俄罗斯和乌克兰产奶粉便宜很多。吉尔吉斯正在对该国市场上的中国奶制品进行全面检查和没收。
▲自由亚洲电台(RFA)10月2日报道:新加坡验出至少10种中国进口奶制品含三聚氰胺
根据马来西亚卫生部最新化验结果显示,市面上的中国奶制品并没有发现含有三聚氰胺的案例,但是新加坡的农粮局却验出至少有10种中国进口的奶制品被验出含有三聚氰胺成分。
在中国毒奶粉事件爆发之后,马来西亚政府就针对市面上所售卖的中国奶制品展开检举和化验工作,截至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任何产品含有三聚氰胺的案例。
根据卫生部最新检验报告指出,目前共有来自34家公司的980种食品样本通过检验,它们都不含三聚氰胺成分。 这显示市面上的中国奶制品的检测情况目前已受到控制。
卫生部食品安全及品质管制组官员也指出,化验局是使用专业手法化验奶制品样本,然后直接将化验结果对外公布,做法透明,没有必要隐瞒化验结果,公众应该对此感到安心。
卫生部也解释,与新加坡、香港和台湾比较,马来西亚采取更多的预防措施,包括每天都在检举和回收市场上的奶制品。 另外,新加坡进口很多中国奶制品,因此当中不少奶制品被发现含有三聚氰胺,但是马来西亚政府严厉禁止进口中国奶制品,市场上难以找到这些产品。
另外,新加坡农粮及兽医局自9月14日开始收集市面上超过1000种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牛奶和奶制品,用了超过2个星期的时间,至今已经有600种产品经过检验,但是当中发现有10种产品被验出含有三聚氰胺成分。这包括子母牌草莓口味牛奶和大白兔奶糖等等。
农粮及兽医局表示,三聚氰胺是不被允许在食物中出现的化学成分,这10种进口食品所含的三聚氰胺成分,比自然出现的分量高,因此在农粮局的监督下,进口商必须销毁这类有毒食品。
农粮局重申,所有在中国生产的牛奶和奶制品,目前都被禁止进口和在市面上售卖,如果任何公司被发现违反这项禁令,将受到法律的对付。
新加坡是率先禁止进口或出售来自中国的牛奶和奶制品的首几个国家之一,当局也很快展开检验行动,并将产品检查范围逐渐扩大,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自由亚洲电台(RFA)10月2日报道:华盛顿普通市民谈中国造产品
记者首先采访到的是儿科大夫罗尼先生,他表示:
“我认为,这里的许多人都为在中国发生的婴儿毒奶粉事件感到难过,我们同时也对从中国进口的宠物食品表示担心。”
罗尼大夫养有一条宠物狗,他说,4个月前,他们发现从中国进口的狗食品有毒。同时,从中国进口的一种稀释血液的儿童药品,也发现质量有很大问题。比如一位好莱坞名演员的孩子就误吃了这种从中国进口的药品。所以,对中国制造的产品,罗尼医生表示担心。问他会不会继续购买中国产品,他笑着说,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中国制造的,简直无法避免,他接着说:
“我在医疗领域工作,我希望所有的进口药品都应当标明原材料的来源或产地,这样万一出了问题可以追究到底。”
罗尼大夫希望中美两国政府,都能改进工作,在进口中国产品之前,进行严格检查,保证质量安全。
另一位接受采访的先生表示,他听说了中国的毒奶粉事件,他对此表示关注。他说,中国与全世界做贸易,就要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否则的话,人们就会对中国制造的产品发生越来越多的怀疑。他接着说:
“你需要公平,那就是说象顾客出售的商品是经过严格质量检验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检查,中国就不应当出口它的产品。”
一位女士表示,问题不光是奶粉:
“还有几件事,不光是奶粉,还有宠物食品,这让我担心中国产品的安全性。”
另一位美国女士表示:
“我不认为只是中国的产品,我认为美国方面也应当有更严格的安全检查系统,对各种进口到美国的产品进行检验。我认为美国政府在这方面也缺少严格的规定。”
这位女士表示,她不至于拒绝买中国产品,但会提高警惕,特别是食品。
另一位接受采访的女士说:
“我实际上非常关注来自中国的消息,包括中国出口的毒玩具和现在的毒奶粉事件,给孩子的健康带来损害。我认为美国应当认真对待这样的问题,了解产品在中国的生产和出口过程。”
她说,中国政府应当尽快调查和解决问题,这样世人才会放心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
当记者问及另一位女士她会不会继续买中国产品,她说,中国制造的产品太多,大家也没有太多的选择:
一位在政府工作的女士对记者说:
“我很关注中国的产品,我有许多中国科学家朋友,我为那些受到毒奶粉伤害的中国孩子感到难过。我的孙子孙女很小,他们也在吃奶粉,我当然也很担心。”
一位先生表示:
“我很担心,我特别担心宠物食品,因为我有狗。如果我发现有不是中国制造的宠物食品,我会买的。”
另一位接受采访的女士有4个孩子,两个还在吃奶,她说:
“(中国的毒奶粉)让我担心,特别是担心这些毒奶粉会不会出口到美国来。我有两个孩子在吃奶粉,回家后我会查一查奶粉的品牌。”
当记者问另一位女士对购买中国制造的产品是不是放心时,她表示:
“完全不放心,包括对MM巧克力。听说中国的孩子有因喝毒奶粉死亡的,这太可怕了。但是我们无法避免购买中国产品,因为中国制造的产品太多了,连牙膏也是中国制造的。”
来自台湾的陈先生说:
“我认为因为有中国制造的玩具还有宠物食品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其实已经维持了一两年中国制造危机,爆发危机,所以中国要借机会挽救它在消费品上的信誉,不然就可能一直都会失去这方面的优势,就不可能叫香港和台湾的市民来买,暂时是这样的。”
在美国出生的陈太太对记者说:
“看了报纸和电视讲中国奶粉有问题,我有点着急。我从美国买的话,也要先看一下是不是中国出的。我是中国人,是华侨,觉得很可惜,因为我很有自豪感,以为中国人要让人觉得中国出来的东西都是最好的,可是现在有这个问题,希望赶快把它解决掉。我有个孩子才一岁,我就不会给他买中国出的奶粉。”
陈太太的美国婆婆也对记者表示:
“我认为中国发生的事情太可怕了,但是把化学品掺进奶粉的人只是想牟利,并非要成心伤害孩子,我肯定他们不知道掺了这种东西会伤害孩子。”
陈太太和她的美国婆婆都表示,现在她们对买中国商品不那么放心了,特别是食品。
据星期二的华盛顿邮报报道,英国一家糖果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也发现有问题,而在回收其售出的产品。
▲德国之声10月3日报道:欧洲发现中国产毒糖果
含有三聚氰胺的中国产糖果在欧洲一些国家也陆续被发现。德国先是在斯图加特发现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的大白兔奶糖,继而又连续在8个联邦州的亚洲超市发现可能含有超过三聚氰胺规定含量的小熊饼干。本周五俄罗斯收缴了违反禁令从中国非法进口的1.7吨奶粉。
法新社报导说,中国受三聚氰胺污染的糖果也抵达了德国和比利时。斯图加特在亚洲超市里查出大大超出规定三聚氰胺最大含量的大白兔奶糖。周三,斯图加特所在的巴符州消费者保护部警告顾客们不要吃这种糖果。该部说,中国的生产商上海冠生园公司和荷兰经销商Liroy B.V.已经停止销售这种奶糖,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召回这种产品。比利时有关部门紧急劝告顾客不要吃这种食品。
巴符州消费者保护部说,据州有关部门初步的风险估计,\”吃个别这种奶糖还不需要担心具体的健康损害危险。\”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已经掌握了有关信息。如果进一步发现这种糖果,就会立即要求撤下货架。比利时有关当局说,在若干家亚洲超市发现了大白兔奶糖。这种奶糖里的三聚氰胺含量为每公斤11.24毫克。而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最大允许含量为每公斤2.5毫克。也就是说,大白兔奶糖的含量相当于允许极限值的5倍。
德新社报导说,在斯图加特亚洲超市里发现了含三聚氰胺食品后,德国各地的有关当局加强了这方面的检查。汉堡和其它各州的有关当局也在各亚洲超市、商场检查受污染的奶糖或者饼干。
销售大白兔奶糖的不只是斯图加特的亚洲超市,北莱茵州的亚洲超市也同样被查出贩售同样商品。北莱茵州消费者权益保护部发言人周四在回答媒体询问时表示,他们已经在多特蒙德和波鸿的亚洲商店发现了大白兔奶糖。检查部门将对这些奶糖中是否也含有三聚氰胺进行检查。检查结果预计下周将会公布。
据推测这些奶糖是通过非法渠道进口到德国的,因为这些商品进口时没有按照奶制品归类。北莱茵地区要求加强对亚洲店的检查。
除此以外德国已经在8个联邦州发现了疑似糖果。下萨克森州一家进出口公司向巴登符腾堡州、巴伐利亚州、黑森州、汉堡、下萨克森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莱茵兰-法耳次州以及勃兰登堡州几个州的商店提供了小熊饼干。每公斤这类小熊饼干中可能含有5毫克三聚氰胺。本周二下萨克森州先发现了这种小熊饼干,但是三聚氰胺含量很低。卫生部门称,只有每天食用这类饼干数量超过2公斤的儿童健康才会受到威胁。
中国质量检验当局宣布,至今已从31种奶粉制品中查出了三聚氰胺,占了中国已检验的265种奶制品的12%。该机构说,所有受污染的奶制品都是9月14日前生产的,在这之后生产的都没有这个问题了。
中国律师纪程(音)对法新社记者说,他已经向河南省法院递交了起诉书。原告的儿子7月出生后不久喝了三鹿生产的婴儿奶,今年夏天已经查出肾结石。这个孩子的父母要求被告赔偿合15400欧元。
石家庄有关当局对自己在事件过程中表示道歉。该市说,8月初,三鹿公司就向市里报告说一些奶制品可能会导致肾结石。但该市有关当局一个月后才向河南省政府报告此事。石家庄把这个责任担下来,意味着推翻外间关于中国为了奥运而隐瞒这个事件的说法。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3日报道:又有多国查出含中国毒奶粉食品
俄罗斯当局今天收缴了1点7吨中国奶粉。这些奶粉是在俄罗斯停止进口所有中国奶制品后,进入到俄罗斯东部城市哈巴罗斯克。俄罗斯主管消费者安全的官员奥尼申科表示,先将这些奶粉没收,然后再进行检验。
菲律宾卫生部今天宣布,从中国进口的两种奶产品进行化验后发现三聚氰胺。这两种产品是伊利牌和蒙牛牌奶产品。菲律宾政府已下令将其从商场的货架上撤出。
另据日内瓦消息,近两天又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查出含有中国毒奶粉的食品。法新社说,从台湾到比利时、德国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周四宣布将含有中国毒奶粉成分的食品撤出货架。台湾撤下中国制造的雀巢奶制品。奥地利卫生部宣布,查出非法从中国进口的奶昔中含有三聚氰胺。德国将亚洲商店中的大白兔奶糖撤下货架,等待检验结果。比利时卫生检疫部门也宣布撤下中国大白兔奶糖,并说在这种奶糖里发现三聚氰胺含量超标5倍。
▲美国之音(VOA)10月3日报道:毒奶事件惊天下 中制食品全球查
我们有听众问到,这个有毒奶制品的事件对别的国家有没有影响。事实上,这个毒奶事件对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造成严重影响。在中国毒奶制品消息陆续不断的传出之后,就引起了世界各地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忧虑。而这种担忧都是有事实根据的,而且是必然的。
*蔓延到糖果和饼干*
我们举几个例来看,新西兰和新加坡都已经发现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大白兔奶糖。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宣布禁止进口任何含有牛奶的中国产品。马来西亚政府禁止出售所有含有中国乳品的食物,其中包括糖果、饼干和巧克力。
英国糖果生产商吉百利召回了11种在中国生产的巧克力,此前检验结果显示,这些产品中含有化学品三聚氰胺。吉百利已经下令从中国、台湾和澳大利亚的货架上撤下这些有毒的巧克力。
*台湾卫生署长引咎辞职*
香港,澳门,台湾,日本和韩国都在超市销售中国出口的食品当中发现三聚氰胺的成分。
台湾卫生署长林芳郁还因为台湾市场销售中国大陆生产含有三聚氰胺成分的食品,没有作出适当的处理和拿出应对的办法而向台湾民众道歉并且在严厉的批评声中辞职下台。
另外,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泊尔、法国、加蓬、布隆迪、加拿大等亚、欧、非、美洲国家也纷纷禁止进口和销售中国奶制品。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中国的毒奶粉危机是这个国际机构近年来所处理的规模最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所引起的恐惧在中国消费者当中造成了一场信心危机,这个危机将是难以克服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有五万四千多儿童由于食用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制品而中毒接受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说,他们是在9月11日才获知中国发生了毒奶粉事件的。在那之前,含有三聚氰胺的有毒奶制品在中国市场上销售了好几个月。现在这场食品安全危机已经变成了一场全球性丑闻。中国一万二千多名中毒儿童被迫住院,至少四名婴儿不治身亡。
中国的食品安全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卫生部门面临严峻挑战的问题。不良品质或是有毒成分的食品给人们带来的不只是健康和生死的问题,也是人们,包括国际间人士对那个国家卫生管理,食品检验的信心问题。
▲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3日报道:菲律宾越南在奶制品中发现三聚氰胺
菲律宾和越南在从中国进口的奶制品中发现三聚氰胺,并下令从商店货架上撤下这些食品。
菲律宾卫生官员周五说,在菲律宾销售的两种中国奶制品被检验出含有三聚氰胺,并且下令立即将这些产品下架。
与此同时,越南卫生部也在十八种奶制品中发现了三聚氰胺,并且下令进口商召回并且销毁这些产品。
越南卫生部表示,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发现在从中国进口的奶制品和饼干中发现三聚氰胺。
在中国,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至少四名儿童死亡,53,000名婴幼儿患病。
\”非法进入菲律宾\”
菲律宾卫生部长弗朗西斯科•杜克说,当局怀疑以伊利和蒙牛品牌命名的产品是被非法走私进入菲律宾的,因为这些产品没有英文标签。
不过杜克认为消费这些产品,绿色食品伊利鲜奶和蒙牛奶饮料,不会引公共健康恐慌。
他说政府已经关闭了马尼拉的一家出售上述两种品牌的奶制品的超市。
上月当检测显示许多食品被三聚氰胺污染后,菲律宾政府下令市场将中国奶制品下架。
菲律宾卫生部的食品和药物局在对食品进行三聚氰胺的检测后宣布禁止销售十八种中国制造的产品。
该局针对200多种,主要来自中国的奶制品进行第二次检测。检测结果下周产生。
▲自由亚洲电台(RFA)10月3日报道:无国界记者致函陈冯富珍 呼吁重视新闻透明度
总部在巴黎的人权组织-无国界记者星期三在写给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曾任香港卫生署长的陈冯富珍的公开信中,抨击中国政府在毒奶粉事件中限制新闻自由,因此记者和科研人员无法将消息公布于众,导致众多婴儿中毒。
这封致陈冯富珍的信开宗明义地说,你一向大声疾呼,要让那些与健康问题相关的新闻,能够自由公开的流通,彻底的透明化。但是世卫组织如何能够接受遭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从去年12月之后就已露出端倪,但是到了今年9月11日事件扩大后,中国政府才将事件内幕公诸于世。
无国界记者亚洲部主管布罗塞尔星期五接受本台采访时说,针对中国发生的毒奶粉事件,陈冯富珍唯一的回应只是建议亚洲妇女实施母乳喂养而不要使用奶粉,布罗塞尔认为这样的回应太微不足道了,“
他说:“我认为来自她(陈冯富珍)的(对该事件)的更为强烈的反应很重要,事实上在这件事情上很明显存有对相关消息的封锁,也存在隐瞒和推迟通报。她在这件事情上的反应非常弱,没有履行作为总干事的责任。”
布罗塞尔说该封公开信在某程度上是对陈冯富珍的一种谴责,认为她在处理该事件上确实不是很恰当,“
他说:“她应该要求北京当局更为透明,停止在健康和食品安全相关的问题上施加任何新闻审查。在这些问题上施加新闻审查,就像犯罪一样,如果当局没有管制这些相关的新闻的发布,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儿童受到伤害。”
该封信还指出,原本以为中国政府和世卫组织已经在SARS 事件中获得教训,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中国高层官员仍然查禁有关公共健康问题的新闻。无国界记者请求陈冯富珍公开反对这种扼杀自由、异常危险的做法。因为它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及其邻国公民的健康。
该公开信最后说,我们知道您十分重视新闻自由,所以请您尽快就此问题与中国政府磋商。
香港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副主席李华明星期五对本台说,陈冯富珍当年作为港府卫生署长在香港的SARS 事件处理不当,已经受到香港立法会及各界的批评,但是事后在中国的努力之下,陈冯富珍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职位,“所以她要报道,可能有些不方便,这个是我们一直担心的问题。我希望她能出来交待一下,这个毒奶粉的事件,中国在什么地方还要改善。”
李华明希望世卫组织派一个专家组到中国调查毒奶粉事件,“我要求陈冯富珍派一些专家去中国调查那个问题,为什么那么晚,好像那个延迟公布,还有那个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的问题,这个也不是中国内部的问题,它也影响全世界,因为奶粉、奶制品也是到全世界不同的地方,所以应该是全世界关心这个问题。”
▲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4日报道:日韩再检出含三聚氰胺食品
日本、韩国等亚太国家又发现更多的中国产糖果、饼干和巧克力含有三聚氰胺。
日本共同社报道,大阪市周末下令召回NS国际公司从中国进口的一种巧克力饼干。
大阪市当局表示,他们在这款由中国上海上好佳公司生产的饼干中检出每公斤54毫克的三聚氰胺。
与此同时,韩国食品安全监督部门下令销毁4种最新发现含有工业用三聚氰胺的有中国进口成分的食品。
韩国市场上销售的一些跨国企业生产的国际品牌产品最近也相继发现含有三聚氰胺。
其中有美国著名饼干公司 \”纳贝斯克食品公司\”生产的\”乐之奶酪三明治饼干\”(Ritz Sandwich Cracker Cheese),香港和澳门的跨国生活用品企业联合利华的\”立顿奶茶\”(Lipton Milk Tea),以及印度尼西亚跨国企业\”Mars\”在中国生产的M&M和士力架。
安全标准
目前韩国从中国进口的食品中已经有十类验出三聚氰胺。至少430种中国制造食品已经被撤下货架、等待检验。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表示,在婴儿奶粉除外的绝大多数食品中,如果三聚氰胺的含量不超过每公斤2.5毫克,应该属于安全范围内。
在韩国发现的用中国产奶品材料的Snicker,M&Ms以及KitKat巧克力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达到每公斤2.38至3.36毫克。
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倾向采取\”零含量\”政策,也有地区因为订出高于零的检测标准而引发争议。
此前,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星期五(3日)宣布召回日本麒麟公司生产的一款瓶装奶茶。
菲律宾卫生部也披露检出中国蒙牛和伊利各有一款牛奶饮品含有三聚氰胺,奎松市一家私人实验室更声称在中国制造的午餐肉和咸牛肉里面发现这种化学品,但是该实验室没有法定权力公布产品品牌。
中国成分
韩国已经宣布暂时禁止进口任何含有中国造奶品成分的食品。
韩国方面分析人士认为,许多跨国企业的生产厂大部分设在中国,因此在此次三聚氰胺事件中也受到的负面影响。
据悉,在韩国各地的商场,跨国企业的知名品牌的含奶制品产品正逐渐被撤下货架。
韩国方面有关人士表示,直到确保安全才会停止类似措施。
韩国政府10月2日决定,对进口食品中可能含有三聚氰胺等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危险食品\”实施全面检查。
另外也决定修改有关规定,以预防在宠物饲料使用三聚氰胺。 为使消费者能够鉴别禁止销售的含三聚氰胺食品,韩国政府还决定向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网站提供相关信息。
另外还计划对在中国当地以委托生产(OEM)方式生产食品的企业加强卫生评估。
三聚氰胺毒奶事件已经在中国造成至少54000名儿童患病,4人死亡。
▲自由亚洲电台(RFA)10月4日报道:加食品检验局警告:更多中国的食品含有毒成分,吁民众不要购买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再次发出警告,正在紧急召回中国生产的几款饼干,因为这些主要是儿童食用的饼干含有三聚氰胺。
被怀疑含有三聚氰胺的饼干是乐天中国食品公司(Lotte China Foods)生产的,共七种。加拿大食品检验局表示,担心产品可能已经在加拿大全国销售: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官员在接受电话访问时说,我们发出的警告已经指出,这些产品可能已经在加拿大全国各地销售,我们仍然需要确定具体的进口商。有些进口商也许还没有被我们联系上。他呼吁消费者不要购买有关食品:他说,我们的忠告最主要是针对消费者的,如果你已经购买了这些食品,请千万不要食用,如果没有,请不要购买。
此前,加拿大已经发现一系列来自中国的食品含有三聚氰胺,包括一些奶制品、乳酸饮品、伯朗三合一速溶咖啡、糕饼、米卷、大白兔奶糖等等,需要下架的食品已经超过十余种。
一些售卖中国食品的超市也表示,如果有顾客已经购买这些问题食品,即使过了7天退货期限,依然可以要求退货。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表示,正在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奶制品进行检验,并通知加拿大当地的制造商,如果他们的产品成份中,需要使用从中国进口的有关原料,要立即进行检测。
▲自由亚洲电台(RFA)10月4日报道: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查获2吨中国奶粉
在俄罗斯对外宣布禁止进口1千多种中国食品之后,俄罗斯各地区卫生防疫部门加强了对零售系统中中国食品的突击检查工作,目前已经有多个地区发现并没收中国奶粉。
据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督局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分局局长弗拉基米尔?奥特在10月3日对外透露,该局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查获了一批大约2吨的中国奶粉。
他对此透露说:这批奶粉是犹太自治州一名企业家在俄罗斯禁止进口中国食品之前,以合法途径进口到哈巴罗夫斯克的,所有海关等文件齐全。但由于现在俄罗斯已经禁止销售含有中国奶粉的此类食品,因此这批大约2吨的中国奶粉已经被禁止销售和没收。
他还透露说:“与中国黑龙江接壤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从今年5月至9月份总共运进1300包奶粉,其中700包已经被没收,其他奶粉已经被销售,不过目前还没有俄罗斯儿童患肾结石的病例被登记”。
此外,奥特还表示说:“该州的保健医生已经警告居民停止购买中国奶粉,以及去中国旅行时也不要购买这种食品。”
另据俄罗斯总防疫师消息,在西伯利亚的奥姆斯克地区也有一批中国奶粉被查获。目前各地区的零售系统均已展开对中国奶粉、饼干和糖果等食品的围剿。
俄罗斯总防疫师在1日对外宣布了俄罗斯禁止进口一千多种中国食品的禁令,并指责北京当局在此次有毒食品事件中的信息通报缺乏透明度,使事情复杂化。他还指出,此次中国毒奶粉事件并非偶然的生产失误,而是有组织的犯罪行为。
▲美国之音(VOA)10月4日报道:俄罗斯禁止千种含奶中国食品进口
俄罗斯和一些独联体国家开始禁止或严格检查来自中国的牛奶食品。俄国官员说,中国有毒奶粉丑闻事件相当于化学恐怖攻击行动。俄国抱怨中国未向俄方通报有关有毒奶粉丑闻的详细信息。
*奶茶饼干巧克力 儿童食品也取缔*
俄罗斯卫生防疫部门的官员星期五表示,在同中国相接壤的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地区以及位于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市,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分别查封了两吨和一吨重的中国进口奶粉。俄国媒体说,这些被查封的中国奶粉属于目前被禁止进口的中国有毒奶粉。
一天前,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卫生防疫部门官员奥特说,他们查封了一千多袋从中国进口的奶粉。但奥特承认,目前俄国方面无法确认,在这些被查封的中国奶粉中究竟是否含有化学物质三聚氰胺。
俄罗斯从10月1日起全面禁止了含有奶成分的所有中国食品的进口。俄罗斯卫生防疫总医生奥尼申科说,遭到禁止的中国食品的范围很广泛,多达一千种。他说:
“遭到禁止的中国食品从中国产的牛奶到奶茶、饼干、巧克力等等。另外,中国生产的儿童食品更是被列入禁止进口的范围。到目前为止,在俄罗斯境内还没有发生因为三聚氰胺中毒生病的事件。”
*责怪中方不通报 俄方被迫走极端*
奥尼申科说,中国毒奶粉事件的势态发展并不明了,而且中国官方的立场也不清楚,这促使俄罗斯被迫采取禁止一千多种中国食品进口的极端措施。奥尼申科抱怨说,在毒奶粉事件上俄罗斯没有收到来自中国的官方信息,造成形势更加严峻。
*相当于化学“恐怖攻击”*
奥尼申科认为,中国的毒奶粉事件相当于一起使用化学物质的恐怖攻击行动。他已经下令在俄国各地检查中国的食品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
*不会冲击市场*
俄罗斯每年都从国外进口大量奶制品。食品市场分析师什列斯托维奇认为,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奶制品非常有限,所以俄罗斯禁止含有牛奶成分的中国食品进口,不会对俄国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他说:
“中国食品、特别是奶制品,以及中国奶粉等等不可能对俄罗斯国内的食品价格产生影响。根据俄国官方的统计,中国食品及奶制品在俄国市场上的份额很小。但中国食品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较多,所以俄国政府的禁令可能会对远东地区造成某些影响。”
俄罗斯糖果工业协会秘书长塔拉索夫说,进口的中国糖果在俄国市场上占的比重很小。俄罗斯去年仅从中国进口了大约1万1千吨糖果,今年也将保持这一水平。所以他认为,俄国政府针对中国食品下达的有关禁令不会对俄国市场产生影响。
雀巢公司俄罗斯和独联体市场负责人最近发表声明说,这家公司投放到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食品都在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生产,所以雀巢公司呼吁俄国消费者购买这家公司的食品时不必担心健康受到损害。
俄国媒体报道,俄国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印象是价格便宜,但质量不好,容易损坏。一年前的一个民意调查显示,60%多的俄国人购买中国商品。
另外,由于大肠杆菌等有害物质超标,从10月6日起,俄罗斯也将禁止7家中国企业向俄罗斯出口冷冻鱼等水产品。
*吉尔吉斯大检查*
除了俄罗斯外,乌克兰的卫生防疫部门也开始严格检查,在市场上出售的儿童食品以及其他各种食品是否含有中国的奶制品。吉尔吉斯斯坦的卫生防疫部门领导人表示,吉尔吉斯斯坦正对来自中国的食品进行大规模检查。
当地媒体报道,由于同中国相接壤,再加上中国奶制品要比来自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奶制品便宜,所以吉尔吉斯斯坦市场上目前出售的中国奶粉的数量比较多。不过,吉尔吉斯斯坦卫生防疫部门官员承认,他们缺乏检验手段来检测中国的奶粉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
▲自由亚洲电台(RFA)10月4日报道:毒奶粉事件扩大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严防中国食品
受中国毒奶粉事件影响,马来西亚将全面检查中国年货食品,以确保安全食用;新加坡将成立食品鉴证小组,对有问题的食物进行检验;菲律宾发现中国的蒙牛和伊利两个品牌的乳制品含有三聚氰胺。
为了确保所有在华人新年以前进口的中国食品都能安全食用,马来西亚政府决定对中国进口的食品采取第四级的检查工作。
虽然距离明年华人新年还要一段日子,马来西亚的进口商家已经开始向中国订购春节食品,包括中国柑,糖果,饼干,腊味和腊肠等。但是受中国毒奶粉事件影响,政府将对这些中国年货进行抽检。
卫生部长廖中莱对传媒表示,在第四级的检查要求下,官员将抽取从中国进口的食品样本,以进行化验,但是会仍批准货品进口销售。
稍早前,马来西亚政府已经对中国奶粉采取第六级检查,拒绝一切从中国进口奶粉。至于中国的奶制品,当局也实施第五级检查,在港口或入境处扣押进口奶制品并且抽样化验,如果证实无害或不含超高的三聚氰胺成分之后,才允许这些奶制品进口。
在新加坡,农粮及兽医局将在近期内成立食品鉴证小组,特别针对不寻常的食物进行检验。目前,农粮局的检验工作主要是针对较普遍的食物污染物,譬如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等细菌。而新成立的鉴证小组将会定期对各种食品展开三聚氰胺成分的检验。
在爆发中国毒奶粉风波之后,新加坡农粮局已经扩大中国食品检验的范围以及对对中国以外的国家所生产的奶制品进行抽样检查。
而菲律宾卫生部也在星期五公布第一批中国奶制品抽样检查结果,在30种奶制品当中,中国的蒙牛和伊利两个品牌的奶制品含有三聚氰胺,这两家公司的产品被下令全面禁止售卖。当局怀疑这些奶制品是非走私进口的,因为货品上只有中文字样,没有英文说明。
菲律宾食品及药物局总监乐蒂西亚说,当局将在下个星期陆续公布第二批奶制品名单,接着将会扩大检查范围,包括中国以外生产的奶制品。乐蒂西亚说,我们要查出这些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奶制品是否也含有危害人体的成分。她感到欣慰的是,目前该国并没有发生婴儿因为饮用有毒奶粉而入院就医的案例。
▲光华电子新闻10月5日报道:中国补贴奶农 拉美全面禁止中奶制品入口
受毒奶粉事件的影响,中国奶农被迫倒掉牛奶,损失惨重。中国有关部门将展开补助补贴,以保护奶农利益。
在多个品牌奶粉掺入三聚氰胺的丑闻曝光后,由于消费者失去了对中国国产牛奶品牌的信任,道致市场对牛奶的需求量骤减。
毒奶粉的影响,近日中国河北、内蒙古、山东与山西等主要牛奶生产地出现大量倒奶现象,奶农损失惨重。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农业部最近发出“关于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奶农合法利益的紧急通知”。提出尽快启动地方财政对奶农的救助补贴,挽救受三聚氰胺奶粉问题严重打击的奶农。
中国农业部表示已经会同财政部共同制定了对奶农的紧急救助补贴政策。
政策包括按奶牛饲养头数给予奶农一次性补助,给予一定标准的饲养补贴,财政出钱支持企业收购生鲜奶,对收奶企业返还部份增值税以及对这些企业新增的贷款给予贴息等。
中国农业部的紧急通知还强调要维护生鲜奶收购秩序,做到不停收、不限收,要最大程度的减少奶农损失,帮助奶农恢复生产信心。
此外,继韩国、澳洲和日本纷纷将超市中内含三聚氰胺的糖果和饮料下架后,拉丁美洲国家圭亚那又宣布,全面禁止中国的奶制品入口。
圭亚那卫生部说,圭亚那早前接获中方知会,一只在当地出售的中国制炼奶,可能含有三聚氰胺,于是要求全国各地的超级市场,停售有问题的产品。
而欧洲各国亦相继在中国食品验出过量的三聚氰胺。斯洛伐克政府宣布,在旺仔乳品验出超过标准的三聚氰胺。
斯洛伐克肉品与食品管理局今天表示,在非法进口的乳品验出14.4的三聚氰胺,超过欧洲联盟的标准2.5ppm,当局已经下令将产品销毁。
●毒奶粉事件延烧出有毒豆浆、蔬菜等其他食品
▲德国之声10月1日报道:毒奶粉的“流毒”还在扩散
有毒奶粉丑闻继续在中国引起关注,越来越多的奶制品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中国最高领导人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就此发表了意见。而随着有毒奶粉事件真相进一步揭露,另一个话题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那就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隐瞒拖延,以及对于媒体报道的钳制。德国之声记者采访了中国资深媒体人李大同。
在中国三鹿等品牌的婴儿奶粉中发现三聚氰胺成分之后,又有大量相关奶制品被卷进丑闻之中。据媒体报道,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宣布召回在中国生产的含有牛奶成分的产品,还有一些企业宣布将不再使用中国牛奶作为生产原料。在中国内地,相关单位检测发现多种普通奶粉中也含有三聚氰胺。中国奶制品行业乃至中国产品的总体质量都遭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最高领导层也纷纷作出回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安徽视察时表示,食品安全关系民众健康,必须从三鹿奶粉事件中吸取教训,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访纽约参加联合国全体大会时也就奶粉丑闻发表了意见。
此外,中国民间针对奶粉丑闻的法律诉讼行动已经正式开始,据称,河南省一名一岁幼童的父母已经向法院起诉河北石家庄市三鹿集团。他们的律师表示法院已经接到起诉文件,但尚未决定是否受理此案。随着奶粉丑闻内幕的逐渐曝光,一些厂商和地方政府阻挠媒体报道,封锁消息的行为也开始为人所知。有人指控中国某大型互联网搜索引擎以接受三鹿集团广告订单的方式,帮助对方屏蔽负面消息。
石家庄市政府发言人王建国在接受官方媒体新华社采访时明确表示,该市最晚在今年8月初就已经得知有毒奶粉的情况,三鹿集团向市政府提出的协助请求中有一条就是“请政府加强媒体的管控和协调,给企业召回存在问题产品创造一个良好环境”。这种所谓的“对媒体的管控和协调”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河北以及石家庄的当地媒体对奶粉丑闻全体失声。而甘肃省的相关报道,才让整起事件最终曝光。
中国资深媒体人李大同认为,“这个事情如果不是发生在甘肃,而且如果不是甘肃的儿童死亡的话,我看这个事情基本上就会被掩盖住。只不过是因为甘肃媒体当时做这些报道时,并不是进行异地监督,而是作为本地新闻处理。如果不是这样一个巧合的话,这个事情就完全会被掩盖。”
“南方周末”的一名署名傅剑锋的编辑此前也在网络博客上(标题叫作“介入三鹿毒奶粉调查的新闻编辑手记”,曾刊登在新浪博客上,但现在该文已经被拿下)透露,该报记者早在7月份就已经发现相关线索,并且进行了调查。但最后报道被上层宣传部门强行压下,未能刊登。李大同认为,曾经一度活跃的新闻媒体“异地监督”的报道方式也遭到了宣传部门的打压,“在潜规则里实际上已经明确规定了不允许异地监督,最近发生财经时报被停刊整顿三个月的事件,其中整顿的第一条理由就是违反了‘异地监督’的新闻规定。其实取消异地监督就是取消新闻监督。因为中国的这套体制,本地媒体直接受本地官员掌控。”
▲自由亚洲电台(RFA)10月1日报道:中国再有31款奶粉被验出含有三聚氰胺
大陆部份婴幼儿奶粉被验出含三聚氰胺后,再有三十一款普通奶粉被验出含有三聚氰胺,最高含量达每公斤超出六千一百毫克,是香港法例规定安全标准的二千五百倍。生化专家指成人日饮一杯奶粉肾功能已受损。另外,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公开回应毒奶粉事件﹐要求奶制品企业加强管理。而石家庄有官员承认,应三鹿集团要求隐瞒奶粉受污染,并且管制传媒报道。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进一步的抽验结果,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的,仍然是河北省石家庄三鹿集团和附属企业,包括石家庄宝城乳业有限公司,及唐山市龙源乳业有限公司,其中一款成人奶粉的三聚氰胺含量高达每公斤超过六千一百毫克,较香港法例规定的安全标准,超标接近二千五百倍。另外由一间湖南企业生产的南山牌奶粉,当中三聚氰胺含量亦超标达二千二百多倍。被验出有问题的还有蒙牛,三元及雅士利生产的奶粉。
国家质检总局指,有问题产品在各地已经落架、回收和封存。当局今次在一百五十多间公司生产的普通奶粉及其他配方奶粉中,共抽验234个批次,抽验结果发现,由其中廿间企业生产、共三十一款奶粉有问题,局方指结果显示,只有一成几的抽验奶粉不合格,市场上大部份奶粉产品都是安全的。
石家庄市民朱先生,对再有成人奶粉被验出含三聚氰胺表示无奈,他接受本台访问时指,毒奶粉问题根源在免检制度,再加上政府监管不力,企业为求赚钱,都不顾老百姓死活。
他说:我们石家庄人,绝大部份都是饮三鹿集团或其辖下企业生产的奶粉大的,我儿子已长大没有饮奶粉,但我父亲一直有饮成人奶粉,因为他身体较弱,需要额外服用奶粉补充营养,自三鹿奶粉出问题后,我带他往检查,幸好父亲肾脏没有问题,现时我们都感到很无奈,对所有国家生产的食品都无信心,都不知可以食甚么东西。
朱先生又话,已为父亲转饮蒙牛或伊利等乳制品,他希望当局做好把关的工作。
本台曾试图联络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最高的三间企业,包括石家庄宝城乳业、唐山市龙源乳业及湖南南山绿色食品,但电话一直没有人接听。
成人奶粉含三聚氰胺高达百万分之六千一百,超出香港法定上限三千多倍,香港中大生化系副教授陈竟明指,成人每日饮用一杯这款牛奶都会对身体有害,若饮用整罐奶粉,肾功能可能显着受损。
他说:以这个浓度计算,成年人每日饮一杯已经超出安全标准,若果成罐饮哂的说,我相信会对人肾脏造成影响,可能已经有肾结石的情况。
另外,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周三最新检测发现,“乐天奶油芝士夹心蛋糕”,被检出三聚氰胺含量为百万分之3.4,轻微超出安全标准,三岁以下幼童每日食超过三十四件,成年人每日食超过四百多件,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中心呼吁市民停止食用。
国家主席胡锦涛周二到安徽省蚌埠市,考察当地奶制品企业时,首次公开回应三鹿奶粉事件,他要求奶制品企业加强管理,做好品质控制。他说:食品安全关系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亦关系企业的生存,一定要深刻吸取三鹿集团婴幼儿的奶粉事件的沉痛教训,始终将质量安全放在首位,加强管理,严格检测,确保投放市场的奶制品合格。
胡锦涛又说,为了减少奶农损失,各地已采取多项援助措施,协助奶农渡过难关。
另外,石家庄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建国,接受新华社访问时承认,石家庄政府对三鹿牌奶粉事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对受害的婴幼儿及家长致歉。
王建国指一早知道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有问题,但延迟向河北省政府报告,是因为在八月初已收到三鹿集团的请示,指怀疑奶粉被三聚氰胺污染,要求市政府协助,并管制媒体报道。结果市政府照做,并在一个月后,才上报省政府。王建国承认石家庄政府以为只要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品质,就能减低影响,是政治敏感度低﹔又指市政府过份信任企业,没有考虑问题奶粉,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
▲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1日报道:有毒奶粉企业曾要政府管制媒体
中国媒体周三报道,卷入有毒\”三鹿奶粉\”丑闻的厂家曾经要求政府帮助,试图掩盖奶粉造成的危害。
三鹿奶粉成为中国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奶粉被添加了三聚氰胺的化学物以通过质量检验。奶粉丑闻引起了公众愤怒,中国企业监管的效率以及监管制度受到质疑。
中国当局表示,三鹿奶粉企业所在地石家庄市的政府在奥运会期间扣押了三鹿奶粉公司的报告长达一个月之久。
据人民日报报道,石家庄市政府发言人说,市政府最早在8月2日,北京奥运会召开6天前得知\”三鹿奶粉\”的问题,当时三鹿奶粉的企业向市政府求助,要他们\”管理\”媒体报道。
\”避免负面影响\”
从奶粉污染事件再看中国食品安全
石家庄市政府收到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关于消费者使用三鹿部分婴幼儿配方奶粉出现肾结石等病症的请示\”。
报告\”请政府加强媒体的管控和谐调,给企业召回存在问题产品创造一个良好环境,避免此时炒作给社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成千上万儿童在饮用有毒奶粉后生病,4名婴幼儿死亡。丑闻发生后,酸奶和其他奶制品也被检验出质量问题,世界许多国家开始禁止中国奶制品进口,并且将中国奶制品从商场下架。
数十家外国公司因为在产品中使用了中国的奶制品原料,所以也被迫召回他们的产品,或者向顾客做出产品的安全保证。
不过,石家庄市政府发言人没有说他们当时是否按照三鹿企业提出的要求去管制了媒体报道。不过他为政府官员作了辩护,说他们收到报告后及时采取了措施,作了大量的工作。
其他有毒奶粉
另据报道,在河北省对成人奶粉的抽查显示,有的奶粉的含毒量超出三鹿牌婴儿奶粉的两倍。
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质检总局对普通奶粉进行三聚氰胺的专项检测,查处石家庄宝城乳业和唐山龙源乳业的产品含三聚氰胺超过三鹿问题奶粉的两倍。
检查共抽查了154家企业,有20家企业的31个产品包含三聚氰胺。
中国一直有忽略和掩盖负面消息的记录。2003年呼吸道传染病毒\”萨斯\”爆发时,最初当局也试图进行掩盖。
▲美国之音(VOA)10月2日报道:三鹿丑闻:中国政府躲呀躲
中国的毒奶丑闻还在继续发酵,已知患病婴幼儿已经增加到将近6万4000人。据路透社9月28号报导说:“温家宝说:”中国发现这个问题没有丝毫掩盖,我们坦诚面对,而且勇敢加以解决。‘“中国在毒奶丑闻中有没有掩盖、隐瞒?我们对比一下中外媒体的报导。
*石家庄拖延报告两高官一度隐瞒*
9月13号,中国政府就三鹿毒奶丑闻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据中国媒体报导,河北省副省长杨崇勇说,“河北省政府是9月8日得到报告的,石家庄政府向河北省政府报告了这个情况,河北省政府很快就向社会公布了三鹿‘问题奶粉’的情况。”
中国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也从旁证明说:“这是事实。而且同一天,河北省政府就开始组织有关部门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从政府接到相关信息到做出反应,是迅速的。”
然而路透社9月28号的报导说:“石家庄政府和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在8月2日正式被告知三鹿毒奶粉问题。市政府等了38天才正式通知省政府官员。”
在9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副省长杨崇勇改口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属下的国际在线报导说:“杨崇勇先生17日在北京表示,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月2日向石家庄市政府报告奶粉质量存在问题的情况后,市政府没有及时向社会公布,直到9月9日才向省政府报告,应承担重大责任。”
在这里,杨崇勇把石家庄市政府向河北省政府报告的时间推后了一天。同时,这也证明:高强和杨崇勇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都隐瞒了石家庄市政府拖延报告的事实。
*石家庄在新西兰通报之后才报告?*
不仅如此,在丑闻公开的时间上还有一个“巧合”。新西兰大型乳品公司恒天然公司拥有三鹿公司43%的股份。路透社9月28号的报导说:“巧合的是,新西兰总理说,由于石家庄政府没有公开采取措施,使新西兰政府很困扰,因此正好就在9月8号这一天把毒奶粉问题告知了北京。”
法新社9月16号报导说:“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说,新西兰政府9月5号得知奶粉有毒的问题,在中国地方官员拒绝采取行动之后,新西兰政府在3天以后将这个情况告诉北京,把事情捅开了。”
也就是说,就在新西兰政府向中国政府通报毒奶粉丑闻的当天或者第二天,河北省政府恰好接到了石家庄市政府的报告。
但是根据新华网9月16日的报导,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否认中国政府是在得到新西兰政府通报后才采取措施的。
报导说,“姜瑜回答说,9月9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和商务部分别接到新西兰方面有关三鹿奶粉问题的通报。在此之前,中国有关地方政府已掌握了有关情况并采取措施。中国中央政府在接到地方政府通报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并作了相关部署。”
中国政府把新西兰政府通报的时间推后了一天,而且不提石家庄市政府9月9号才向河北省政府报告的事实,似乎要避免让人们想到这个日期上的巧合。中国媒体则既不提新西兰政府对此事的介入,也不提9月8号和9月9号这两个日期的巧合。
*奥运压倒报警?*
英国《电讯报》9月24号报导中的一个细节也让人感到蹊跷。报导说:“《每日电讯报》了解到,在恒天然公司得知情况以后,曾经举行过3次会议,试图说服石家庄市的卫生保健官员发出警报,但是没有成功。”
“中央政府曾经发出过警告,要媒介在奥运会期间压制‘坏消息’,尤其是可能引起卫生保健恐慌的消息。一个消息人士说,恒天然公司也被告知,政府官员担心引发‘社会动荡’。当时在场的人包括中国国家质检总局驻当地的代表。”
人们并不知道这个国家质检总局的代表是否向总局汇报了。
*国家免检制为害知多少*
英国广播公司BBC9月17号报导说:“中国政府对2004年婴儿奶粉事件的反应显示,消费者很难判断什么产品能够安全地消费。当时,政府告诉家长说,他们应该从30种获得官方认可的牌子里选择奶粉。而最近这次检测发现,一些这些官方认可的公司的产品含有三聚氰胺。”
就在今年6月25号,中国39健康网还报导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对婴儿配方奶粉抽查的报告得出结论:“此次抽查了16种获国家免检产品和8种中国名牌产品,经检验,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质量稳定,所检项目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报告列出的10个“质量较好的企业和产品”中就有三鹿和伊利。
《上海金融报》9月26号的一篇评论说:“18日,国家质检总局决定自公布之日起,对《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办法》予以废止;同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决定废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有关食品质量免检制度的内容。至此,由于这项制度的根本改变,任何食品加工企业再也没有顶着‘免检产品’的帽子享受质检豁免权的可能,人民食品安全得到进一步地保障……”
中国的国务院和质检总局并没有向公众承认免检制度造成的欺骗效果和危害。
*“辛辛苦苦大半年一下回到奥运前”
《上海金融报》9月26号的一篇评论说:“前阶段,中国……成功举办了2008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放、强大、和谐的中国,使得国家的声望在国际社会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然而遗憾的是,在残奥会刚刚闭幕,……三鹿奶粉事件的爆发却又让人唏嘘一片。”
路透社9月28号的一篇分析文章引述中国互联网上一句流行的话说:“忙活大半年,回到奥运前。”
*中宣部在行动*
美国《时代》周刊9月23号的报导说:“中央政府对一系列灾难的反应暴露出北京尴尬处境最核心的矛盾,即要保持‘稳定’,以及共产党的统治,同时必须要让人们看到当局在采取行动。于是,公众被告知一些商人被逮捕,高级官员辞职,包括一位省长和国家质检总局局长。
“但是‘稳定’也意味着不让责任追究过于直接地把焦点中心落在共产党身上。在消息公布几天之后,中宣部就命令国营媒体在报导毒奶粉丑闻中缓和语气。代表愤怒的受害家长提出法律诉讼的律师们接到绝对清楚的命令,要他们放弃起诉计划。互联网上讨论这个题目和其它最近发生的灾难的帖子被迅速删除。”
的确,据美国之音9月16号报导:“面对三鹿奶制品事件的曝光和由此产生的巨大负面效应,中国政府开始权衡利弊,收紧报导口子,让各媒体只能用新华社的通稿。”
“中央电视台人士说,上星期五就接到了通知,说只能采用新华社的通稿。还有的记者说,的确已经下文件,让新闻单位最好不要报导有关的评论和儿童因这种奶制品而患有肾结石的事情。”
法新社9月28号的报导说:“国际记者联盟上个星期批评中国政府限制网站报导这次丑闻。这个提倡新闻自由的组织说,这些限制包括下令只能发布政府官方信息,以及正面报导北京对这场危机的处理。”
*赞歌向着政府唱*
中国官方头号媒体新华社则多次唱出“主旋律”。新华社9月15号发表《“I级响应”发出以后──中国政府全力处置“三鹿奶粉”事件》。报导说:“卫生系统:夜以继日救治患儿;质检系统:检测所有奶制品,24小时不间断;工商总局:不让一包‘问题奶粉’有机可乘;农业部:切断不合格牛奶的源头;政法系统:快侦快破,加紧调查。”
中新社9月24日报导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纽约一次宴会上发表讲话:“温家宝说,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我们立即采取了果断措施,包括公开信息、坚决地将有害的奶粉和奶制品下架、封存并且销毁,严肃查处事件的肇事者和责任人。”
*不具名文章批境外媒体*
与此同时,英国广播公司BBC9月22号的报导援引新华网一篇文章说:“官方新华社主办的新华网星期一发表不具名文章,点名指责路透社等境外媒体,‘借题发挥,借”三鹿事件“开展针对中国的负面报导。’文章说:”虽然我国政府已经迅速的启动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并做出了快速妥善的善后工作,但仍有一些境外利益机构借题发挥,趁火打劫。‘“
*一味表扬和下次危机*
然而人民网9月19号发表一篇评论说:“一味表扬将会掩盖政府工作中的缺点和失误,掩盖事实真相,有时虽然也能起到诸如‘鼓舞士气’、‘看到光明’之类的作用,但‘失’大于‘得’,最后会在‘光明’的虚幻里走向下一个危机。这样的教训难道还不多吗?”
▲自由亚洲电台(RFA)10月2日报道:济宁市强制机关干部喝牛奶:为振兴牛奶行业
济宁市委、市政府日前发出《关于扶持奶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规定从现在开始1至2个月时间,在全市开展机关干部带头维护乳制品正常消费秩序活动,特制定本实施办法。具体措施是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人每天消费济宁三强乳业有限公司、济宁维维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合格乳制品1斤,其中纯奶1袋、酸奶1袋。根据“就近方便、突出重点”的原则,划定供货企业和供货范围,明确重点县市区的大体消费数量。记者打电话到济宁市政府了解这一措施的实施情况:
“现在我们每天都带头喝。没习惯也得喝。”
记者:“领导市长带头喝是吧?”
工作人员:“对。”
济宁市政府官员黄先生说, “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对济宁市奶制品消费和奶业生产造成严重冲击,社会普遍存在“恐奶症”,乳制品正常消费秩序被打破,市场消费量锐减。他表示,济宁市现有奶牛存栏4.3万头,日产鲜奶250吨左右,从9月15日开始出现奶农倒奶现象,且呈现愈演愈烈势头,奶农遭受惨重损失,而当地的牛奶质量没有任何问题,因此市委不得不采取强制机关干部喝牛奶的措施:
“现在大家都知道,奶粉里掺了三聚氰胺的都是一些高科技的东西,我们这里的还达不到这种程度,牛奶里不会掺和这个东西。”
北京的公共卫生公益网站”肝胆相照”工作人员陆军说,济宁市强制干部喝牛奶不是振兴牛奶行业的好办法:
“我觉得是非常荒唐的事情,这是滥用行政权力。市场经济怎么可以把商品派发给别人而且是强迫派发呢?我觉得这样第一是滥用行政权力,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第二是它违反了刚刚实施的反垄断法,因为反垄断法规定,禁止行政部门指定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
陆军说,三鹿奶粉事件的根源是中国食品药品质量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很多地方药检局靠企业来养活,因此无法发挥质量监管作用:
“直接原因就是质检部门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于可以说是渎职,是犯罪,因为这么多人受害,这么多人死了。深层的原因我觉得是片面强调发展经济,而忽视了对企业应有的约束和对于制度的建设。”
陆军说,中国的新闻媒体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也没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就在9月初期,媒体在报道说有些孩子因为喝奶粉得了肾结石,甚至于还只敢用“某品牌”,都不敢提奶粉的名字。所以,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明明它已经明确地出了问题,而且已经导致这么多人受害,但是媒体都不敢登它的名字。我觉得这个现象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媒体在国内开展新闻报道的时候受制的因素太多。”
陆军认为,要振兴牛奶行业,与其强制机关干部喝牛奶,不如加强质量监管机制,发挥公众和新闻媒体对产品质量的监管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奶制品的信誉.
▲中国时报10月2日报道:比三聚氰胺更毒:奶中加的是三聚氰胺废渣
大陆毒奶粉的毒素主要是三聚氰胺,但根据大陆媒体调查采访发现,三聚氰胺价格并不便宜,大陆奶农很可能添加的是一种被称为「蛋白精」或「蛋白粉」的三聚氰胺生产废料,此种废料含有一定成分的三聚氰胺,但更严重的问题是除了三聚氰胺外,废料还含有国际公认的致癌物亚硝酸纳。
据「财经网」报导,按照目前的三聚氢胺市场价格,在饲料甚至原料奶中添加这种物质,从经济上而言不并合算。据指出,如果奶粉或液态奶中出现的三聚氰胺是由于添加三聚氰胺废料引起,那么值得担心的就不仅仅是三聚氰胺的问题了。
三聚氰胺当添加物不敷成本
大陆业内人士指出,三聚氰胺目前在大陆市场上仍属于「紧俏品」,多数供建筑企业材料使用,全大陆每年七十万吨的三聚氰胺产量,往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据指出,纯度九九%以上的三聚氰胺,每吨单价在一万一千元至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之间;即使是纯度略低的产品,价格也在每吨八千元人民币左右。
依据这种市场价格,不论在饲料或原料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从经济上而言都似乎不合算。报导说,其答桉可能在生产三聚氰胺过程产生的废料中。据称,这种废料在二○○五年以前几乎是免费供人处理的,现在即使价格有所上涨,高者也不过每吨七百至八百人民币。
「财经网」引据一份专业检测报告指出,在纯度较高的废料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往往可以达一○%到二○%;即使纯度较低,其有效含量往往也在四%到五%之间。因此,如果使用这些废料,可以大大降低添加三聚氰胺所需的成本。
废料另含亚硝酸纳毒上加毒
河北是生产毒奶粉的三鹿公司基地所在,根据「新华社」报导,河北警方廿九日宣布破获一个非法使用三聚氰胺的集团,而其中一名落网嫌犯贩卖出含三聚氰胺的「蛋白粉」数量,就高达数十吨。据了解,此一「蛋白粉」,即三聚氰胺的生产废料。
「财经网」指出,这种废料除了含有一定含量的三聚氰胺,往往还含有尿素、氨、硝酸钾、亚硝酸纳、冰乙酸、活性炭等物质。其中的亚硝酸纳是国际上公认的致癌物之一。
至于三聚氰胺本身对人体的毒害情形,报导说,目前为止,并无直接人体试验数据,但在动物实验中,三聚氰胺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致癌性。
▲香港文汇报10月3日报道:中国最大豆浆产商“冰泉”:召回豆奶类产品
大豆食品生产企业冰泉实业有限公司表示,为安全起见召回旗下部分产品,但并未说明是否因为检到三聚氰胺。记者获悉,广州商场超市相关产品1日已经下架。
「冰泉」此次召回的产品包括:冰泉中老年牛奶豆浆、青少年牛奶豆浆、花生牛奶、牛奶营养麦片及纯豆奶五种。记者在广州市员村家乐福看到,货架上「冰泉」只有豆浆晶几个品种,召回的品种都没有看到,记者向店员询问有无中老年牛奶豆浆,店员表示已经卖完没有了。
召回五个品种
「吉之岛」店有关负责人表示,已将此次召回的「冰泉」系列产品下架,已经购买了这些产品的顾客可凭小票退货,没有小票的可先进行登记,超市将和厂家再斟酌如何处理召回产品。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冰泉召回的五种产品:牛奶营养麦片、青少年牛奶豆浆、中老年牛奶豆浆、纯豆奶和花生牛奶。网上图片
百佳、家乐福、广百等超市百货也表示,已经撤下相关产品,消费者可凭小票退货,也可直接和生产厂家联系.
记者看到,这两天是国庆消费高峰,市内各大商场超市都人潮汹涌,但很多市民表示还没听说「冰泉」召回的消息,商场也未发现消费者集中退货。
据「广西梧州冰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网站介绍:「冰泉」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豆浆晶、豆腐花系列产品生产企业;年产各种豆制品固体饮料、快餐食品20,000吨,有七大类40多种不同风味;拥有引进国外先进检测仪器和其他先进检测技术的化验中心;完善的四级产品质量检测管理网络;质量管理体系已通过ISO9001:2000认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遍布全国各地,畅销广西、广东、福建、湖北、湖南、浙江等20个省区并且同东南亚、港澳台、日本、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
▲中央社10月3日报道:中国毒奶蔓延 中共中宣部被批罪魁
中国毒奶事件有愈趋扩大之势,北京政治评论人士刘晓波抨击中共中宣部是造成毒奶泛滥的罪魁,因为中宣部在事发之初采取严厉新闻管制,导致相关资讯至少被延误两个月才披露。
刘晓波最近发表文章表示,今年七月间广东“南方周末”记者就接获毒奶粉的相关举报,但是因为新闻禁令,在奥运结束前报导无法刊出。
而随后在八月一日,也就是八月八日北京奥运开幕前夕,河北三鹿集团就已经检查出产品加了三聚氰氨。三鹿集团的外资方纽西兰恒天然集团也多次要求三鹿全面回收毒奶粉。
文章表示,“但这个致命资讯,不但借助京奥庇护被隐瞒下来,而且公司未采取任何措施,继续销售有毒奶粉。从地方到中央的监管部门也装聋作哑、毫无作为,任由毒奶粉肆意蔓延。”
刘晓波表示,毒奶粉危机发展至今,相关资讯已经证明,由于中共中宣部禁止大陆媒体报导任何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负面新闻,导致毒奶粉资讯的披露至少延误了两个月。
刘晓波在文章中表示,早在奥运期间,中共高层应该就知道问题奶粉,但由于不符合“平安奥运”的一切负面新闻都被封死,人命关天的毒奶粉资讯自然也被奥运“和谐”掉了。
他说,“那些天,中国媒体上爆棚的是奥运开幕式的华美和金牌第一的骄傲,而难以计数的婴儿及其家庭却被蒙在鼓里,继续喝了一个多月的毒奶粉。”
直到北京奥运闭幕将近半个月的九月八日,“兰州晨报”等大陆媒体才以“某奶粉品牌”为名爆料毒奶粉事件,但如果不是纽西兰恒天然集团和纽西兰总理克拉克的穷追不舍,中共高层大概还不会对“毒奶粉”采取行动。
而即使在毒奶粉事件曝光后,中国大陆媒体对此事的报导仍受到严格限制,包括:不允许任何媒体上头条;突出报导最高领导人的重视,中共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救治措施。
此外,所有媒体必须统一口径,只发表经过审查的新华社通稿;报导要尽量删繁就简和避重就轻;不允许同步的连续跟踪报导,不允许惨烈场面的出现等。
奥运结束后,“南方周末”的记者又开始采写毒奶粉事件,但相关稿件还是由于不明原因被撤了下来;香港凤凰卫视某个节目原本要谈“问题奶粉案”,也由于“不合时宜”而改播其他内容。
文章批评说,新闻自由关乎人民的基本权利,更关乎健康和生命。特别是重大公共卫生安全资讯被封锁,最初的灾难真相被隐瞒,必然导致病毒的迅速蔓延。而封锁重大公共卫生安全资讯所谋杀的不仅是资讯本身,更有民众的知情权和生命。
刘晓波认为,毒奶粉危机的爆发固然先有黑心商人和官员的联手“投毒”,但毒奶粉的长时间施虐却是新闻管制所为。正是意识形态衙门的禁令,才让毒奶粉迟迟无法曝光,执行新闻管制的中共中宣部是主要罪魁。
不过,他说,“中国制度的荒谬在于,毒奶粉事件,可以让总理道歉,让三鹿老板被捕,让石家庄市委书记、市长等高官下台,让国家质检总局局长辞职,但意识形态官员们却稳如泰山,既无人出面道歉,也无人遭到处罚。”
“更离谱的是,毒奶粉危机爆发后,中宣部还在进行严厉的新闻管制,也就是在继续犯罪。”
他强调,为了中国人的言论权利得到落实,也为了中国人的健康和生命得到更好保护,中国民间要争取的第一权利就是言论及新闻自由,而“前提就是割除中宣部这个毒瘤,废除新闻垄断制度。”
河北三鹿集团爆发毒奶粉事件至今已造成五万余中国大陆婴儿患病,其中八成以上不足两周岁,一万两千余例需住院治疗,重症婴儿一百零四人,四例死亡。
而毒奶粉危机所带来的社会性恐慌已从中国境内扩展到境外,香港就已经查出两名因食用毒奶粉造成的“结石儿”,台湾及其他国家也遭波及。
▲美国之音(VOA)10月4日报道:奶粉事件律师是否受压众说纷纭
中国多省上百名志愿律师组成的三鹿奶粉事件志愿律师团有成员表示,他们受到来自上方的压力,要求他们不要参与相关诉讼案。但也有律师说,没有受到任何官方压力。
*北京某部门和河北当局施压*
自三鹿毒奶粉危机爆发后,中国多省份一百多名律师组成志愿律师团。他们为毒奶粉受害者提供法律咨询,取证、索赔的努力倍受关注。然而近来有报导说,中国当局向律师们施压,已经有数十名律师退出志愿律师团。
香港《大公报》10月4日报导,北京“某部门”9月23日向各地发出要求,禁止律师“私自串连”,不允许律师利用媒体、互联网报纸发表影响政府处理事件的言论;相关索赔案件要汇报,不得私自处理。
香港《明报》则在10月4日援引中国维权律师许志永的话说,三鹿集团所在地河北省的律师最先受到压力。河北省当局在奶粉事件爆发后,第一时间召集全省律师开会,阻止当地律师代理毒奶粉受害者的诉讼。
*律师协会压律师*
三鹿奶粉事件志愿律师团成员–北京律师李静林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他们受到了压力,北京律师协会的刘军副秘书长曾经在9月18号给他打电话,意思是要他自我约束。
“律协的刘副秘书长给我大电话说,要相信政府能够处理好这件事情。提供法律的问题有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很显然他的意思是用不着我们多管闲事。他没有直说不要我们干。不要我们干,那就要有一个凭什么法律依据、凭什么政策依据的问题。”
李静林说,9月24日他又得到通知,要他到北京市司法局开会。在那里北京律协的刘副秘书长向包括他和李方平、张凯在内的志愿律师团5位主要成员讲话。
“我听见刘副秘书长讲得是,他觉得我们在网上发表的东西那样不好。他说那个方式不是太合适。另外他讲了一点,他说,河北省的律协找了北京市律协,希望我们不要参与河北省的事情。”
李静林律师说,如果河北的律师迫于压力退出,北京的律师也迫于压力退出,各省律师纷纷退出,谁来维护三鹿毒奶粉受害者的权利呢?
*很多律师坚持提供咨询*
三鹿毒奶粉事件志愿律师团的主要成员之一,北京律师张凯对美国之音说,尽管北京律协找他们谈话,但志愿团的很多成员并没有停止向三鹿受害者提供咨询、设计索赔方案的法律咨询工作。张凯说,希望中国能够抓住这次时机取得立法上的突破,建立起针对无良企业的惩罚性赔偿的立法。
“在改革开放初期,更注重的是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发展。 在初期需要有一个原始积累。到了中期的发展阶段就需要顾及对企业的制约。我相信现在立法需要更加偏向于更大的消费者。”
张凯律师说,虽然他还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律师退出了志愿律师团,但是他感到,在推动工作时已经不象前一段时间那么顺利了。
*可以做 别乱说*
三鹿奶粉事件志愿律师团成员之一河北省律师牛守强否认他受到压力。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到现在为止,已经有4到5名毒奶粉受害者找他咨询。他说,提供咨询是正常职业行为,政府和其他部门是不会干涉的。
“绝对的自由在哪里都是没有的。现在政府就说不让你乱说,就是说提供咨询是可以的。咨询一下、找三鹿集团索赔是可以的,他们就是不让你说一些不太该说的话。”
*无压力 要汇报*
三鹿奶粉事件志愿律师团成员–上海律师瞿坚对美国之音说,她没有受到任何压力,只是她所属的律师事务所要求她汇报跟毒奶粉事件相关的行动。
志愿律师团成员之一,江苏省的张赞宁律师对美国之音说,律师协会向他询问了志愿团的事情,但并没有施加太大压力。
“问了一下,你是怎么参加的,问了一下,但是没给我太大压力,现在还在行使我志愿团的工作。”
志愿律师团成员许志永说,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一千多名受害儿童家长希望得到法律帮助。从各种情况看,受害人方面和三鹿集团方面达成协议的前景并不乐观,多数家长已经做好了打官司的准备。
▲香港大公报10月4日报道:毒奶索赔法律援助受阻
北京三鹿事件志愿律师团在全国招募的公益律师日前有30多人因受到压力而退出,不过之后又有新的律师参加进来,现时仍有逾百人。“义务援助受害者的律师退出,来自于某些单位的压力,这种做法不可思议,也引起了律师界的强烈反应。”一名李律师对记者说。
北京的黄溢智律师日前来到北京儿童医院,他先后在“结石宝宝”筛查门诊、尿检处和住院部,给在这里的患儿家长义务发放《索赔指南》和宣传维权知识,并了解家长们急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他的做法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在住院部二楼的内七室,包括河北、安徽、河南等外地的一些结石患儿正在接受免费的治疗,很多家长热切希望律师能给予法律上的援助。
目前,在北京、河南、安徽、新疆、山东等地,全国各地参加“三鹿事件志愿律师团”的律师们,正和黄律师一样履行相同的公益行为。除了北京、新疆和宁夏也先后有人义务组织了这样的公益律师团,先后已对2000多名患者家长提供了义务咨询服务。
律师被要求“封口”
然而,在这些热心律师希望能够积极正面地处理和解决毒奶粉善后问题的时候,某些机构和部门却采取了另外一种“灭火”方法:让参与援助消费者的律师“封口”。
作者经过多方了解,获来自不同省市的律师分别证实:9月23日,就在公益律师们热情高涨的时候,北京某部门给各地发出了“明传电报”,要求各地司法部门、律师协会组织律师团体为消费者服务……;但同时禁止律师“私自串联”、不允许律师利用媒体、互联网、报刊发表影响政府处理事件的言论。相关索赔案件要汇报,不得私自受理……随后,就发生了三十多名律师不堪压力退出“律师团”的事。
北京的陆律师表示,有的律师打电话来时还提心吊胆,要求相关人员帮自己圆谎:“别说是我给你们提供的电话号码,就说你们自己查到的。”
“这些律师明显受到了很大的压力。”陆律师说,一些省的司法厅和律师协会开始找律师谈话。这种情况最严重的是某省的司法厅,有律师反映,一些律师事务所的所长被某个副厅长召到办公室,明确指令:哪个所的律师没有退出之前,不准离开办公室。
官方忧被外媒利用
另外一个省的律师阿君(化名)告诉记者,先是省司法厅找他谈,后来又有律师协会找他谈,最后司法厅和律协一起找他谈话,目的只有一个:退出志愿律师团。
阿君告诉记者,司法厅官员说,虽然律师们的动机是好的,但担心“有可能被境外媒体利用,志愿团老给境外媒体发消息,对政府很不利,有攻击政府的嫌疑”。
阿君表示,据相关人士透露,国庆节之后,该省司法厅将会根据前述“明传电报”下个正式文件,对相关要求做出书面上的具体规定和措施。“司法厅对上面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没有动静,而对律师的限制要求则比较积极。但不管怎么说,现在消费者的法律诉求非常强烈,有关当局应及时疏导,通过法律有序地化解矛盾,而不应一味施压,致矛盾激化。”
▲中国和解智库10月4日就“毒奶事件”致中国政府书
三鹿奶粉掺加三聚氰胺,已经导致数名儿童死亡,5万儿童患病入院治疗,更大数量儿童受到伤害。部分有毒奶制品出口国外,进一步加剧\”中国制造\”商品的信用危机,给国家和民族的声誉带来重大的损害。中国和解智库认为,“毒奶事件”的发生,实质上是中国政治体制落伍、官员大面积腐败的必然结果。鉴于政府在此次“毒奶事件”中的严重失职已经造成大范围国民身心的伤害,中国和解智库向中国政府提议:
一、由主管卫生工作的国家领导人通过公开电视讲话向全国人民道歉。继续深入追究质检总局、卫生部、河北省政府等行政机构在毒奶粉事件中的失职渎职责任,免去相关负责人的行政职务,依法追求其法律责任。
二、国家除免费为遭三鹿毒奶粉毒害的儿童治疗外,对受害儿童及家人作出适当补助。
三、明令国家行政机关不得干预律师为遭三鹿毒奶粉毒害的儿童进行的法律诉讼。通过法定程序,对无良企业和企业主的资产进行保全,用以支付受害儿童的治疗以及赔偿费用,减少纳税人负担。
四、严厉追究各级质检机构渎职人员以及为毒奶粉提供所谓\”高科技手段\”的技术人员的法律责任。
五、追究中宣部指令传媒遮盖实事,延误处理三鹿毒奶粉致使更多的婴儿遭毒害的罪责。
六、开放媒体,废除新闻管制。尽快立法保障媒体自由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七、取消领导人的特供制度,政府就成立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在全国各地开办为中央94个部委提供各类食品的专业养殖基地一事向国民公布真相并作出解释。
八、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立即着手筹划县市一级的直选,建立真正有效的相互监督机制。
▲自由亚洲电台(RFA)10月4日报道:别让政府成为“三鹿式政府”
三鹿毒奶粉事件之所以发生报刊媒体讨论比较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事发前监管不力,即所谓的缺位,而政府越位导致事件发生却讨论不足。对此,广州知名博客北风认为:
“政府看来两个方面缺位,因为它这些监管措施都是建立在一些部门利益或者是部门的便利性,非常强调管理的便利性。他需要从减少它的行政成本出发,它会建立一些门槛,然后让各个企业达到这个门槛,但是,这个门槛是不是真的合理?它并没有深入调研。例如,国内婴儿奶粉蛋白质的含量是高过国际标准的,这个高的额度是怎么来的?我看不到一些专家们的一些看法。如果企业要达到这个标准,可能这就是促使他们造假的一个很大的诱因。”
中国《财经》杂志最新一期刊登主编胡舒立的相关评论文章。文章认为,政府越位干预奶粉市场价格,打乱本来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信号也是导致毒奶粉事件最终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围绕政府在毒奶粉事件前后的缺位与越位问题,美国加州的中国问题观察人士郑存柱先生表示:
“其实政府的缺位有时候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能不全或者是政府的效能,还带有一些腐败的原因在里面,比如说会跟利益集团有些挂钩,所以该它出手的时候,比如对质量加大监管。一旦发现有问题的时候,要立即采取行动。这个时候,他的缺位有时候是跟腐败连在一起的,因为它是利益集团的一分子。政府的一些行政执法人员,他们是利益链里面的一环,他是刻意缺位的。政府的越位有时候除了经济规律以外,它也是从维护共产党的所谓稳定看。但是,没想到维护正当的稳定恰恰损害了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包括生命健康的利益。”
郑先生认为,中国政府的缺位和越位有时其实是有意为之。那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中国政府应该怎样做才能让中国政府成为真正意义上“执政为民”的政府?北风对此表示:
“让事情回到法律的层面,让所有的受害者他们依据法律渠道去获取他的赔偿。另外一个,让媒体在它可能的程度内都去探寻事情的真相。只要政府做到这两点,奶粉问题绝对不是一个大问题。甚至我可以推而广之,政府只要一个是依法,一个是开放媒体的监督,其他问题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记者:“那你觉得政府在这方面是做到了还是越位了呢?”
北风:“它岂止是越位,简直是反其道而行之,离目标是越来越远。”
记者:“目标指的是哪方面?”
北风:“目标是我们要揭露真相,我们要寻求基本的公平、公正,但问题在于政府在限制媒体报道、在限制律师介入,甚至下一步有可能限制受害人起诉生产厂家这一系列的目标上,当然是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
政府行为距离民众的目标越来越远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郑存柱表示:
“就是政府的失信。老百姓连政府都不相信,或者是它的政策跟老百姓的利益有直接冲突的话,老百姓就不会服从这样的一个政府。所以,我觉得中国政府特别是一些行政部门应该了解到政府的职能怎么样遵循市场规则,怎么样摆正政府和普通民众的关系。如果他们有这样的正确认识的话,才能够做出正确的一些决定。”
其实,近年在每届中国全国人大会议上都有代表呼吁政府在行使职权上“少越位、别错位、勿缺位”,能不管的,尽量少管,让市场和媒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不要再搞什么名牌免检制度;不该管的,坚决退出,例如不要在经济活动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应该管的,必须管好,例如将官员问责制制定确定为法定机制。
▲自由亚洲电台(RFA)10月4日报道:拉萨巿一间幼儿园十多名儿童患肾结石
西藏拉萨巿一间幼儿园有十多名学生同时患上肾结石,校方指未有向学生提供任何奶品;而卫生厅一名医生表示,当地学校提供学生饮用的鲜奶合乎标准。其中一名家长的儿子正留院治疗,他表示儿子饮用雀巢及伊利一年多﹐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拉萨实验幼儿院一名四岁男童,上周证实患了肾结石,目前在人民第二医院治疗十多天。该名男童家长次旺向记者表示,儿子就读的幼儿院有十多名同学患上肾结石,他们全部住院,但他未有听说幼儿园向学生提供问题牛奶,儿子应该是在家中饮用问题奶粉。
次旺说:他现在验出有结石,是0.8(毫米),他喝雀巢及伊利已经有一年多,现在住院了,他们十多个出事,就读实验幼儿园,他们可能全部住院。
次旺表示,上周儿子透过卫生厅的免费检查,被验出患肾结石后,被安排住院。医生以输药方法,令儿子排出肾石,直至目前仍未排出,医生未有改用其他方法治疗,相信儿子要留医一段时间。次旺又说,中国大省巿的医院设备较好,但要自费治疗,没有能力负担。
就十多名幼儿园学生患肾结石,记者曾致电该幼儿园查询,一名职员表示,学校未提供任何牛奶给学生,也不清楚有学生患上肾结石。他说:我们这里不给牛奶,以前也没有,只供应开水,现在领导不在,我们搞不清楚事件。
西藏自治区卫生厅一名医生表示,学校一般提供新鲜奶,西藏未有液体奶被验出有问题,学生的情况较大机会是,小时候喝了问题牌子奶粉。她说:现在这个奶不好说,反正西藏的奶没有检出来,应该以前有供应,但是现在液体奶没有检出。它们(学校)供应的奶,有的是新鲜奶,目前西藏的新鲜奶肯定没有。
该名医生又表示,截至周五为止,拉萨巿有超过一百例患上肾结石,城乡交界处的病例比较多。目前西藏仍未有肾石过案,导止梗塞或肾功能衰竭,引致死亡。
另外,一名从那曲到拉萨治疗的岁半婴儿扎西尼玛,周四被验出肾结石增至1.1毫米,其父亲罗那尼玛表示,儿子已经住院十三天,仍未排出肾石,要待医生在国庆假期后,才可查询其他治疗方法。
据了解,西藏自治区政府在九月十九日,公布国家已启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级应急响应,对自治区乳制品市场依法紧急 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免费检查及治疗曾饮用问题奶粉人士。
▲中央社10月5日报道:中国媒体:大陆蔬菜也含有三聚氰胺
(中央社记者黄季宽北京四日电)据报导,中国大陆不但在奶制品中发见三聚氰胺,甚至蔬菜也有,三聚氰胺事件显然还在扩大,无法善了。
中国大陆的“财经”杂志指出,“最近,经专家调查确认,生菜、水芹菜、西红柿(西红柿)、蘑菇、马铃薯等农产品中都残留三聚氰胺”,尤其是蘑菇的三聚氰胺含量达每公斤17mg。
报导说,中国大陆制造饲料时添加三聚氰胺是普遍现象,饲料中的添加物质除三聚氰胺以外,可能还含有亚硝酸钠等其他致癌化学物质。
报导指出,二零零七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曾警告,作为农药或动物杀虫剂使用的“灭蝇胺(赛诺吗秦)”,在分解后可能会产生三聚氰胺,暗示在蔬菜中很有可能检测出由农药残留物转化的三聚氰胺。
报导表示:“多数情况下,三聚氰胺与工厂排出的化学物质一起被添加到饲料中。化学物质中除三聚氰胺以外,还有含尿素、氨、硅胶、硝酸钾、亚硝酸钠、冰醋酸、活性碳等物质。而其中的亚硝酸钠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致癌物质。”
报导指出,在中国大陆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一千五百种物质中,只有两百五十多种达到国家标准,“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管理体系实际上处于空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