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视「熄机」,最上心、最在意的绝不是什么亚视股东、管理层,也不是政府或通讯办。前者说话多多,姿态多多,老想把问题推到其他人身上,实际上直到停播前最后一秒钟也没有想过为亚视做些额外、特别的事,只任由亚视像被人「掹插苏」那样变成漆黑一片。政府方面从局长到公务员则把亚视看成包袱、麻烦,想尽快丢掉然后揭开另一页就算了,丝毫没有想过、反省过香港的广播政策为何总是在扼杀竞争,扼杀创意,助长因循。

 

广播政策迁就既得利益

 

真要数对亚视包括「丽的电视」有心的人,真要数把亚视当一回事而不是笑话的人,著名歌手黄耀明先生肯定是一个。他这几天为亚视办了一场盛大的「葬礼」,透过演唱会(听证会)述说了亚视及丽的电视的故事包括它光辉的一面,重唱了大量曾经是本地流行曲文化重要一环的亚视电视剧主题曲及插曲,让观众重温本地流行文化百花齐放的一页。

 

那个时候,即使是弱台,即使收视率长期偏低的电视台依旧一丝不苟的制作本地电视剧,聘请专业音乐人、填词人编写高水准的主题曲,全方位跟主导市场的电视台竞争之余也令本地流行文化的创作、制作更丰富多元,创作人、制作人有更多机会,并培育出一个又一个演艺界的人才。 2003年逝世的巨星张国荣先生就是在丽的电视开始歌唱及演艺生涯的。

 

像亚视这样一个重要的本地文化及历史icon,本该好好保护​​,好好支持。即使真的因经济变化市场逆转也至少该来个「风光大葬」,让不同世代市民都知道亚视的故事及走过的路。可亚视不但没有被视为什么icon,近最后阶段更几乎成了人人厌弃的名字,希望它尽快尽快走进历史垃圾堆。要不是黄耀明先生为亚视开了几场盛大的「葬礼」,只怕亚视「死」得更难看,只剩四月二日午夜一刻的漆黑。

 

这场亚视「葬礼」或演唱会中有一个有趣的环节,是以「百万富翁」节目的形式探究「杀死」亚视的「凶手」,有4个选择:观众(纵容惯性收视)、红色资本家、无线、老细。几个答案各有理由,各有不同人支持,大概还有人会提出其他「凶手」包括政府的广播政策,政治因素干扰,科技发展令免费电视更难经营……等。

 

不打算在这里为亚视做「法医」断定它的死因或杀它的「凶手」,但逐渐背离本土市场、本地观众的需要肯定是亚视逐步从香港流行文化创作、制作「重镇」衰落再走向死亡的重要因素。亚视背弃本土市场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是对内地巿场的憧憬,希望靠老本本小利大分享巨大广告收益。其二是北京对香港广播业加强控制,只容北京同路人、圈内人入股及成为经营者。就是这样,亚视不但大量减少自己制作的节目,向来的专业精神及原则都守不住,一再成为内地股东、经营者任意操弄的工具。

 

 

 

香港同样面对亚视处境

 

可以说,回归以后,亚视形同自残并任由对手垄断市场。这样的转变损害的不仅是亚视自己,更令电视工业、演艺工业以及流行文化产业成为一台独大下的牺牲品。创作的空间少了,新秀新手难得的机会及地方减少了,创意创新受压抑,因循苟且蔚然成风,直接削弱了本土流行文化的实力及潜力。

 

电视业这样的情况,负责规管广播业包括负责电视市场的特区政府本该尽快引入新的经营者,增加牌照以引入竞争者,好为电视工业、文化产业注入新动力及新血液。可惜,在北京的压力及限制下,在特区政府一意迁就既得利益的情况下,免费电视业一直没有卖出新的牌照,一直没有新经营者,任由无线电视垄断市场。

 

到梁振英上任以后虽最终决定多发牌照,却偏偏以不成理由的理由否决王维基先生的港视牌照申请,否决最愿意投资及创新的申请人,置市民的选择及整个行业的发展于不顾。在这种只顾政治考虑,只讲政治控制,不管市民选择及流行文化发展的政策思维下,亚视进一步沦为北京圈内人及别有目的投资者的乐园,令这家本地首家电视台没有最堕落只有更堕落,令免费电视从制作、创作源头变成黑洞,令本地流行文化更干涸。

 

才不过二十年,亚视就在各种因素包括是政治低压、控制下从别有特色变成「死不足惜」。香港的整体处境不比亚视好多少,同样面对北京代理人、圈内人的霸权,同样面对因循的既得利益,令香港的创意、生机及本土特色受到巨大压制及破坏,面目越来越陌生。若大家不奋起捍卫,过不了没多久这城市就会像亚视那样失去自己的身份与能量,在无声无息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