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国际体系内体制和经济的相互依存可以阻止住走向冲突的冲动。相互依存限制了领导人的选择,可以促进合作。着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大卫。蓝普顿(David M. Lampton)就是这种看法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看来,虽然美中关係有许多紧张的地方,但是至少有两股力量有助于两国合作:第一,地球及个别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若无中美合作,无法妥善处理,例如全球经济成长,世界卫生和环境等议题;第二,中美两国社会都面临根本的,长期的任务,必须在经济,社会和体制上,为新时代重新改造自己。美国和中国都不能因必须把对方当成外在问题而分心。
但是大卫。蓝普顿也无法忽视与他的观点完全对立的一派学者的看法,后者的代表人物就是国际关係领域的权威米尔海默斯(John Mearsheimer)。兰普顿在自己的书中也客观地介绍了米尔斯海默的主要观点,那就是:在一个基本上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内,一个力量日盛的崛起中大国(中国)面对目前的主宰大国(美国)时,这个崛起中的大国很可能会强调把经济力量转化为胁迫的力量,从而设法取代领先者,取得主宰优势,也因此确保自身的安全。反过来说,崛起中大国此一行为,理论上会诱导目前的领先者(美国)採取防御性反应,因此造成竞争上的上昇气旋紧张,最后即使不爆发战争,也会导致冲突。
于是,我们现在有了两种基本判断,一种是兰普顿的相互依存理论,一个是米尔斯海默的大国冲突理论。这反映在在美国的对华政策上,就是典型的鸽派和鹰派的分歧。我们到底要相信哪一个呢?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米尔斯海默这一派。在我看来,兰普顿的主张存在一些盲点。
简单来说:第一,兰普顿的理论有一个前提假设,那就是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所以美国在很多问题上只能与其合作。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判断,但是现实主义本身就有目光短浅的问题。中国能够强大如果不是因为体制和创新能力,就很可能只是历史上的昙花一现,美国鸽派学者似乎很不愿意触及中国衰落这样的可能性,这只是因为这样的可能性会使得他们的主张失去立足之点。而从现实来看,中国已经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未来是走强还是走弱,其实是非常不确定的;第二,兰普顿等主张美国不要因为把中国当成敌人而分散自己对于国内问题的注意力,这不仅过于一厢情愿,因为你的善意不一定换来对方的善意;而且有自相矛盾之嫌。因为如果中美之间必须合作,是因为有一些事情只有中美合作才能解决,那麽就说明,必然存在一些中美必须共同面对的非国内因素,谁能够保证在这些因素上中美之间都一定能够合作呢?
显然,比较兰普顿和米尔斯海默的两种不同主张,前者的判断基于愿望的成分太多,而后者的推理才是沿着逻辑的思路得出的。我们应当相信哪一个,不是很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