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5日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在普林斯顿大学成立。(陈奎德提供)
2017年4月15日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在普林斯顿大学成立。(陈奎德提供)

2017年4月15日,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在普林斯顿大学路易斯图书馆举行会议,正式宣告成立。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是由中国学者、民主人权活动人士发起的一个非盈利性的研究和教育机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出版、教育等活动,为中国的政治经济转型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知识储备,并促进不同群体的沟通、对话,为中国成功实现民主转型竭诚尽力。研究所的发起人有王天成、滕彪和我三人。王天成任所长,我是名誉所长。在筹备期间,我们得到了很多海外的和国内的朋友的支持、鼓励与赞助,在此一并致谢。

几位发起人,一方面都接受过良好的学术训练,有相当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又都深度地参与过推进中国民主转型的实际活动,拥有丰富的第一手经验。中国的民主转型问题不只是我们的学术兴趣,也是我们的社会关怀。

当今世界,最重大的问题莫过于中国问题,而中国的民主转型则是重中之重。5年前,澳洲前总理陆克文(Kevin Michael Rudd)在《澳洲人》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面对中国崛起,西方缺乏准备”。文中有句警语:“很快我们就会来到一个历史时刻:自从乔治三世以来的第一次,一个非西方、非民主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以研究民主转型著称的斯坦福大学政治学教授拉里.戴雅门(Larry Diamond)指出:“中国向何处去? ——这是未来数十年内,全球民主前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事实上,这或许是前途未定的世界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

民主转型是一个庞大的系列工程。对民主转型的研究也涉及到很多方面,从民主理念的阐发和推广到公民社会的形成,从少数异议人士的发声到群众性的民主运动,从朝野的冲冲突到对话与谈判,从制宪到选举,从民主的巩固到转型正义,等等。其中有些问题更具迫切性。首先是破局问题。我们知道,转型可以有好几种形式,有自上而下的方式,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算一例。有协商性转型,以及街头运动、颜色革命等方式。作为民间人士,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培育公民社会,推动民间抗争。还有暴力抗争与非暴力抗争的问题,我们更关心的是可操作性与可行性,也就是一般民众如何切入如何实行的问题。

再有族群冲突问题,如今不但有台独、疆独和藏独,而且又出现了港独。尽管这些分离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共一党专制压迫所致,但是在一党专制下,连台独都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更何况其他,因此,统独问题这道难题,到头来很可能是出给未来的民主政府的。只有在专制结束,民主转型开展之後,分离主义的观念才有机会获得广泛的传播,分离主义运动才可能发展到足够的规模;其次,民主的政府总会更尊重民意,不会轻易使用暴力;另外,初初建立起来的民主政府很可能是一个比较弱的政府,它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急需处理,内部又意见纷纭,彼此牵制,这样,即便它反对分离主义运动,可能也难以调动足够的力量去有效地制止。由此引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现在我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在大陆民主转型后,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包括台独、藏独、疆独和港独在内的各种分离主义运动。我们之所以必须在今天就对这一问 题加以认真的考虑,那不仅仅是因为未雨绸缪胜过临阵磨枪,而且也是因为在当前,有些人正是看到了别的一些国家在民主化之後,由於未能处理好统独问题而导致 分裂以至内战,故而对民主化本身产生疑虑;专制者也正在利用这种疑虑作为抵制民主化的借口,所以,我们必须向人们指出一种在民主与和平的前提下,解决统独问题的既合情合理又深具现实可能性的方案。

研究和推动中国的民主转型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它极其艰巨,也极其光荣;它需要第一流的胸怀和第一流的才智。我们殷切地希望有更多的仁人志士投身于这项伟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