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批评普通话豁免试评分准则不清,外间舆论则聚焦学生与老师争论之“暴民行为”。
 

一段香港浸会大学学生占据语文中心之视频,再次在香港各政治阵营之间引起争端,而这源于一次普通话毕业资格豁免测试之争端,既是新鲜,也似曾相识。

浸大语文中心公布首次资格豁免考试(也称“豁免试”)结果,只有30%考生合格。学生指控语文中心评分准则不透明,考官以奇怪理由判定考生失分;校方强调考核公正,校长不点名谴责学生会会长等人犯下语言暴力行为,誓言严肃追究。

其实他们在争论什么?

争议是怎样发生的?

浸会大学自10年前开始,要求学生不论整体成绩如何必须修读带学分之普通话课程,并考试合格,方可毕业。另在通识教育课程之要求下,学生亦必须修读指定中文、英文与演说技巧课程并考试合格,否则不得毕业。

2016年4月,有本土派背景之“浸大山神”社群创办人陈乐行号召举行公投,90%投票学生支持废除普通话毕业门槛。校方经与学生会等多次商讨后决定先增加豁免试机制,2017年11月推出首次测试,并表示将根据测试成绩考虑会否取消普通话毕业门槛。

首试有约350人应考。2018年1月10日公布结果,只有30%合格。按照浸大语文中心之豁免试章程,不合格考生除非取得其余认可豁免资格,否则必须修读中心之普通话课程,并于学期末考试合格。

但浸大学生会与“浸大山神”社群均表示接获不合格同学反映,考官是以”语气不符合角色设定”等原因为由判定考生不合格。

学生会会长刘子颀对BBC中文记者说:“当我们发现(考试结果)出来以后的及格率之后,我们去问一些同学:‘你为什么会不及格呢?’他们就说:‘我问了考官,考官给我的评语是,我讲普通话是非常流畅的,但因为我的角色设定不太符合情境,所以我就不及格。’”

以上争议源于考卷丙部“说话题”。考官给出七道题目题目,考生每道题目作1至2分钟回答。浸大传讯公关处答复BBC中文记者查询时表示,考生取得考卷后,有30分钟时间准备。

至于报考豁免试之外的豁免条件,据浸大向BBC中文记者提供之资料,包括:

  • 母语非中文或只略懂中文(另涉及豁免或强制修读大学中文课堂条款)
  • 曾参加中国大陆高考,或台湾多元入学方案中文科考试
  • 在香港中学会考(旧英式学制高中考试)普通话科取得C级或以上成绩
  •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普通话水平测试”及格
  • 在中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取得三级甲等或以上成绩
  • 其他相等程度(按个别情况处理)
 
浸会大学目前有1.3万名学生。
 

各方反应如何?

学生认为语文中心评分准则毫不透明,一些不合格考生组成“因普通话毕唔到业苦主大联盟”(因普通话门槛无法毕业苦主大联盟),寻求与校方交涉。期间学生会联合多个院系会以全粤语发表公开信,批评校方原本“保证豁免试内容只会要求同学有基本的普通话对答能力”,但却出现有考生因为“语气不符合角色设定”的结果。
 
 

1月17日,“因普盟”、学生会与“浸大山神”成员到语文中心采取“占领”行动,副校长(教与学)周伟立等到场调停,并承诺于23日出席学生会召开之群众大会,参与对话,语文中心也在连番要求后出示评分准则文件。结果一众学生“占领”语文中心八小时后散去。

浸大语文中心主任李赢西否认有考生单纯因为“语气不符”而不及格,周伟立回应豁免试开考准备仓促的批评,强调功夫“做足”。一些学生质疑语文中心豁免试比中国“普通话水平测试”还要艰深,周伟立称将继续了解。

浸大传讯处同日再次答复BBC中文记者查询时说:“语文中心在设计普通话豁免试时,曾咨询校外顾问和专业人士。而模拟测试和今次豁免试的成绩,亦曾抽样送交校外专家评审,认为合乎标准。”

但大会席上有同学牵扯出利益问题,质疑语文中心教职员担任豁免试考官是“利益冲突”,理由是一旦豁免试及格率高,即意味着浸大学生对带学分普通话课程需求下降,因而影响讲师生计。周伟立对此予以否认。

“占领语文中心”期间,学生会长刘子颀被指骂脏话,引发泛建制派尤其是亲警察“蓝丝带”阵营网络媒体之严厉批评,接连发文要求校方严肃处理,呼吁香港雇主“永不录用”抗议学生,并要求将曾批评普通话毕业门槛的浸大宗教与哲学系知名讲师“斋sir”陈士齐博士革职。
 

学生大陆实习受影响?

在“占领语文中心”行动后一天,本身修读中医学学士课程的“浸大山神”创办人陈乐行启程到广州广东省中医院实习一年,要求撤销其实习资格之声音迅速从香港“蓝丝带”阵营社交媒体传播至大陆左派社媒。

大陆网站观察者网23日称,广东省中医院医务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接到多通投诉电话,院方正核实情况。至当晚,香港《苹果日报》称浸大教员得悉有人威胁对陈乐行动武,已派教员到广州陪同陈返回香港。

陈乐行对《苹果》称注意到中共《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网站上之警告言论。网民在有关其赴广州实习之报道中留言

  • “这样港独分子见一次打一次。请广州朋友照顾他一下!”
  • “不判死刑就丢海里喂鱼。”
  • “强烈要求广州媒体最大力度曝光他,全体人民认住他,他不说普通话,商家不给他衣服,饭堂不给他做饭,宿舍不给他床位,最后想回去香港?不给他车票。”
  • “我们的国安在干嘛吃的?”

稍早前,浸大校长钱大康向全体师生校友发送电邮称:“校方会按照既定程序,严肃跟进任何学生的粗劣行为,亦会加强在教与学的工作,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和肯承担的公民。”

政界方面,建制派立法会议员普遍谴责浸大示威学生,来自泛民主派的教育界议员叶建源呼吁校方与学生平心静气讨论之余,也批评抗议学生粗鲁无礼,不可接受。激进民主派政团热血公民议员郑松泰则致函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要求调查浸大普通话毕业门槛是否触犯《种族歧视条例》。 
 

能讲普通话才是浸大毕业生?

浸大学生会会长刘子颀对BBC中文记者说,学生们决定到语文中心讨说法,是他们认为校方出尔反尔,原本在教务议会(大学内部决策立法机关)制定豁免试的时候谈妥只为测试沟通技巧,但结果考试设定不符。

“我绝对同意,要是一群学生因为考试太难而去威胁老师,那绝对不合理。”

但刘子颀对于争议背后的语文认同问题直认不讳。

他说,校方一直强调普通话是“世界第二通用语言”,因此学生该学习普通话。“那我们就奇怪,要这是世界第二大通用语言,那为什么只有本地学生得学?”

“我们不明白,要是纯粹希望我们多学门语言,跟不同国家的人沟通,那我们不是已经懂英语了吗?用英语已经可以跟其他国家的人沟通。在我们自己地方,我们当然用回我们自己的语言,用粤语啊!”

“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取消毕业要求,要是有同学想去学普通话,他们当然可以去学,仍然有普通话的课程可以修……我们所有的浸大同学是否必须懂得讲普通话,才值得被称呼为浸大毕业生?” 
 
刘子颀称愿为“口误”道歉,但不会为“占领语文中心”道歉。
 

“占领语文中心”爆发多日后,浸大宗哲系教授罗秉祥也撰文要求校方取消普通话毕业门槛。

罗教授在Facebook上写道:“普通话与共产党没有必然关系;没有共产党之前,中华民国已经有国语……他们(学生)讨厌普通话的态度,我不认同,但呼吁大家给他们充分空间去反思。”

“我相信不少同学上次豁免试不及格,不是他们学习态度差劣,不是他们不思长进、懒惰,而是根本对这个考核没有学习动机……豁免试不及格,大批同学带着怨愤被逼去上普通话课,我难以想像这门课如何能顺利进行,对老师及学生都是折磨。”

罗教授同时批评“占领语文中心”是“校园欺凌事件”,要求学生道歉。学生会会长刘子颀对BBC中文记者说,他愿意为其“口误”道歉,但绝不会为“占领”道歉。

香港其他高校有普通话毕业规定吗?

罗秉祥教授的文章说:“既然香港一半大学都没有这个普通话毕业要求,浸大取消这个硬性要求,也说得过去。”

综合媒体报道与大学学生手册等信息: 
 
 

香港高校普通话争议

香港高校界牵扯普通话之争议,过去數年可谓接踵而生。

2016年11月,科技大学粤语关注团体也同时发起公投,要求校方结束“中文传意”核心课程只以普通话授课之政策,获96%选民支持。科大校方目前已开设粤语授课之“中文传意”课程,但坚持学生必须在期末考试中参加普通话口试。2017至2018学年起,中文传意学分转移(豁免上课)机制施行。

在同一时间,教育学院(今教育大学)推出离校英语和普通话水平政策,要求毕业生报考中国“普通话水平测试”,虽然成绩无论是否达标都不会影响毕业,但成绩将被印在成绩单上。此举引起教院学生会不满,但校方强调学生入学前已知悉有关规定。

2013年10月,香港《苹果日报》报道,城市大学一硕士课程之“中国文化要义”科目原本订明以粤语授课,但有中国大陆学生报读后要求讲师改以普通话授课,引发本地生与陆生骂战。不过亲北京报章其后称并无其事,两批学生相处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