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的媒体表现耐人寻味。一方面,记者们重装上阵,尽可能地从委员代表们那里发掘猛料,希望他们口无遮拦,畅谈民生;另一方面,别的报道和言论又要有所收敛,以“保证两会的顺利召开”。

这个模式可以有趣地表达为:委员代表要给媒体提供话题,但媒体不能给他们提供话题。显然,信息单向流动更易于管理。除了全国统一的宣传要求之外,地方官员也给了媒体很多压力。委员代表都从各地选拔进京议事,其中有相当部分都是地方官员。自己地盘上有什么事情可能被说到,他们大抵心中有数。最怕出现的情况,就是他们不在家的时候,突然发生一个事情,被媒体报道之后,成为新闻热点,他们临时被推到全国乃至全球媒体的聚光灯下,措手不及,无言以对。因此,媒体加强自律,既是为了不破坏两会的整体氛围,也是为了不给自己的地方领导添麻烦。

两会的整体氛围是什么呢?或者说,为什么要营造一种整体氛围呢?我们常用的表述是:“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政治制度的安排上看,这句话说得非常正确。但是,在中国政治惯常的语境中,“大事”并不意味着人们真正要利用它来解决大问题,比如权力制衡、官员腐败、司法独立、信访迫害、言论自由等等,而是像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一样,意味着我们要举国动员,全力以赴,把它“办好”、“办成功”。为了让它“开得顺利”,就不能说那些破坏气氛的事情,而且各地还要派人进京把上访者“接”回去。说到底,人们把两会这件“大事”当作一种政治性节日,节日当然就要营造欢乐祥和的氛围了。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地方官员进京开会,走的时候要干部盛宴欢送,回来的时候要群众夹道欢迎。他们认为那是去参加一个政治派对,享受一种盛大的节日庆典,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值得回乡炫耀,亦可与下属及百姓分享。

对于媒体来说,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市场的力量在驱使。既然不能把两会报道成真正的政治博弈,何不顺水推舟,把它节日化、娱乐化呢。于是,记者们千方百计去寻找花絮。他们认为,相对于那些枯燥的会议材料来说,这些花絮生动有趣,“老百姓喜闻乐见”。

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委员代表认识到这个“大事”的本来意义,也力所能及地大胆放言。但是还有相当多的媒体沉浸在惯性思维当中,热衷于报道两会花絮。我从来不反对花絮报道,因为它们可以让读者看到更多的新闻背景。然而,当新闻主体被忽视的时候,这些背景未免显得喧宾夺主,何况有些花絮和两会主旨相距万里。我们不妨来赏析一二。

一曰美女代表(大概政协委员的年纪相对较大,“美女委员”并不多见)、美女记者。媒体总是喜孜孜地宣称,这些美女们是“两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女权主义者看来,这显然是把女人当花瓶来点缀,她们一直都在抗议。在严肃的政治场合谈论长相,也的确是一件很不严肃的事情,含有相貌歧视的意味。但是美女代表和美女记者们显然乐于接受,她们意识或者潜意识里,还是觉得这是一个大派对。而且,自从某年两会上总理“钦点”一个女记者提问之后,媒体老总们似乎觉得,美女记者就有更多提问的机会,而且理所当然。这不是一个误会,就是一个错误。

二曰少数民族代表的绚丽服饰。我可以理解,重视各民族的代表构成,既符合国内政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大团结),也符合国际流行的政治正确规范(不得歧视少数族裔)。我不能理解的是,很多少数民族代表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已基本汉化,参加两会的时候为什么要穿回本民族的传统服饰呢?为了表示庄重,盛装出席那是应该的。但是,为什么汉族代表的盛装可以是西装,少数民族代表就不可以呢?如果说这是为了更好地把他们区分开来,以显示出代表的多元性,那么为什么不把农民代表、工人代表、知识分子代表和官员代表用不同的服饰区分开来呢?服饰美学的政治运用,看来大有深意。不过,在媒体报道中,这些穿上华丽服饰的代表,很少发表政治见解,而是“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曰明星代表。按理说,报道两会的记者都应该是政治记者,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一遇到娱乐明星,立即就变成了追星的娱记。不管明星有话没话,吃饭如厕,记者都要围追堵截。有女记者拦腰抱住张艺谋,也有男记者在厕所门口堵住冯小刚。这种情况下采访到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些娱乐口水话。明星们也很识趣,干脆图个乐子。比如冯小刚被问到这次上会的感受,就用冯氏幽默作答:“特——好。”

四曰红色后人代表。一些前国家领导的子女成为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本来也许不足为奇,但是他们往往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而从报道出来的内容看,他们的有些见解连娱乐明星的口水话都不如。比如去年两会上,两位领袖后代握手微笑,媒体如获至宝,其实他们就说了几句“我早就想认识你”之类的话。你不得不承认,读者喜欢看这些东西。在一个政治大派对上,这些身影可以让我们产生多少权力的联想,感慨多少历史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