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的多维新闻网日前发表萧曹的文章说,大陆两会的“民生”重点,原本是胡温政策的特性,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转型需求的反映。但今年的两会,明显呈现出保守特征。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萧曹的文章说,民生取向从十六大的主动,到十七大的被动,只说明了执政者一种被裹胁的无奈。个性官员的涌现,一是因为十六大新朝新气象的客观需求,新的权利轮替必然给新的执政风格提供空间。二是胡温提出科学发展观,需要一批官员带头冲锋,以探索新路。无论是李金华的铁面审计,李毅中在安全生产上的毫不留情,还是潘岳对特殊利益集团丝毫不留后路的大胆冲击,都成为胡温新政的鲜明注脚。四川自贡市红旗乡的失地农民刘正有说,今年的两会,胡温新政的民生取向已经荡然无存,

“更为可笑的是他们还搞一些什么网上举报信箱、电话举报。每年两会成千上万的访民涌入北京,亲自去都不解决,而且每个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都在北京设有黑监狱。”

萧曹的文章说,十七大后,由于十六大权利布局基本完成,中国政治进入一个相对的平缓期,为了十八大及其后权利的顺利延续,各方都显然奉行了无错为功的政治态度,政治空间收紧,个性官员失去了舞台。而受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冲击的传统既得利益集团,得到了喘息的空间。一退一进之间,那些充当马前卒的个性官员就基本失去舞台。

贵州贵阳的时事分析人士曾宁说,中国领导阶层采取保守姿态一方面由于经济危机,另一方面是因为2009年是一个多事之秋。

“之所以会出现中国目前这样一种各种政治势力角逐的状态,主要是因为中国大陆的各种政治势力,尤其是共产党党内的变革势力或者是守旧势力相互之间仍然处于一种磨合状态,而且面对社会危机,保守势力往往反而还容易占据上风。”

曾宁说,由于面临金融危机,中国领导人选择了与党内保守势力协调平衡的保守立场。

“守旧势力和变革势力比较而言,我个人认为守旧势力的力量略大于改革势力一些。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任何希望试图让中国社会变革或者说发展得更快一些的想法,我想都应该慎重。因为国内的政治势力之间平衡的打破,未必会出现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最终导致中国社会大踏步地向前。”

曾宁说,中国走向民主政治将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

“试图打破这样一种平衡的做法,要么有可能会真正实质性地起到推动中国社会演进的作用,当然这是大家所希望的。但是,仍然也有可能出现一种人们并不希望看到的现象,就是守旧势力、保守势力不仅仅是相对于变革力量改革派来说占据上风的问题,而是他们在中国政治决策层的层面上彻底地击败了变革派,使得改革派和变革派在中共高层的决策层面上几乎丧失了话语权。而这种局面实际上是大家都不希望的。”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