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免历史被歪曲被漂白,香港文汇报前副总编辑程翔14日发表新书《香港六七暴动始末 解读吴荻舟》。
此书以长期领导中共在香港地下党的吴荻舟的遗稿《六七笔记》,再配合其他已曝光资料,从而整理出六七暴动前因后果。程翔认为,六七暴动是香港首次身分认同的凝固,历史意义重大,而近年有人修改历史,但他不欲历史被漂白,故出书记录。
程翔原是香港文汇报副总编辑,在1989年六四之后,因与中共立场相左,与当时的文汇报社长李子诵,以及董事金尧如退出文汇报,并以社论开天窗的形式抗议中共杀害天安门争取民主的学生和工人。2005年8月,新华社指当时任职新加坡海峡时报的程翔,因为充当台湾间谍而被捕以及判刑,2008年2月获释。
程翔的《香港六七暴动始末 解读吴荻舟》一共有3部分,分别探讨有关六七暴动的问题和来龙去脉、解读吴荻舟《六七笔记》,以及附有吴荻舟遗文。程翔认为,六七暴动的触发点三成属本港社会的内部因素,即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官民矛盾,另七成属外来因素,即文化大革命。他又指出,六七暴动是本港首次身分认同(sense of identity)的凝固,大批市民为同一事件上街,第二次是八九六四天安门事件,占领运动则是第三次;故六七暴动历史意义重大,但近年有人从不同途径修改历史,企图模糊事件。程翔表示,不想历史被漂白,故出书记录事件,盼读者了解历史真相。
程翔又指出,除了政治损失,吴荻丹的遗稿亦提及六七暴动对中国经济带来的损失,如中国在香港的银行系统受到提款潮冲击、中国累积外汇工作及外贸大受影响等。他又指出,六七暴动多次险触发战争,幸“天佑香港”,例如毛泽东在极端思想下决定不改变香港;来自广州的两派红卫兵因内讧,致支援本港斗争的工作未能成事等,令本港避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