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刘京生
刘京生: 英雄之辩证
| 2014-07-08 05:16:00 | 本站首发
中国现阶段是呼唤英雄的时代,也不乏英雄。这个阶段的中国为英雄的辈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每一个不甘寂寞,不甘凌辱的平凡人都可能成为名垂千史的英雄。也许这些英雄的意志还不够坚强、信仰还不太确定,也许他们身上还有很多的弱点、缺陷、毛病,甚至于还有些难以启齿的龌龊,这都无妨,一样可以做英雄——历史不会因为这些瑕疵而将英雄遗忘!英雄的成长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大且十分苛刻,需要充足的“营养”作为保障。民众的爱戴与呵护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性的因素是:掌握政治权力的人不断地在培育、浇灌、补充英雄成长所需的一切营养和能量——想不茁壮成长都难。
刘京生:为“虚无主义”声辩
| 2014-07-02 04:23:00 | 本站首发
虚无主义的确拒绝已知的一切权威,但这并不是非现实的,莫非只有屈从于中共的制度、法律、真理、道德才是现实的?或者一切对中共的质疑、揭露、批判由于没有直接的参与到“一些人的反抗”行动中就可以认为是非现实的?实际上一切所谓的非现实思想的彰显都是现实的产物,思想无不留下时代的印记。之所以质疑与批判渐渐的在蚕食着所谓的“主流”,就是因为这个“主流”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阻碍。——这种阻碍,最现实的阻碍是虚无主义崛起并不断壮大的源泉。我并不掩饰自己卑微的、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的角色,我并不会伪装成高贵、伪善、谦和,以我的视角看待这个社会,这个社会制度必须全面否定——只要社会上还存在一个卑微的、巨大的群体,只要这个群体没有得到这个社会的起码的尊重,我就会始终如一地高举质疑、批判、反抗的大旗。
刘京生:从高瑜“泄密案”看中国的法律制度
| 2014-05-17 04:48:00 | 本站首发
刘京生:自由与强制之我见
| 2014-04-16 05:37:00 | 本站首发
刘京生:与秦永敏先生商榷——也谈民主、团队、领袖
| 2014-04-10 05:28:00 | 本站首发
秦先生一方面强调了政治民主的必要性,一方面又认为民主不是唯一价值。“唯一”的提法我的确不赞同,但是民主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最重要条件则是勿容置疑的。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反映在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中,如果在思维习惯中总是首先强调什么所谓的“团队意识”、“团结”、“大局”则根本产生不出什么“精英”、“异己”、“先知”,都顺着已有的一切价值、义务、责任走就是了。请问:谁有权确定个人在团体中的领导地位?有组织化的规章制度吗?当您指责别人时您是否想到别人也与您有相同的权利来发表意见与看法?您的这些指责完全是个人的看法,个人的感觉,依赖一个人的看法、感觉引申出“阻碍民主”的结论实在站不住脚,且这个习惯很容易给人一种专制权威的印象,不自觉的让人联想到:与中共统治者有何区别?民主之路的确艰难,最难的是要首先彻底的清除掉那些自以为是的“精英意识”,民主价值的核心就是主权在民。
刘京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奴役
| 2014-03-20 05:05:00 | 本站首发
刘京生:民主转型的决定性力量在民间(下)
| 2014-02-25 05:14:00 | 本站首发
刘京生:民主转型的决定性力量在民间(中)
| 2014-02-10 05:40:00 | 本站首发
刘京生:民主转型的决定性力量在民间(上)
| 2014-01-29 05:16:00 | 本站首发
最新文章
- 徐琳:痛悼欧阳经华老先生
- 国会两院两党议员敦促美国务卿不要邀请香港特首出席APEC峰会
- 乌南卡霍夫卡大坝崩塌后,乌克兰向受灾民众紧急运送饮用水
- 美中再接触?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预计不久访问中国
- 日本对华政策 专家: 与不守规则的国家如何交往?
- 古希:《猪头谣》、《普京谣》
- 美中外交接触增加,台湾议题仍无解 学者:美盼为不断下滑关系“止血”
《零八宪章》十周年
- 刘在中:六四之光 永不熄灭
- 廖亦武:《刘晓波在福尔摩沙》台北首映大获成功
- RFA:六四前夕许志永狱中呼吁 以禁食悼念"六四"
- 张景利:在纪念六四34周年烛光晚会上的发言
- 徐琳:人生的意义
- “六四”难属- 天安门母亲群体:“六四”惨案三十四年祭
- 無處話淒涼 「劉曉波在福爾摩沙」紀錄片6/4在台首映
- 施英:一周新闻聚焦:人权律师许志永、丁家喜被控颠覆国家政权获重刑,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杜尔克发表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