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邵文峰

邵文峰:民主制的矛盾和原则(下)

人民转让一部分权力,组织政府,政府代表人民管理社会,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在组织了政府之后,人民还必须保留必要的权力,以防范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的侵犯,一旦政府滥用权力,人民就可以利用这种权力加以制止和制裁。人民的这种权力-权利,是“人权”的重要内容。因此,民主不可能是人民的统治,而是人民可以驾驭的权力。 

阅读更多

邵文峰:民主制的矛盾和原则(上)

中国虽然早就没有了王(皇)权,但有党权。它高于民权。这就是为什么宪法虽然也有民权的条款却难以兑现的原因。宪法的本质在于规范与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现行的宪法,一方面与宪政主义精神有相抵牾之处;另方面,即使有宪政主义的某些元素也难以兑现。中国要实现宪政,有待国民主权意识的提高和专政思维的退位。

阅读更多

邵文峰:改造“一元政治”的途径

本文借监中外经验,提出通过改进政协功能,达到改造“一元政治”,改变一党領导的目的。本文还认为,政协功能的转換还可以完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保证多党合作的实現,並使权力制約和政治竟争的原則逐步进入我国的政治机制。总之,政协和人大的配套改革,可以产生多种积极政治效应。這是运用政治学理论解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难題的一次探索,且具有現实可行性。

阅读更多

邵文峰:共产极权体制下的中国能走向民主宪政吗(下)

在极权体制下,要摒弃“党国体制”,要实行“依法治国”,要保障公民各项“自由权利”,要实现“党内民主”,并由此推动“国家民主”,都难免是镜花水月,皆无可能。向极权主义者争法治、争自由、争民主,无非是与虎谋皮。有时候,根据极权者的某种需要,会赐予国民一点阳光,一点空气,一点自由,但只是为了这些奴隶们能生存下去,以便使极权统治者可以继续统治、玩弄这个国家。面对这种状况,只有粉碎这个极权体制的铁笼子,全国人民才能走向自由民主的新天地。这对于中国,或许漫长,或许就在明天。因为国人对民主化的期盼已是太久太久!

阅读更多

邵文峰:共产极权体制下的中国能走向民主宪政吗(上)

中国实现宪政目标,第一步,全面落实现行宪法的各项条款,特别是公民各项权利(包括公民的自由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条款真正兑现,得到切实保障。第二步,对现行宪法中不符合宪法精神的条款和文字(如《序言》中与“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原则相抵牾的有关阐述)加以修正,使人民真正获得自由,使国家权力真正由人民所主宰。

阅读更多

邵文峰:中共革命之局限及其历史后果

不彻底清除专制主义的残余,它必然要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有所映现,在经济、政治体制中打上纹记,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还会死灰复燃、酿祸成灾。这就是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三十几年 (49年至六、七十年代)之后,为什么还会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祸及全民族的灾难,会发生个人专制、领袖崇拜,以及至今仍存在家长制、终身制、等级制、裙带风、人身依附、公权私用等等遗祸的根由。

阅读更多

邵文峰:宪政国家没有阶级敌人——不应当将一个国家的公民区分为人民和敌人两个对立的群体

中共极权体制从建立到进入民主宪政制度这个历史阶段,中共将社会分割为人民和敌人两个对立的群体。毛泽东总是说,人民大众占人口的95%,各种阶级敌人占人口的5%左右。可见敌对思维始终是执政者维护其统治的基本理念。至今,虽然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暴力用语依然被现有的领导人挂在嘴上,但在网络时代,其实早已被民众所唾弃。因此可以断言,至多再过10年左右,这些话语连同敌对思维将被埋入历史的坟墓。

阅读更多

邵文峰:毛泽东的主观主义阶级斗争——“文革”爆发50周年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基本路线

毛泽东主宰中国二十七年,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他治国的基本路线或基本方略是什么呢?是阶级斗争。这一点越到后来就越明显。他提出要“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但是,毛所说的阶级斗争并不是马克思所说的阶级斗争,更何况,马克思的有生之年,没有看到他所期望的阶级斗争。毛泽东挥舞阶级斗争的大棒,可出台的是虚拟、伪造的阶级斗争,是非阶级斗争也!

阅读更多

邵文峰:民主制的矛盾和原则(上)

中国虽然早就没有了王(皇)权,但有党权。它高于民权。这就是为什么宪法虽然也有民权的条款却难以兑现的原因。宪法的本质在于规范与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现行的宪法,一方面与宪政主义精神有相抵牾之处;另方面,即使有宪政主义的某些元素也难以兑现。中国要实现宪政,有待国民主权意识的提高和专政思维的退位。

阅读更多

邵文峰:改造“一元政治”的途径

本文借监中外经验,提出通过改进政协功能,达到改造“一元政治”,改变一党領导的目的。本文还认为,政协功能的转換还可以完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保证多党合作的实現,並使权力制約和政治竟争的原則逐步进入我国的政治机制。总之,政协和人大的配套改革,可以产生多种积极政治效应。這是运用政治学理论解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难題的一次探索,且具有現实可行性。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