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公布的声明显示,习近平对泽连斯基说:“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我们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中方所作所为光明正大,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通话后,泽连斯基在推特上用乌英中三种语言发文:“我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一次长时间而充实的电话沟通。相信,这次通话,以及乌克兰驻华大使的任命将有力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通话正值素有“战狼”之称的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质疑前苏联各加盟国主权国家地位的言论引发欧洲政界强烈不满和轩然大波,被外界尤其欧洲国家质疑中国呼吁俄乌停火止战的立场和诚意。有分析表示,卢沙野的言论要么说出了北京的真实想法,要么就是无意中挖了习近平墙脚。
有报道分析,中国对俄乌战争立场似乎有所转变。在 4 月 26 日所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 77 届会议第 69 次全体会议中,旨在加强联合国同欧洲委员会的合作案的全案表决中,中国投下赞成票,提案内容提及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引发外界关注。巧合的是,当天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通了 1 小时的电话。有报道猜测通过联合国的俄罗斯侵略陈述案,北京投下赞成票是否显示风向转变?
台湾新头壳关于习近平抛弃普京?中共对谴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联合国决议投赞成票的报道还称,俄罗斯侵犯乌克兰期间多次轰炸民宅、屠杀平民,引发国际社会怒火,中国却持续和俄罗斯深化战略伙伴关系,近日“充当和事佬”又从未要求俄罗斯撤军,而中共日前罕见对包含谴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内容的联合国决议投下赞成票,相关讯息目前在微博已遭删除。外界解读,中共近期的一连串举动显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有可能会抛弃俄罗斯总统普京。
▲美国之音(VOA)4月26日报道:习近平与泽连斯基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首次通话
资料照: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左)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
资料照: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左)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
华盛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三(4月26日)表示,中国将派遣欧亚事务特别代表前往乌克兰等国访问,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同各方进行深入沟通。
习近平是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通电话时作上述表示的。这也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年多来以及习近平访问莫斯科一个多月以后,习近平首次与泽连斯基直接通话。
“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核负责任大国,我们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习近平对泽连斯基说。“中方所作所为光明正大,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习近平在谈到俄乌冲突时特别强调核战争没有赢家。
“对待核问题,有关各方都应该保持冷静克制,真正从自身和全人类的前途命运着眼,共同管控好危机,”习近平说。
俄罗斯去年2月入侵乌克兰之后,北京虽然号称在这场冲突中抱持中立立场,却始终拒绝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径,也拒绝参与美国和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习近平在此期间两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面对面的峰会,并在不久前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试图强化两国间的全面合作关系。但他却在星期三之前以各种理由不与泽连斯基直接进行接触。
中国政府在俄乌战争一周年之际提出一项所谓的12点和平倡议,呼吁俄乌双方停火并进行和谈。但是这项提议因为没有谈及俄罗斯撤离乌克兰的被占领土而遭到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反对,也遭到部分乌克兰政府官员的质疑。
习近平4月初表示他愿意与泽连斯基进行对话,而泽连斯基也一再呼吁习近平早日与他通话。过去几个星期以来,随着几位欧洲及其他国家元首和高层官员访问北京,习近平面对必须要与泽连斯基通话的巨大压力。
习近平在通话时还表示,中方已向乌方提供了多批人道主义援助,并愿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泽连斯基与习近平通话后在推特上贴文说,他与习近平的通话“很长而且有意义”,但是并未谈及双方通话的细节,特别是双方在如何结束乌克兰战争问题上的意见交流。
补救卢沙野外交失言风波?
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通话正值素有“战狼”之称的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质疑前苏联各加盟国主权国家地位的言论引发欧洲政界强烈不满和轩然大波,被外界尤其欧洲国家质疑中国呼吁俄乌停火止战的立场和诚意。有分析表示,卢沙野的言论要么说出了北京的真实想法,要么就是无意中挖了习近平墙脚。
时常引发争议的卢沙野在接受法国LCI新闻台4月21日晚间播出的专访中,被主持人问起克里米亚(Crimea)是否为乌克兰一部分时说,历史上它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后来由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交给乌克兰。
卢沙野还补充说:“在国际法中,这些前苏联国家没有实际地位,因为没有国际协议将它们的主权国家地位具体化。”
▲美国之音(VOA)4月27日报道:推特上的中国:卢沙野促成了习近平与泽连斯基的通话?
华盛顿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周三(4月26日)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的首次通话。这场对话受外界期待已久。消息传出后,专家与观察人士很快在推特上做出各自的解读与分析。有人猜测,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上周发表的有争议言论让习近平不得不拿起话筒,防止与欧洲的关系恶化。
中国外交部公布的声明显示,习近平对泽连斯基说:“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我们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中方所作所为光明正大,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通话后,泽连斯基在推特上用乌英中三种语言发文:“我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一次长时间而充实的电话沟通。相信,这次通话,以及乌克兰驻华大使的任命将有力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泽连斯基的外交政策顾问、总统办公室副主任安德烈·西比哈(Andrii Sybiha)也表示:“向停止战争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习近平4月初就表示愿意和泽连斯基对话,但直到周三之前都迟迟没有实现。有记者指出,尽管中国一直表示在乌克兰战争上愿意扮演中间方,但战争开始以来,习近平很明显与普京的交流更多。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驻华记者王思琳(Selina Wang)在一则推文中指出:“这是习近平/泽连斯基自从战争开始以来第一次对话。作为对比,自(俄罗斯)入侵以来习近平已经和普京进行五次谈话了。包括3月份在克里姆林宫的面对面会面。去年9月在中亚地区峰会上的另一次面对面会面。”
观察人士普遍认为,泽连斯基与习近平通话,以及乌克兰对中国的示好,是因为基辅希望能够通过中国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对莫斯科产生影响。
《纽约时报》外交特约记者、前驻华记者黄安伟(Edward Wong)写道:“很清楚的是,尽管中国支持俄罗斯,但泽连斯基认为他不得不与中国走钢丝,主要原因在于习近平比其他任何领导人都更能对他的伙伴普京施加影响力。而且中国也能在重建乌克兰上扮演角色。”
不过,欧洲中国政策研究员英莎丽博士(Sari Arho Havrén)则不这么认为。
她表示:“我怀疑习近平对普京的影响力有多深。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不认为他会开始将这段在多个方面对中国有利也有用的关系武器化。”
另外,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上周质疑前苏联共和国,包括乌克兰在内国家的主权的言论引起了巨大争议,连中国外交部都出面表示卢沙野的言论不代表中国的官方政策。不少观察人士猜测,习近平在这个时间点与泽连斯基对话是为了挽回可能被卢沙野破坏的中欧关系。
《华尔街日报》首席中国特约记者魏玲灵就指出:“有趣的时间点。这场通话前,中国驻法大使的‘口误’刚刚损害了中国今年最重要的外交政策目标:修复与欧洲的关系。”
中国问题专家利明璋(Bill Bishop)也写道:“也许习近平打电话给泽连斯基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欧盟本周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对华政策?”
▲纽约时报4月27日报道: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通话,措辞谨慎称希望“劝和促谈”
在两个月前发布了一项结束乌克兰战争的模糊方案后,作为普京亲密盟友的中国领导人周三同意了乌克兰总统多次提出的通话请求。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电话会谈,这是自俄罗斯去年入侵乌克兰以来两位领导人之间已知的首次接触。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就这次通话的官方通报中没有提到这两个词:“俄罗斯”和“战争”。相反,它提到需要“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并警告核升级的危险。
泽连斯基则表示,两位领导人“进行了一次漫长而有意义的通话”。
近几个月来,习近平一直在努力提升他作为全球政治家的形象,他帮助恢复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外交关系,并在北京盛情欢迎法国总统马克龙等世界领导人访华。
考虑到习近平与克里姆林宫的密切关系,美国官员及盟友一直质疑习近平是否有能力在乌克兰问题上帮助调停实现和平——甚至质疑它是否愿意这样做——但在2月,中国发布了一项包括12点建议的立场文件,指出了一条结束战争的道路。
周三,俄罗斯通过其外交部对通话做出了冷淡的回应。
“我们注意到中方准备努力推动谈判进程,”该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说。她还表示:“华盛顿控制的傀儡不大可能完全接受任何和平倡议。”
拜登政府对这次通话表示欢迎,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路透社报道,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这是否“会导致某种有意义的和平运动、计划或提议——我认为我们现在还不知道”。
随着西方国家在全球采取孤立莫斯科的行动,作为对它在2022年2月发动入侵的惩罚,俄领导人一直在努力与其他国家建立新的关系,并加强现有联盟。
中俄的关系尤为密切,它与克里姆林宫有着共同目标,即颠覆由美国及其盟友主导的世界秩序。美国官员表示,他们相信北京已经认真考虑过向莫斯科提供用于乌战的军事援助。
中国领导人曾多次与普京交谈或会面,包括在3月20日访问莫斯科期间,也就是中国提出乌克兰方案约一个月后,它似乎将自己定位为潜在的调解人。美国和西方盟友基本上对该计划反应冷淡。
但即使习近平与普京保持密切联系,甚至在中国发布了所谓的和平计划之后,中国官员依旧回避习近平是否会与被其盟友入侵的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交谈的问题。
中国政府明确表示不加入那些谴责入侵的国家,渴望与北京保持良好关系的乌克兰保持了沉默。
乌克兰和中国长期以来关系良好,事实上,在战争前,这些关系正在加强。根据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到2019年,中国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以及大麦和铁矿石的最大进口国。乌克兰还是中国最大的玉米供应国和第二大武器供应国。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原本是一艘从乌克兰购买的废弃苏联航母,中国海军对其进行了翻新。
习近平和泽连斯基之间的最后一次已知接触是在2022年1月,也就是入侵前几周,两人庆祝中乌建交30周年。
但在入侵之后,中国官方新闻媒体采用了克里姆林宫关于入侵的许多谈话要点和虚假信息,指责北约挑起冲突,并拒绝称其为入侵。
周三,中国似乎煞费苦心地将乌克兰描述为盟友。
“习近平指出,中乌关系走过31年发展历程,达到战略伙伴关系水平,为两国各自发展振兴提供了助力,”中国外交部发表的通话记录写道。
泽连斯基在Twitter上表示,这次通话将有助于“有力推动我们双边关系的发展”。
中方称,习近平还谈到了人们对可能发生核对抗的担忧——但没有提到战争中唯一拥有核武器的一方是俄罗斯,也没有提到普京和他的官员们在战争过程中一再提出核冲突的可能性。
“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中国外交部表示。“核战争没有赢家。对待核问题,有关各方都应该保持冷静克制,真正从自身和全人类的前途命运着眼,共同管控好危机。”
习近平重申了北京过去提出的观点,说中国的“核心立场” 是 “劝和促谈”。习近平还说,“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乌关系的政治基础”。
乌克兰方面的通话纪要称,泽连斯基告诉中国领导人,“没有人比乌克兰人民更希望和平”,但和平必须是“公正和可持续的”。
“以领土妥协为代价是不可能实现和平的,”泽连斯基说。“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必须在1991年的边界内恢复。”
几天前,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质疑苏联解体后成立的国家(如乌克兰)的主权,在欧洲引发外交风暴。分析人士说,这通电话可能是对这一风波的回应。随着中美关系恶化,这一风波损害了中国加强与欧洲关系的努力。
“习近平的战略是削弱跨大西洋联盟,”布鲁塞尔俄罗斯欧亚研究中心主任方娴雅(Theresa Fallon)说。“对习近平来说,纠正这个问题,并且快速纠正它,这真的很重要。”
习近平和泽连斯基进行通话的同时,俄罗斯和乌克兰军队仍在继续战斗。
乌克兰官员说,在冬季军事活动暂停之后,俄罗斯士兵最近开始加强对南部扎波罗热地区田野和森林中的军事阵地以及城镇的攻击。乌克兰人说,他们使用了一系列武器,从炮弹、火箭弹到伊朗制造的爆炸无人机。
周三,至少五次爆炸震撼了工业城市扎波罗热,空袭警报几乎持续不断。
周三,在华盛顿,美国驻欧洲最高指挥官克里斯托弗·卡沃利上将在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时表示,乌克兰的西方盟友承诺为应对预期中的春季反攻将及时交付的战斗车辆几乎已全部抵达。
“我非常有信心,我们已经向他们提供了所需的物资。我们还将继续提供物资,以维持他们的行动,”他说。
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经济斗争也在升级,莫斯科将两家主要欧洲能源公司在本国的子公司收归国有,令进一步没收西方资产成为可能。
在周二签署的一项法令中,普京授权政府接管德国Uniper和芬兰Fortum在俄罗斯的子公司,此举可能会加速去年入侵后剩下的西方企业从俄罗斯撤出。
在该法令中,普京为收归国有的行为辩护说,这是对“美国及其盟友违反国际法采取的不友好措施”的回应。
Michael Schwirtz、Eric Schmitt和Anatoly Kurmanaev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德国之声(DW)4月28日:分析: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通话会带来多大改变?
专家认为,尽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了电话,却并未带来多少变化。一些专家表示,中国扮演调停者的角色是出于自身利益。
(德国之声中文网)俄罗斯入侵乌克兰14个月有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首次通电话。
中国强调,其核心立场是推动和平谈判,同时也承诺派遣一名特使前往乌克兰,并与冲突的各方对话。
泽连斯基称,与习近平的通话是“长时间和有意义的”。
泽连斯基在推特上写道:“我相信这次通话,以及任命乌克兰驻华大使,将对我们的双边关系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推动。”
中国立场会有变化吗?
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首次对外公开的习近平与泽连斯基的这次通话受到美国、欧盟、法国和德国的欢迎,——俄罗斯则表示,欢迎任何有助于尽快结束冲突的举动。
然而,克里姆林宫称仍须实现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
白宫补充说,这一通话能否带来俄乌之间的和平协议,目前做出判断还为时过早。
一些专家也持类似的谨慎观点,认为就中国在俄乌冲突的立场而言,此次通话并无新意。
在北京的独立中国分析人士吴强向德国之声表示:“一方面是以叙旧的方式在谈中乌友谊… …既没有对乌克兰现在所面临的困难提供任何实质和平主张,也没有谴责俄罗斯的入侵。所有政治立场都是过去一年多来旧的立场。”
“修复损害”?
还有专家表示,中国希望通过习近平与泽连斯基的通话,推动“和平缔造者”的叙事,同时修复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本周的争议言论造成的损害。
在接受法国电视台TF1采访时,卢沙野对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主权提出质疑,称他们没有有效的国际法地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政治学者庄嘉颖表示:“卢沙野的表态在欧洲引发很多人的不满,因此,有些解读认为,在此时机与泽连斯基联络是试图表明,中国严肃对待欧洲对于主权和和平的忧虑。”
然而,一些观察人士认为,这次通话远超过控制卢沙野表态带来损害的范畴,而是北京希望借助俄乌冲突,塑造自身作为全球性大国有能力推动和平进程的形象。
台湾国立东华大学冯儒莎(Zsuzsa Anna Ferenczy)助教表示:“这是一个向国内传递中国在国际上很重要、能推动和平进程的形象的机会。”
她向德国之声表示:“这也是向全球南方国家发出信号,这些国家在观察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举动和记录。如果中国真地成为推动俄乌向前进的力量,对北京而言,将是在全球塑造这一形象的巨大机会。”
冯儒莎补充说,与泽连斯基的通话仅仅是北京在不断发展的局势下塑造自身形象的一个步骤。
对中国中立性的质疑仍存
中国不断强调自身在乌克兰战争中的中立性的同时,分析人士以及一些国家领导人则仍对北京的真实意图抱有怀疑。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在接受德国之声独家采访时,对中国作为调停者的可信度提出质疑,并强调北京要成为真正的调停者,前提必须是对俄罗斯的侵略作出谴责。
自去年2月,北京与俄罗斯通过在多个领域深化双边关系,来建立“无上限的伙伴关系”。
尽管北京没有对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但也没有谴责俄罗斯的侵略或者将冲突定性为“战争”。
尽管中国2月试图通过推出一项12点和平计划塑造其“和平缔造者”的形象,但却缺乏向俄罗斯施压的行动,令外界对其真正立场产生很大疑虑。
东华大学的冯儒莎表示:“中国的文件内容没有显示出北京改变对这一战争立场的迹象。”
冯儒莎指出,该文件几乎忽视了有一场针对乌克兰的战争正在进行。而在许多欧洲国家看来,北京与乌克兰和俄罗斯双方都进行了对话,——就好像这一项上打了勾,以此显示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是中立者。
冯儒莎向德国之声表示:“我们必须谨慎关注中国在此次通话后如何行动。”
尽管对中国作为调停者的可信度一直存有质疑,但一名前乌克兰外交官表示,中国对这一战争保持模糊立场符合各方的利益,因为如果北京与“并未赢得这场战争的占领者”结成联盟,那么将损害乌克兰的利益,对世界也将是灾难性的。
乌克兰前驻奥地利大使舍尔巴(Olexander Scherba)表示:“我认为,中国对此保持模糊是合乎逻辑和谨慎的。”
欧盟对华的困境
欧盟和一些欧洲国家对习近平与泽连斯基的通话表示欢迎,德国政府称之为“一个好的信号”,但东华大学的冯儒莎认为,欧盟仍面临在一些国家存在质疑的情况下如何应对中国的困境。
她对德国之声表示:“我认为,欧盟需要保持对俄罗斯以及中国清晰、强硬的立场,也需要谴责缺乏实际行动。”
“如果欧洲不能按照国际标准的基本原则推动和平进程,包括尊重领土主权完整,那么,中国将会按自身的议程来予以推动。”
欧中之间的信任仍然脆弱,一些乌克兰专家认为,在当前时机下,中国安排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通话的目的之一是,为参与将来可能的和平谈判奠定基础。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访问研究员波伊塔(Yurii Poita)表示:“中国正在做准备,建立通讯渠道,向乌克兰派遣特使,或许以此更好地了解局势。”
他说:“这或许是为北京未来参与和谈创造条件。”
然而,波伊坦认为,由于俄罗斯是北京非常重要的战略伙伴,北京不大可能成为一个公平的调停者。
他向德国之声表示:“中国正与美国处在一场战略竞争中,而其经济与俄罗斯经济相互补充,中国最终仍将倾向于俄罗斯。”
▲德国之声(DW)4月29日报道:泽连斯基:从中方那里听到了尊重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周五表示,在日前与习近平的通话中听到了对于领土主权完整和联合国宪章等原则的“尊重”,他还透露自己请求中方帮助促成乌战俘和“被绑架儿童”返回。与此同时,俄罗斯在周五对乌克兰多地发动新一轮炮击,基辅方面则称已经准备好反攻。
(德国之声中文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一次对日前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通话做出了积极的反馈。他在周五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在这次电话会谈中,双方谈到了乌克兰的领土主权完整和联合国宪章——“我们听到(中方)对所有这些原则的尊重”。泽连斯基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
这位45岁的乌克兰总统还透露,他在通话中向习近平提出,请求中方帮忙向莫斯科施加影响力,以促成乌克兰战俘和“被绑架儿童”回国。据乌方称,这其中涉及到“将近2万名儿童”。到目前为止,其中只有大约360名被接回乌克兰。
泽连斯基表示:“我坦率地说,目前在帮助我们乌克兰孩子回国的,只有乌克兰自己。”虽然联合国方面也做出了努力,但是收效甚微。所以他在这方面也向习近平提出了求助。“我们必须让各方都参与进来,才能向俄罗斯侵略者和绑架我们孩子的恐怖分子施加压力。”
本周三,泽连斯基和习近平进行了乌克兰战争爆发14个月以来的首次通话。此前,习近平在3月份访问俄罗斯期间,已经与普京进行了面对面的会谈。批评者指责中国暗中支持莫斯科,但是基辅方面至今态度谨慎,未对北京提出过此类谴责。
俄罗斯发动新一轮袭击
与此同时,俄罗斯在周五袭击了乌克兰各地的多座城市,造成26人死亡,其中包括5名儿童。这一轮新的袭击目标包括该国中部历史名城乌曼(Uman),法新社记者在当地一个被炸毁的住宅区看到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挖掘遇难者尸体。
俄罗斯军队在冬季持续发动以瘫痪乌克兰能源供应网络为目标的袭击之后,曾经暂停攻势,如今这新一波导弹袭击等于结束了为期数周的停顿。
除了乌曼之外,俄罗斯导弹还集中了第聂伯罗(Dnipro)的内城。这座乌克兰中南部城市还尚未从1月份一栋建筑被炸造成40多人死亡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就又遭袭击。
与此同时,赫尔松南部地区当局周五也表示,俄罗斯军队炮击了小镇比洛泽尔卡(Bilozerka),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俄罗斯最近的袭击表示谴责,并誓言一定要反击。“只有终极的恶魔才会对乌克兰发动这样的恐怖袭击”,他在周五的晚间讲话中说。
当天早些时候,乌克兰防长热斯尼科夫也对媒体表示,该国武装部队的反攻计划已经准备就绪。他说:“只要上帝愿意,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指挥官决心已定,我们就会这样做。”
(法新社、德新社)
▲德国之声(DW)4月29日援引德语媒体:习近平的两个目标
《新苏黎世报》指出中驻法大使卢沙野的争议言论或许不像北京所言仅是“个人意见”;《科隆城市报》认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想借对乌克兰释出善意,实现两个看似矛盾的目标。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刊登题为“习近平的‘反外交官’揭示了北京的世界观”评论文章:“具有咄咄逼人形象的‘战狼’外交官代表了中国希望被视为的样子——即作为一个值得被尊重的大国。同时,他们也暴露了北京的帝国主义世界观,围绕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的争议就说明了这一点。”
“所谓的‘战狼外交’是习近平担任领导人时期的产物,这个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战争电影《战狼》,意指那些特别具有民族主义精神的海外中国官方代表。这些‘反外交官’将其角色定位为:以大声抗议来反击对中国的批评,并传播共产党的世界观,他们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国内民众推崇。不过,‘战狼外交’正在损害中国在国际间的声誉,但北京的统治者也能接受这件事,因为他们不是希望中国受到喜爱,而是希望中国受到尊重。”
评论写道:“这不是卢沙野第一次以‘战狼’的姿态引起关注,但这一次,他的行为在上级的眼里过了头。中国承认以前属于苏联的国家为主权国家,而且不把如克里米亚等被俄罗斯武力吞并的领土视为为俄罗斯领土。中国外交部事后急忙收拾卢沙野留下的残局,称中国的立场没有改变,而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也删除了其网站上的卢沙野受访稿。”
“中国正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争夺影响力,但卢沙野的言论已经在这些国家中激起了对中国的恐惧和不信任。而欧洲国家,特别是东欧对于卢沙野的表态也是如此反应。”文章提到,自从习近平不顾战争,与普京宣布两国间“无上限友谊”以来,欧洲对中国的怀疑情绪持续增长。
“中国官方称坚持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但如果中国不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这些话就显得很空洞。因此,卢沙野的言论很可能揭示了北京的世界观:中国的统治者从大国势力范围的角度来看待世界,把较小的国家视为大国的棋子。”
尽管北京试图把卢沙野的言论定性为他的个人意见,但作者认为这不应该被视为个人失误,毕竟他仍具有中国大使的身份。文章称,虽然进展缓慢,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正试图软化领土完整的原则,为此它引入了‘合理安全利益和关切’的概念”。
“这些有可能构成使用武力的理由:如果一个大国入侵另一个大国的势力范围——正如北约在普京和中国统治者眼中所做的那样——这就产生了‘合理安全利益和关切’。这应该让南中国海周边的国家特别深思,中国的行为已经多次表明,它不把国际法放在眼里。”
国际社会对于本周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通话多持肯定态度,但《科隆城市报》刊登的“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的策略”评论却不这么乐观。作者称:“在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通话仅一天后,接踵而来的是幻灭感:仔细观察会发现,两国元首自战争开始以来的首次对话主要是北京的一个巧妙举措。特别是因为最近的外交丑闻,这对习近平来说是一个有利的时刻”文章提到,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在一次采访中质疑前苏联国家的主权,从而引起欧盟的极大不满。因此,作者认为“现在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止损的问题”。
评论提到,习近平想借机完成两件事:“中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主要可以通过向基辅派遣特使的提议实现两个看似矛盾的目标: 面对布鲁塞尔,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和平调解人,但目前为止还不用做出任何实际行动。另一方面,他也有可能间接地帮助他的‘老朋友’—— 俄罗斯统治者普京。毕竟乌克兰军队目前正在准备大举反攻,现在中国便能通过外交干预进一步推迟反攻日程。”
“事实是北京从莫斯科的依赖中获利,它对让俄罗斯政府陷入生存危机没有任何兴趣。克里姆林宫的权力更迭,甚至是4000公里长的(中俄)共同边界上的动荡对习近平来说都是最糟糕的情况。”作者在最后呼吁:“为了证明批评者是错误的,中国领导人至少要把‘房间里的大象’指出来: 莫斯科是这场冲突中的侵略者。”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德国之声(DW)4月29日援引德语媒体:应该接受中国的调解吗?
对于习近平与泽连斯基之间的电话会谈,德语媒体分析认为,虽然西方有理由去怀疑北京调解姿态背后的动机,但是目前却并没有更好的替代选项。毕竟中国是当今世界唯一还能对俄罗斯施加重要影响力的国家——而泽连斯基应该也看到了这一点。
(德国之声中文网)虽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战争爆发以来的首次通话,但是乌克兰战场上的炮火硝烟仍在持续。《世界报》在线版(welt.de)发表署名评论文章指出,对于北京作出调解姿态的背后用意,人们当然可以存疑,但问题是——眼下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选项。
文章开篇写道:“不管怎么去看,目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应该是没有任何作出让步、实现俄乌持久停火的意愿。”尽管从莫斯科的视角来看,战场上的局势发展绝对不容乐观,但是克里姆林宫那边没有任何退让的迹象。
作者Jacques Schuster分析认为,退一万步讲,就算是普京出人意料地做出了妥协,那么谁来保护乌克兰的安全这个问题仍然是悬而未决。因为在撕毁条约这方面,俄罗斯早已是“前科累累”——在1994年的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中,俄罗斯作为缔约方之一,保证尊重乌克兰现有领土的独立和主权。但违背这样的协议对于莫斯科来说显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即使今天乌克兰和俄罗斯达成了某种停火协议,又有什么实质意义呢?
作者认为,要想在乌克兰的安全利益、俄罗斯的诉求和重要的和解姿态之间取得必要的平衡,其难度“不亚于用火柴棍来重建纽约的所有高楼大厦和公园”。“尽管如此,西方国家面对这样的一个西西弗斯式的艰难使命,连尝试努力一下都不愿意,也是令人惊奇的。”
“西西弗斯式任务”这个典故来自希腊神话,说的是对西西弗斯的一种惩罚:他必须用尽全力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但每次快要到达的时候,巨石又会滑落,滚回山下,他又得重新开始,如此周而复始却又徒劳无功。
即使在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重建和平这项任务是如此的艰巨,那么西方国家是否打算彻底放手不管了呢?作者发问道,难道西方愿意把自己局限于武器提供方的角色中吗?中国是否应该成为唯一被交战双方都认可的调停人?
“至少北京具备给莫斯科施加影响力的必要实力。现在俄罗斯政府已经完全依赖于中国,而北京也乐于保持俄罗斯这个小伙伴落后于自己的地位。”文章分析指出,由于现在俄罗斯彻底战胜乌克兰已经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习近平有充分的理由通过会谈去寻求一个对于双方来说都能挽回颜面也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习近平(进行调解)的动机是否单纯,人们当然有理由去怀疑。但是怀疑又有何意义呢?诚实的中间商本来就很罕见。人们的目标仍然是建立一个稳定的秩序,而在这个格局之中,没有任何一方心怀怨恨,随时都要抓住任何机会去用暴力推翻现存的秩序。”
泽连斯基的策略
《法兰克福汇报》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分析了乌克兰政府到目前为止对中国的态度。该报记者Nikolas Busse指出,基辅方面在近几个月里面对北京采取的是现实主义政治路线。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此前提出的所谓和平计划在乌克兰得到的反响远比在欧美主要国家要友好积极得多。
“这一点也不奇怪。中国是这个世界上为一个还能够对俄罗斯施加有效影响力的国家。习近平不会、也不能向普京发号施令。但是如果没有来自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商的支持,普京的地位可能会更加受到削弱。”
文章进一步分析指出:“泽连斯基的策略得到了回报——他和习近平通了电话,并且对方已经承诺要派遣特使前往乌克兰。这体现出两个重要因素:一方面,这位中国领导人确实愿意在冲突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也许中国最近在中东取得的外交成功也给他带来了鼓舞,毕竟美国在该地区的外部执法者地位受到了撼动。另一方面,习近平没有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俄罗斯这一个篮子里。他这样做是有底气的,因为普京对他的依赖性已经足够大。”
至于中国的调解努力能走多远,目前还无法预测。作者总结道,毕竟俄罗斯和乌克兰在这场战争中所寻求的目标仍然相距甚远,而且双方的物质资源也都还没有耗尽。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4月30日报道:习近平开始抛弃普京?
泽连斯基/习近平/普京资料照片
中国对俄乌战争立场似乎有所转变。在 4 月 26 日所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 77 届会议第 69 次全体会议中,旨在加强联合国同欧洲委员会的合作案的全案表决中,中国投下赞成票,提案内容提及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引发外界关注。巧合的是,当天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通了 1 小时的电话。新头壳报道猜测通过联合国的俄罗斯侵略陈述案,北京投下赞成票是否显示风向转变?
据该报30日报道称,此次的“联合国同欧洲委员会的合作案”,内容包括回顾、肯定、赞扬、认识联合国同欧洲委员会的合作,全案并提及联合国秘书长关于联合国与欧洲委员会合作的 38 项报告。
联合国官网提供当天(4/26)全长 2 小时 21 分的讨论与表决该案(A/77/L.65)的视频,在第 37 分钟时,该案序文的陈述中提到:“俄罗斯联邦在侵略(aggression)格鲁吉亚之后侵略了乌克兰,在此之后,欧洲现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俄罗斯联邦在欧洲委员会的成员资格已被停止,因此需要加强联合国同欧洲委员会的合作,目的特别是在尊重任何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的基础上,迅速恢复并维护和平与安全,确保在敌对行动期间遵守人权和国际人道法,向受害者提供补救,并将所有对违反国际法行为负责的人绳之以法。”
有些国家针对关于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这一条序文提出异议,认为此段叙述与该文无关,而大会进行表决,赞成的有 80 个国家,俄罗斯等10国反对,48国弃权,中国投弃权票。
但在第39分钟,就此案做“全案表决”时,共有 122 个国家投下赞成票、5 国投反对票、18 国投弃权票,反对的 5 国为俄罗斯、白俄罗斯、北韩、尼加拉瓜、叙利亚。中国罕见地投出赞成票。
先前联合国就有关俄乌战争的议案,尤其是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议案,中国全都投了弃权票,因此被指责偏袒俄罗斯,与世界主流意见背道而驰。但这次中国先就俄罗斯侵略的陈述投弃权,但却在全案投下赞成,也引起外界关注。该报称,部分大陆网友已在观察此案的发展。
中方代表的表现跟过去有所不同,过去在与乌克兰相关的多项决议案中,中方一般都投反对或弃权票。比如:2 月 23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乌克兰起草的决议案,要求俄罗斯“立即、完全和无条件地”从乌克兰撤军。当时有 141 个成员国投票批准了这项决议,7 个国家投票反对,还有 32 个国家投了弃权票。中共代表当时投了弃权票。
但极其巧合的是,26 日当天,中国新华社报告习近平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了 1 小时的电话。据《新华社》的说,习近平表示,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乌关系的政治基础。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愿同乌方一道,把两国互利合作向前推进。
新头壳关于习近平抛弃普京?中共对谴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联合国决议投赞成票的报道还称,俄罗斯侵犯乌克兰期间多次轰炸民宅、屠杀平民,引发国际社会怒火,中国却持续和俄罗斯深化战略伙伴关系,近日“充当和事佬”又从未要求俄罗斯撤军,而中共日前罕见对包含谴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内容的联合国决议投下赞成票,相关讯息目前在微博已遭删除。外界解读,中共近期的一连串举动显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有可能会抛弃俄罗斯总统普京。
该报引述网易号“张家栋观世界”4月29日贴文指称,中共在“联合国同各区域组织及其他组织的合作:联合国同欧洲委员会的合作”决议中投下赞成票,而该决议明确包含有“俄罗斯联邦在侵略格鲁吉亚(乔治亚共和国)之后侵略了乌克兰”的内容。
“张家栋观世界”在贴文中详细介绍,该决议共有两轮投票。其中第一轮投票中,中共投了弃权票,第二轮投了赞成票。因该决议中提到了俄乌冲突,并且明确指出俄罗斯在侵略乔治亚后,又侵略了乌克兰。这导致俄方代表的不满,指该表述具有“高度政治性”,要求就该表述进行单独表决,如果反对票占多数,那么该条款应删去。这便有了第一轮投票。
在第一轮投票中,赞成票81张,反对票10张,弃权票48张。因此俄方抗议无效,该条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条款得以保留。在本轮投票中,中共、南非、印度还有巴西都投弃权。而第二轮投票是对整个决议草案的表决,共投出122张赞成票,包括中共,印度、巴西也投了赞成票;弃权票只有18张;反对票5张,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叙利亚、朝鲜和尼加拉瓜。
“张家栋观世界”认为,这说明“在国际社会看来,欧洲要比俄罗斯重要的多。如果反对这个决议,就与欧洲怼上了,这应该是中国印度和巴西投赞成票的主要原因。”网友则纷纷留言表示:“完全在意料之中,是出卖的时候了”、“这不是偶然事件,欧洲六月份要讨论与中国的关系。不表现一下行吗?”
该报道称,也有网友指出:“可能是国防部长去俄罗斯想要俄国的先进武器的关健技术,老俄不给,所以投老俄侵略的赞成。”还有人直指是中共驻法国大使卢沙野日前“前苏联国家无主权”的言论起了作用,留言狠酸:“也许,撒野大使在其中起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卢沙野21日节目中在接受采访时宣称:乌克兰被强占的克里米亚地区“一开始就是俄罗斯的”、“前苏联国家不是主权国家”。该言论引发在国际上引发轩然大波。随后,习近平在承诺了一个多月后终于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通了电话,并保证“不拱火浇油”。
新头壳引述历史学家、美国飞天大学教授章天亮在他的YouTube频道“天亮时分”中分析,乌克兰反攻在即,俄罗斯的失败可能不远了。虽然中共不愿意看到普京政权的灭亡,而且俄罗斯垮掉后,中共在国际上会变得更加孤单,但是,当局势无法挽回时,中共就会抛弃普京。
▲德国之声(DW)4月30日墙外文摘:习泽电话会谈,中国又成最大赢家?
有评论认为,既然交战双方都没有放下既定立场,目前俄乌根本没有停战和谈的意愿,对习近平来说乐得大作好人,劝和促谈,听不听悉听尊便,但是我作为“和平建设者”的形象更加鲜明,北京只有获利而无损失,何乐不为?
(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风传媒”发表文章《习泽电话会谈─俄乌照打,中国乐当好人》,作者孔令信指出,北京并未将俄乌和谈做为第一优先的国际外交事务。整体来看,泽伦斯基选择此时和习近平电话会谈,显示乌方有意化被动为主动。首先外交上争取中方的支持就是要利用北京来“控制”普京。能够让俄力走上谈判桌当然很好,若是不行也可以让俄方有所顾忌,对乌方来说,压力相对降低。
文章说,至于乌军部署的春季大反攻,美方与欧盟的军援并未完全到位,巴赫姆特的拉锯战也还在激战中,乌军对于春季能否大反攻还在未定之数,此时拉出北京来争取军援极大化与更多的时间让官兵接受新武器的训练。这对乌军的实力强化不无助益。
作者说,既然交战双方都没有放下既定立场,目前俄乌根本没有停战和谈的意愿,对习近平来说乐得大作好人,劝和促谈,听不听悉听尊便,但是我作为“和平建设者”的形象更加鲜明,北京只有获利而无损失,何乐不为?所以,习近平接了泽伦斯基的电话,谈了将近一小时,引起国际的关注之后,后面也就悄无声息了!
改写历史:“六四”失忆症正在香港重演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中共正在抹杀香港的记忆》,作者林慕莲指出,在香港这座科技程度很高的全球性城市,抗议活动曾在世界范围内被直播。但如今当局不仅遏制未来的抗议,还试图改写香港的历史。历史修正主义——伴随着对记忆的改变或抹杀——是一种压制行为。这也是中国在暴力镇压1989年北京民主示威活动后使用的相同策略。然后逐渐实施国家引导的失忆症。政府先是大肆宣传,将这些抗议活动定性为必须镇压的反革命叛乱。但许多年来,政府慢慢消除了公众对其杀戮的所有记忆。
文章指出,失忆症的剧本包括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大规模灌输教育。新的学校教科书称,1997年被英国归还给中国的香港从来不是英国的殖民地。历史就是身份,挑战香港人经历的这一基本原则就是攻击他们的身份。英国没有在香港建立完全的选举民主,但它留下了对公民价值观、新闻自由和政治参与的顽强尊重,这些都为2019年的大规模抗议活动提供了动力。改写历史的行为动摇了这一遗产的基石,将香港人重塑为占领势力的受害者,而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作者说,在中国不能公开纪念遭到血腥镇压的天安门运动时,香港人每年自发地为在北京和其他地方被杀害和监禁的人们举行守夜活动。现在,保持这座城市的往事记忆的重任,落在了新的香港侨民身上。
极权者如何心甘情愿地弃权?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如何让独裁者放弃权力──谈中国未来转型的几种可能(三之一)》,作者羽谈飞认为,关于民主转型的历史论、阶段论、文化论、国情论、素质论等任何推诿之词,都属于顽固抵御转型的掩耳盗铃。因此,摆在中国今天的国家转型问题,既不存在转与不转的问题,也不存在何时转的问题,更不存在向何处转的问题,唯一只剩下如何转的问题。
文章说,极权者是否愿意弃权,主要决定于三点:(1)极权环境压力是否超越了极权者的心里承受程度;(2)极权者是否还尚存最起码的人性道德;(3)极权者是否还具有正常的智力思维。如果极权领袖有意愿,那么说明他本人的包袱已经不是阻力,关键就是看极权系统的包袱阻力有多大。这个罪孽包袱主要包括反人类罪孽和特权腐败罪孽的沉淀量。
作者说,根据领袖变革的三大约束障碍,请问今天中国,幻想领袖变革实现国家转型的可能性还有吗?因此,那种以不断歌颂胡耀邦、蒋经国、吴登胜、德克勒克为引子来触动顶层出现领袖变革的寄望,注定是一厢情愿,即便胡赵阴灵回转也只能两眼一瞪而无力回天。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美国之音(VOA)5月1日:聿文视界:习泽通话,习近平想得到什么?
编者按:这是邓聿文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上周三习近平和泽连斯基的通话让很多观察家感到有些突然。尽管国际舆论倾向认为习泽二人以某种形式的直接对话会在某个时候进行,但对何时对话是没有把握的。
不过在我看来,习泽的这则通话选在4月26日是不奇怪的。我在习近平3月20日访俄时给一家政治风险咨询公司的咨询中明确说,习最快4月下旬会跟泽连斯基通话,也有可能是5月,最晚不会超过今年上半年。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各方对二人通话期待已久,而且既然中国宣称它对俄乌持中立立场,不偏袒俄罗斯,在外交部2月发表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的12点主张,并且习在3月下旬访问了俄罗斯,表现出了要下场调停俄乌战争的意愿后,他就必须跟泽连斯基以某种方式直接对话交流,这中间用1、2个月的时间做准备,差不多了,拖得太长,比如到今年下半年,会被外界质疑没有诚意;可在访俄见完普京后马上和泽连斯基联系,也会让俄罗斯产生怀疑。1、2个月会被中国外交当局认为是比较合适的,同时可以在这期间观察俄乌战争的变化以及外界对中国试图调解冲突的反应,来决定通话具体谈什么。
但是习这次同泽连斯基通话,由于此前几天发生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否认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后的主权地位的“失言风波”,让刚刚有些回暖的中欧关系受到冲击,从而也有为该事件降温的考量。卢的“失言”虽然被中国外交当局划为他的“个人发言”,不代表中国政府的立场,可事情还是没有停息,此时习主动给泽连斯基打电话,这一举动表明中国政府是重视乌克兰的,从而间接回应了卢沙野的“失言”,能很好起到为此事降温的作用。
那么如何来解释中国官方特意强调这是习应约同泽连斯基通话的?其实这和中国官方说法不冲突。因为之前,泽连斯基多次公开表示他愿同习近平对话,亲自会见习,但中国外交当局都没有正面回应,只是透过信息传递习愿意在时机和条件成熟时同他对话,而在卢沙野“失言”风波发生后,习主动打这通电话,从外交礼仪上也可视作是应约通话。对乌克兰而言,主动还是应约不重要,重要的是习泽二人通上了话。
之所以说习泽通话有为卢沙野事件灭火的考虑,一条直接的证据就是中方公布的新闻稿中有“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乌关系的政治基础”这句话,它泄露了“秘密”:习在通话中特意表示“相互尊重”各自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实际就是要告诉外界,中国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当然也就是尊重苏联原加盟共和国独立后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才是中国政府的真正立场,卢沙野表达的是他“个人意见”。
现在来看看两人通话的内容。从中国外交当局公布的通话文本看,习基本在重复2月中国政府发布的立场文件的内容和腔调,没有超出那个范围,依然强调中国的核心立场是劝和促谈,所作所为光明正大;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反对核战争,核战没有赢家,各方都应保持冷静克制,共同管控好危机;各方理性的思考和声音在增加,应抓住契机,为危机的政治解决积累有利条件等。所不同的是,习表示,中方将派欧亚事务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访问,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同各方进行深入沟通。
根据泽连斯基透露的信息,二人通话时间达1小时,简单估算一下,除去翻译,两人对话用时应该在30-40分钟,这个时间能够谈的内容有很多,故可推断,他们谈到的东西要超过中国官方公布的。外界现在还无从知晓习对泽连斯基承诺了什么,让后者认为这次通话“有意义”,并随即宣布派驻新的乌克兰驻华大使,这个职位已经空缺了两年。
中国外长秦刚随后在同中亚五国外长的会谈中谈到习泽通话的意义,称这是中方着眼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采取的重要步骤,再次体现了中方劝和促谈的一贯立场。将秦刚此话换成百姓能够理解的大白话就是,习亲自同泽连斯基交流,意味着中国接下来要采取实际行动劝和促谈,而非仅限于呼吁,所以才会派特使访问基辅。
这是否表明中国外交当局对事情朝向政治解决的方向有某种把握?否则不会在此时贸然派特使赴乌访问。很可能,习在3月访俄时拿到了普京的某些承诺,而俄乌战争进展到目前,相关各方都有些疲倦,在法国总统马克龙、巴西总统卢拉等相继表现出也要去推动俄乌战争用一种和平方式解决的情况下,习认为泽连斯基可能会对中国的和平倡议做出一定程度的呼应,也可能是某种承诺,那么在中国的调和下,俄乌双方或许能够就停火达成最低限度的共识。
中国外交当局当然明白,即使俄乌之间的停火能够实现,也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但习仍决定同泽连斯基通话,着手推进劝和促谈,必然还有更深层的考虑。从外交当局的研判来看,俄乌战争是改变21世纪世界秩序的一场战争,中国要想在和美国的竞争和对抗中化被动为主动,最后胜出,欧洲是关键一环。由于美欧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一致,中国想要撬动美欧关系很难,然而俄乌战争提供了一个契机,如果中国能够调停俄乌停火,欧洲国家至少是其中的老欧洲是欢迎的。这样美国要号召老欧洲共同围堵中国很可能面临后者的抵触,从而使中国减轻压力,为突破美国的围堵打开一个豁口。
另外,若通过中国的调解让俄乌双方走向谈判桌,也将彰显中国已经具备调停地区复杂事务的能力,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大国,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了。这对世界产生的震撼作用将非常大,从而极大提升中国在整个世界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地位和向心力。现在全球南方国家的自主意识已经兴起,它们不满自己所处位置,有改变世界秩序的念头,在这点上和中国有着共通之处,就此而言,中国会在南方国家中找到同盟军,美国和西方能否抵御这股变革世界秩序的力量,是个未知数。
一句话,中国假使调解俄乌冲突成功,在和美国的战略竞争中就将处于一个有利地位。有鉴于此,尽管外交当局也认识到调停会相当艰难,但认为值得试试。而撮合沙特和伊朗的复交及其在中东产生的某种骨牌效应,增加了外交当局的信心。这或许是习近平选择此时和泽连斯基通话的根本出发点。
邓聿文 美国之音特约评论员,曾在中国做过记者,现居美国,作者本人这样介绍自己说:“曾经在体制的边缘,因而更能洞察所谓‘新时代’的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