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斌:从笑容中阅读悲痛——寒冬里的记忆和风雪中的逆行

谨以此文献给用艺术作品表达和记录真实历史,以此唤醒人性和良知的所有艺术家。

 

生活在温哥华,如果我们华人的感受仅仅停留在“好山、好水、好寂寞”里,无论如何都是我们这代移民的悲哀。生活在温哥华,如果我们的心灵都难以摩擦出些许的火花,那么,在这个世界上,还会有哪座城市、哪片土地,能让人魂牵梦萦?

无论你操何种语言,有什么肤色,信仰何种宗教,带着怎样的政治、文化背景,迷恋什么爱好,怀有何种特长和绝技,在温哥华这块自由和包容的土地上,总有一方属于你的空间。

我要讲述的,就是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多年前“温哥华露天艺术博物馆双年展”(Vancouver Biennale Open Air Museum)中,几位中国大陆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是怎样迸发出如此巨大的力量,猛烈撞击温哥华人心灵的故事。

一、高氏兄弟和“毛小姐企图站稳在列宁头上”

2009年末和2010年初,当温哥华人沉浸在即将来临的冬奥会狂欢的喜悦中时,在大温哥华地区列治文市(Richmond, B.C.)通向奥林匹克速滑馆的艾尔德布列杰路(Alderbridge Way)和艾尔姆布列杰路(Elmbridge Way)交叉路口一尊新矗立起来的雕塑作品,引发了列治文这座加拿大著名的“中国城”建市130多年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争论。

这件雕塑作品,就是“毛小姐企图站稳在列宁头上”(Miss Mao Trying to Poise Herself at the Top of Lenin’s Head)。其作者高氏兄弟——高兟和高强,创作了一系列以“毛”为主题的作品,成为闻名国际的中国大陆当代艺术家。但是,在中国,他们的名字却难以被公众知晓。


图一:2009年12月23日,高氏兄弟的作品“毛小姐企图站稳在列宁头上”在大温哥华地区列治文市安装完毕,本文作者拍摄于施工现场。

这座雕塑,激发起大温哥华地区市民的大量评论和围观,列治文市的城市报《列治文回顾》(The Richmond Review)和《列治文新闻》(Richmond News)连续刊登读者来信达数月之久。虽然大部分读者的来信评论保持着温和、克制的态度,但也有不少西人读者把列宁和毛泽东这两位共产主义政权的代表人物直接称作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将他们同纳粹元首希特勒相提并论。更有读者来信发问:谁将成为下一位塑像的主角?是希特勒?斯大林?还是萨达姆?言辞之激烈,据我所知在大温哥华地区乃至整个加拿大历史上都属罕见。2010年1月,甚至发生了雕塑被人用红漆画上骷髅和绑上胶带的事件。

温哥华中领馆出于维护毛泽东和列宁的“尊严”,向列治文市政府发函提出移除这尊雕像的要求。与中领馆要求移除雕像的原因不同,有不少温哥华地区的市民同样请求列治文市政府出面协调立即移除雕像。一位名叫Andrew Caras的读者在给报社的信中这样写道:他第一次见到这座雕像,是从机场接他母亲来加拿大。当路经这座雕像时,他母亲惊讶地叫了起来:“我的天哪,这不是列宁吗?” Caras说他顿时觉得羞愧万分。他在信中写道,当游客来到加拿大看到这座雕像,他们并不了解我们对待这座雕像的态度和评论,游客会误认为我们加拿大人在崇敬他们。

耐人寻味的是,这个华裔几乎占据了半数人口的列治文市,鲜有华裔市民出来发表评论,却有华人来信指责“无知的加拿大人在发表对该雕塑的评论前应该先弄懂中国的历史”。我为此查阅了一些报道,张氏兄弟的父亲在文革中因遭受残酷迫害而自杀。文革中,年幼的我也亲眼目睹了自己的父母在精神和肉体上遭受严酷的迫害。我相信现在生活在温哥华的不少移民都经历过文革,自己或家人可能也遭受过不同程度的伤害,创伤还没有完全愈合,而我们中的许多人就算在加拿大这块自由、多元和包容的土地上,也走不出恐惧的阴影,许多人不得不回避反思、选择忘却和沉默,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代移民的悲哀。

二、岳敏君和悲伤的“笑人”

来到温哥华的英吉利湾(English Bay),几乎没有人能不被路边一组憨态可掬的“笑人”铜像打动心弦。这组“笑人”,同样有着一个妙不可言的英文名称:“A-MAZE-ING LAUGHTER”。他们的作者,就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大陆艺术家岳敏君。他的一系列笑人作品,成了他雕塑和绘画艺术的招牌面孔。


图二:温哥华英吉利湾展示的中国视觉艺术家岳敏君创作的大型铜质雕塑作品“笑人”(A-MAZE-ING LAUGHTER)。本文作者拍摄。

岳敏君的早期作品“处决”,描绘了一队作持枪状的灰衣人,轻松地举枪瞄准站立在琉璃红墙皇城根下的另一队神态从容、赤裸上身的笑人。在“六四”后敏感的岁月里,非常容易让人联想到作品想要表达却又不能自由表达的主题。这正如他所说的他这一代艺术家在1989年天安门事件后“有一种深深的迷失和幻灭感”。 看懂了这幅“处决”,自然就能理解《纽约时报》曾经在评论中采用这样的标题来介绍他和他的作品:“岳敏君,一切不能回忆的悲都在这笑里”(原文出自诗人欧阳江河给岳敏君题写的诗句,刊登在卡地亚基金会展览图册上)。

“处决”曾以极低的价格被人买走,而十年后的2007年10月12日,此作品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竟以293万欧元的价格拍卖成交,创下了当时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此作品也成了岳敏君的代表作。

当2009年温哥华英吉利湾畔的“笑人”开始展出后,温哥华市民和游客立即被该作品迷住了。大家争相在作品前模仿“笑人”的姿态拍照留念;圣诞节来临之际,人们又自发地给“笑人”穿戴圣诞服饰;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又为“笑人”佩戴上编织的花环。大家与“笑人”持续进行强烈的互动——没有什么艺术形式能让一件作品引起人与人、人与作品的互动更具有艺术感染力了。顷刻间,它就融入了温哥华人的心中。

2011年,当温哥华露天艺术博物馆双年展两年的展期即将到期时,温哥华的主要报纸再次谈论起这组雕塑。此刻的主题是:留下,还是离去?当时该作品的要价达500万加元之巨,但温哥华人的意愿却难得如此一致:很想留下来,募捐钱筹款。

最终,艺术家愿意将5百万加元的作品以150万加元出售,温哥华本土运动品牌露露柠檬(Lululemon)的创始人Chip Wilson先生和妻子Shannon女士捐款150万,将这十四尊“笑人”永远留在了温哥华。

今天,“笑人”何去何从的悬念早已结束,但在温哥华这个华人移民和富豪云集的地方,华人移民们究竟如何参与到温哥华万花筒般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之中去,究竟能量力为温哥华的社区做些什么样的贡献,还是游离于局外用看客的心态去享受温哥华的“好山、好水、好寂寞”,但愿不会成为一个新的悬念。

今天,当我们站立在温哥华风光旖旎的英吉利湾,面对着这些迷人可爱的“笑人”时,我们温哥华人中又有多少人,能够从这样的笑脸中,看出自己和他人曾经经历过的悲痛来?

三、艾未未和他的“F草”

2014年秋、冬季的温哥华,对中国大陆艺术家而言,无论如何都可以称得上是“艾未未的季节”。2014年9月5日~11月30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莫里斯和海伦贝尔金美术馆(Morris and Helen Belkin Art Gallery)举办“艾未未——纽约摄影展1983~1993”;12月15日,温哥华美术馆(Vancouver Art Gallery)“中国当代艺术展”开幕,艾未未的装置艺术作品“嘭”(Pang)入选;12月17日,温哥华露天艺术博物馆双年展在海港绿色公园(Harbour Green Park)揭幕艾未未的大型钢制作品“F草”(F Grass)。一系列艾未未作品的密集展出,令人目不暇接,也让温哥华人大饱眼福。

其中,我最推崇的,就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莫里斯和海伦贝尔金美术馆举办的“艾未未——纽约摄影展1983~1993”。从一万多枚底片中精选出的227张黑白照片,记录着不只是艾未未个人的纽约十年生活、奋斗的片段,更可以看到几乎涵盖中华当代艺术多个领域的代表人物——李安、谭盾、陈逸飞、姜文、冯小刚、顾长卫等一长串名字和他们曾经在纽约生活、求索和工作的各个侧面。那些当年无人知晓的名字和面孔,如今早已成为大腕而被大家熟知。


图三:2014年9月5日~11月30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莫里斯和海伦贝尔金美术馆(Morris and Helen Belkin Art Gallery)举办“艾未未——纽约摄影展1983~1993”。本文作者拍摄。

通过这些黑白照片,我们不难体会到当年这些初来纽约的艺术追梦者的无奈和痛楚,其中大量的画面表达了这样的情景:语言的障碍,游离于边缘而无所事事,浪迹街头,贫困、窘迫和居留身份的困扰等生活中的种种艰辛和不易。但他们在纽约的拼搏和滚打,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和见识,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和韧性,这对于一群从刚开启的国门中走出来的迷茫青年来说,尤其重要。

阅读这些照片,我对艾未未会有后来的人生轨迹一点也不会觉得奇怪。在一组“纽约中领馆印象”的摄影作品中,他将完全可以表达成“高、大、上”和“正能量”的主题,活生生地演绎成一组被他们践踏了无数遍,逆来顺受、脏兮兮和皱巴巴的地毯。而那幅记录着1992年比尔·克林顿在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竞选美国总统的照片,我完全能够体会到拍摄者当时所受到的心灵冲击和发自内心的感叹。

2015年元旦,我脚踏着足有四分之一英吋厚的霜冻,独自来到温哥华港口绿色公园,首次凝视艾未未的新作“F草”,阅读展牌上用英语这样写着的文字:“艾未未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和人权活动人士之一。他的护照在2011年即被收缴,他通过照片挑选了这片展出地,并在他北京的工作室按此场地创作了这件作品。用普通的草来暗喻,他制作了一组相似的叶瓣状铁块,将这些叶瓣状铁块汇集起来,形成一个‘F’形状。每片叶瓣象征着无数的民众,他们聚集起来,形成一股不屈的、势不可挡的力量。在中国,‘草’字的发音,就像英语中的粗口‘F Word’,艾未未常用它来挑战审查制度。”


图四:艾未未的大型钢制作品“F草”局部。2015年元旦本文作者拍摄于温哥华海港绿色公园(Harbour Green Park)。

迎着刺骨的寒风,我却读得心情激昂、热血沸腾。透过这些无尽的草根,我看到的是艾未未作品背后更多的故事和支撑他和他的团队不断创作的力量和源泉——《念》、《老妈蹄花》、《深表遗憾》、《一個孤僻的人》、《美好生活》以及他所记录的亲身经历的强拆体验——《河蟹房子》…… 这些作品和故事汇集起来,自然而然就汇集成了一片巨大的“F草”的海洋。

在这片“F草”的海洋里,我隐约觉得,这每一片叶子,仿佛都能读出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痛楚,哪怕他们脸上依然洋溢着青春般纯洁迷人的笑容和不懈的希望。今天,他们顶着风雪在寒冬中艰难抗争所踏出的每一步痕迹,也必定会成为明天最为动人的精彩故事……

(作者声明:作者与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个人、组织、机构、企业、品牌无利益关联。)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张智斌:从笑容中阅读悲痛——寒冬里的记忆和风雪中的逆行

谨以此文献给用艺术作品表达和记录真实历史,以此唤醒人性和良知的所有艺术家。

 

生活在温哥华,如果我们华人的感受仅仅停留在“好山、好水、好寂寞”里,无论如何都是我们这代移民的悲哀。生活在温哥华,如果我们的心灵都难以摩擦出些许的火花,那么,在这个世界上,还会有哪座城市、哪片土地,能让人魂牵梦萦?

无论你操何种语言,有什么肤色,信仰何种宗教,带着怎样的政治、文化背景,迷恋什么爱好,怀有何种特长和绝技,在温哥华这块自由和包容的土地上,总有一方属于你的空间。

我要讲述的,就是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多年前“温哥华露天艺术博物馆双年展”(Vancouver Biennale Open Air Museum)中,几位中国大陆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是怎样迸发出如此巨大的力量,猛烈撞击温哥华人心灵的故事。

一、高氏兄弟和“毛小姐企图站稳在列宁头上”

2009年末和2010年初,当温哥华人沉浸在即将来临的冬奥会狂欢的喜悦中时,在大温哥华地区列治文市(Richmond, B.C.)通向奥林匹克速滑馆的艾尔德布列杰路(Alderbridge Way)和艾尔姆布列杰路(Elmbridge Way)交叉路口一尊新矗立起来的雕塑作品,引发了列治文这座加拿大著名的“中国城”建市130多年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争论。

这件雕塑作品,就是“毛小姐企图站稳在列宁头上”(Miss Mao Trying to Poise Herself at the Top of Lenin’s Head)。其作者高氏兄弟——高兟和高强,创作了一系列以“毛”为主题的作品,成为闻名国际的中国大陆当代艺术家。但是,在中国,他们的名字却难以被公众知晓。


图一:2009年12月23日,高氏兄弟的作品“毛小姐企图站稳在列宁头上”在大温哥华地区列治文市安装完毕,本文作者拍摄于施工现场。

这座雕塑,激发起大温哥华地区市民的大量评论和围观,列治文市的城市报《列治文回顾》(The Richmond Review)和《列治文新闻》(Richmond News)连续刊登读者来信达数月之久。虽然大部分读者的来信评论保持着温和、克制的态度,但也有不少西人读者把列宁和毛泽东这两位共产主义政权的代表人物直接称作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将他们同纳粹元首希特勒相提并论。更有读者来信发问:谁将成为下一位塑像的主角?是希特勒?斯大林?还是萨达姆?言辞之激烈,据我所知在大温哥华地区乃至整个加拿大历史上都属罕见。2010年1月,甚至发生了雕塑被人用红漆画上骷髅和绑上胶带的事件。

温哥华中领馆出于维护毛泽东和列宁的“尊严”,向列治文市政府发函提出移除这尊雕像的要求。与中领馆要求移除雕像的原因不同,有不少温哥华地区的市民同样请求列治文市政府出面协调立即移除雕像。一位名叫Andrew Caras的读者在给报社的信中这样写道:他第一次见到这座雕像,是从机场接他母亲来加拿大。当路经这座雕像时,他母亲惊讶地叫了起来:“我的天哪,这不是列宁吗?” Caras说他顿时觉得羞愧万分。他在信中写道,当游客来到加拿大看到这座雕像,他们并不了解我们对待这座雕像的态度和评论,游客会误认为我们加拿大人在崇敬他们。

耐人寻味的是,这个华裔几乎占据了半数人口的列治文市,鲜有华裔市民出来发表评论,却有华人来信指责“无知的加拿大人在发表对该雕塑的评论前应该先弄懂中国的历史”。我为此查阅了一些报道,张氏兄弟的父亲在文革中因遭受残酷迫害而自杀。文革中,年幼的我也亲眼目睹了自己的父母在精神和肉体上遭受严酷的迫害。我相信现在生活在温哥华的不少移民都经历过文革,自己或家人可能也遭受过不同程度的伤害,创伤还没有完全愈合,而我们中的许多人就算在加拿大这块自由、多元和包容的土地上,也走不出恐惧的阴影,许多人不得不回避反思、选择忘却和沉默,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代移民的悲哀。

二、岳敏君和悲伤的“笑人”

来到温哥华的英吉利湾(English Bay),几乎没有人能不被路边一组憨态可掬的“笑人”铜像打动心弦。这组“笑人”,同样有着一个妙不可言的英文名称:“A-MAZE-ING LAUGHTER”。他们的作者,就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大陆艺术家岳敏君。他的一系列笑人作品,成了他雕塑和绘画艺术的招牌面孔。


图二:温哥华英吉利湾展示的中国视觉艺术家岳敏君创作的大型铜质雕塑作品“笑人”(A-MAZE-ING LAUGHTER)。本文作者拍摄。

岳敏君的早期作品“处决”,描绘了一队作持枪状的灰衣人,轻松地举枪瞄准站立在琉璃红墙皇城根下的另一队神态从容、赤裸上身的笑人。在“六四”后敏感的岁月里,非常容易让人联想到作品想要表达却又不能自由表达的主题。这正如他所说的他这一代艺术家在1989年天安门事件后“有一种深深的迷失和幻灭感”。 看懂了这幅“处决”,自然就能理解《纽约时报》曾经在评论中采用这样的标题来介绍他和他的作品:“岳敏君,一切不能回忆的悲都在这笑里”(原文出自诗人欧阳江河给岳敏君题写的诗句,刊登在卡地亚基金会展览图册上)。

“处决”曾以极低的价格被人买走,而十年后的2007年10月12日,此作品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竟以293万欧元的价格拍卖成交,创下了当时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此作品也成了岳敏君的代表作。

当2009年温哥华英吉利湾畔的“笑人”开始展出后,温哥华市民和游客立即被该作品迷住了。大家争相在作品前模仿“笑人”的姿态拍照留念;圣诞节来临之际,人们又自发地给“笑人”穿戴圣诞服饰;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又为“笑人”佩戴上编织的花环。大家与“笑人”持续进行强烈的互动——没有什么艺术形式能让一件作品引起人与人、人与作品的互动更具有艺术感染力了。顷刻间,它就融入了温哥华人的心中。

2011年,当温哥华露天艺术博物馆双年展两年的展期即将到期时,温哥华的主要报纸再次谈论起这组雕塑。此刻的主题是:留下,还是离去?当时该作品的要价达500万加元之巨,但温哥华人的意愿却难得如此一致:很想留下来,募捐钱筹款。

最终,艺术家愿意将5百万加元的作品以150万加元出售,温哥华本土运动品牌露露柠檬(Lululemon)的创始人Chip Wilson先生和妻子Shannon女士捐款150万,将这十四尊“笑人”永远留在了温哥华。

今天,“笑人”何去何从的悬念早已结束,但在温哥华这个华人移民和富豪云集的地方,华人移民们究竟如何参与到温哥华万花筒般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之中去,究竟能量力为温哥华的社区做些什么样的贡献,还是游离于局外用看客的心态去享受温哥华的“好山、好水、好寂寞”,但愿不会成为一个新的悬念。

今天,当我们站立在温哥华风光旖旎的英吉利湾,面对着这些迷人可爱的“笑人”时,我们温哥华人中又有多少人,能够从这样的笑脸中,看出自己和他人曾经经历过的悲痛来?

三、艾未未和他的“F草”

2014年秋、冬季的温哥华,对中国大陆艺术家而言,无论如何都可以称得上是“艾未未的季节”。2014年9月5日~11月30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莫里斯和海伦贝尔金美术馆(Morris and Helen Belkin Art Gallery)举办“艾未未——纽约摄影展1983~1993”;12月15日,温哥华美术馆(Vancouver Art Gallery)“中国当代艺术展”开幕,艾未未的装置艺术作品“嘭”(Pang)入选;12月17日,温哥华露天艺术博物馆双年展在海港绿色公园(Harbour Green Park)揭幕艾未未的大型钢制作品“F草”(F Grass)。一系列艾未未作品的密集展出,令人目不暇接,也让温哥华人大饱眼福。

其中,我最推崇的,就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莫里斯和海伦贝尔金美术馆举办的“艾未未——纽约摄影展1983~1993”。从一万多枚底片中精选出的227张黑白照片,记录着不只是艾未未个人的纽约十年生活、奋斗的片段,更可以看到几乎涵盖中华当代艺术多个领域的代表人物——李安、谭盾、陈逸飞、姜文、冯小刚、顾长卫等一长串名字和他们曾经在纽约生活、求索和工作的各个侧面。那些当年无人知晓的名字和面孔,如今早已成为大腕而被大家熟知。


图三:2014年9月5日~11月30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莫里斯和海伦贝尔金美术馆(Morris and Helen Belkin Art Gallery)举办“艾未未——纽约摄影展1983~1993”。本文作者拍摄。

通过这些黑白照片,我们不难体会到当年这些初来纽约的艺术追梦者的无奈和痛楚,其中大量的画面表达了这样的情景:语言的障碍,游离于边缘而无所事事,浪迹街头,贫困、窘迫和居留身份的困扰等生活中的种种艰辛和不易。但他们在纽约的拼搏和滚打,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和见识,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和韧性,这对于一群从刚开启的国门中走出来的迷茫青年来说,尤其重要。

阅读这些照片,我对艾未未会有后来的人生轨迹一点也不会觉得奇怪。在一组“纽约中领馆印象”的摄影作品中,他将完全可以表达成“高、大、上”和“正能量”的主题,活生生地演绎成一组被他们践踏了无数遍,逆来顺受、脏兮兮和皱巴巴的地毯。而那幅记录着1992年比尔·克林顿在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竞选美国总统的照片,我完全能够体会到拍摄者当时所受到的心灵冲击和发自内心的感叹。

2015年元旦,我脚踏着足有四分之一英吋厚的霜冻,独自来到温哥华港口绿色公园,首次凝视艾未未的新作“F草”,阅读展牌上用英语这样写着的文字:“艾未未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和人权活动人士之一。他的护照在2011年即被收缴,他通过照片挑选了这片展出地,并在他北京的工作室按此场地创作了这件作品。用普通的草来暗喻,他制作了一组相似的叶瓣状铁块,将这些叶瓣状铁块汇集起来,形成一个‘F’形状。每片叶瓣象征着无数的民众,他们聚集起来,形成一股不屈的、势不可挡的力量。在中国,‘草’字的发音,就像英语中的粗口‘F Word’,艾未未常用它来挑战审查制度。”


图四:艾未未的大型钢制作品“F草”局部。2015年元旦本文作者拍摄于温哥华海港绿色公园(Harbour Green Park)。

迎着刺骨的寒风,我却读得心情激昂、热血沸腾。透过这些无尽的草根,我看到的是艾未未作品背后更多的故事和支撑他和他的团队不断创作的力量和源泉——《念》、《老妈蹄花》、《深表遗憾》、《一個孤僻的人》、《美好生活》以及他所记录的亲身经历的强拆体验——《河蟹房子》…… 这些作品和故事汇集起来,自然而然就汇集成了一片巨大的“F草”的海洋。

在这片“F草”的海洋里,我隐约觉得,这每一片叶子,仿佛都能读出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痛楚,哪怕他们脸上依然洋溢着青春般纯洁迷人的笑容和不懈的希望。今天,他们顶着风雪在寒冬中艰难抗争所踏出的每一步痕迹,也必定会成为明天最为动人的精彩故事……

(作者声明:作者与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个人、组织、机构、企业、品牌无利益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