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显中:驳斥李慎明为专制暴君毛泽东招魂的谬论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慎明发表了一篇长文《澄清对毛泽东几个误解》,一时间舆论沸腾,毛左们如获至宝,兴奋异常;同时,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也纷纷予以反击。

应该承认:李文的确是“好”文章,好就好在是一份难得的反面教材,让一切善良的人们看清了:时至今日,毛泽东的阴魂不散,仍然在影响着许多人的头脑,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这是当前实现中国社会转型最严重的障碍,不能不予以批驳。

李文在为毛泽东评功摆好时,首先列出毛在位27年的六大政绩。居首位的竟然是“打赢了抗美援朝和越南战争”。且放下“越南战争”,先让我们讨论抗美援朝战争吧。

衡量战争输赢有两个标准。其一是所得是否大于对方,或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其二是所失(代价)是否小于对方。

1、金日成的战略目标是把李承晚集团赶下海去,“解放”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南朝鲜同胞,使整个朝鲜统一于金日成的统治下。结果如何?却未能如愿,双方仍然对峙在“三八线”两侧。也就是说:毫无所获。用东北地方人们的俗话,这叫“瞎子点灯白费蜡”。

普通老百姓‘瞎子点灯’只浪费一点点‘蜡’而已,微不足道。可是斯大林和金日成裹胁毛泽东玩的那场“瞎子点灯”游戏,却耗费了上百万人的鲜血和生命,还有大量金钱和物资。

2、双方的代价即死、伤人数对比,就更惨了:何方先生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部编印的《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经验总结》里的数字:先后出动志愿军总计135万,战后回国37.2万。包括冻伤致死、致残在内共计减员97.8万。另据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统计数字,志愿军战斗牺牲183108,负伤者38万多。而美国的死亡人数为54246人(所有死难者的名字均被镌刻在‘纪念墙’上)。(注1)

虚耗了近百万人生命为代价,却一无所得。这个战争不是赢了,而是输了,输得很惨!有位元老级的老干部一语中的:“抗美援朝是建国以来最大的错误”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别人,恰恰就是毛泽东本人,在这场战争结束三年后的1956年,在接见外宾时曾多次公开承认:“错了、绝对错了”、“百分之百地错了”。(注2)也就是说,没有一丁点儿积极意义,更谈不到什么“伟大成就”。那么,为什么当局长期以来铺天盖地宣传说是取得了“伟大胜利”?

如此宣传有两个目的。其一是自欺,其二是欺人。自欺就是所谓“精神胜利法”。这个“精神胜利法”的发明人是谁?鲁迅笔下的阿Q!鲁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笔下创造的人物具有恒久的生命力,经久不衰,代不乏人,其徒子徒孙延绵不绝。“欺人”即欺骗老百姓。如果向老百姓公开承认打输了,岂不会动摇那个一贯“伟、光、正”的形象吗?

近年来,当局也感到十分尴尬,尽量回避,不再提起。早已破了产的货色,竟然被李慎明视若珍宝,挂上头牌。可见这位“理论家”的武库里已是黔驴技穷、山穷水尽矣。拍马屁竟然拍到主子的“痔疮”上,真是笨蛋!

《炎黄春秋》今年第2期发表的张泽石的文章“我对朝鲜战争的回顾与思考”中指出:“我们根本不知道美国并不打算侵略中国;也不知道我们实际上是在帮助吞并韩国、帮助斯大林去保留北朝鲜那个桥头堡而流血牺牲。”中国有个成语,为他人“火中取栗”,此之谓也。

以上两篇文章的作者也不妨介绍一下:何方先生长期在外交部门工作,参与机密,知晓许多内幕。张泽石先生则曾经亲赴战场,亲自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九死一生。请问:你李慎明当年在哪里?上网一查,还没有上小学呢!(注3)那么,他关于朝鲜战争的知识又从何而来呢?完全是来自中共自撰的书本,而且是来自于“毛记”印刷厂出品的书籍。以上两位文章的可信度都远比李慎明高得多。两者相较,读者应该相信谁?不言而喻。

*          *         *           *           *         *

李文所要澄清的问题之一是:反右运动中没有杀过一个人。林某是在1968年被杀的,不在1957年(所以不能算反右的过错)云云。为了批驳李慎明,最有说服力的办法就是借用李所崇拜的毛泽东本人的话。毛泽东早在1953年9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7次会议期间,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羞辱曾经是自己长辈的梁漱溟先生时是这样说的:(注4)“杀人有两种,一种是用枪杆子杀人,一种是用笔杆子杀人。伪装得最巧妙,杀人不见血的,是用笔杀人。”(注5)李文中所言的“林某”无疑就是林昭吧。林昭是1958年补划为右派,从此成为专政对象,几经折磨,受尽凌辱,最后被枪杀。一个优秀大学生之惨死,竟然不是反右运动的恶果!如此高论,今天还是头一遭听到。真令人大开眼界!

请问:林昭被划为右派的源头何在?想当年(李慎明仅仅8岁)从1957年5月15日到6月8日,一个多月时间里,毛泽东用“笔杆子”先后写下“事情正在起变化”、“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等一系列文章。从此掀起一股反右狂澜:全国上下一片肃杀气氛下,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纷纷倒下;多少才气横溢的青年才俊一个个被划为右派,从此打入另册,被视为不共戴天的敌人,被专政机关的铁拳打得头破血流。与林昭命运相似者,仅以北大为例,死难的右派师生就有26位之多。被处死者:包括被誉为北大才子的沈元、数学力学系教师任大熊(和张志新一样,临刑前也被割断喉管)和胡稼贻教授(死时不足70岁)(注6)至于文艺界、文化界、学术界,各行各业先后被划为右派者多为各界精英分子,如名噪一时的储安平、王造时、罗隆基、彭文应、浦熙修、黄万里、向达、丁则良......这份名单太长,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举。这些精英的遇难难道不是反右运动的恶果吗?难道不是毛泽东笔杆子下的冤魂吗?

按照杀人工具来划分,有枪杆子和笔杆子两种。与此相对应,杀人的过程也可以分为两种:立即执行与缓期执行。所谓缓期执行,即慢慢地、用钝刀子割肉,一刀一刀地割。两者相较,这种杀人方式的痛苦指数远远高于痛痛快快一刀毙命。但毛泽东却擅长于此,特别喜爱这一手。他喜欢欣赏昔日的对手们,今日是如何在自己的策划下痛苦地呻吟、辗转求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从而在心灵深处获得极大的满足,视为最高的享受。

专制统治者得胜以后的虐杀心理其来有自:最早的典型应该就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雉,她为了报复昔日夺爱之仇,硬是把戚夫人断其手足,叫做“人彘”。其后有宋太祖灭南唐,把南唐后主李煜封为“违命侯”。即是一例。后来太宗即位,不仅戏弄李煜本人,更进一步命令李煜的爱妾小周后定期前往宫中接受送宋太宗的“宠幸”。元人冯海粟题诗云:“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李煜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受尽屈辱最终仍然难逃一死。

在毛泽东的笔杆子下,还有一个典型案例:甘肃省的夹边沟,当年收容了3136人(大部分是右派,也有少量所谓‘坏分子’)最后生还者不足600人。(注7)这两千多人的生命,就是经历了漫长的、痛苦挣扎、辗转呻吟之后而死亡。这种被慢慢虐杀的过程难道和毛泽东没有关系吗?

*         *       *       *       *        *        *

李慎明的文章最后写道:“笔者也曾为当年吃过草籽和榆树皮而感到自豪和骄傲。”60年代正是李慎明长身体、因而最需要营养的少年时代,竟然也挨饿,值得同情。但他不去寻找制造苦难的罪魁祸首,竟然还引以“自豪”,却令人怀疑:是不是脑袋出问题了?有毛病吧。请问你知不知道:就在你和全国人民一起挨饿、吃草根、树皮的时候,毛泽东吃什么吗?有的电影中曾经表现:毛主席也和全国人民一道,几个月都不吃肉。但据何方先生在《党史笔记》里的可靠记载:那是因为医生建议:猪肉的胆固醇太高,不利于健康。

那么,毛泽东在大灾祸时期吃什么呢?请看:“三年困难时期的1961年4月制定的西餐菜谱就有鱼虾17样之多。由汪东兴担任顾问的《毛泽东遗物事典》里载有1961年4月26日工作人员和厨师为毛所定的菜谱,内有铁扒桂鱼、莫斯科红烤鱼、烤虾圭……共计17种。(注8)即使像李慎明这样的高级干部也未必能够享受如此豪奢的饮食吧?至于普通老百姓更不敢问津了。有的电影里表现毛泽东看见群众生活困难时感动得流泪。那只不过是马屁文人的向壁虚构、闭门造车而已;或者也只是“鳄鱼的眼泪”罢了。如果真的同情中国人民的贫苦生活,或者有一点点自责和愧疚之心,何不稍微削减一点那个过分奢侈的菜谱呢?

《党史笔记》还透露:就在这“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三年困难时期,各地为领袖大修豪华别墅之多,规模之宏大、设备之豪华,古今中外都是少见。其中有的是地方领导人主动讨好而为,毛自然也就默许;更有的是毛自己提出来要建的,例如1959年6月回韶山时,毛亲自向省委提出在滴水洞造点房子,理由是为了以后可以来这里办公、休息。就是这座‘行宫’连修公路、美化环境等配套工程,一直到1962年才竣工。请不要忘记,这正是三年困难时期!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好的‘行宫’毛泽东只是在1966年6月去住了12天。什么叫穷奢极欲、挥霍民脂民膏?这就是典型!(注9)最近网上广为流传的毛泽东62处别墅的照片及文字说明无不证实:三年困难时期,恰恰是毛泽东大量挥霍民脂民膏供自己享受的高峰期。

当李慎明了解这一切以后,还会为当年挨饿和吃草籽而感到“自豪”吗?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还非要冒充理论家为专制暴君毛泽东招魂,真不知世间还有“无耻”二字。


注:
(注1)《炎黄春秋》2013年第12期第13页及17页
(注2)同上,第12-13页
(注3)李慎明出生于1949年。
(注4)梁漱溟先生与毛泽东同年,但梁是毛泽东岳父杨继昌的密友,论辈分应该是毛泽东的长辈。想当年梁氏走访杨宅时,毛泽东经常担任应门小童的角色。而梁先生对这个小童也不屑一顾,径自升堂入室,泰然就坐。这当然引起毛泽东的不满,为日后的报复埋下伏笔。
(注5)《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07页
(注6)《北大精神  五七绽放》第205~207页
(注7)《夹边沟惨案访谈录》(黑色文库23集)第14~18页
(注8) 《党史笔记》第593~594页,并见第101页
(注9)同上书第100、294页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胡显中:驳斥李慎明为专制暴君毛泽东招魂的谬论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慎明发表了一篇长文《澄清对毛泽东几个误解》,一时间舆论沸腾,毛左们如获至宝,兴奋异常;同时,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也纷纷予以反击。

应该承认:李文的确是“好”文章,好就好在是一份难得的反面教材,让一切善良的人们看清了:时至今日,毛泽东的阴魂不散,仍然在影响着许多人的头脑,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这是当前实现中国社会转型最严重的障碍,不能不予以批驳。

李文在为毛泽东评功摆好时,首先列出毛在位27年的六大政绩。居首位的竟然是“打赢了抗美援朝和越南战争”。且放下“越南战争”,先让我们讨论抗美援朝战争吧。

衡量战争输赢有两个标准。其一是所得是否大于对方,或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其二是所失(代价)是否小于对方。

1、金日成的战略目标是把李承晚集团赶下海去,“解放”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南朝鲜同胞,使整个朝鲜统一于金日成的统治下。结果如何?却未能如愿,双方仍然对峙在“三八线”两侧。也就是说:毫无所获。用东北地方人们的俗话,这叫“瞎子点灯白费蜡”。

普通老百姓‘瞎子点灯’只浪费一点点‘蜡’而已,微不足道。可是斯大林和金日成裹胁毛泽东玩的那场“瞎子点灯”游戏,却耗费了上百万人的鲜血和生命,还有大量金钱和物资。

2、双方的代价即死、伤人数对比,就更惨了:何方先生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部编印的《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经验总结》里的数字:先后出动志愿军总计135万,战后回国37.2万。包括冻伤致死、致残在内共计减员97.8万。另据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统计数字,志愿军战斗牺牲183108,负伤者38万多。而美国的死亡人数为54246人(所有死难者的名字均被镌刻在‘纪念墙’上)。(注1)

虚耗了近百万人生命为代价,却一无所得。这个战争不是赢了,而是输了,输得很惨!有位元老级的老干部一语中的:“抗美援朝是建国以来最大的错误”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别人,恰恰就是毛泽东本人,在这场战争结束三年后的1956年,在接见外宾时曾多次公开承认:“错了、绝对错了”、“百分之百地错了”。(注2)也就是说,没有一丁点儿积极意义,更谈不到什么“伟大成就”。那么,为什么当局长期以来铺天盖地宣传说是取得了“伟大胜利”?

如此宣传有两个目的。其一是自欺,其二是欺人。自欺就是所谓“精神胜利法”。这个“精神胜利法”的发明人是谁?鲁迅笔下的阿Q!鲁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笔下创造的人物具有恒久的生命力,经久不衰,代不乏人,其徒子徒孙延绵不绝。“欺人”即欺骗老百姓。如果向老百姓公开承认打输了,岂不会动摇那个一贯“伟、光、正”的形象吗?

近年来,当局也感到十分尴尬,尽量回避,不再提起。早已破了产的货色,竟然被李慎明视若珍宝,挂上头牌。可见这位“理论家”的武库里已是黔驴技穷、山穷水尽矣。拍马屁竟然拍到主子的“痔疮”上,真是笨蛋!

《炎黄春秋》今年第2期发表的张泽石的文章“我对朝鲜战争的回顾与思考”中指出:“我们根本不知道美国并不打算侵略中国;也不知道我们实际上是在帮助吞并韩国、帮助斯大林去保留北朝鲜那个桥头堡而流血牺牲。”中国有个成语,为他人“火中取栗”,此之谓也。

以上两篇文章的作者也不妨介绍一下:何方先生长期在外交部门工作,参与机密,知晓许多内幕。张泽石先生则曾经亲赴战场,亲自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九死一生。请问:你李慎明当年在哪里?上网一查,还没有上小学呢!(注3)那么,他关于朝鲜战争的知识又从何而来呢?完全是来自中共自撰的书本,而且是来自于“毛记”印刷厂出品的书籍。以上两位文章的可信度都远比李慎明高得多。两者相较,读者应该相信谁?不言而喻。

*          *         *           *           *         *

李文所要澄清的问题之一是:反右运动中没有杀过一个人。林某是在1968年被杀的,不在1957年(所以不能算反右的过错)云云。为了批驳李慎明,最有说服力的办法就是借用李所崇拜的毛泽东本人的话。毛泽东早在1953年9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7次会议期间,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羞辱曾经是自己长辈的梁漱溟先生时是这样说的:(注4)“杀人有两种,一种是用枪杆子杀人,一种是用笔杆子杀人。伪装得最巧妙,杀人不见血的,是用笔杀人。”(注5)李文中所言的“林某”无疑就是林昭吧。林昭是1958年补划为右派,从此成为专政对象,几经折磨,受尽凌辱,最后被枪杀。一个优秀大学生之惨死,竟然不是反右运动的恶果!如此高论,今天还是头一遭听到。真令人大开眼界!

请问:林昭被划为右派的源头何在?想当年(李慎明仅仅8岁)从1957年5月15日到6月8日,一个多月时间里,毛泽东用“笔杆子”先后写下“事情正在起变化”、“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等一系列文章。从此掀起一股反右狂澜:全国上下一片肃杀气氛下,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纷纷倒下;多少才气横溢的青年才俊一个个被划为右派,从此打入另册,被视为不共戴天的敌人,被专政机关的铁拳打得头破血流。与林昭命运相似者,仅以北大为例,死难的右派师生就有26位之多。被处死者:包括被誉为北大才子的沈元、数学力学系教师任大熊(和张志新一样,临刑前也被割断喉管)和胡稼贻教授(死时不足70岁)(注6)至于文艺界、文化界、学术界,各行各业先后被划为右派者多为各界精英分子,如名噪一时的储安平、王造时、罗隆基、彭文应、浦熙修、黄万里、向达、丁则良......这份名单太长,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举。这些精英的遇难难道不是反右运动的恶果吗?难道不是毛泽东笔杆子下的冤魂吗?

按照杀人工具来划分,有枪杆子和笔杆子两种。与此相对应,杀人的过程也可以分为两种:立即执行与缓期执行。所谓缓期执行,即慢慢地、用钝刀子割肉,一刀一刀地割。两者相较,这种杀人方式的痛苦指数远远高于痛痛快快一刀毙命。但毛泽东却擅长于此,特别喜爱这一手。他喜欢欣赏昔日的对手们,今日是如何在自己的策划下痛苦地呻吟、辗转求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从而在心灵深处获得极大的满足,视为最高的享受。

专制统治者得胜以后的虐杀心理其来有自:最早的典型应该就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雉,她为了报复昔日夺爱之仇,硬是把戚夫人断其手足,叫做“人彘”。其后有宋太祖灭南唐,把南唐后主李煜封为“违命侯”。即是一例。后来太宗即位,不仅戏弄李煜本人,更进一步命令李煜的爱妾小周后定期前往宫中接受送宋太宗的“宠幸”。元人冯海粟题诗云:“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李煜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受尽屈辱最终仍然难逃一死。

在毛泽东的笔杆子下,还有一个典型案例:甘肃省的夹边沟,当年收容了3136人(大部分是右派,也有少量所谓‘坏分子’)最后生还者不足600人。(注7)这两千多人的生命,就是经历了漫长的、痛苦挣扎、辗转呻吟之后而死亡。这种被慢慢虐杀的过程难道和毛泽东没有关系吗?

*         *       *       *       *        *        *

李慎明的文章最后写道:“笔者也曾为当年吃过草籽和榆树皮而感到自豪和骄傲。”60年代正是李慎明长身体、因而最需要营养的少年时代,竟然也挨饿,值得同情。但他不去寻找制造苦难的罪魁祸首,竟然还引以“自豪”,却令人怀疑:是不是脑袋出问题了?有毛病吧。请问你知不知道:就在你和全国人民一起挨饿、吃草根、树皮的时候,毛泽东吃什么吗?有的电影中曾经表现:毛主席也和全国人民一道,几个月都不吃肉。但据何方先生在《党史笔记》里的可靠记载:那是因为医生建议:猪肉的胆固醇太高,不利于健康。

那么,毛泽东在大灾祸时期吃什么呢?请看:“三年困难时期的1961年4月制定的西餐菜谱就有鱼虾17样之多。由汪东兴担任顾问的《毛泽东遗物事典》里载有1961年4月26日工作人员和厨师为毛所定的菜谱,内有铁扒桂鱼、莫斯科红烤鱼、烤虾圭……共计17种。(注8)即使像李慎明这样的高级干部也未必能够享受如此豪奢的饮食吧?至于普通老百姓更不敢问津了。有的电影里表现毛泽东看见群众生活困难时感动得流泪。那只不过是马屁文人的向壁虚构、闭门造车而已;或者也只是“鳄鱼的眼泪”罢了。如果真的同情中国人民的贫苦生活,或者有一点点自责和愧疚之心,何不稍微削减一点那个过分奢侈的菜谱呢?

《党史笔记》还透露:就在这“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三年困难时期,各地为领袖大修豪华别墅之多,规模之宏大、设备之豪华,古今中外都是少见。其中有的是地方领导人主动讨好而为,毛自然也就默许;更有的是毛自己提出来要建的,例如1959年6月回韶山时,毛亲自向省委提出在滴水洞造点房子,理由是为了以后可以来这里办公、休息。就是这座‘行宫’连修公路、美化环境等配套工程,一直到1962年才竣工。请不要忘记,这正是三年困难时期!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好的‘行宫’毛泽东只是在1966年6月去住了12天。什么叫穷奢极欲、挥霍民脂民膏?这就是典型!(注9)最近网上广为流传的毛泽东62处别墅的照片及文字说明无不证实:三年困难时期,恰恰是毛泽东大量挥霍民脂民膏供自己享受的高峰期。

当李慎明了解这一切以后,还会为当年挨饿和吃草籽而感到“自豪”吗?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还非要冒充理论家为专制暴君毛泽东招魂,真不知世间还有“无耻”二字。


注:
(注1)《炎黄春秋》2013年第12期第13页及17页
(注2)同上,第12-13页
(注3)李慎明出生于1949年。
(注4)梁漱溟先生与毛泽东同年,但梁是毛泽东岳父杨继昌的密友,论辈分应该是毛泽东的长辈。想当年梁氏走访杨宅时,毛泽东经常担任应门小童的角色。而梁先生对这个小童也不屑一顾,径自升堂入室,泰然就坐。这当然引起毛泽东的不满,为日后的报复埋下伏笔。
(注5)《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07页
(注6)《北大精神  五七绽放》第205~207页
(注7)《夹边沟惨案访谈录》(黑色文库23集)第14~18页
(注8) 《党史笔记》第593~594页,并见第101页
(注9)同上书第100、2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