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世纪中国”

 

(2006年12月19日发表)


    贺卫方按:本文发表于2006年12月16日出版的《南风窗》“年终特刊”。该刊能够把那家已经消失的网站列入“2006为了公共利益年度榜”亦属勇气之举。借转载之机,向《南风窗》表达敬意。
    
     网络时代的一个特点是信息的迅捷。只要一上网,各种信息就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当然,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来得快也往往去得快;每一条信息似乎都只是过眼烟云,轰轰烈烈发生的,一转眼也就悄然无声地消失了。这样的情形让那句“世事无常”的老话变得毫无夸张意义。 

    
    不过,在无常之中,还是有一些网络上的人和事给人长久的记忆。例如,“世纪中国”这个网站,尽管在2006年7月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由于自己是其中的一个注册网民(网名“守门老鹤”,一个差不多等同实名的ID),而且积极地参与过对一些话题的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家网站的怀念的情感却越来越经常地涌上心头。
    
    “世纪&中国”存续的时间只有六年多的时光。从一开始,这个网站就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定位。在主页上,可以看到许多一流的学术文章。在时事评论类网站多如春笋的时候,“世&纪$中国”另辟蹊径,以严肃的和富于建设性的学术研讨将网络时代的言论提高了一个档次。可以想见,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困难不仅来自这样的定位缺乏商业前景,而且也来自学界自身。迄今为止,国内学术单位在学术成果的评价上大抵上还是重纸质而轻网络的,发表在网上的文章,再有深度和影响,通常也不会计入研究成果统计的。不宁唯是,还有所谓“核心期刊”等等标准推波助澜,引得学界一味地惟核心马首是瞻。但是,“世纪中国”的主持人却能够约请重要学者发表网文,不仅让这些成果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而且也强化了学术成果与社会变革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2004年初,网站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版,设置一些固定的栏目,包括“第一时间”、“世纪周刊”、“公共平台”、“星期文粹”与“学人文库”五大板块,学科几乎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网络巨大的空间给读者查阅相关文献提供了便利,这种平面与纵深交相辉映的学术成果呈现模式也只有在网络上才能实现吧。想想以往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一个学术爱好者要搜集一些新近文献作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有了“世纪中国”,尽管达不到应有尽有,不过资料匮乏的程度肯定是大为缓解了。这样的网站所发挥的传播知识与思想的功效可以说是功德无量的。
    
    除了范围广泛的主页文章,“世纪中国”更大的贡献是若干自由参与式论坛的建立,尤其是那个著名的栏目“世纪学堂”,引来的注册网民何止千万!也许没有人能够对于数以十万计的网友的身份作出仔细划分,但很明显他们来自五洲四海,来自各行各业。由于绝大多数网友都是用网名发言,也由于人们背景以及视角的差异,学堂中对于一些问题的讨论观点坦率,交锋激烈,话语风格丰富多彩。非常可贵的是,也许受到网站整体风格的影响,这里的言论大多是说理的,即便是极为对立的讨论者,也倾向于摆出事实和资料,以求说服更多的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理性的气氛成为学堂的显著特色。已经记不清有多少重大问题在这里得到富于深度的讨论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讨论话题包括“北大人事体制改革”、“孙志刚事件”、“刘涌案”、“郎咸平炮轰事件”、“卢雪松停课事件”以及一些严重的学术腐败事件等等。我个人的暂停招收硕士生以及后来对于一起剽窃事件的评论也在这里得到了热烈的回应。一个话题动辄引起数百个跟帖,其中可谓新论迭出,智慧闪烁,它们记录了同时也塑造着我们这个变革的时代。
    
    当然,要维护这样一个带有开放论坛的网站是十分困难的。一些激愤之词或许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某些人士由于身份的缘故而导致所发言论受到特殊关注。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是,在我们的法律中,有关言论的合法与非法之间的尺度经常是难于把握的。网络言论常有的匿名特色也会令网站间或代人受过,不得不强化事先审查。不像其他类型媒体,网络要全天候开放,为了能够及时审查“放行”,网络就必须设立全天候的值班编辑制度,这无疑又会加大运营成本。我观察“世&纪&中国”,几年来也是风风雨雨,经受了很多挫折。不过,不少网友在这个过程中也学会了节制,学会了妥协。看到一些“愤青”从剑拔弩张逐渐变得温和说理,我们应当为“世纪中国”这种独特的学堂气氛而自豪,她难道不正是培育公民精神和共和美德的一所大学堂么?
    
    “世纪中国”生存了六年,对于这种类型的网站而言,不算是短寿。不过,她所追求的自由、平等、理性、兼容的精神无疑是有着永恒的意义的。


 


(博讯记者:蔡楚)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纪念“世纪中国”

 

(2006年12月19日发表)


    贺卫方按:本文发表于2006年12月16日出版的《南风窗》“年终特刊”。该刊能够把那家已经消失的网站列入“2006为了公共利益年度榜”亦属勇气之举。借转载之机,向《南风窗》表达敬意。
    
     网络时代的一个特点是信息的迅捷。只要一上网,各种信息就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当然,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来得快也往往去得快;每一条信息似乎都只是过眼烟云,轰轰烈烈发生的,一转眼也就悄然无声地消失了。这样的情形让那句“世事无常”的老话变得毫无夸张意义。 

    
    不过,在无常之中,还是有一些网络上的人和事给人长久的记忆。例如,“世纪中国”这个网站,尽管在2006年7月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由于自己是其中的一个注册网民(网名“守门老鹤”,一个差不多等同实名的ID),而且积极地参与过对一些话题的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家网站的怀念的情感却越来越经常地涌上心头。
    
    “世纪&中国”存续的时间只有六年多的时光。从一开始,这个网站就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定位。在主页上,可以看到许多一流的学术文章。在时事评论类网站多如春笋的时候,“世&纪$中国”另辟蹊径,以严肃的和富于建设性的学术研讨将网络时代的言论提高了一个档次。可以想见,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困难不仅来自这样的定位缺乏商业前景,而且也来自学界自身。迄今为止,国内学术单位在学术成果的评价上大抵上还是重纸质而轻网络的,发表在网上的文章,再有深度和影响,通常也不会计入研究成果统计的。不宁唯是,还有所谓“核心期刊”等等标准推波助澜,引得学界一味地惟核心马首是瞻。但是,“世纪中国”的主持人却能够约请重要学者发表网文,不仅让这些成果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而且也强化了学术成果与社会变革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2004年初,网站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版,设置一些固定的栏目,包括“第一时间”、“世纪周刊”、“公共平台”、“星期文粹”与“学人文库”五大板块,学科几乎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网络巨大的空间给读者查阅相关文献提供了便利,这种平面与纵深交相辉映的学术成果呈现模式也只有在网络上才能实现吧。想想以往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一个学术爱好者要搜集一些新近文献作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有了“世纪中国”,尽管达不到应有尽有,不过资料匮乏的程度肯定是大为缓解了。这样的网站所发挥的传播知识与思想的功效可以说是功德无量的。
    
    除了范围广泛的主页文章,“世纪中国”更大的贡献是若干自由参与式论坛的建立,尤其是那个著名的栏目“世纪学堂”,引来的注册网民何止千万!也许没有人能够对于数以十万计的网友的身份作出仔细划分,但很明显他们来自五洲四海,来自各行各业。由于绝大多数网友都是用网名发言,也由于人们背景以及视角的差异,学堂中对于一些问题的讨论观点坦率,交锋激烈,话语风格丰富多彩。非常可贵的是,也许受到网站整体风格的影响,这里的言论大多是说理的,即便是极为对立的讨论者,也倾向于摆出事实和资料,以求说服更多的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理性的气氛成为学堂的显著特色。已经记不清有多少重大问题在这里得到富于深度的讨论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讨论话题包括“北大人事体制改革”、“孙志刚事件”、“刘涌案”、“郎咸平炮轰事件”、“卢雪松停课事件”以及一些严重的学术腐败事件等等。我个人的暂停招收硕士生以及后来对于一起剽窃事件的评论也在这里得到了热烈的回应。一个话题动辄引起数百个跟帖,其中可谓新论迭出,智慧闪烁,它们记录了同时也塑造着我们这个变革的时代。
    
    当然,要维护这样一个带有开放论坛的网站是十分困难的。一些激愤之词或许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某些人士由于身份的缘故而导致所发言论受到特殊关注。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是,在我们的法律中,有关言论的合法与非法之间的尺度经常是难于把握的。网络言论常有的匿名特色也会令网站间或代人受过,不得不强化事先审查。不像其他类型媒体,网络要全天候开放,为了能够及时审查“放行”,网络就必须设立全天候的值班编辑制度,这无疑又会加大运营成本。我观察“世&纪&中国”,几年来也是风风雨雨,经受了很多挫折。不过,不少网友在这个过程中也学会了节制,学会了妥协。看到一些“愤青”从剑拔弩张逐渐变得温和说理,我们应当为“世纪中国”这种独特的学堂气氛而自豪,她难道不正是培育公民精神和共和美德的一所大学堂么?
    
    “世纪中国”生存了六年,对于这种类型的网站而言,不算是短寿。不过,她所追求的自由、平等、理性、兼容的精神无疑是有着永恒的意义的。


 


(博讯记者:蔡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