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政府看来真的采取以「斗争为纲」的管治策略,不放过任何机会挑动社会撕裂内讧,激化矛盾。政改一役加上雨伞运动就把社会硬生生分割为「黄丝」、「蓝丝」两大阵营,祸延家庭、朋友圈,到现在一年多过后伤痕仍未愈合。这一回处理全民退休保障问​​题又再祭出「斗争」招数,把年轻人跟中老年市民对立起来,主其事的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还语带挑衅的质问:「要年轻下一代在相当具挑战的经济环境下,缴交更多税,不论贫富地分配给包括她在内的长者是否公义」,仿佛梁振英政府是公义的化身,是年轻世代的代言人,还以此反对设立全民退保制度。

 

全民退保的优劣好坏当然可以讨论,但林郑月娥及特区政府上任三年多以来肯定绝不是年轻世代利益的守护者,更不是公义的化身。只要看看雨伞运动期间年轻人的热情及坚持受到何等无情的拒绝及镇压,如何被特区政府的制度暴力压下去就能清楚看到,梁振英政府只是北京当权者的应声虫,坚决捍卫的是北京当权者及她代理人的利益,市民包括年轻世代的想法、利益根本不放在心上。

 

再看看梁振英政府如何整治各家大学,如何肆意委任一些瞧不起年轻人的「梁粉」进入大学最高管治机构,「修理」敢言敢于跟年轻学生站在一起的学者,同样能明白这个政府不仅不是年轻世代的守护者,反而是年轻人的敌人,心中想的是钳制、控制年轻人的活动及思想,要他们俯首听命当顺民。这样的人居然敢打出捍卫年轻人利益的旗帜,实在虚伪得令人呕心。

 

社会分歧助梁特开脱

 

至于公义,这个政府更是完全说不上。过去三年来,香港的贫富悬殊有好转吗?社会流动机会增加了吗?不同阶层市民的机会更均等了吗?政治过程更透明公正了吗?答案完全是否定的。除了最富裕的阶层及大财阀以外,绝大部份市民的收入都停滞不前,生活开支则不断攀升,劏房每呎租金媲美豪宅,衣食住行费用有增无减。这合乎公义吗?政治体制依然由权贵把持,多数市民代表在议会内变成少数,落实民主政制遥遥无期,无德无能者继续窃踞高位。这叫公义吗?一个不公不义的政府居然好意思打扮成公义使者,并起而批评几十年来争取全民退保加强保障市民退休生活的学者不公义实在荒谬绝伦。

 

显而易见,林郑月娥及政府的做法、说法根本不是想认真讨论退休保障问​​题,根本不是有心加强香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能力,而是要千方百计挑动社会矛盾及分歧特别是世代分歧,好把学者、社福团体争取多年的全民退保制度「一棍打死」,从而为梁振英开脱,让他毋须负上违反选举承诺的责任,让他可以把改善退休保障不成功的责任推在学者、年轻人、社福团体身上。

 

使退休保障胎死腹中

 

回到林郑月娥提出的所谓「不公义」:即要年轻人不问贫富供养长者(包括她自己)的矛盾。这其实是个取巧及误导的问题。首先,像林郑这样的富贵长者其实数目极少,大部份长者生活为香港打拼半生的长者生活拮据,仅能糊口。林郑把不到5%富贵长者跟95%混在一起并以此批评全民退保不公义完全是混淆视听。说到年轻人的负担,像林郑月娥般的高级公务员每月享有优厚的长俸,这正是纳税人包括年轻人的沉重负担。真要计较的话,年轻人纳税供养林郑优游的退休而自己的父母则只能拮据的度过晚年。这算是公义吗?

 

而且,在实行强积金制度后,年轻人及上班族实质上正付出形同payroll tax5%强积金供款,当中至少有1-2%变成了中介的基金公司利润。也就是说,所有上班族其实都要负担退休保障的支出,问题是以何种形式及如何管理而已。学者提出把部份强积金供款变成退保的资金来源再把保障范围扩大至包括家庭主妇及没有供款的退休长者是其中一种可能方案,是否可行,财政上是否可持续应当仔细分析讨论,但这绝不是年轻人跟中、老年人利益对立起来的安排,也不是刻意加重年轻世代的负担。事实上对年轻世代而言,强积金常被形容为「强迫金」,5%供款则形同额外税款,林郑月娥怎么不提这个负担呢?

 

由此可知,她的所谓不公义只是为了挑动社会内部纷争,令社会应有的退休保障讨论胎死腹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