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德语媒体将目光投向中国债台高筑、产能过剩和信贷泡沫等问题,并采访专家提出解决办法和相应后果,其中也关注了辛苦存钱的普通百姓。
《世界报》周一(9月26日)在其经济版发表署名文章"'欧盟应该确保工作岗位免受中国影响'('EU sollte Jobs vor China schützen')"。
这篇采访专家的文章前言中写道:"很少有国家像德国这样从过去几年中国经济的腾飞中获得这么大的利益。然而如今时移势迁,中国经济放缓、政府债台高筑。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放眼国外,希望到处收购成功企业。美的集团刚刚收购德国机器人巨头库卡,现在亚琛机械制造商德国爱思强(Aixtron)又被瞄上。"
华欧盟商会主席武特克(Jörg Wuttke)向《世界报》表示,德国和欧洲不能袖手旁观,应该为本国的公司争取同样的权益,并保证这里的员工权益免受侵犯。
对冲基金公司Astellon的投资家恩德鲁赫(Bernd Ondruch)则告诉该报,猜测中国经济会崩溃而引发的的震波才是更大的风险。
改革疲态
恩德鲁赫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还指出,真正的问题是:新贷款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我们要指出经济僵尸化这个问题:毫无效益的公司僵而不死,不停生产。这对世界其他国家而言也极其危险,因为人民币得以贬值,中国的商品就会便宜很多。后果就是引发世界范围的通货紧缩。"
至于如何避免这场噩梦,他继续说:"北京必须放弃其不切实际的经济增长目标。2%到3%的高质增长比过剩产能只增不减的6%的增长率要好。另外,金融系统必须要自由化。如今存了钱的中国老百姓相当于变相被金融压制而剥夺了财产,因为他们不能将存款存到国外。他们的资金被注入苟延残喘的国有企业。中国必须横下心关闭大量亏损国企,同时也要加强股市专业化,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国企私有化。"
"三年前,新政府上台时承诺要就这些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武特克在这场专家访谈中接过话茬说:"国家主席身边的高参现在也在要求推行这些改革。但是如果他们落实这些措施,就必须承受数百万人失业和经济增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中低速的后果。所以没有人敢迈出这一步。而且,政府现在显露出改革的疲态,与现存问题形成鲜明对比。"
危险的信贷泡沫
周一的《柏林报》也关注了中国债务如山压的窘境,在其经济版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危险的信贷泡沫(Chinas gefährliche Kreditblase)",指出,该国的债务增长明显快于经济增长,可能引发的后果令人不安。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名经济学家余永定在接受该报采访时也提到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但是他表示:"我们不能一股脑把500家钢铁厂都关了。短期内的解决办法是,政府要创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