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元:到臺灣海峽永久和平之路



编辑部注:本刊从即日起建立“台海和平”专辑,欢迎各方作者踊跃来稿。

来稿请寄编辑部信箱: mzzguo@gmail.com

《民主中国》编辑部
2021年7月25日

 

曾建元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兼任副教授

 

習近平黨慶談兩岸統一

 

2020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北京天安門廣場發表演說〈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當中提到臺灣問題,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在此一過程中,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以「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習近平針對臺灣獨立問題,則宣示「將堅決粉碎任何臺獨圖謀」,但並未具體提到要以武力方式粉碎臺獨。不過《反分裂國家法》則早已對於以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提出法定條件,包括: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

 

中共武力統一法律條件尚未成就

 

中國共產黨雖然擺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壯盛軍容,也在黨慶之前加大海空軍事擾臺的頻率和密度,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灣武力統一的法定要件並未成就,因為任憑對岸如何指控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進行實質臺獨或文化臺獨,蔡英文領導的民主進步黨政府畢竟從未改變臺灣的法理現狀,亦即國家統一前的狀態,或可稱作國家未統一狀態,而《反分裂國家法》也不認為現狀是分裂,或可稱之為分治,換言之,除非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兩岸法理現狀做了今是昨非的重新界定,即對臺獨的內涵做出基於「任何名義、任何方式」的擴張解釋,否則只要不存在和平統一可能性完全喪失的情形,也就是存在任何一點和平統一的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都不可以採取非和平的武力手段來解決臺灣。

 

法理臺獨需經公投

 

臺灣法理現狀的改變,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的國民主權原則與修憲程序規定,必須經由公民投票,如果臺灣人民以此一途徑決定建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還要以武力進犯臺灣,這勢將與臺灣人民為敵,縱使成功佔領臺灣,也將永遠不可能贏得臺灣民心,自此完全撕裂兩岸民族感情。然而依照各種臺灣民意調查顯示,臺灣人民絕大多數是支持維持現狀的,但在兩岸關係一切不變的情況下,臺灣民意則傾向於日後走向獨立。在正常的情況下,基於慣性,要使臺灣民意出現主流政治立場的急速轉變是不大可能的,這種情況會發生,只有突發事件的刺激才有可能,這一刺激的來源,只有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打壓到了令臺灣人忍無可忍的地步,而放在長期的趨勢,如果臺灣人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兄弟之邦毫無期待,思考臺灣自救和尋求國際支持,是再也自然不過的人性反應。

我們必須指出,由於臺灣的國際地位長期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迫,臺灣主流民意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反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具體言行證明他們是舉世唯一會壓迫和脅迫他國聯合霸凌臺灣人的國家。所以當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中華民國已經滅亡、其為中華民國的國家繼承者,而迫使臺灣人民無法使用「中華民國」國號,並通過大國外交手段導致中華民國國格與主權的流失時,臺灣終究必須揚棄中華民國,擺脫一個中國原則,如此才有機會成為正常國家,而這正是民進黨《正常國家決議文》的邏輯。

 



兩岸和平是全球利益

另一方面,一旦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侵臺戰爭,解放軍不見得在臺灣海峽的有限作戰空間當中擁有絕對優勢,解放軍要登陸佔領臺灣,必須能將軍隊送進臺灣,臺灣的防空飛彈密度世界居前,無論運兵船艦或軍機,解放軍在臺灣海峽天險空間中必然傷亡慘重,況且臺灣雲峰飛彈射程涵蓋北京、上海、武漢、成都、廣州等中國東半部戰略要地,臺灣絕對擁有超限戰和恐怖平衡的實力,何況臺灣是西太平洋經濟與區域安全的樞紐,如果臺海爆發戰爭或者臺灣淪陷,等於斷了日本和韓國的生命線,也將阻斷海峽兩岸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將對全球利益造成嚴重的破壞,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澳洲等西方國家都派遣軍艦巡弋臺海與南海,強力表態維護臺灣周邊安全,美、英、德、法、義大利、日本、加拿大七大工業國家聯合聲明要保持臺海和平穩定,而美國與日本更明確表達協防臺灣的決心,日本內閣最新公布2021年版《防衛白皮書》,首次載明「臺灣情勢的穩定對日本安全保障和國際社會的穩定至關重要」,而特別是對美國而言,如果任令民主陣營的前線國家臺灣失守,美國在西太平洋的盟邦間集體安全體系將會土崩瓦解,美國倡導並維護的普世價值體系將會潰堤,美國的全球領袖威信也將盪然無存,這就是美國不斷強化與臺灣實質軍事合作的理由,不單單是為了《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中所表明的西太平洋之和平、安全與穩定以及對民主臺灣的道義,也是為了維持美國全球性的國家利益。

臺灣防衛上的主要問題,在於臺海的距離很近,兩岸戰爭勝負的關鍵,在於美日馳援臺灣所需的時間,臺灣必須能夠獨力抵抗到援軍到達。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再思考的是如何在戰爭代價如平民傷亡和經濟結構損壞最小的情況下攻占臺灣,比如以所謂的斬首戰術。問題是,戰爭的手段根本無法避免傷及無辜,斬首戰術也不是那樣輕而易舉,所以說兵凶戰危,對於臺灣人民的集體心理,無論如何都會造成永久性的無形傷害,因此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評估有十足把握迅速拿下臺灣,它就不會等到2049年建國一百年才出手,必定速戰速決,以免夜長夢多。所以反共陣營一定要針對臺海問題清晰釋放訊號,目的就是要嚇阻解放軍的軍事冒險行動,切勿因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示弱,而讓對方誤以為臺灣可欺,而誘發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強烈的侵略臺灣野心。職是之故,臺灣在蔡英文總統任內,不斷強化自主國防和表現出自立自強的抵抗意志,其目的也在向美國證明,幫助臺灣是有機會成功的,唯有如此,美國才會積極介入臺灣的保衛。

 

九二共識,請君入甕

 

然無論如何,我們在習近平的黨慶演說上,至少看到他在態度上還是顯示出和平統一仍是他的所欲、他的首選上策,只是這一目標和臺灣人對於主權和憲政民主的堅守,究竟是絕對的矛盾衝突,還是能夠求同存異。這就涉及到了一個中國原則的內涵是否容許各表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習近平上台後明確反對一中各表,因為顧慮臺灣一方會各表到臺灣不屬於中國、臺灣中國一邊一國,完全棄守對一個中國的詮釋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持的一中原則,是堅持在國際上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的合法代表,在兩岸之間,則大玩九二共識的文字遊戲,實際的態度表現,則是從容忍各表到樂見共表一中而卻拒絕討論一中含意,這是標準的請君入甕的陽謀,也就是挖了一個叫九二共識的蟲洞,臺灣只要重新接受了九二共識,空間就瞬間移動到聯合國秩序下的一個中國,成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代表的中國的一部分,直接在國際法上將軍抽車,消滅中華民國。

 

影響臺灣民意支持統一的兩個策略

 

香港的淪陷,說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意識形態與普世價值的不可共量,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不可期待。香港的悲劇,自始起於香港人民沒有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號稱香港的小憲法,但實質上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下的立法,香港人民並不享有人民自決權,其自治權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一條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所賦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只是歷史文獻,所以香港的所謂高度自治地位,連聯邦國家下的成員邦都不如,所以只要全國人大一個釋法,香港自治便應聲而倒。

臺灣卻不是這樣的情形,臺灣是一個國民主權和主權獨立國家,鞏固臺灣的憲政民主,維護臺灣人民基於國民地位的修憲複決權/自決權,是臺灣安全的最後保障。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夠認識到臺灣憲政民主制度的特性,以銳實力的威脅和利誘交叉手段,使臺灣主流民意至少願意停留在現狀,然後再爭取其支持統一,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佳戰略。而如何爭取臺灣民意,從價值的層次根本擄獲臺灣民心,本文認為有兩個策略,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要回歸中國辛亥革命百年追求憲政共和和抗戰後政治協商和平建國的道路,以明確的政治宣示、和取法自孫中山建國方略的由省縣地方自治分層漸進的具體作為展開民主轉型,使兩岸的政治整合出現契機,才能說服臺灣人民未來選擇統一,不必擔心失去民主和自由。臺灣在李登輝主政時期制定的《國家統一綱領》,是臺灣曾經提出的關於統一的方案,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指為實質臺獨,其實當中的策略思考和政治智慧仍歷久而彌新。

另一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應將中華民國國家人格和國際安全保證列入兩岸永久和平架構思考,中華人民共和國要以信心措施向臺灣人證明,維持中華民國的國號和國家主權下的分治架構是有利於臺灣人民的國際參與和國家正常化的,因為一切的障礙都是來自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解鈴還須繫鈴人。無論如何,蔡英文領導下民進黨全面執政至今,臺灣在兩岸關係的政治基本立場上,畢竟從未脫離2016年第十四任總統就職演說中所宣示的《中華民國憲法暨增修條文》以及《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這一政治誠信使她獲得美國的堅定支持,甚至得到美國川普(Donald John Trump)政府給予的「自由中國」(Free China)定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僅應該樂觀其成,也應該像美國一樣不吝鼓勵臺灣,這才會使臺灣在中美關係中願意維持平衡的角色。長遠來看,在最終的政治統一實現之前的過渡階段,臺灣必須獲得安全保證,這才能讓它有信心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信用不佳,什麼停戰協定、和平協議、聯合聲明,都不可靠,所以臺灣的安全要靠美國和歐洲聯盟等第三方擔保。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要誤判了各國在兩岸關係中穿梭或調停的功能,以為它們在阻擋兩岸關係的推進,其實不然,如果兩岸間真的情投意合,誰也擋不了。

 

兩岸分歧在制度價值選擇

 

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治正當性係死抱住中華民族主義,而有質變為大漢族主義和中華帝國主義的傾向,深怕西方國家對其和平演變,而不斷強調中外間的敵我意識,因而聽不到臺灣和所有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壓迫的少數民族的心聲。其實兩岸之間最大的分歧不是民族主義,臺灣民族主義的主流是公民民族主義或稱國民國家,是基於對於臺灣民主憲政制度的價值認同為出發的,《增修條文》規定臺灣以多元文化主義為基本國策,這就說明了獨尊中華文化或臺灣文化是違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事實上還未脫離中國傳統封建的家天下觀念,所以面對世界新秩序,還是不停地在地緣政治上尋找心理上的安全疆界。臺獨的最堅強理由,無非是要擺脫中華人民共和國利用一個中國原則對臺灣的宰制,目的是要建立現代的憲政主義國家,所以重點不在統獨,而是民主和專制的制度選擇,從這一點而言,如果臺灣的法理現狀不改變而能使臺灣的憲政民主和主權獨立得以永續,臺灣維持現狀就好了,何必非要遠離中國不可?

我們的結論是,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現在的義和團式敵視普世價值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思想,以是否愛中國共產黨來斷定是否愛國尊憲守紀,不斷在世界輿論面前出演戰狼外交的凶狠形象,不懂得反省第一代共產黨人如陳獨秀、李大釗建黨以及當年國共第一次合作擁護三民主義的初衷,則讓中國如同辛亥革命經由各省獨立、裂解帝國而達到民主轉型、還權於民,那才是中國重新統合和實現永久和平的歷史機遇的真正降臨。

 

民國110年7月23日下午2時
臺灣獨家傳媒智庫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曾建元:到臺灣海峽永久和平之路



编辑部注:本刊从即日起建立“台海和平”专辑,欢迎各方作者踊跃来稿。

来稿请寄编辑部信箱: mzzguo@gmail.com

《民主中国》编辑部
2021年7月25日

 

曾建元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兼任副教授

 

習近平黨慶談兩岸統一

 

2020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北京天安門廣場發表演說〈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當中提到臺灣問題,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在此一過程中,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以「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習近平針對臺灣獨立問題,則宣示「將堅決粉碎任何臺獨圖謀」,但並未具體提到要以武力方式粉碎臺獨。不過《反分裂國家法》則早已對於以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提出法定條件,包括: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

 

中共武力統一法律條件尚未成就

 

中國共產黨雖然擺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壯盛軍容,也在黨慶之前加大海空軍事擾臺的頻率和密度,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灣武力統一的法定要件並未成就,因為任憑對岸如何指控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進行實質臺獨或文化臺獨,蔡英文領導的民主進步黨政府畢竟從未改變臺灣的法理現狀,亦即國家統一前的狀態,或可稱作國家未統一狀態,而《反分裂國家法》也不認為現狀是分裂,或可稱之為分治,換言之,除非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兩岸法理現狀做了今是昨非的重新界定,即對臺獨的內涵做出基於「任何名義、任何方式」的擴張解釋,否則只要不存在和平統一可能性完全喪失的情形,也就是存在任何一點和平統一的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都不可以採取非和平的武力手段來解決臺灣。

 

法理臺獨需經公投

 

臺灣法理現狀的改變,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的國民主權原則與修憲程序規定,必須經由公民投票,如果臺灣人民以此一途徑決定建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還要以武力進犯臺灣,這勢將與臺灣人民為敵,縱使成功佔領臺灣,也將永遠不可能贏得臺灣民心,自此完全撕裂兩岸民族感情。然而依照各種臺灣民意調查顯示,臺灣人民絕大多數是支持維持現狀的,但在兩岸關係一切不變的情況下,臺灣民意則傾向於日後走向獨立。在正常的情況下,基於慣性,要使臺灣民意出現主流政治立場的急速轉變是不大可能的,這種情況會發生,只有突發事件的刺激才有可能,這一刺激的來源,只有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打壓到了令臺灣人忍無可忍的地步,而放在長期的趨勢,如果臺灣人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兄弟之邦毫無期待,思考臺灣自救和尋求國際支持,是再也自然不過的人性反應。

我們必須指出,由於臺灣的國際地位長期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迫,臺灣主流民意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反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具體言行證明他們是舉世唯一會壓迫和脅迫他國聯合霸凌臺灣人的國家。所以當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中華民國已經滅亡、其為中華民國的國家繼承者,而迫使臺灣人民無法使用「中華民國」國號,並通過大國外交手段導致中華民國國格與主權的流失時,臺灣終究必須揚棄中華民國,擺脫一個中國原則,如此才有機會成為正常國家,而這正是民進黨《正常國家決議文》的邏輯。

 



兩岸和平是全球利益

另一方面,一旦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侵臺戰爭,解放軍不見得在臺灣海峽的有限作戰空間當中擁有絕對優勢,解放軍要登陸佔領臺灣,必須能將軍隊送進臺灣,臺灣的防空飛彈密度世界居前,無論運兵船艦或軍機,解放軍在臺灣海峽天險空間中必然傷亡慘重,況且臺灣雲峰飛彈射程涵蓋北京、上海、武漢、成都、廣州等中國東半部戰略要地,臺灣絕對擁有超限戰和恐怖平衡的實力,何況臺灣是西太平洋經濟與區域安全的樞紐,如果臺海爆發戰爭或者臺灣淪陷,等於斷了日本和韓國的生命線,也將阻斷海峽兩岸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將對全球利益造成嚴重的破壞,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澳洲等西方國家都派遣軍艦巡弋臺海與南海,強力表態維護臺灣周邊安全,美、英、德、法、義大利、日本、加拿大七大工業國家聯合聲明要保持臺海和平穩定,而美國與日本更明確表達協防臺灣的決心,日本內閣最新公布2021年版《防衛白皮書》,首次載明「臺灣情勢的穩定對日本安全保障和國際社會的穩定至關重要」,而特別是對美國而言,如果任令民主陣營的前線國家臺灣失守,美國在西太平洋的盟邦間集體安全體系將會土崩瓦解,美國倡導並維護的普世價值體系將會潰堤,美國的全球領袖威信也將盪然無存,這就是美國不斷強化與臺灣實質軍事合作的理由,不單單是為了《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中所表明的西太平洋之和平、安全與穩定以及對民主臺灣的道義,也是為了維持美國全球性的國家利益。

臺灣防衛上的主要問題,在於臺海的距離很近,兩岸戰爭勝負的關鍵,在於美日馳援臺灣所需的時間,臺灣必須能夠獨力抵抗到援軍到達。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再思考的是如何在戰爭代價如平民傷亡和經濟結構損壞最小的情況下攻占臺灣,比如以所謂的斬首戰術。問題是,戰爭的手段根本無法避免傷及無辜,斬首戰術也不是那樣輕而易舉,所以說兵凶戰危,對於臺灣人民的集體心理,無論如何都會造成永久性的無形傷害,因此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評估有十足把握迅速拿下臺灣,它就不會等到2049年建國一百年才出手,必定速戰速決,以免夜長夢多。所以反共陣營一定要針對臺海問題清晰釋放訊號,目的就是要嚇阻解放軍的軍事冒險行動,切勿因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示弱,而讓對方誤以為臺灣可欺,而誘發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強烈的侵略臺灣野心。職是之故,臺灣在蔡英文總統任內,不斷強化自主國防和表現出自立自強的抵抗意志,其目的也在向美國證明,幫助臺灣是有機會成功的,唯有如此,美國才會積極介入臺灣的保衛。

 

九二共識,請君入甕

 

然無論如何,我們在習近平的黨慶演說上,至少看到他在態度上還是顯示出和平統一仍是他的所欲、他的首選上策,只是這一目標和臺灣人對於主權和憲政民主的堅守,究竟是絕對的矛盾衝突,還是能夠求同存異。這就涉及到了一個中國原則的內涵是否容許各表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習近平上台後明確反對一中各表,因為顧慮臺灣一方會各表到臺灣不屬於中國、臺灣中國一邊一國,完全棄守對一個中國的詮釋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持的一中原則,是堅持在國際上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的合法代表,在兩岸之間,則大玩九二共識的文字遊戲,實際的態度表現,則是從容忍各表到樂見共表一中而卻拒絕討論一中含意,這是標準的請君入甕的陽謀,也就是挖了一個叫九二共識的蟲洞,臺灣只要重新接受了九二共識,空間就瞬間移動到聯合國秩序下的一個中國,成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代表的中國的一部分,直接在國際法上將軍抽車,消滅中華民國。

 

影響臺灣民意支持統一的兩個策略

 

香港的淪陷,說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意識形態與普世價值的不可共量,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不可期待。香港的悲劇,自始起於香港人民沒有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號稱香港的小憲法,但實質上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下的立法,香港人民並不享有人民自決權,其自治權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一條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所賦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只是歷史文獻,所以香港的所謂高度自治地位,連聯邦國家下的成員邦都不如,所以只要全國人大一個釋法,香港自治便應聲而倒。

臺灣卻不是這樣的情形,臺灣是一個國民主權和主權獨立國家,鞏固臺灣的憲政民主,維護臺灣人民基於國民地位的修憲複決權/自決權,是臺灣安全的最後保障。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夠認識到臺灣憲政民主制度的特性,以銳實力的威脅和利誘交叉手段,使臺灣主流民意至少願意停留在現狀,然後再爭取其支持統一,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佳戰略。而如何爭取臺灣民意,從價值的層次根本擄獲臺灣民心,本文認為有兩個策略,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要回歸中國辛亥革命百年追求憲政共和和抗戰後政治協商和平建國的道路,以明確的政治宣示、和取法自孫中山建國方略的由省縣地方自治分層漸進的具體作為展開民主轉型,使兩岸的政治整合出現契機,才能說服臺灣人民未來選擇統一,不必擔心失去民主和自由。臺灣在李登輝主政時期制定的《國家統一綱領》,是臺灣曾經提出的關於統一的方案,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指為實質臺獨,其實當中的策略思考和政治智慧仍歷久而彌新。

另一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應將中華民國國家人格和國際安全保證列入兩岸永久和平架構思考,中華人民共和國要以信心措施向臺灣人證明,維持中華民國的國號和國家主權下的分治架構是有利於臺灣人民的國際參與和國家正常化的,因為一切的障礙都是來自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解鈴還須繫鈴人。無論如何,蔡英文領導下民進黨全面執政至今,臺灣在兩岸關係的政治基本立場上,畢竟從未脫離2016年第十四任總統就職演說中所宣示的《中華民國憲法暨增修條文》以及《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這一政治誠信使她獲得美國的堅定支持,甚至得到美國川普(Donald John Trump)政府給予的「自由中國」(Free China)定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僅應該樂觀其成,也應該像美國一樣不吝鼓勵臺灣,這才會使臺灣在中美關係中願意維持平衡的角色。長遠來看,在最終的政治統一實現之前的過渡階段,臺灣必須獲得安全保證,這才能讓它有信心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信用不佳,什麼停戰協定、和平協議、聯合聲明,都不可靠,所以臺灣的安全要靠美國和歐洲聯盟等第三方擔保。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要誤判了各國在兩岸關係中穿梭或調停的功能,以為它們在阻擋兩岸關係的推進,其實不然,如果兩岸間真的情投意合,誰也擋不了。

 

兩岸分歧在制度價值選擇

 

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治正當性係死抱住中華民族主義,而有質變為大漢族主義和中華帝國主義的傾向,深怕西方國家對其和平演變,而不斷強調中外間的敵我意識,因而聽不到臺灣和所有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壓迫的少數民族的心聲。其實兩岸之間最大的分歧不是民族主義,臺灣民族主義的主流是公民民族主義或稱國民國家,是基於對於臺灣民主憲政制度的價值認同為出發的,《增修條文》規定臺灣以多元文化主義為基本國策,這就說明了獨尊中華文化或臺灣文化是違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事實上還未脫離中國傳統封建的家天下觀念,所以面對世界新秩序,還是不停地在地緣政治上尋找心理上的安全疆界。臺獨的最堅強理由,無非是要擺脫中華人民共和國利用一個中國原則對臺灣的宰制,目的是要建立現代的憲政主義國家,所以重點不在統獨,而是民主和專制的制度選擇,從這一點而言,如果臺灣的法理現狀不改變而能使臺灣的憲政民主和主權獨立得以永續,臺灣維持現狀就好了,何必非要遠離中國不可?

我們的結論是,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現在的義和團式敵視普世價值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思想,以是否愛中國共產黨來斷定是否愛國尊憲守紀,不斷在世界輿論面前出演戰狼外交的凶狠形象,不懂得反省第一代共產黨人如陳獨秀、李大釗建黨以及當年國共第一次合作擁護三民主義的初衷,則讓中國如同辛亥革命經由各省獨立、裂解帝國而達到民主轉型、還權於民,那才是中國重新統合和實現永久和平的歷史機遇的真正降臨。

 

民國110年7月23日下午2時
臺灣獨家傳媒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