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儒学与神学

余东海


 

东海早就指出,将儒学变成神学并为儒家造神,亲鬼神而近之,这是儒家宗教化追求的必然结果。有文章《儒教神灵有以下几类》将神灵分为:天神、诸物百神、圣贤神灵、民族先王神灵、家族祖先神灵、有功德于民族者。其中天神以“昊天上帝”为主,日月星辰诸神为辅。文章说:

“依儒教教义,天有“人格之天”与“义理之天”两种意指。义理之天是内在于生命的心性之天即所谓性与天道。人格之天是外在的主宰之天即所谓人格神。《学》、《庸》、《孟子》、《易传》及宋明心性儒学所讲的“天”主要是义理之天。心性儒学是儒教的内圣之学、修身之学、身心性命之学。其对于天的理解有较强的义理化和心性化倾向,这是一套关于生命和道德的形上学。心性儒学讲天道性理、尽性知天、天人合一、天即是理这里的“天”就是义理之天。《诗》、《书》、《春秋》及儒教经学所讲的天则主要是人格之天、意志之天和主宰之天。这个天是外在而超越的人格神即昊天上帝。”

在“性与天道”之上另造一个人格天出来,将《诗》《书》《春秋》和儒经所讲的天说成人格天,如之何其可也?金刚经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很佛教,但用于人格天之非想非非想,颇为恰当。

天人合一就合在性与天道上,就意味着性即天道。《二程粹言》记载:“或问:介甫有言:尽人道谓之仁,尽天道谓之圣。子曰:言乎一事,必分为二,介甫之学也。道一也,未有尽人而不尽天者也。以天人为二,非道也。子云谓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亦犹是也。”

王安石以天人为二,故不得孔孟之道;宗教儒以性天为二,复将天分为义理之天和人格之天,既违人道,又昧天道,违道更远矣。

天道唯一。无人格相而能生人格,无万物相而能生万物,无一切相而能生一切,这才是天道真相。认为天具有人之部分特征如意志、情感、施为、道德判断、福善祸淫以及抽象简要之创世描绘云云,皆有悖于天道真实,无非虚构妄测、情识作祟耳。没有一点遇神杀神、见佛杀佛的浩气慧光,难免陷入虚妄之相不克自拔。不能知人,只能通神;未能事人,只能事鬼。此非儒也,巫耳。

儒家对天和鬼神的态度不同,对天是信仰,对鬼神是尊重。《礼记·表记》记载孔子的话说:“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云云。对于鬼神,夏周远之,殷朝近之,无论远近,保持尊敬。殷朝特别尊神,率民以事神,但也没有夷天为神,更没有夷天为人格神,夷中道为神道。

儒学是中学、儒学而非神学,儒学与神学虽都有信仰,性质大不同,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不同。其一、对天的认证不同,儒学的天无相,无一切相;神学的天有相,有人格相。其二、立足点不同,儒学立足人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神学立足天道,立天之道曰人格神。其三、政治上主权归属不同,儒学主张以民为本、主权在民,神学以天为本,反对主权在民而倡导主权在天。其四、内圣外王关系定位不同,儒学持体用论,神学持并列论;其五、人性论不同,儒学内圣外王皆性善论,神学之外王学倡性恶论。

由于上述五大不同,儒学神学导出来的人生道路和政治道路亦大不同,前者是仁本主义道路,仁义化涵盖自由化,个人追求道德自由,政治追求王道自由;后者是神本主义道路,道德和政治统统宗教化。

儒学中本有的哲学性、科学性、自由性都受到严重压抑,唯宗教性被无限扩大化。让儒家变成宗教之一,既自外于文明潮流,亦自外于王道自由。追求成功,无非在佛道耶伊等宗教大家庭中占得一席之地。值得吗?

不能因为什么吃香,就将儒家化成什么。不能因为科学吃香就科学化,不能因为哲学吃香就哲学化,当然也不能因为宗教吃香就宗教化,不能因为天下不能用不能容,就枉尺直寻,或者将吾道缩小化以迎合之。

孔子师徒困于陈蔡之间的时候,子贡认为孔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劝孔子稍加贬抑。孔子的回答是:“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孔子若有机会见到宗教儒,只怕不是说而志不远矣,而是说,而志不正矣,尔等滑向小路狭路啦。

牟宗三们把王道讲成民主,是讲矮小了;蒋庆们把王道讲成儒教,是讲狭隘了。当然,那样讲自有他们的道理和功德。只是他们的道理各有不足,都偏离了儒家。前者忽略了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礼制精神,夷王道为霸道,夷礼制为民主,夷德治为法治;后者突出儒家宗教性,倡导王道宗教化,忽略了主权在民、人权天赋的王道原则和“王道荡荡”、“帝力于我何有”的自由精神,并从形而上学层面动摇了中道文化和王道政治的根基,其过更大。

没有天地之量,难以成圣贤;没有王者胸襟,难以讲王道。王道配天,无私如天,广大如天。如果德量不足,很容易把王道讲得小了狭了,把自由讲没了。

圣贤从心所欲不逾矩,道德自由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政治自由也。皞皞,或和畅义,或心情舒畅貌,或广大、盛大貌。朱熹注:“皞皞,广大自得之貌。”三种解释都含有自由自在的意思。可见王者之民、王道社会应该高度自由。西方自由是人本主义自由,由民主法治保障;王道自由是仁本主义自由,由礼制德治保障。成德成圣侧重于为自己追求自由,倡导王道侧重于为人民追求自由。

2022-5-5余东海集于青秀山下独乐斋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余东海:儒学与神学

余东海


 

东海早就指出,将儒学变成神学并为儒家造神,亲鬼神而近之,这是儒家宗教化追求的必然结果。有文章《儒教神灵有以下几类》将神灵分为:天神、诸物百神、圣贤神灵、民族先王神灵、家族祖先神灵、有功德于民族者。其中天神以“昊天上帝”为主,日月星辰诸神为辅。文章说:

“依儒教教义,天有“人格之天”与“义理之天”两种意指。义理之天是内在于生命的心性之天即所谓性与天道。人格之天是外在的主宰之天即所谓人格神。《学》、《庸》、《孟子》、《易传》及宋明心性儒学所讲的“天”主要是义理之天。心性儒学是儒教的内圣之学、修身之学、身心性命之学。其对于天的理解有较强的义理化和心性化倾向,这是一套关于生命和道德的形上学。心性儒学讲天道性理、尽性知天、天人合一、天即是理这里的“天”就是义理之天。《诗》、《书》、《春秋》及儒教经学所讲的天则主要是人格之天、意志之天和主宰之天。这个天是外在而超越的人格神即昊天上帝。”

在“性与天道”之上另造一个人格天出来,将《诗》《书》《春秋》和儒经所讲的天说成人格天,如之何其可也?金刚经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很佛教,但用于人格天之非想非非想,颇为恰当。

天人合一就合在性与天道上,就意味着性即天道。《二程粹言》记载:“或问:介甫有言:尽人道谓之仁,尽天道谓之圣。子曰:言乎一事,必分为二,介甫之学也。道一也,未有尽人而不尽天者也。以天人为二,非道也。子云谓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亦犹是也。”

王安石以天人为二,故不得孔孟之道;宗教儒以性天为二,复将天分为义理之天和人格之天,既违人道,又昧天道,违道更远矣。

天道唯一。无人格相而能生人格,无万物相而能生万物,无一切相而能生一切,这才是天道真相。认为天具有人之部分特征如意志、情感、施为、道德判断、福善祸淫以及抽象简要之创世描绘云云,皆有悖于天道真实,无非虚构妄测、情识作祟耳。没有一点遇神杀神、见佛杀佛的浩气慧光,难免陷入虚妄之相不克自拔。不能知人,只能通神;未能事人,只能事鬼。此非儒也,巫耳。

儒家对天和鬼神的态度不同,对天是信仰,对鬼神是尊重。《礼记·表记》记载孔子的话说:“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云云。对于鬼神,夏周远之,殷朝近之,无论远近,保持尊敬。殷朝特别尊神,率民以事神,但也没有夷天为神,更没有夷天为人格神,夷中道为神道。

儒学是中学、儒学而非神学,儒学与神学虽都有信仰,性质大不同,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不同。其一、对天的认证不同,儒学的天无相,无一切相;神学的天有相,有人格相。其二、立足点不同,儒学立足人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神学立足天道,立天之道曰人格神。其三、政治上主权归属不同,儒学主张以民为本、主权在民,神学以天为本,反对主权在民而倡导主权在天。其四、内圣外王关系定位不同,儒学持体用论,神学持并列论;其五、人性论不同,儒学内圣外王皆性善论,神学之外王学倡性恶论。

由于上述五大不同,儒学神学导出来的人生道路和政治道路亦大不同,前者是仁本主义道路,仁义化涵盖自由化,个人追求道德自由,政治追求王道自由;后者是神本主义道路,道德和政治统统宗教化。

儒学中本有的哲学性、科学性、自由性都受到严重压抑,唯宗教性被无限扩大化。让儒家变成宗教之一,既自外于文明潮流,亦自外于王道自由。追求成功,无非在佛道耶伊等宗教大家庭中占得一席之地。值得吗?

不能因为什么吃香,就将儒家化成什么。不能因为科学吃香就科学化,不能因为哲学吃香就哲学化,当然也不能因为宗教吃香就宗教化,不能因为天下不能用不能容,就枉尺直寻,或者将吾道缩小化以迎合之。

孔子师徒困于陈蔡之间的时候,子贡认为孔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劝孔子稍加贬抑。孔子的回答是:“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孔子若有机会见到宗教儒,只怕不是说而志不远矣,而是说,而志不正矣,尔等滑向小路狭路啦。

牟宗三们把王道讲成民主,是讲矮小了;蒋庆们把王道讲成儒教,是讲狭隘了。当然,那样讲自有他们的道理和功德。只是他们的道理各有不足,都偏离了儒家。前者忽略了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礼制精神,夷王道为霸道,夷礼制为民主,夷德治为法治;后者突出儒家宗教性,倡导王道宗教化,忽略了主权在民、人权天赋的王道原则和“王道荡荡”、“帝力于我何有”的自由精神,并从形而上学层面动摇了中道文化和王道政治的根基,其过更大。

没有天地之量,难以成圣贤;没有王者胸襟,难以讲王道。王道配天,无私如天,广大如天。如果德量不足,很容易把王道讲得小了狭了,把自由讲没了。

圣贤从心所欲不逾矩,道德自由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政治自由也。皞皞,或和畅义,或心情舒畅貌,或广大、盛大貌。朱熹注:“皞皞,广大自得之貌。”三种解释都含有自由自在的意思。可见王者之民、王道社会应该高度自由。西方自由是人本主义自由,由民主法治保障;王道自由是仁本主义自由,由礼制德治保障。成德成圣侧重于为自己追求自由,倡导王道侧重于为人民追求自由。

2022-5-5余东海集于青秀山下独乐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