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报伪造访问贬刘晓波获奖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本届和平奖颁给刘晓波,即遭中共猛烈抨击。法新社
内地异见人士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引起中共当局不快,全力封杀消息的同时,也策动媒体进行大反击。其中,隶属共青团中央机关报的《中国青年报》前日刊文,借用大学生之口对诺奖及刘晓波进行批判,但有被引述的大学生提出抗议,指该报盗用名义,强加观点。由于报道涉嫌造假,在内地传媒界和学术界引起谴责。有传媒中人批评,有关报道属舆论绑架,做法恶劣。
《中国青年报》的批判文章题为「诺贝尔和平奖究竟唱哪出(出)戏──首都大学生质疑2010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于前日在《中国青年报》第三版头条发表。在近2,000字文章中,真名实姓地援引多位大学生的话,对诺奖和刘晓波进行攻击,指诺奖「是政治道具」,是「借人权遏制中国发展」;又称大学生们「都认同社会主义制度」,「高度评价(中共)党和政府推动民主、保障人权」。
大学生上微博辟谣
本港市民近日来多次上街要求释放刘晓波。
不料文章见报当日,即有被援引的大学生出声反驳。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生谢莉萨在人人网(内地校园社交网)公开辟谣,指该报的文章,纯粹是记者盗其姓名编造出来的,她并无进行所谓针对诺奖「抽样调查」,也没有说过「没有一个受访同学认为,解决中国的问题要走刘晓波所鼓吹的西方道路」等话。
另一位被援引的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学生谢思楠也在新浪微博上表示,收到别人转给他《中国青年报》发表的文章,其中有他说「我们不会受蛊惑和利用,当代中国青年是理性一代,永远会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等,他对此感到很诧异,并吶喊「我已经火了」。他对该报盗用其名字欺骗世界,大表不满。
舆论绑架做法恶劣
《中国青年报》前日刊文,借用大学生之口对诺奖及刘晓波进行批判。
本报昨曾电话联系到被援引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生郑泽豪,他犹豫再三后才支吾应称:「我是表达过那些观点。」但被问意思是否准确,他不再回答。事件在《中国青年报》内部引起争议。本报昨致电撰写该文章的记者沈梦菲,她表示对事件不予置评,被问是否有采访录音,她说:「我不会响应。」
广州《时代周报》评论部主任彭晓芸指,《中国青年报》利用大学生真实姓名造假发表文章,以达到自己目的,是一种舆论绑架,做法恶劣;「《中国青年报》想说甚么,大可采访贵报总编,发表社论;这样利用学生,太无耻了。」她呼吁该报公开采访录音,否则就是侵权,是栽赃,是新闻造假,应受到同行谴责。
彭晓芸还呼吁被栽赃的大学生挺身发表公开声明,澄清自己的寃情。「因为你们今天的言行,将成明天的历史;你们应为自己的历史负责。」她说:「我不知道诺贝尔和平奖是不是工具,但我倒是知道,Lisa(即谢莉萨)的名字,彻底成为《中国青年报》的工具。捍卫Lisa的权利,就是捍卫我们自己的权利。」
传媒为权斗造假 抹黑律师
内地官方媒体为配合政治需要,不惜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包括《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等,最近都有一些涉国内外政治的事件,被指报道不实,有违职业道德。
刘晓波获和平奖后,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日前发表民调,声称逾七成受访者认为和平奖颁刘晓波具有政治目的;有七成七人不知和平奖得主为谁。但民调甫出,即遭学者和网民反驳,指20年来当局封杀刘晓波和不同政见人士,抹黑诺贝尔和平奖,开奖当日又全国新闻大封杀,如此信息不对称下的民调,岂能令人信服?反而在中共打压的背景下仍有两成受访者公开挺刘晓波。
「缺乏应有的职业德道」
去年重庆市在中共太子党薄熙来主政下,大搞「打黑运动」,滥抓狂捕,北京律师李庄因为被告辩护,被重庆公安诱捕。《中国青年报》发表由重庆公安提供的文章,大爆律师介入重庆打黑、教唆当事人造假内幕,造成律师涉黑假象,引起内地律师界抗议,指该报是「舆论审判」,「缺乏应有的职业德道」。
今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一则题为「环球走笔:当猴子成为战场杀手」文章,引用声称是英国媒体的图片报道,指塔利班正训练猴子使用武器,袭击美军,但却无法查到源出哪家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