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奥贝德-奇诺伊(Sharmeen Obaid-Chinoy)】
奥贝德-奇诺伊是新闻记者兼电影制作人,她制作的纪录片曾多次获得国际奖项。她是第一位获得颇负盛名的美国新闻报导奖利文斯顿奖(Livingston Award)的外国人,该奖奖励35岁以下的新闻工作者。奥贝德-奇诺伊持有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国际政策研究和传播学两个专业的硕士学位。
问: 您的电影 《恐怖主义下的儿童》(Children of Terror)聚焦于在你的祖国巴基斯坦生活的阿富汗儿童难民。您为何把他们当作纪录片主题?
答:我与卡拉奇一个难民营的儿童共同生活了十个星期,并在一开始就认识到他们的经历与巴基斯坦的大多数儿童有很大差异。显然,这些孩子受到了伴随他们长大的暴力的很大影响,而且这将对他们会长成什么样的人产生影响。我认为应该讲述他们的故事。
问: 您能否谈谈在家庭和社会结构承受了巨大恐怖暴力的社会中的儿童所经历的巨大损失?
答:恐怖主义无视人类共有的法律,蓄意制造不安全和恐惧,蓄意破坏社会组织,结果造成很多受过教育或有经济实力的人逃离家园,而那些留下来的人则在暴力和经济日益恶化的环境中勉强度日。家庭遭到破坏,天真无邪的童年被剥夺。他们遭受的不仅是物质和社会损失,还有情感损失。
我在难民营结识的这些男孩是在暴力中长大的,他们对Kalishnikovs 和APC 式枪的熟悉超过了字母表。他们讲到他们所感受的恐惧--夜间因爆炸和枪战无法入睡,白天在户外受伤,被迫加入地方民兵组织或受到民兵组织的威胁。
在这样的暴力和恐惧中长大的一代人被剥夺了接受教育和了解民族文化的机会。孩子们被迫在街头保护自己,经常被打发出去寻找食物或为挣钱去做危险的工作。他们被当作成人而非孩子来对待。这便是滥施暴力的凶手所成就的一项工作:在他们制造的环境中,孩子不能像孩子一样生活,而是被迫承担起成人的责任。
我与之交谈的大多数男孩从未跟他们的父亲或兄长们有过多少时间在一起,因为他们 --作为成年男子--要么已经被打死,要么长时间不在家。这些男孩实际上成了家里的\”男人\”,承接了供养和保护家里女人的责任。他们在六、七岁时就得学习怎么用枪,到他们长到14岁、15岁时,已经可以出去打斗了。
恐怖分子正是通过这种手段保证其后继有人--他们制造了一个不能正常运转的社会,然后以另一种社会取而代之,即把暴力、恫吓和操纵用作统治工具。他们利用自然灾害和他们自己制造的灾难谋利,一面为贫困人口提供帮助,一面把各种枷锁强加给他们。
问:招募是怎样进行的呢?
答:儿童是恐怖分子的最佳招募对象,因为他们尚不具备对成人提出置疑的能力,在感情方面容易被人利用,容易被鼓动去做任何事情。
在穆斯林世界出现\”圣战\”(jihad)的提法之前数十年,儿童兵的招募是在非洲和南美进行的。儿童在那些战争中表现得勇敢无畏。毕竟,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表明,年轻人冲动,喜欢冒险。而且他们尚未成熟,难以正确地判断自己处理问题或认识潜在危险的能力。
每个做父母的人都知道,孩子对自己的行动会如何影响自己和他人并不明了,因而往往会作出不理智的决定。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可能并已经无数次地被别人利用的原因。因此,需要对孩子进行教育,使他们能够对事物进行思考,考虑到后果,并培养起理解能力。
在穆斯林世界,很多孩子只要不得已流浪街头就会受到操纵。他们得想尽办法找钱和找吃的。如果是男孩,有人会在教会学校给他们提供食品和教育--但教给他们的可能是一种不能宽容他人的原教旨主义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甚至不能宽容那些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同样宗教信仰的人,它视西方世界及其生活方式为必须征服的敌人。
这些孩子或是被哄骗,或是被胁迫参加\”圣战\”,招募他们正是因为能够利用他们年轻这一特点。由于他们不会被视作威胁,因此他们很容易出入高度戒备的地方,例如在街上踢足球时。他们为恐怖分子提供了最好的掩护--他们如此天真,根本不知道对他们的期待是什么,直到为时已晚。
与西方可能想象的情况相反,恐怖分子在招募穆斯林青少年方面日益得手。更令人不安的是,越来越多的女孩子也加入他们的行列。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成功地阻止伊斯兰世界中很大一部份人口受教育,不让他们接受新思想。
问:那么这些孩子的父母呢?
答:父母的反应可能会令人惊讶。贫困和文盲在决定这些人的信仰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在阿富汗南部,我与之交谈的许多家庭为他们年幼的儿子--有些连15岁还不到--\”攻击敌人\”而感到自豪,认为他们给伊斯兰带来荣耀。这些男孩来自大家庭,兄弟姐妹可达10人之多。他们的父母没有钱,无法照料他们,因此他们被打发到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学校,远离家乡,之后他们的父母几乎对他们一无所知。
正如我在上文所指出的那样,成年男子很多人已经离开家,本来就已经被剥夺了上学机会的妇女及其女儿们不得在外面做工。如果让男孩子们在学校、食品、衣服或者在垃圾堆里寻找食物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但有时根本就没有选择可言。
这就是恐怖分子如此成功地拉拢男孩子入伙并接受洗脑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些孩子没有一个他们可以依靠的体系,也没有父母可与之商量;他们往往受到同伴的压力而加入一个与街头流浪相比较有规则的组织,并希望借此获得荣誉或让人瞧得起。
同时,贫苦的父母因为儿女从事自杀式恐怖活动而获得经济补偿,并收到摘自《古兰经》的片段,这些断章取意的文字声称他们的孩子是遵循先知的教导而死。特别是独立支撑家庭、受人忽略的妇女,作为殉道者的母亲,她们不仅得到经济资助,有时还在社区获得一种受人敬慕的社会地位。
对妇女和教育的态度、贫困、无休止的暴力、恐惧……这一切导致一种非常复杂的局面。
问:请跟我们谈谈你电影中的孩子--特别是陪你去公共游泳池的那个严肃的男孩、那个在地毯厂打工的温柔的孩子、还有那个不想结婚的聪明活泼的小姑娘。
答:哈尔·穆罕默德(Khal Mohammed)11岁,难民营里没有他的家人,他曾被送进一个原教旨主义学校。他虽然不识字,但能够背诵《古兰经》的全部经文,这无疑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但他是个相当严肃的孩子,我们去公共游泳池,那里的妇女们除脸部、手脚外遮盖了全部身体,但他坚持说,不仅她们行为\”败坏\”,而且他本人也会仅仅因为置身于这些\”不道德的\”度假者中而下地狱。
努尔·穆罕默德(Noor Mohammed)只有10岁,却承担起了赡养家庭的全部责任,从事危险和艰苦的编织地毯的工作。 他也是一个聪慧的孩子。谈起他在爸爸和叔叔被杀害以前的生活,他满怀思恋之情,并说他们要是还活着的话他现在会在学校里。在我们拍摄电影期间,他因要照顾住在医院里的有毒瘾的哥哥而上班迟到,因此丢失工作--有很多男孩迫不及待地等着做他那份工作。
莱拉(Laila)也是10岁,她多次表示不想嫁人,而要上学,但她的父亲温和地告诫她,说将很快把她嫁出去,因为她长大后需要有个男人保护她。的确,在难民营里女孩们玩的一个主要游戏就是举办\”婚礼\”。
【巴基斯坦一个宗教学校的阿富汗学生2001年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参加集会。版权:AP Images/Mohammed Raza】
年轻女孩没有多少别的选择,因此尤其容易接受极端主义意识形态。在巴基斯坦这样的国家,原教旨主义宗教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吸收女孩子,因为它们认识到通过对年轻女性进行思想灌输能够控制整个家庭。一个女人从清真寺出来回家后,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与邻居交谈,这样便可使原教旨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发展。这是把妇女推向暴力的第一步。
我们已经看到下一步的情况。最近,一群妇女在伊斯兰堡挥舞棍棒,要求关闭录像商店并禁止经营音乐商店。她们袭击一所她们认为正在发生不道德行为的房子,绑架了住在这所房子里的妇女。这些对别人妄加评判的女性激进分子中的某些人才不过15岁。原教旨主义思想意识推崇者工作做得多有效。她们今天可以突袭\”不道德\”的穆斯林同胞,明天很可能会腰系炸弹,成为对\”异教徒\”实施打击的自杀爆炸手。
确实,很多受过良好教育、在西方出生的穆斯林妇女也成为招募对象。我写过一篇文章,考察加拿大米西索加(Mississauga)的穆斯林宗教学校。那些学校告诉年轻的加拿大穆斯林妇女避开她们所生活于其中的西方世界,遮盖面部和避免男女接触,不断向她们宣讲她们的穆斯林兄弟如何为捍卫她们的名誉、不让西方男人\”玷污\”她们而战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她们拒绝接受让她们享受自由选择的政治体制。这是个很大的难题,因为在加拿大和美国这样的社会里,多元文化和宗教自由不仅受到鼓励,而且构成社会信仰的基石,很多人对宗教学校里进行的教育并不提出置疑。妇女有受教育和信仰其宗教教义的权利,这是根本的原则。不幸的是,这些获得了权能的女性正在学习了解的是对伊斯兰教义的一种极端解释,这种解释不仅与她们所生长的社会直接对立,并且她们及其子女在未来也必然会与这个社会发生冲突。
问:您认为这些孩子的前途如何?
答:据估计,世界上50%以上的穆斯林人口不满18岁,这个数字令人担心,特别是这些年轻人没有或者几乎没有受教育和正常工作的机会。他们对统治他们的腐败政府感到灰心。他们看到西方实行双重标准,即坚持在伊拉克实行民主,但在该地区其他地方则不这样做。他们知道伊斯兰教曾经催生了一个伟大的文化,因此不懂为什么他们这代人经历的只是贫困、战争与毁灭、腐败和任人唯亲。无论如何,必须把这个问题化为优势:如果这些年轻人得到适当的教育和机会,他们就能成为变革和经济进步的动力。
真正的伊斯兰教鼓励穆斯林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但是极端的原教旨主义分子反对从电报到电视的任何新生事物。他们反对现代教育,因为他们认为它教授的科目与伊斯兰教不相容。受过教育的穆斯林知道,这不过是阻止年轻和勤于思索的头脑向他们提出置疑的伎俩。
这因而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原教旨主义者蓄意剥夺穆斯林青少年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从而确保他们的招募对象前途黯淡,灰心失望,容易接受恐怖主义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要求他们用暴力的方式拒绝任何向原教旨主义教义提出挑战的思想,阻止他们了解思想和言论自由的重要性,使他们无从分辨什么是合乎逻辑的思想,什么是情感偏见,而这种自由正是建立大多数人为他们的孩子所企盼的生机勃勃的社会之基础。
关于作者
相关文章
最近的帖子
-
刘书庆:从尹熙悦闹剧式的“戒严令”管窥总统制和一院制议会对民主政体稳定性的负面影响12 月 26, 2024 | 本站首发
-
中国又鼓励“过圣诞”了?网友:文化自信抵不过经济拉胯12 月 25, 2024 | 时政
-
教宗圣诞文告敦促各国人民“让武器噤声,超越分歧”12 月 25, 2024 | 时政
-
圣诞日,俄军向乌克兰能源设施发动导弹袭击,泽连斯基谴责其“没有人性”12 月 25, 2024 | 时政
-
楚朦 诗选六首(二)12 月 25, 2024 | 本站首发
-
北明·郑义:针对汉学家林培瑞被整肃给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校长的一封信(中英文)12 月 24, 2024 | 本站首发
-
澳大利亚政府确定将向美国引渡曾训练解放军航母飞行员的前美军飞行员12 月 23, 2024 | 时政
-
年终报道:2024年中国股市如“过山车”—政策刺激难改颓势12 月 23, 2024 | 时政
-
廖亦武:独立中文笔会和救主耶稣接踵而至——节选自新书《三个圣徒—王怡、高氏兄弟、刘晓波的往事碎片》12 月 23, 2024 | 本站首发
转型译丛
《零八宪章》十周年
民主转型与十字方针
作者专栏
北 明 | 毕康 | 蔡咏梅 | 曹雅学 |
陈树庆 | 陈卫 | 陈永苗 | 程映虹 |
丁子霖 | 杜 光 | 朱健国 | 樊百华 |
傅国涌 | 付勇 | 高洪明 | 高智晟 |
巩磊 | 巩胜利 | 顾乃忠 | 郭宝胜 |
何清涟 | 胡显中 | 黄钰凯 | 江棋生 |
焦国标 | 康正果 | 李大立 | 李对龙 |
李海 | 黎建军 | 李 劼 | 李金芳 |
李昕艾 | 黎学文 | 李元龙 | 廖亦武 |
林傲霜 | 林欣薇 | 刘 荻 | 刘京生 |
刘军宁 | 刘柠 | 刘贤斌 | 刘晓波 |
刘在中 | 刘正清 | 吕耿松 | 马萧 |
茆家升 | 孟泳新 | 闵良臣 | 莫之许 |
牟传珩 | 欧小戎 | 欧阳懿 | 裴毅然 |
綦彦臣 | 秦伟平 | 秦永敏 | 任天堂 |
桑杰嘉 | 邵文峰 | 邵江 | 沈良庆 |
施 英 | 孙德胜 | 田奇庄 | 铁 流 |
王德邦 | 王 康 | 王力雄 | 王天成 |
王维洛 | 王怡 | 唯色 | 卫子游 |
温克坚 | 武宜三 | 吴 庸 | 吴祚来 |
肖雪慧 | 小乔 | 徐琳 | 徐友渔 |
杨 光 | 杨宽兴 | 杨子立 | 杨支柱 |
野 火 | 一 平 | 依 娃 | 应克复 |
余 杰 | 余世存 | 昝爱宗 | 曾伯炎 |
曾建元 | 张博树 | 张大军 | 张 辉 |
张铭山 | 张千帆 | 张善光 | 张圣雨 |
张耀杰 | 张镇强 | 张祖桦 | 张裕 |
赵常青 | 赵思乐 | 郑 义 | 郑贻春 |
顿珠多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