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老虎”还打不倒?
今年的两会,沉闷、单调,像主席台上习总的脸,显得沉重;表面隆重,而关注重心却在他处。昆明的恐怖袭击,马航的神秘失踪,使本来就引不起人们多大兴趣的两会更显落寞。以往,人们甚至还带些嘲讽的兴趣等待两会出些笑话,添些饭后茶余的谈料,但因这些外界突发的因素,也因前一段雾霾造成的压抑,在许多人眼里,今年就连这些也显得索然无味。所有那些堂而皇之的宣示,有关改革的,有关民主作风的,似乎也早已不再能刺激人们的神经,唯一能激起人们关注的或许就是有关“大老虎”的新闻。但一切,除了开幕式上那句会成为经典的“你懂的”外,都随着严控和无味的总理记者会的结束而结束。人们还要继续从各种大小道消息的传播中,猜谜般地去想像有关“大老虎”一案的进展及背后的权力博弈。
这一切显得很平常,至少对中国政治现状和体制有所瞭解的人,都不会感到什么特别之处。但在笔者看来,在这些沉闷和单调中,似乎又孕育暗含着某种风暴前的那种沉寂,弥漫着非同寻常的氛围,或许从一个角度,在向我们从更深一个层次展示着中国政治的危机.
一方面,由“大老虎”及其衍生的诸种现象揭示,中国的腐败触目惊心,病入膏肓,政权的黑社会化也已侵入权力核心,危及到政权的存续.这也是新一代主政者心知肚明的事情,才启动这场反腐打虎运动;但另一方面,鉴於腐败的深度和广度,与现政权赖以运作和存续的机制高度相关,社会不满的蔓延,官僚集团可能的抗拒,主政者在展开这场运动时又小心翼翼,生怕因披露的腐败的恶质状况从另一方面强化了社会的不满,刺激社会力量的参与,可能动摇花费巨大成本维系的社会稳定。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共上层在处理“大老虎案”时如此谨慎,在默许民间参与反腐后又紧急刹车,压制民间反腐,反覆摇摆,控制相关舆论的道理所在。
大肆集权加剧国家与社会疏离
对新一代的主政者尤其是习近平来讲,尽管一年来通过各种政治操作如整党、反腐等措施成功地威慑了某些重要的利益集团,削弱了其制肘的可能,又通过三中全会宣示的各种改革措施,以改革的名义在制度上大肆集权,迅速地巩固了其在党内甚至民间作为中国一号政治人物的位置和声望,但在解决中国政治最关键的国家与社会的疏离问题上却乏善可陈,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强化了这种危机.
这种疏离,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国家的政策和社会的变动有着许多强弱不等程度上的演变,但总体趋势是加大、加深。国家和社会似乎在不同的轨道上运行,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差距甚大,政权合法性意识形态与具体政策论述南辕北辙,人们期待甚久的国家与社会间制度性沟通的构建停滞、阙如。总体看,在社会和经济日益分化的同时,国家合法性和治理模式的再造严重滞后,社会的不同利益和公民的权利不能得到有效的表达和保护,严重地威胁到中国下一步的发展。
除了“将权力关进笼子”等提法赢得了一些社会正面的反应外,新一代领导人面对这种格局提出的一些论述如“中国梦”等,大而不当,飘浮空洞,相当大程度上加添了社会的失望;在压制民间要求官员公佈财产,在控制民间舆论上的诸种言行不一、相互矛盾、倒行逆施的举措,在审判许志永一案上得到集中的体现,从一个侧面印证着这种危险的疏离.两会前的“扫黄”问题上社会舆论与国家论述的背离,以及这些年两会中屡屡出现的所谓“雷人雷语”现象等,都以不同的方式生动逼真地展示着这种疏离:掌握政治权力的精英集团和社会已经在“各说各话”了。
不能根本缓解政治合法性危机
如果我们对这些“雷人雷语”作些分析归类,在笔者看来,其中大体上有“三种人”:一种是真愚者,如毛将军之类;另一种是智力上不愚,但说些“何不食肉糜”式的蠢话者,因其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完全与社会脱节,已不知民间生活和情感为何物了;最后一种是以装愚、以人民代表的身份却精心地说蠢话给领导听的精明者。但不管三种人说“雷语”的真心假意,在社会看来,结论却常常是殊途同归,两个字:愚蠢!而传达的信息,表现的问题却是:这些所谓的人民──社会的代表,事实上却是国家和执政集团的代言人,扮演着某种针对社会的宣教者、劝服者的角色,他们的言行与社会的整体感受和心理期望有着极大的鸿沟。本应在国家和社会之间构筑某种沟通桥樑,作为各种不同利益的代表者来与国家或彼此间进行有效的谈判,帮助制定合理的政策并监督其执行,但现实却是,这些所谓的各界人民代表,绝大多数只满足於一己的虚荣和利益,在上级根据其政治需要绘就的那份社会和谐图上卖力地配合添加色彩,在精心营造的政治合法性装饰中扮演一个积极的同谋.这样一种社会利益表达机制,舆论又被严密的控制,可以想像,社会的利益又岂能有效地得以表达?国家的政策又怎能不扭曲?社会与国家又如何能不疏离?
这种疏离必然伴生某种政权合法性危机,而两会这种制度一日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造,社会的利益和意愿表达的制度性途径阙如,这种政治合法性危机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