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对国民知道的东西予以躲闪回避,更加重国民对那些不知道的东西投射疑虑。
两会开到这份上,官看官烦,民看民厌,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前阵子在雾霾话题上各执一词,试图要精确划分界限的阵营,在两会话题上一致调低了声调,那一派恪守雾霾政治底线不动摇的,更是绝口不提,他们不是要冷冻这个议题,而是根本没兴趣搭理。
概括起来看,这么些日子的两会时间,虚度是一定的,但若想找一个总结陈词的部分,恐怕非成龙莫属。他在“八百支镜头注视下”的即席发言,曲曲折折,满是怨辞,倒也贴切两会眼下的状态:它好像甚么也没说,没有信息量,却又好像流露出许多。
这么多年下来,今年两会较之往常,一个大的变化是,过去那种谈论两会的认知框架烟消云散,或者残缺不全了。这个框架可以简单总结是: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多元化与新闻检索化。明知这种残损又可以不谈的,就不谈了;懵懵懂懂的那些,谈了也不得劲。
认知的框架是建立希望的来源之一,因为它会被理解为“理念”一样的东西。两会作为一个政治生活的仪式,有因才有果,而在过去一年的所见所感,政治生活的变动不可谓不剧烈,若循例去做仪式,违和感无处不在。两会的不合时宜,将它的最重要的仪式功能也取消了。
今年两会取消了女服务员这道美丽的风景线,它因为八项规定或因为会前服务人员练习用纸片训练站姿的照片被公布,总之是仪式中的形式部分削弱,仪式的瓦解就很难避免。这种形式上的流失,在媒体那里、代表那里、委员那里,都有各自的呈现。
两会对国民看见的、知道的那些东西予以躲闪回避,更加重了他们对那些看不见、不知道的东西投射疑虑。所以,两会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出的存在状态,从根本上说不是关于希望的,而是涉及到绝望。“没有希望”与“绝望”本是两个东西,但在这里成了同义反覆。
然而,与“法治”、“宪政”这些单一的需求相比,两会靠着仅有的那一点话语泡沫对公共话题的强占与拆迁,依旧可以遮挡一般人的视野。让一部分人先绝望起来,带动更多的人绝望,这是两会在大陆民间逐渐展开的图景。从改变的前提积累来讲,不算是坏消息。
执政党已经在“法治”“宪政”这些领域上亮明了底牌,那就是“党至上”,法治事实体现党意志的法治,宪政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诸如此类。两会虽然在人事上完成了党的意志的部署,但在组织上要想体现党的绝对领导,这缺少解释与铺垫,还需要先爆拆后动工。
两会在政治道义上的萎缩,将代表委员晾晒在“沙滩”上,接受政治窘境的暴晒。这些所谓的民意代表已然发言,为党说话固然不落好,为党分忧更加里外不是人。一旦代表委员都变得了无生趣,两会搭台尽管可以继续做戏,但它迟早要被国民笑垮。
在不远的将来(现在也是),两会将从一场盛大的、浮夸的、没有实质意义的政治仪式,变成一场盛大的、对浮夸且无意义的政治生活加以展览的控诉会。两会的精神内涵已经被“僵尸化”,对它的改造或维持,都将是两难。两会终于到了自行腐朽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