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历史学者 王晓渔)
缅甸大选平稳结束,25年来首次出现两党竞选,由昂山素姬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获得多数选票,军方主导、现执政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表示接受这一结果。鉴于缅甸数十年来反覆无常的政治格局,目前对缅甸的民主转型只能抱谨慎乐观的态度。此次选举并非开放所有议会席位,军方保留了25%的固定席位。从民主转型到民主巩固,一个国家需要经历一段相当漫长的时期。
尽管如此,此次选举对缅甸依然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仅就这次选举而言,没有失败者。全国民主联盟是胜利者,巩固与发展党也是胜利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选举的格局下,后者同样可以在未来的选举中胜出。 2012年,缅甸总统登盛在开放媒体之后表示:「我再也不害怕面对媒体了。」
开放权力,同时也是在解放自己。巩固与发展党不会因为此次失败而被打入另册,谋求下次当选的行动更不会被执政党视为「颠覆国家政权」。国家政权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定期进行更换,有意愿者可以参与竞争,何来颠覆一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民主选举之下,没有失败者;一党专政之下,没有胜利者。
蒋经国在晚年决心开放权力时,说过一句名言:「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固若金汤、万寿无疆的北韩,在旁观者看来也仿佛空中楼阁,随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权力不可能无限持续的情况下,即使一个只考虑自身利益的组织,也会考虑如何处理与反对派的关系。如果没有最后的转身,蒋经国的形象就会被定格为独裁者,不像现在至少毁誉参半,有时称赞的声音还会更多一点。
按照习惯性思维,对反对派的态度越严厉越有助于稳定,但是这种方式无论在罗马尼亚还是在利比亚,都被证明是无效的。最后的结果是,当权者如何严酷对待反对者,反对者就会如何严酷对待当权者。当权者死于非命,是他杀,也可以说是「自杀」。这种惨烈的结局对于民主转型没有帮助,罗马尼亚或利比亚的转型在民主转型的国家中都不是典范。
一个考虑自己未来而不是只考虑现在的组织,会默许并容忍反对派的出现,以便在未来的谈判中获得博弈空间。当双方可以博弈的时候,对话会取代对抗,和平会取代暴力。此前,缅甸军方也曾采取过严酷的控制方式,持续数十年依然无效,反对的声音没有因为强力压制而减少。
中国转型取决于内部力量
缅甸军方启动转型的具体动机无法猜测,但是在阿拉伯之春以后,缅甸军方明显加速了转型过程,或许正是看到了严酷压制之路不可持续。面对反对派,进一步可能山穷水尽,退一步反而海阔天空。权力是春药,也是炸药。手握权力者经常被权力灼伤,只有更多的人分享权力,才能拆除炸药的引信。
缅甸大选在中国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但是对中国政治进程的影响,不宜高估。在中国模式逐渐改变世界规则的今天,各国的转型对中国影响非常有限。从乒乓外交发展为波音外交,各国政要在意的主要是市场,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介入中国的内部事务。中国的转型,取决于中国内部的力量。
此次缅甸转型,缅甸军方的行为值得有保留的赞赏。但更值得赞赏的,是数十年来坚持自己观念并付出巨大代价的缅甸民主联盟。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但也很少有哪个执政党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主动放弃权力。
著名政治学者林茨(Juan J. Linz)和斯泰潘(Alfred Stepan)认为,与极权主义、后极权主义、苏丹制政体相比,所有高级军官领导的政权会「潜在地有利于民主转型」 。但他们同时提醒,这些高级军官常会对民主巩固有负面作用,「以保留他们的非民主特权为条件来就他们的撤离进行谈判,或把非常具有限制性的条件强加给通向民主转型的政治进程」(《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缺乏执政经验的全国民主联盟,面对现实中的种种分歧如何展现出政治智慧;巩固与发展党,是否继续巩固与发展民主,而非巩固与发展权力,这些都是巨大的考验。
来源: 苹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