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女权主义者声援"雪饼" 英、美、日等多个城市抗议声四起




2024.06.17 15:11 ET


Share






全球女权主义者声援美国西雅图的联合湖畔6月16日响起"只要雪琴不自由,我们都不自由"!的为黄雪琴呐喊的呼声
 Instagram/herd.immunity.in.seattle/记者文在山提供







中国女权活动家黄雪琴和劳工活跃人士王健兵上周分别被判刑五年和三年六个月,引起海外女权主义者的愤怒。她们发起全球声援行动,在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多个城市的著名地标拉起巨型横幅、呼喊口号,希望为"雪饼"争取减刑,也希望告诉她们和亲友,她们并不孤单。

“只要雪琴不自由,我们都不自由!”为黄雪琴呐喊的呼声,周日(16日)在美国西雅图的联合湖(Lake Union)畔响起。而在同一天,东京、伦敦、多伦多、华府、波士顿以及旧金山等地的著名地标前,都扬起了写着“只要黄雪琴不自由,我们都不自由”的巨型横幅,声援中国女权活动家黄雪琴,以及劳工活动家王健兵。二人上周五被广州中级人民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分别判囚五年和三年六个月。

东京声援者:为"雪饼"争取减刑

身在东京的女权行动者Nelly和Alexia接受本台访问,Nelly表示,上周判决出来后,不少女权行动者一度情绪消沉,但后来决定在全球各地展开声援行动,在各地地标前举起统一的标语、呼喊同一口号。在东京的她们一天之内准备好巨型横幅,周日清晨在东京涩谷街头和东京塔展示。

Nelly说:“只要黄雪琴不自由,我们都不自由。它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说,世界上只要有一个被压迫的人,其他人其实都无法得到自由。她代替我们承担了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承担的苦难。我们想在这个案件里表达女性的力量,因为黄雪琴曾经在'米兔'运动中为很多女性站出来了,我们这时也应为她站出来,同时也为更多女性站出来。”

Nelly表示,希望这次全球声援行动,能加强国际关注与压力,为“雪饼”争取减刑,特别是对于表示将要上诉的黄雪琴,希望能为她向当局施压。她同时希望向全世界发出中国女权主义者的声音,揭示中国政权对女权的打压。

Nelly说:“因为她们做的事情是非常普通、非常温和的,办一些聚会、做一声培训、写一些文章,发出一些不允许被发出的声音。我们觉得他们遭到这样的对待是非常非常不公平的,也想表达对判决结果的愤怒,以及女权主义者对国家威权统治的不服,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比较戏剧性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反抗。”

 
6月16日在日本东京涩谷街头展出的声援横幅(被访者提供)
6月16日在日本东京涩谷街头展出的声援横幅(被访者提供)


 

让她们不再孤单

Alexia强调,这次行动的背后其实并不容易,从买布制作横幅,到选取行动的场地和时间,都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她说,在日本这个规规矩矩的国家,要找空间够大、不会招来警察问话,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她们最后选择熬夜在周日早上五点行动,在涩谷街头和东京塔拉起横幅。

虽然历尽艰辛,但她希望这些声援行动,能让“雪饼”和她们的亲友知道,她们并不孤单。

Alexia 说:“就我自己而言,会希望'雪饼',也就是黄雪琴和王健兵能知道大家在支持她们的消息。无论最后结果如何,我觉得要让她们觉得自己没有被抛弃,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别人一直在关注她们。虽然我不认识她们身边的朋友,但我觉得她们此刻已经很难受了,如果她们看到身边的人也在支持的话, 周围的人也可以好受一点。无论是她的爸妈、她的朋友,无论是在哪里,都是这样。”

 
6月16日上午,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碑前竖起巨型横幅,表达对中国独立记者黄雪琴的支持。(Instagram/dandelin_in_action/记者文在山提供)
6月16日上午,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碑前竖起巨型横幅,表达对中国独立记者黄雪琴的支持。(Instagram/dandelin_in_action/记者文在山提供)


 

中共为何忌惮女权声音?

至于中共为何要重手打压女权? Nelly认为在“少子化”趋势下,政权害怕女权意识掘起后,女性更不会结婚生子,同时恐惧女权运动变得“组织化”,进而质疑整个威权系统的问题。 Alexia就补充,表示中国政府是想以女权问题掩盖对香港事件,以及中国支援俄罗斯等问题的注意力,把视线转移到内部问题上。

Alexia又表示,目前声援“雪饼”的都是女权组织,质疑“老民运都在干什么?”

而黄雪琴被捕前,原本正准备到英国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修读性别研究。英国印太事务国务大臣特里维廉(Anne-Marie Trevelyan)上周五(14日)在社交网站发帖,表示英国谴责对黄雪琴和王建兵的判刑,强调她们自2021年起被拘留至今,批评对他们的拘留是不公正的,并重申中国必须尊重基本权利。英方又表示,英国驻华使领馆人员曾尝试到场旁听她们的审讯,但被拒绝。

记者:文在山 责编:嘉远    网编:洪伟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全球女权主义者声援"雪饼" 英、美、日等多个城市抗议声四起




2024.06.17 15:11 ET


Share






全球女权主义者声援美国西雅图的联合湖畔6月16日响起"只要雪琴不自由,我们都不自由"!的为黄雪琴呐喊的呼声
 Instagram/herd.immunity.in.seattle/记者文在山提供







中国女权活动家黄雪琴和劳工活跃人士王健兵上周分别被判刑五年和三年六个月,引起海外女权主义者的愤怒。她们发起全球声援行动,在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多个城市的著名地标拉起巨型横幅、呼喊口号,希望为"雪饼"争取减刑,也希望告诉她们和亲友,她们并不孤单。

“只要雪琴不自由,我们都不自由!”为黄雪琴呐喊的呼声,周日(16日)在美国西雅图的联合湖(Lake Union)畔响起。而在同一天,东京、伦敦、多伦多、华府、波士顿以及旧金山等地的著名地标前,都扬起了写着“只要黄雪琴不自由,我们都不自由”的巨型横幅,声援中国女权活动家黄雪琴,以及劳工活动家王健兵。二人上周五被广州中级人民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分别判囚五年和三年六个月。

东京声援者:为"雪饼"争取减刑

身在东京的女权行动者Nelly和Alexia接受本台访问,Nelly表示,上周判决出来后,不少女权行动者一度情绪消沉,但后来决定在全球各地展开声援行动,在各地地标前举起统一的标语、呼喊同一口号。在东京的她们一天之内准备好巨型横幅,周日清晨在东京涩谷街头和东京塔展示。

Nelly说:“只要黄雪琴不自由,我们都不自由。它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说,世界上只要有一个被压迫的人,其他人其实都无法得到自由。她代替我们承担了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承担的苦难。我们想在这个案件里表达女性的力量,因为黄雪琴曾经在'米兔'运动中为很多女性站出来了,我们这时也应为她站出来,同时也为更多女性站出来。”

Nelly表示,希望这次全球声援行动,能加强国际关注与压力,为“雪饼”争取减刑,特别是对于表示将要上诉的黄雪琴,希望能为她向当局施压。她同时希望向全世界发出中国女权主义者的声音,揭示中国政权对女权的打压。

Nelly说:“因为她们做的事情是非常普通、非常温和的,办一些聚会、做一声培训、写一些文章,发出一些不允许被发出的声音。我们觉得他们遭到这样的对待是非常非常不公平的,也想表达对判决结果的愤怒,以及女权主义者对国家威权统治的不服,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比较戏剧性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反抗。”

 
6月16日在日本东京涩谷街头展出的声援横幅(被访者提供)
6月16日在日本东京涩谷街头展出的声援横幅(被访者提供)


 

让她们不再孤单

Alexia强调,这次行动的背后其实并不容易,从买布制作横幅,到选取行动的场地和时间,都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她说,在日本这个规规矩矩的国家,要找空间够大、不会招来警察问话,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她们最后选择熬夜在周日早上五点行动,在涩谷街头和东京塔拉起横幅。

虽然历尽艰辛,但她希望这些声援行动,能让“雪饼”和她们的亲友知道,她们并不孤单。

Alexia 说:“就我自己而言,会希望'雪饼',也就是黄雪琴和王健兵能知道大家在支持她们的消息。无论最后结果如何,我觉得要让她们觉得自己没有被抛弃,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别人一直在关注她们。虽然我不认识她们身边的朋友,但我觉得她们此刻已经很难受了,如果她们看到身边的人也在支持的话, 周围的人也可以好受一点。无论是她的爸妈、她的朋友,无论是在哪里,都是这样。”

 
6月16日上午,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碑前竖起巨型横幅,表达对中国独立记者黄雪琴的支持。(Instagram/dandelin_in_action/记者文在山提供)
6月16日上午,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碑前竖起巨型横幅,表达对中国独立记者黄雪琴的支持。(Instagram/dandelin_in_action/记者文在山提供)


 

中共为何忌惮女权声音?

至于中共为何要重手打压女权? Nelly认为在“少子化”趋势下,政权害怕女权意识掘起后,女性更不会结婚生子,同时恐惧女权运动变得“组织化”,进而质疑整个威权系统的问题。 Alexia就补充,表示中国政府是想以女权问题掩盖对香港事件,以及中国支援俄罗斯等问题的注意力,把视线转移到内部问题上。

Alexia又表示,目前声援“雪饼”的都是女权组织,质疑“老民运都在干什么?”

而黄雪琴被捕前,原本正准备到英国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修读性别研究。英国印太事务国务大臣特里维廉(Anne-Marie Trevelyan)上周五(14日)在社交网站发帖,表示英国谴责对黄雪琴和王建兵的判刑,强调她们自2021年起被拘留至今,批评对他们的拘留是不公正的,并重申中国必须尊重基本权利。英方又表示,英国驻华使领馆人员曾尝试到场旁听她们的审讯,但被拒绝。

记者:文在山 责编:嘉远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