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上任不久,2003年发生非典疫情,其处理手法虽然有些迟钝,但却激发了民众对政治开放的期望,希望胡是位隐蔽的自由派,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普遍认为,胡锦涛未能大胆采取实质行动、也缺少进行政经改革的勇气,是因其缺乏冒险精神。
胡锦涛执政十年后,任期进入了倒计时:几周后,中共将进行十年一次的领导层换届。
作为中国第四代领导人,胡锦涛现正准备将权力交给接班人习近平及新领导层。
为了盖过对过去十年的负面评论,官方宣传机构不遗余力地大肆称赞胡锦涛和温家宝领导的中国所取得的成绩。
国有媒体宣称,过去十年艰辛漫长,但成就辉煌。现年70岁的胡锦涛自然希望如此被世人铭记。他的两个口号“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已于5年前载入党章。
十八大召开前,胡锦涛于7月其中一次主要讲话表示,自2002年11月担任中共总书记以来,走过了极崎岖的道路,克服了一系列严峻挑战。
胡锦涛似乎希望在权力交接前,确保自己的政治成就得到认同。但他也意识到许多人都不会认真看待这种自我宣传。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员的讲话中,胡锦涛也提出了告诫。这些官员当中,很多将在十八大后担任要职。
新华社引述胡锦涛的讲话说,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黄金十年
即使是批评胡锦涛执政的评论家,也惊叹于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取得的辉煌成就。但对于国家繁荣的功绩归属,他们则与拥护中共者意见分歧。
国有媒体列举全球经济衰退时期中国所取得的经济发展。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4%至逾10万亿元,认为这是胡锦涛当局取得的最大成就。
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及几位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都表示,胡温主要是得益于几位前领导人的努力,包括前国家主席兼总书记江泽民及前总理朱镕基。这二位的大胆改革令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当今中国的经济奇迹。竹立家表示,过去20年改革开放累积了成效,令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这不一定反映现任政府的经济政策较前任政府优胜。
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表示,胡温的主要贡献是一直致力避免在沿海省份无序投资,以及注重地区平衡发展,尤其是在中国中西部。他认为邓小平时期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令这方面常被忽视。
但有分析师表示,国有媒体宣扬的“黄金十年”过度夸张、粉饰太平,未有正视社会、经济及环境等尖锐问题,也掩饰了一党专政的缺陷,如政府权力不受监管及政治操控等。
悉尼大学中国政治专家凯利•布朗教授表示,当今是中国GDP增长和生产力飙升的黄金时代,推动中国成为富裕国家。但同时社会问题和结构问题深化,政治改革停滞,未能适当解决全面发展而衍生的问题。
公众期望
尽管经济增长迅速,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民意的政策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经济学家茅于轼表示当局并未解决棘手问题,如2008年政府推出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无助于调整经济增长和资源保护,对中国市场经济造成威胁的国企垄断问题,也未得到解决。
茅于轼说,2001年(此时胡温尚未上任)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经济改革进步不大,反而出现了大量国进民退的现象。
广州中山大学历史学家袁伟时也表示,胡锦涛没有达到民众的期望,在政治改革方面第四代领导人并未取得多少进展,但却在其它方面取得的成就邀功过多。
他表示,过去十年中国在教育、医疗及社会福利方面取得的进步,是每个国民共同努力的成果,不仅是胡温二人的功劳。
他说,胡温未能自觉地采取措施推进政改,而政改仍被认为是导致社会不稳的因素,不被考虑。
胡锦涛上任不久,2003年发生非典疫情,其处理手法虽然有些迟钝,但却激发了民众对政治开放的期望,希望胡是位隐蔽的自由派,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普遍认为,胡锦涛未能大胆采取实质行动、也缺少进行政经改革的勇气,是因其缺乏冒险精神。
普遍认为,胡锦涛个性小心谨慎、极端保守,擅长玩弄政治手腕和战略谋术,被视为共党政权下典型的平庸之才。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表示,胡同其前任不同,不愿冒险,因此对很多重要问题无法果断行事。
竹立家表示,胡锦涛作为第一代在中共掌权后受教育和培训的技术官员,更乐于维持现状,而非推行存在风险的变革。
分析家们指出,胡锦涛的宣传口号虽然花哨,但都是模棱两可的陈词滥调。
5年前,在上一次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致开幕词,提及民主一词超过60次。但普遍认为他是强硬的独裁者,实施审查制度,限制政治自由及践踏公民权利,并未开创政治开放及民主改革的新时代。
“不折腾”
胡锦涛曾是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负责教授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他经常诉诸于共党陈词滥调的宣传和索然乏味、哗众取宠的意识形态,分析师们对此毫不惊讶。
有传闻声称,2004年中共一次秘密会议上,胡锦涛在讲话中透露了其真正想法。他当时说,中国应该向朝鲜和古巴学习,压制不同意见及限制自由言论。
作为已故中共元老邓小平指定的第四代领导人,胡锦涛清楚了解在“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下,要维持中国经济高增长,存在着巨大风险。
大部分分析师们都认为,政改长期停滞不前是社会停滞和民众不满的根本原因。而胡锦涛不推进政治改革,显然是有自己的想法。
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日的一次讲话中,胡锦涛释义了邓小平曾说过的一个词“不折腾”,称这是其座右铭。
一般认为,这是胡锦涛试图平息来自支持政治改革人士和反对市场化人士双方面的批评。普遍认为,作为正统马克思主义者,胡锦涛以此方式维持现状不变,显示出其真实面目。
竹立家表示,对于胡锦涛来说,维持现状令中共得以继续独揽大权。而眼下社会问题重重,如贫富差距加大、食品价格及房价上涨、贪污腐败及环境污染日渐加重、对西方化的民主呼声日渐高涨等,均导致民怨增多,令民众不服政府管治,胡锦涛则视之为对其领导地位的威胁。
胡锦涛经常强调,必须清楚意识到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
美国外交学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易明(Elisabeth Economy)表示,无论是有意为之或是环境使然,胡锦涛几乎未在中国以外留下印记。
她认为,与其说当今领导人成就斐然,倒不如说是中国自行转型。甚至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功,也遭受到“既得利益者”的破坏,而改革在胡的任内也停滞不前。
她认为,胡锦涛执政期间的最大悲剧,就是未有大幅推进构建“和谐社会”。
政改停滞
分析师表示,胡温未能纠正前20年经济增长过快所造成的不平衡。对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问题的关注远落后于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注。
悉尼大学中国政治专家凯利•布朗教授称过去十年是管理冲突的年代,因为尽管胡锦涛经常谈到构建和谐社会,但不和谐的事情随处可见,且越来越多。
布朗表示,胡锦涛最大的失败是能力不足,未显示政治勇气解决结构性需求,未能提高中共公信力和透明度,也没有通过法治改善政治环境。
分析师也表示,胡锦涛未能为崛起的中国打造清晰形象,未能贯彻一致地传达中国的世界观。
易明举例说,中国外交政策从邓小平的低调作风发展到目前的强硬立场,这并非胡锦涛领导下的结果,而是反映了中国未仍确定要成为怎样的国家。
尽管中国举办奥运会及其它国际盛会也归功于胡的政绩,但茅于轼表示由于国内政改停滞不前,这些粉饰中国国际形象的努力花费不菲,却未能取得满意结果。
他说,过去十年中共压制自由言论、无情镇压异见人士,令显示中国经济实力、摆脱野蛮独裁形象的努力功亏一篑。
茅于轼表示,由于中共拒绝接受普世价值,拒绝赋予中国人民民主权利,令中国越趋边缘化和孤立。奥运会虽有助改善情况,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表示,胡锦涛执政期间是维稳的最典型时代,结果造成人权状况急剧恶化,官民之间的对抗情绪日益高涨。
崔卫平在其微博上写道,这个时代的主要特点是蒙冤者被提防并成为监视目标,以致到处都是国家敌人,尤其是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工人农民。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注意到政治维权人士和知识分子普遍感到沮丧失望。
他说,相信很多知识分子曾认为胡锦涛执政将令学术气氛及生活更自由。但事实上,很多人表示情况比江泽民执政期间退步。
北京大学法律专家贺卫方教授表示,对于公众要求更多民主和社会公义的呼声,胡锦涛当局一直充耳不闻。
他说,过去十年中国在法治方面几乎毫无进步,甚至出现倒退。
任命毫无法律经验的王胜俊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显而易见是败笔。全国备受关注的案件中,经常可见违法乱纪和政治干预的情况出现。
作为法律专家,贺卫方认为司法改革停滞不前,是政改毫无进步的结果。
10年之后:谁是胡锦涛?
2002年胡锦涛接替江泽民,普遍认为是内地首次和平的权力交接。之后,胡锦涛似乎未做出太多努力令中共权力交接过程更透明、更令人信服。
贺卫方及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以前重庆市党委书记薄熙来下台一事为例。薄熙来曾为政治局委员,并一度有望担任政治局常委。但今年初他因卷入丑闻而下台,引发中共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并引发传言和阴谋论,损害了中共形象,也引发对政权顺利交接的质疑。由于幕后政治操纵及权力斗争旷日持久,中共对案件只得一直保持沉默。
高层激烈的权力斗争六年前也曾上演过。所谓“上海帮”是江泽民的权力基础,其主要成员──前上海党委书记陈良宇在上次中共全国代表大会前夕下台。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表示,关于如何处理薄熙来事件,中共内部似乎难以做出决定。
这个时代,民众环保意识增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社会行动也愈见普遍,对于污染、土地权益、公民权利及劳工权利的抗议越来越多。这对胡锦涛维稳压倒一切的原则造成了威胁。
袁伟时说,随着公民权利意识加强,从非典到乌坎事件、从厦门到什邡,官民之间的冲突愈来愈直接。政府也一直不愿放宽控制,只有公众施以足够的压力,才能令政府意识到民主改革无法阻挡。
预计内地互联网用户今年年末将达到6亿人。易明表示,主要由网民推动的公民维权行动剧增,令政府措手不及。
她说,中国人民通过互联网要求政府更透明、更有责任感,但政府似乎尚未做好准备,不知道如何处理人民的要求。
有意思的是,胡锦涛执政10年后的今天,人们仍会问“谁是胡锦涛”?甚至在他即将卸任之时,其形象仍然神秘,甚至他的亲信和助手对其都不甚了解。
胡锦涛形象冷淡呆板,而温家宝定位是可亲的人民总理,且不时以政改拥护者的形象示人,同胡锦涛正好互相弥补。但政府依然笼罩着神秘的面纱。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表示,胡锦涛沉默寡言,外国领导人会认为他很难相处。
他认为这是因为胡锦涛是靠缄默、免招批评而上位的。他说,胡锦涛非常勤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由此赢得上级青睐,最终获擢升为总书记和国家主席。
袁伟时认为,胡锦涛和江泽民之间的明显差异,是两人迥异的教育背景和性格造成的。
他说,江泽民上大学的时候,新中国尚未成立。当时,共党用民主自由的口号赢取民心。而胡锦涛在大学时代修读水利工程,后来在清华大学担任政治辅导员,期间受到苏联式教育影响较大。
贺卫方表示,胡锦涛及其他第四代领导人大部分在中国最困难时期成长及受教育,因此缺乏远见,不敢大刀阔斧推行变革。
他说,第四代领导人对于现代化、立宪政府或人权自由几乎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