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之许:中国「革命」、「改良」争未休(下)

 
中国体制的刚柔之争,依旧是由来已久的「天问」,但在今天,却可能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答案。
 
 
 
 
 
刚柔「天问」之争根植于极权专政体制的现实存在,并在1989年镇压之后进一步深入,中共重启市场化改革,融入全球经济秩序,带来了新的柔性幻觉,但专政体制仍在继续运行,争论并未结束,在新的条件下,这一争论终于走出了知识分子和积极分子的狭隘圈子,为更多的社会公众所了解:
 
进入21世纪之后,大陆新社会阶层迅速崛起,历年高校扩招,更源源不断地为这一阶层提供后备群体,新社会阶层诞生于市场化进程之中,观念上亲和市场、法治、自由,期待更多的权利和参与,对于现行体制的转变有着越来越强的憧憬和愿望,这为泛自由话语提供了日益丰富的受众群体,在世纪之交的bbs时代,各种相关论争还主要发生在少数知识分子和积极分子的小圈子之间,进入到博客时代,在牛博网和豆瓣网这样的平台上,已经可以看到诸多新社会阶层成员参与到这样的论争之中。
 
2008年的诸多事件,包括奥运火炬传递、汶川大地震救援,北京奥运等,都进一步刺激了新社会阶层的参与愿望,2008年也因此被看作是公民社会元年,随即,饭否、推特(Twitter)、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相继出现,泛自由话语第一次获得了直接面对众多社会公众发声的机会,也提供了不同观念直接对垒的可能,在常规的亲体制「五毛」与自由派「公知」话语的争论之外,一向被体制屏蔽并因此处于地下和边缘的政治异议反对话语,也借机浮出水面。这在一方面丰富了泛自由话语的话语形态,也在泛自由话语中首度引发了可以为公众所感知到的直接争论。
 
柔性幻觉的兴起,在泛自由派主流当中形成了有所区别又相互支撑的几个基本陈述,其一,为体制内改革派,以包括《炎黄春秋》、《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市场化媒体为主要平台,期待市场化经济改革推进到一定程度时,能够重启政治体制改革「过大关」,克服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的局面,最终实现自由化转型;其二,为渐进改良派,或称良性互动派,认为市场化经济改革既产生了新社会阶层等亲自由化社会力量,又促进了体制内健康力量的成长,因此,可以期待体制内外出现某种良性互动,通过持续的「零星工程」,逐渐实现自由化转型;其三,为公民社会派,更加在意在市场化和法制化等新条件下,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空间的成长,期待公民社会的发育壮大,最终形成足以倒逼体制的力量,推动自由化转型。
 
上述三个陈述,或许在个别人士身上有各自不同的侧重,但总体而言,又是相互支持的,且都共享了体制柔性的基本假定。也因此,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论争并未脱出此前多年的基本格局,依旧以针对体制的刚柔「天问」为基本分歧,而又分为若干递进的层次。
 
社交媒体平台上双方的交火
 
首先,所谓的政治体制改革有可能吗?201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先后七次发表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讲话,一方面,这鼓舞了一批自由化人士,试图对此做出回应,以作进一步推动,如崔卫平等人就发起了水库座谈,对此加以讨论,当时正开始兴盛的微博平台上,也对此呈现出相当的热度。而在另一方面,同为自由化人士,也有许多人如余杰和笔者,对此表示质疑:首先,温家宝的政改讲话,并未超出中共13大以来的官式政改话语,其二,对2008年《零八宪章》运动的打压,尤其是对刘晓波先生处于11年的重判,令人怀疑中共最高层有任何的改良意愿,最后,温家宝的相关政改讲话,绝大多数发生在与国际人士对话的场合,令人怀疑这只是一种策略,旨在抵消国际社会的议论,降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可能。
 
在一方看来,应该鼓励体制内类似话语的出现,而在另一方看来,是否存在政改的可能,不应根据温家宝讲话这样暧昧而零星的事件,而应从体制的一贯作为加以判断,体制针对《零八宪章》群体和赵连海等维权人士的持续打压,才更应该作为判断的依据,也足以证明体制并未改变一贯的刚性立场。此一争论,可谓社交媒体平台上双方的第一次交火。
 
其次,所谓的良性互动和渐进转型可能存在吗?良性互动、渐进转型的兴起,可以以2003年孙志刚事件导致收容遣送的废除为标志,许志永等三博士的上书,被很多人看作是良性互动可能存在的例证。微博兴起以来,自由化话语获得了广泛的回应,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实现了自由化知识界、媒体界、维权界、ngo界在话语上的联通,也开始了从在线到线下,从点到面,从知识分子到社会公众的串联,通过上海大火事件、723动车事件、钱云会事件等等,一种通过民间推动获得官方正面响应的图景急剧发酵,被许多人寄托了厚望,相关话语陈述广为流行。
 
而在另一方面,以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为开端,体制也展开了对于更具反对意识和行动能力的积极分子群体的打压,2011年春,受北非革命影响,一些人士号召在大陆推动所谓的「中国茉莉花革命」,随即引来体制大规模严酷镇压,以推特为基地的一大批积极分子被失踪、被软禁、被喝茶,体制再一次展现出毫不退让的刚性,这一事实,使得所谓的良性互动前景变得相当可疑,一些人士也据此质疑良性互动、渐进转型话语,对微博上弥漫的某种乐观气氛报以嘲讽的态度。
 
在一方看来,良性互动、渐进转型图景能够避免更大的动荡,具有毋庸置疑的道义正确性,对此的质疑更像是在「打横炮」,更像是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在另一方看来,正在发生的打压已经充分展现了体制的刚性,所谓的良性互动、渐进转型无非是空中楼阁,此一争论,可谓社交媒体平台上双方的第二次交火。
 
革命改良之争/体制刚性柔性之争
 
最后,存在公民社会发育的可能吗?1992年中共重启市场化以来,所谓「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发育,进而带动自由化转型的论述即开始出现,随着市场化媒体、网络言论空间、NGO组织、法制维权活动等的纷纷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期待这些所谓公民社会萌芽进一步发育,进而形成足够的公民社会力量,倒逼体制转型,2008年的诸多事件和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上述图景的传播,在政治体制改革期待和良性互动图景遭受越来越多质疑的情形下,公民社会发育就成为了泛自由派主流据以坚持柔性假定和渐进转型图景的主要寄托。
 
而在另一方看来,从打压《零八宪章》运动到「中国茉莉花革命」,以及越来越刚性的网格化维稳现实,已经充分展现了体制全面压制社会的刚性现实,体制从未承认过公民社会在现行体制下的合法性,自2004年颜色革命以来,更是始终抱以警惕的态度,曾经出现过的若干萌芽,无非是体制为了推行市场化,而暂时滞后了相应的管制,刚性维稳体制的运行,对积极分子的持续打压表明,体制也势必重新加强管制,回收曾经作出的容忍空间,所谓的公民社会发育前景,并不存在。
 
在「送饭党」或「肉夹莫」事件中,抛开其中个人化和情绪性的内容,所谓的争论无非如此,对于一方来说,坚持公民社会发育的可能性,已是退无可退,也因此对于否定社会发育可能的人士抱有相当的愤慨,而对另一方而言,事实已经如此清晰,坚持自己基于当下情势而作出的判断,付诸未来的检验,也是无可退让的立场,这一次争论,可谓社交媒体上双方的第三次交火,也因为其对于双方都具有最后和彻底的性质,而有着难以调和的分歧和对立,造成了一些人所谓的「撕裂」。
 
走笔至此,不难看出,所谓大陆革命改良之争,实际上是对于体制刚性柔性之争,由来已久,持续多年。一度,因为体制重启市场化等原因,柔性幻觉抬头,并形成了大陆泛自由派主流相关论述,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良性互动和公民社会发育等等图景,而在社交媒体平台出现之后,体制在维稳和打压上的刚性更加显现,一些人士开始质疑这些主流论述,并形成了如今被称为「口炮党」或变革派的相关论述。
 
双方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围绕三个层面展开了持续而又递进的论战,新媒体则在相当程度上传播了这一观念冲突,将更多的人卷入到了这一当代思潮当中,限于大陆话语场被屏蔽、被割裂的现实,这一论争在当下并不具有现实动员的功能,其基本面目也往往被有意无意地简化、扭曲为所谓革命改良之争,但其实,这依旧是由来已久的「天问」,但在今天,却可能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答案。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莫之许:中国「革命」、「改良」争未休(下)

 
中国体制的刚柔之争,依旧是由来已久的「天问」,但在今天,却可能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答案。
 
 
 
 
 
刚柔「天问」之争根植于极权专政体制的现实存在,并在1989年镇压之后进一步深入,中共重启市场化改革,融入全球经济秩序,带来了新的柔性幻觉,但专政体制仍在继续运行,争论并未结束,在新的条件下,这一争论终于走出了知识分子和积极分子的狭隘圈子,为更多的社会公众所了解:
 
进入21世纪之后,大陆新社会阶层迅速崛起,历年高校扩招,更源源不断地为这一阶层提供后备群体,新社会阶层诞生于市场化进程之中,观念上亲和市场、法治、自由,期待更多的权利和参与,对于现行体制的转变有着越来越强的憧憬和愿望,这为泛自由话语提供了日益丰富的受众群体,在世纪之交的bbs时代,各种相关论争还主要发生在少数知识分子和积极分子的小圈子之间,进入到博客时代,在牛博网和豆瓣网这样的平台上,已经可以看到诸多新社会阶层成员参与到这样的论争之中。
 
2008年的诸多事件,包括奥运火炬传递、汶川大地震救援,北京奥运等,都进一步刺激了新社会阶层的参与愿望,2008年也因此被看作是公民社会元年,随即,饭否、推特(Twitter)、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相继出现,泛自由话语第一次获得了直接面对众多社会公众发声的机会,也提供了不同观念直接对垒的可能,在常规的亲体制「五毛」与自由派「公知」话语的争论之外,一向被体制屏蔽并因此处于地下和边缘的政治异议反对话语,也借机浮出水面。这在一方面丰富了泛自由话语的话语形态,也在泛自由话语中首度引发了可以为公众所感知到的直接争论。
 
柔性幻觉的兴起,在泛自由派主流当中形成了有所区别又相互支撑的几个基本陈述,其一,为体制内改革派,以包括《炎黄春秋》、《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市场化媒体为主要平台,期待市场化经济改革推进到一定程度时,能够重启政治体制改革「过大关」,克服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的局面,最终实现自由化转型;其二,为渐进改良派,或称良性互动派,认为市场化经济改革既产生了新社会阶层等亲自由化社会力量,又促进了体制内健康力量的成长,因此,可以期待体制内外出现某种良性互动,通过持续的「零星工程」,逐渐实现自由化转型;其三,为公民社会派,更加在意在市场化和法制化等新条件下,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空间的成长,期待公民社会的发育壮大,最终形成足以倒逼体制的力量,推动自由化转型。
 
上述三个陈述,或许在个别人士身上有各自不同的侧重,但总体而言,又是相互支持的,且都共享了体制柔性的基本假定。也因此,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论争并未脱出此前多年的基本格局,依旧以针对体制的刚柔「天问」为基本分歧,而又分为若干递进的层次。
 
社交媒体平台上双方的交火
 
首先,所谓的政治体制改革有可能吗?201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先后七次发表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讲话,一方面,这鼓舞了一批自由化人士,试图对此做出回应,以作进一步推动,如崔卫平等人就发起了水库座谈,对此加以讨论,当时正开始兴盛的微博平台上,也对此呈现出相当的热度。而在另一方面,同为自由化人士,也有许多人如余杰和笔者,对此表示质疑:首先,温家宝的政改讲话,并未超出中共13大以来的官式政改话语,其二,对2008年《零八宪章》运动的打压,尤其是对刘晓波先生处于11年的重判,令人怀疑中共最高层有任何的改良意愿,最后,温家宝的相关政改讲话,绝大多数发生在与国际人士对话的场合,令人怀疑这只是一种策略,旨在抵消国际社会的议论,降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可能。
 
在一方看来,应该鼓励体制内类似话语的出现,而在另一方看来,是否存在政改的可能,不应根据温家宝讲话这样暧昧而零星的事件,而应从体制的一贯作为加以判断,体制针对《零八宪章》群体和赵连海等维权人士的持续打压,才更应该作为判断的依据,也足以证明体制并未改变一贯的刚性立场。此一争论,可谓社交媒体平台上双方的第一次交火。
 
其次,所谓的良性互动和渐进转型可能存在吗?良性互动、渐进转型的兴起,可以以2003年孙志刚事件导致收容遣送的废除为标志,许志永等三博士的上书,被很多人看作是良性互动可能存在的例证。微博兴起以来,自由化话语获得了广泛的回应,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实现了自由化知识界、媒体界、维权界、ngo界在话语上的联通,也开始了从在线到线下,从点到面,从知识分子到社会公众的串联,通过上海大火事件、723动车事件、钱云会事件等等,一种通过民间推动获得官方正面响应的图景急剧发酵,被许多人寄托了厚望,相关话语陈述广为流行。
 
而在另一方面,以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为开端,体制也展开了对于更具反对意识和行动能力的积极分子群体的打压,2011年春,受北非革命影响,一些人士号召在大陆推动所谓的「中国茉莉花革命」,随即引来体制大规模严酷镇压,以推特为基地的一大批积极分子被失踪、被软禁、被喝茶,体制再一次展现出毫不退让的刚性,这一事实,使得所谓的良性互动前景变得相当可疑,一些人士也据此质疑良性互动、渐进转型话语,对微博上弥漫的某种乐观气氛报以嘲讽的态度。
 
在一方看来,良性互动、渐进转型图景能够避免更大的动荡,具有毋庸置疑的道义正确性,对此的质疑更像是在「打横炮」,更像是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在另一方看来,正在发生的打压已经充分展现了体制的刚性,所谓的良性互动、渐进转型无非是空中楼阁,此一争论,可谓社交媒体平台上双方的第二次交火。
 
革命改良之争/体制刚性柔性之争
 
最后,存在公民社会发育的可能吗?1992年中共重启市场化以来,所谓「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发育,进而带动自由化转型的论述即开始出现,随着市场化媒体、网络言论空间、NGO组织、法制维权活动等的纷纷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期待这些所谓公民社会萌芽进一步发育,进而形成足够的公民社会力量,倒逼体制转型,2008年的诸多事件和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上述图景的传播,在政治体制改革期待和良性互动图景遭受越来越多质疑的情形下,公民社会发育就成为了泛自由派主流据以坚持柔性假定和渐进转型图景的主要寄托。
 
而在另一方看来,从打压《零八宪章》运动到「中国茉莉花革命」,以及越来越刚性的网格化维稳现实,已经充分展现了体制全面压制社会的刚性现实,体制从未承认过公民社会在现行体制下的合法性,自2004年颜色革命以来,更是始终抱以警惕的态度,曾经出现过的若干萌芽,无非是体制为了推行市场化,而暂时滞后了相应的管制,刚性维稳体制的运行,对积极分子的持续打压表明,体制也势必重新加强管制,回收曾经作出的容忍空间,所谓的公民社会发育前景,并不存在。
 
在「送饭党」或「肉夹莫」事件中,抛开其中个人化和情绪性的内容,所谓的争论无非如此,对于一方来说,坚持公民社会发育的可能性,已是退无可退,也因此对于否定社会发育可能的人士抱有相当的愤慨,而对另一方而言,事实已经如此清晰,坚持自己基于当下情势而作出的判断,付诸未来的检验,也是无可退让的立场,这一次争论,可谓社交媒体上双方的第三次交火,也因为其对于双方都具有最后和彻底的性质,而有着难以调和的分歧和对立,造成了一些人所谓的「撕裂」。
 
走笔至此,不难看出,所谓大陆革命改良之争,实际上是对于体制刚性柔性之争,由来已久,持续多年。一度,因为体制重启市场化等原因,柔性幻觉抬头,并形成了大陆泛自由派主流相关论述,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良性互动和公民社会发育等等图景,而在社交媒体平台出现之后,体制在维稳和打压上的刚性更加显现,一些人士开始质疑这些主流论述,并形成了如今被称为「口炮党」或变革派的相关论述。
 
双方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围绕三个层面展开了持续而又递进的论战,新媒体则在相当程度上传播了这一观念冲突,将更多的人卷入到了这一当代思潮当中,限于大陆话语场被屏蔽、被割裂的现实,这一论争在当下并不具有现实动员的功能,其基本面目也往往被有意无意地简化、扭曲为所谓革命改良之争,但其实,这依旧是由来已久的「天问」,但在今天,却可能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