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司长的主要使命是维护香港法治。」新任律政司司长郑若骅的说辞与前三任司长大同小异,但看看袁国强五年来所言所为,看看香港五年来法治的毁坏,难免令人想起唐朝魏征对隋炀帝的评价:「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当然,有资格与隋炀帝比肩的是中共领导人,但袁国强口诵法治之言而身为毁法之行的往绩,岂能不让郑若骅有所警觉?岂能不让港人对郑若骅备加警觉?
对中国法治有贡献 毁坏香港法治
香港主权移交后至今四任律政司司长,只有第二任黄仁龙有正式的就任演辞,对律政司司长职责、落实一国两制的新宪制秩序有清楚的认识和表述。他说:「维护香港的法治,是律政司司长的使命和责任。他要肩负的,包括捍卫司法独立;主管刑事检控工作,不受任何干预;维护人权及基本自由,以及保障公众利益。」黄仁龙是历任律政司司长中最受称道的,或许与他的这种认知和理念有关。
2012年,袁国强出任律政司司长时曾表示,没有收过任何「政治任务」,《基本法》23条立法不在他工作计划中。他和梁振英虽未重启23条立法、未申请释法,但全国人大常委会先是就议员宣誓问题主动释法立法,再就一地两检安排作出决定,完全断送了香港法治。林郑月娥感谢袁国强对国家和香港法治的贡献,但港人看到的是,他对中国「法治」的贡献、对香港法治的毁坏。
郑若骅昨日重申维护香港法治、独立检控的职责,与黄仁龙的立场相近,但她未表述维护人权、保障公众利益的意愿,反而认为要「客观理性地分析人大按中国《宪法》制订的《基本法》」,未免令人担心她由此得出的结论形同认可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肆意诠释《基本法》的权力、拥有以其决定为香港立法的权力。
另一令人担心的是,郑若骅甫被任命就被林郑月娥「揿住」,如此弱势如何维护司法独立?昨日有记者向郑若骅提问如何处理「占领行动」的检控及高铁「一地两检」等问题,但林郑抢先回答,指郑尚未接任司长,不适合回答有关政府政策或个案。
袁留烫手山芋 郑若骅弱势难有为
袁国强留下的烫手山芋,包括一地两检立法、众多政治检控案件、《基本法》23条立法等。郑若骅上任之前,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思考、没有基本立场,那就是不负责任。林郑阻止郑若骅发言,是要扮奶妈还是好打得的角色?数据显示,2012年6月,中国公布特区政府新班子后,身为政务司司长的林郑月娥就与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律政司司长袁国强一起见记者,大谈他们上任后的政务大计。
郑若骅要履行维护香港法治的使命和职责,显然比黄仁龙时期要面对更艰难的环境。从中共领导人到梁振英、袁国强、林郑月娥,说了无数次依法行政和法治,但中国离法治国家越来越远,香港法治离崩溃越来越近,情景切合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一番对答。唐太宗说:「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回答说:「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
中港领导人也许与隋炀帝一样,并未昏庸到不辨尧舜与桀纣,既知道法治的重要,也知道港人之所求、民心之所向,因此行的是人治、强权政治,仍要不时口诵法治,以期自欺欺人。但玩火者必自焚,请郑若骅不要重蹈那些毁坏了香港法治的政客的覆辙,莫忘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