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剑华:制度包庇权贵 社会难以包容

(理大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锺剑华)

 

 

 

香港社会近年对立气氛加剧,政治上也变得越来越壁垒分明,不同阵营间的包容能力也越来越低,社会普遍对当权者也越不信任。究其原因,主要都是因为当权集团越来越心胸狭窄,不能包容不同的意见,甚至要用尽其在不公平制度上得到优势,不惜进一步破坏制度的公平性,从而令社会的对立及不包容恶化。

 

因此,当特首林郑月娥及那些建制派人物不断你一言我一语说希望社会能够包容和体谅新任律政司长郑若骅,反而令人觉得原本社会进步应该有的价值被权贵不断扭曲。他们越是这样说,就越令人觉得过去20年当香港走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之后,社会的发展方向似在跟文明进步开玩笑。

 

所谓「包容」,首先应该是说,社会要对一些处于弱势的、边缘的、受到社会排挤的、在社会缺乏话语权的、观点诉求或倾向跟社会主流不完全一致的人或群体,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体谅,多一点接受。

 

今天的香港,所讲的「包容」却是反其道而行,是拥有政治权势的一班人,提出要求在权力天秤中处于弱势的一般人包容他们。而他们所谓的「包容」,是要大家对不符身份的、违反社会期望的、甚至是破坏社会制度的作为不予追究。还要大家接受他们可以继续身处高位,继续霸占体制上重要的岗位,继续掌控权势,好让他们可以继续为自己及其所代表的既得利益团体服务。

 

究竟是谁令香港社会越来越失去包容的精神?举个例说,如果还对年轻人有一点点理解及包容,即使不能接受港独诉求,是不是应先探讨在主权移交之后的近20年,那些在国旗飘扬、国歌高奏的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世代,为甚么会对社会及政治环境失望到要提出港独?不但不尝试理解及包容,还要扭曲公平参与的原则,任何人只要透露过一点点「港独」意念,在立法会选举提名过程中,便以完全没有法理依据的所谓选举确认书淘汰他们。

 

去年9月,各大专院校开课,校园展示明显只是情绪表达的「支持港独」标语,那些今天口口声声叫人包容的政治权贵,就要动员十大校长出联署声明,要强烈谴责,还要动用整个建制力量穷追猛打。

 

另一个例子,香港大部份市民都渴望有进一步的民主及更公平的制度,特区政府及拥有权势的建制阶层对这些主流的民意又何曾包容过?而且,还要反过来不断透过各种不符合社会一贯做法的方式,或用尽法律上及制度上的权势来打压。对反东北拨款的示威者、对参与示威及占领公民广场的学生领袖、对部份民选议员,特区政府又何曾展示过包容?

 

要建立包容的社会,首先便是有权势及政治权力的人,对无权无势的人多一点包容。还要致力建立文明合理的制度,从而让包容的价值有发展空间。因此,身处高位的人,首先便要以身作则,不能有丁点儿污点。

 

郑若骅有嫌疑难再服众

 

从背景及履历来看,郑若骅似是律政司长的合适人选。但到她大宅的僭建事件被揭露,及越来越明显有隐瞒事实的嫌疑,问题已经不再是社会是否包容她,而是制度上如果由有抹不去这种疑点的人身处高位,这个制度以后还能如何服众。以后是不是所有在新界及其它住宅中有僭建及违规建筑的人,都可以要求律政司长「包容」他们?

 

香港今天的政治制度及权力格局,充满不公平及难以服众,如果还要包庇千疮百孔的人继续透过制度的倾斜掌控社会权力,只会令文明及进步的价值继续沦丧。政治权利受制度剥削掉的一般市民、在制度上处于弱势的团体、属于主流的民意得不到包容;但占尽制度好处的建制组织、骑劫了社会权力的当权政府及建制派、依仗权势寻租的利益集团,却不断叫其它人对他们包容。这就是制度被扭曲的香港才会出现的怪现象。

 

继续拥抱如此不文明的制度,让政治权贵继续这种方式近亲繁殖,只会令社会陷于更严重的对立。这不断受到质疑与挑战的政府,徒得不合理的制度保护,看来只能继续与民为敌,政府自己便只会是社会不包容的罪魁祸首。

 

如此下去,政府只是在不断令热厨房升温,只会不断包庇更多高层官员,还要不断要求社会包容这一种包庇。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锺剑华:制度包庇权贵 社会难以包容

(理大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锺剑华)

 

 

 

香港社会近年对立气氛加剧,政治上也变得越来越壁垒分明,不同阵营间的包容能力也越来越低,社会普遍对当权者也越不信任。究其原因,主要都是因为当权集团越来越心胸狭窄,不能包容不同的意见,甚至要用尽其在不公平制度上得到优势,不惜进一步破坏制度的公平性,从而令社会的对立及不包容恶化。

 

因此,当特首林郑月娥及那些建制派人物不断你一言我一语说希望社会能够包容和体谅新任律政司长郑若骅,反而令人觉得原本社会进步应该有的价值被权贵不断扭曲。他们越是这样说,就越令人觉得过去20年当香港走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之后,社会的发展方向似在跟文明进步开玩笑。

 

所谓「包容」,首先应该是说,社会要对一些处于弱势的、边缘的、受到社会排挤的、在社会缺乏话语权的、观点诉求或倾向跟社会主流不完全一致的人或群体,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体谅,多一点接受。

 

今天的香港,所讲的「包容」却是反其道而行,是拥有政治权势的一班人,提出要求在权力天秤中处于弱势的一般人包容他们。而他们所谓的「包容」,是要大家对不符身份的、违反社会期望的、甚至是破坏社会制度的作为不予追究。还要大家接受他们可以继续身处高位,继续霸占体制上重要的岗位,继续掌控权势,好让他们可以继续为自己及其所代表的既得利益团体服务。

 

究竟是谁令香港社会越来越失去包容的精神?举个例说,如果还对年轻人有一点点理解及包容,即使不能接受港独诉求,是不是应先探讨在主权移交之后的近20年,那些在国旗飘扬、国歌高奏的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世代,为甚么会对社会及政治环境失望到要提出港独?不但不尝试理解及包容,还要扭曲公平参与的原则,任何人只要透露过一点点「港独」意念,在立法会选举提名过程中,便以完全没有法理依据的所谓选举确认书淘汰他们。

 

去年9月,各大专院校开课,校园展示明显只是情绪表达的「支持港独」标语,那些今天口口声声叫人包容的政治权贵,就要动员十大校长出联署声明,要强烈谴责,还要动用整个建制力量穷追猛打。

 

另一个例子,香港大部份市民都渴望有进一步的民主及更公平的制度,特区政府及拥有权势的建制阶层对这些主流的民意又何曾包容过?而且,还要反过来不断透过各种不符合社会一贯做法的方式,或用尽法律上及制度上的权势来打压。对反东北拨款的示威者、对参与示威及占领公民广场的学生领袖、对部份民选议员,特区政府又何曾展示过包容?

 

要建立包容的社会,首先便是有权势及政治权力的人,对无权无势的人多一点包容。还要致力建立文明合理的制度,从而让包容的价值有发展空间。因此,身处高位的人,首先便要以身作则,不能有丁点儿污点。

 

郑若骅有嫌疑难再服众

 

从背景及履历来看,郑若骅似是律政司长的合适人选。但到她大宅的僭建事件被揭露,及越来越明显有隐瞒事实的嫌疑,问题已经不再是社会是否包容她,而是制度上如果由有抹不去这种疑点的人身处高位,这个制度以后还能如何服众。以后是不是所有在新界及其它住宅中有僭建及违规建筑的人,都可以要求律政司长「包容」他们?

 

香港今天的政治制度及权力格局,充满不公平及难以服众,如果还要包庇千疮百孔的人继续透过制度的倾斜掌控社会权力,只会令文明及进步的价值继续沦丧。政治权利受制度剥削掉的一般市民、在制度上处于弱势的团体、属于主流的民意得不到包容;但占尽制度好处的建制组织、骑劫了社会权力的当权政府及建制派、依仗权势寻租的利益集团,却不断叫其它人对他们包容。这就是制度被扭曲的香港才会出现的怪现象。

 

继续拥抱如此不文明的制度,让政治权贵继续这种方式近亲繁殖,只会令社会陷于更严重的对立。这不断受到质疑与挑战的政府,徒得不合理的制度保护,看来只能继续与民为敌,政府自己便只会是社会不包容的罪魁祸首。

 

如此下去,政府只是在不断令热厨房升温,只会不断包庇更多高层官员,还要不断要求社会包容这一种包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