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民海事件,戴姆勒道歉,接连不断的大宗收购……中国对于欧洲政治经济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清晰可见。德语媒体也越来越关注一个问题:中国是不是想要在未来的世界格局里取代欧美,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拥有瑞典国籍的香港书商桂民海被捕事件成为欧洲对华政策的一大考验,这是《新苏黎世报》(NZZ)驻斯德哥尔摩记者Rudolf Hermann的观点。他在该报周五发表的文章中先是简要叙述了整个事件的先后发展:桂民海年初失踪,瑞典当局对此呼吁中方放人,随后中国外交部回应称桂民海"涉及的案件,必须依照中国法律处理"。
作者认为桂民海事件"迫使瑞典抛开安全外壳,直面一个越来越咄咄逼人的中国。很多评论人士都认为,瑞典应该放弃此前的谨慎态度,起码还有整个欧盟作为坚强后盾"。
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Michael Clauss)对这场原本是瑞典和中国双方之间的外交纠纷表明了立场之后,"使得该事件成为了涉及整个欧洲的案例"。这位一向直言不讳的大使在接受德语媒体和瑞典媒体采访时表示,所有和中国设有外交机构的欧洲国家都因为北京这一行为感到不安,并且都支持瑞典,要求释放桂民海。他还批评中国当局如此对待一名欧盟公民,这样的做法是闻所未闻的。
作者引用瑞典华裔记者王瑞来的观点写道:"北京是在利用桂民海的案例来试探,北京在国际上的纠纷中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贯彻一种'中国式世界秩序'。现在,瑞典和欧洲必须站在一起,向北京亮出底线。"
作者最后总结道,虽然这次由德国出面来声援瑞典,未免令人感到意外,但是瑞典既然已经得到了欧盟的公开支持,就不应该再继续畏首畏尾。"由一个统一的欧洲阵线发出的批评和施加的压力,中国不会毫无感觉的。不过正是这样的行动更加让人们看到,北京对桂民海的做法意味着来自中国方面的前所未有的一种侮辱和侵犯。"
"中国的世界秩序"?
无独有偶,《商报》(Handelsblatt)周五发表的文章也以"中国的新世界秩序"(Chinas neue Weltordnung)为标题,关注了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和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lobal Public Policy Institute)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结论,即中国正寻求在欧洲扩大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研究者呼吁欧盟各国政府,禁止受到国家控制的中资企业在欧盟收购涉及民生领域的企业,因为这些收购行为是中国试图成为"世界舞台主角"的一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