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的新华社报道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28日上午在京召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但新华社报道中并未指出该文件的具体内容。
图为中国官方网络宣传拥护共产党核心领导图片 网络照片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至于会议议题,官方的公告宣称,全会“除了(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外,一个重要议程是,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此说法不但十分空泛,且模棱两可;以至中外媒体解读时“各说各话”,有指习近平要借四中全会,“巩固其去年以来自上而下推行史上规模力度最大的党政机构改革”;也有称全会将重申“党领导(其实就是习领导)一切”方针,是习治国理政的“再定锚”。
据香港《明报》23日消息,决定中共重要政策的第十九届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四中全会)中,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接班人可能会亮相。据《明报》称,北京政界在四中全会前夕有留言传开称,习近平主席的接班人已出现。外界猜测聚焦重庆市党委书记陈敏尔(59岁)和副总理胡春华(56岁)。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23日报道:四中全会 港媒指习近平或借机再掀权斗保一尊
一再延后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预计不日召开。因中共正面临内外压力升级,这次全会议题备受关注。官方宣称四中全会重要议程是“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表述虚泛之极。苹果日报今天引述有学者指当局对外越是虚化议题,显示其要研议的问题越广泛和严重,包括中美关系、国内经济下滑和香港、台湾问题等;党内有声音要检讨过去一年执政失误,习近平势要借四中全会掀起新权斗,以保其权力地位。
据苹果日报今天报道说,中共四中全会召开在即,习或借机再掀权斗保地位。
据该报道说,早在今年8月底中共已宣布,10月召开十九届四中全会。这是一次迟来的中共中央全会,但10月已过大半,习核心等高层外访活动不停,甚至21日至26日还要开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故外界判断,四中全会极可能在本月最后几天,即27日至31日期间召开。因去年以来,中共外交内政受困,尤其是中美贸易磨擦升级到全面对抗的“新冷战”地步;中国经济增幅创历史新低,失业率和通涨高企;香港和台湾问题频出;如何对应,高层亟须开会研议对策。
该报道称,至于会议议题,官方的公告宣称,全会“除了(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外,一个重要议程是,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此说法不但十分空泛,且模棱两可;以至中外媒体解读时“各说各话”,有指习近平要借四中全会,“巩固其去年以来自上而下推行史上规模力度最大的党政机构改革”;也有称全会将重申“党领导(其实就是习领导)一切”方针,是习治国理政的“再定锚”。
报道称,中国问题专家、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对《苹果》表示,中共对四中全会议题的表述越是空泛,说明中共所遇到的问题越广泛和严重,尤其是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内地经济走下坡日显。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今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0%,创27年来最低,官认“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内地失业率达5.2%,以猪肉为代表的物价上涨明显;刘认为“经济问题带来社会动荡开始显现,这些问题困扰中共,同时拷问习近平。”
据刘锐绍指,中共近期面临最大的外部挑战是中美关系,由贸易战开始美方步步进逼,冲击中共一度信心爆棚的经济发展和外交布局,还有因“反送中”引发香港大规模针对北京的示威抗议事件未了;而台海两岸关系依旧冰封,因香港问题助长台湾“反中”动作更激,角逐连任总统的蔡英文民调回升,一国两制在台湾成靶心;据刘锐绍说:“中共在内外交困之际开四中全会,习近平必须对此有所交待,才能稳固权力,排除内部干扰,继续其‘两个一百年’之梦。”
据该报道指出,而在四中全会前的9月3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中青干部培训班上大谈“斗争哲学”,与当年毛泽东如出一辙,反映习近平在中共内部面临挑战,以及习对这些挑战所持立场。天安门十。一大阅兵次日,党刊《求是》又发表习“重要讲话”,声称要“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防止祸起萧墙”。分析指,这无疑是习对党内反对或质疑其政治势力发出“斗争”口令,意在巩固强化“习核心”不受动摇,防止有人藉内外交困之时,削弱习的权力地位。
▲美国之音(VOA)10月24日报道:中共四中全会下周举行,最高领导层或有变动
中国官媒新华社10月24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共19届四中全会将于下个星期举行。
中共中央全会一般来说每年举行一次,最高领导层要在这个会议上确定政策的优先次序。不过,现在距离上次的19届三中全会已经有20个月。路透社说,会议推迟这么长时间的主要原因是中共高层对国家今后的发展方向出现了看法上的分歧。美中贸易战的升级和经济下滑是加剧这种分歧的主要原因。
新华社的报道说,中共政治局会议今天讨论的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这些内容也将是19届四中全会讨论的议程。
三中全会是2018年1月至2月召开的,讨论的是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的限制。那次会议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人们担心邓小平确立的废除领导人终身制被习近平废除。
台湾中央社报道说,这次的四中全会最高领导层的组成可能会“变动不小”。目前流行的说法是,政治局常委的人数可能会恢复到2012年11月18大之前的9人。现任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和重庆市市委书记陈敏尔可能会晋升为常委。
新华社说,四中全会将在下周一到周四举行。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24日报道:媒体透露四中全会或有习定接班人亮相
朝鲜日报引据香港《明报》23日消息,决定中共重要政策的第十九届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四中全会)中,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接班人可能会亮相。据《明报》称,北京政界在四中全会前夕有留言传开称,习近平主席的接班人已出现。外界猜测聚焦重庆市党委书记陈敏尔(59岁)和副总理胡春华(56岁)。
据朝鲜日报今天报道说,中共四中全会有提出习近平接班人亮相可能性。
朝鲜日报此消息引自香港明报。
据明报周三报道文章指,如无意外,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将于下周一(28日)前后开锣,官方称,今次全会的主要议题是“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题目看来很虚,但现在流传消息称,习近平的接班人可能在这次会上浮面,倘属实,那这次四中全会就会“脱虚向实”,载史册了。
朝鲜日报引据香港《明报》23日消息,决定中共重要政策的第十九届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四中全会)中,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接班人可能会亮相。据《明报》报道称,将在28日前后召开的四中全会的主要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固化和国家统治体系力量的现代化”。据《明报》称,北京政界在四中全会前夕有留言传开称,习近平主席的接班人已出现。
朝鲜日报说,传言的大致内容是:把中共最高领导班子政治局常务委员的人数由现在的7人增至9人,把两名可成为习主席接班之人任命为新任常务委员。
该报道指,新任常务委员的提名者是重庆市党委书记陈敏尔(59)和副总理胡春华(56)。两人皆是在2017年10月召开的十九届党代会时所预估的可成为常务委员的下一任领导接班人。
据该报道称,陈敏尔可以说是习近平的亲信。有传言称,他将会任命为王岐山现今所任的国家副主席之位。
每五年召开的党代会中间会举行四中全会,也有重大人事变动的前例。
2000年第十五届四中全会时,前任主席胡锦涛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到了2004年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时,胡锦涛终于从江泽民手中继承到了中央军委会主席之位。
据报道说,但也有人反驳称,去年习近平通过改宪达到长期执政的状况下,有非在本次四中全会中亮相继承人的必要性呢。
对此《明报》指出:“习近平可能会通过亮相继承人来表示,自己没有终身执政之意”,“文革时期毛泽东指定林彪为接班人时,无人相信毛泽东的权利消失。”
该报道说,这意味着,即使在本次四中全会中习近平的接班人亮相,对习近平的绝对权利也不会有别的变化。
▲美国之音(VOA)10月25日焦点对话:四中全会逼近,习近平面临大考?
华盛顿 —中共将在下个星期,也就是10月28到31日举行十九届四中全会。这次全会“千呼万唤始出来”,距离上次全会已经20个月,备受各方关注。面对美中关系紧张,香港抗议持续,以及经济下滑到几十年来的最低点,连中国官媒都承认,全会面临着所谓“分裂力量抬头,经济下行以及官员动力不足”等多项挑战。此前有分析人士希望,由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全会将对习近平过去几年的路线和政策有所问责和反思,但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外媒最为关注的人事问题,会有哪些看点?如果习近平要在全会上保护自己“定于一尊”的地位,他可能从哪些方面来强化其地位?
嘉宾:美国智库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所长戴博;香港畅销专栏作家陶杰;以及政论作家陈破空
外界普遍预期,这次全会将是习近平强化自己“定于一尊”地位的保卫战。他可能从哪些方面来强化自己的地位?目前官方有关四中全会的报道和宣传,有哪些看点?
陈破空说习近平仅仅是“保住”国家主席的位置,还谈不上“强化定于一尊的地位”这个说法。这次会议恰恰是习近平和其他派系妥协的会议,会议上如果出现了任何其他接班人,就是习近平妥协的迹象。习近平任内最大的事就是取消任期制,但是后来有种种现象表明习近平在这几年的权力斗争中节节败退。所以谈不上巩固,能够保住就不错了。
陶杰说目前很多资讯还是不透明,但是现在有消息说7个常委会再加两个,这个是不正常的。常委的人事变动是在换届时候比如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时候决定,如果这时候有变动,那就证实了习近平在权力斗争方面处于守势。结合习近平最近的讲话,比如都争论,外防尼泊尔的粉身碎骨论,言辞之激烈是前所未有的,反应他内心的焦虑。这些迹象都反映党内有很大的牵制和反对的力量,最近也不再提“定于一尊”这些说法,个人崇拜的宣传也有所退却,不温不火,他讲的话本身的用词却越来越尖锐。在党内来说要加强权威无所谓,但是国家治理要有政绩。比如美中贸易谈判,李克强等人可能是主张妥协的,但是习主张强硬,因为他本人的背景比较倾向毛泽东那一套。可是现在改革的肉已经啃光了,现在只剩下骨头,啃骨头有啃骨头的方式,不能硬来。
面对美中关系紧张,香港抗议,以及经济下行的压力,不少分析人士此前希望全会会对习近平过去几年的路线和政策进行问责或者反思。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陈破空说习近平当然想回避对他本人的问责,这就是会议拖着不开的原因。习近平一直在做准备,希望200多名中央委员和另外300多名委员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有大的反弹,冲乱习阵营的阵脚。昨天政治局发布四中全会的议题公报,虽然提到了维护习近平地位,但是又把过去的理论捋了一遍,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到江泽民到胡温时代,说明习近平在步步退却。习近平试图长期执政遭到各派阻击。习近平是以极度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在试图控制全会,这证明习近平受到了制约。
有人认为,面对内外各种问题,习近平可能放松权力的集中程度,让其他领导人负起更多的责任。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陶杰说一个试金石就是这次美中贸易是否能够达成协议,能否下放权力,能否把中国经济交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或者其他常委。一个人不是万能的,即使毛泽东治国的28年也是被公认为不懂经济的。不然华国锋上台后也不会说毛泽东期间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总有很多问题包括外交、经济、全球化、人类科技远景,一个人是不懂的。不广开言路,又要改弦更张,这个前景是不太被看好的。
中国总理李克强最近对中国经济形势发出了警告,表示实体经济困难突出,国内需求疲弱,地方发展动力不足。刘鹤副总理也表示,过去的刺激手段已经不太见效。中共高层公开承认经济困难,让外界感到意外。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们这样公开的讨论?
陈破空说李克强和刘鹤的表述和习近平和王沪宁的表述的确是不一样的。习近平和王沪宁总是说中国经济有韧性,经得起风雨。但是李克强从去年到今年多次谈到经济都是忧心忡忡。刘鹤也开始说实话。这就代表极左路线的失败。当习近平修宪的时候,冒险之举也是让习近平有跌入谷底的危险,失民心、失党心。
这次全会的官方主题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人解读为会议将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为中共上紧精神发条;也有人解读为习近平可能推动党政机构改革,至少在治理国家的技术层面效仿西方的有效做法。
陶杰说这些主题完全就是没有终点。干部的治理能力那么低,就是因为没有好好学习习近平主席的思想,这样说行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时候就这样说,赵紫阳、江泽民、胡锦涛都这么说过,这也是这种体制的弊端,假大空的话让下面的干部摸不到北。所以首先要体制改革,首先就是官场的语言词汇改革。习近平上台时候也批评过这一点,说官场文件充满假大空,但是这几年这种文风浮夸抽象空泛如故。按照现在的情况看,不会有任何突破。这种僵局能够维持多久,就要看中国民间的经济实力了。中国基层老百姓的忍耐力是很高的。日子过不下去,宁愿往外跑,就像这次英国集装箱事件。现在彭斯也着急了,说中国不改革体制是你自己的事,但是这样下去会影响西方国家的普世价值。现在已经不讨论中国会不会有体制改革了,现在西方国家能自保就不错了。前途不容乐观。
陈破空说这个主题就是虚拟的,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这是中共高层的计划之一,王沪宁主张的这种语言包装术让百姓摸不清,以为一定要一党专政才可以。这个主题五年前提出过,现在又提一次,如果五年后习近平还在台上,还会提。习近平自己都没搞懂,他在假装搞而已。他们甚至这个话题是为了掩盖别的话题。四中全会的议题不是意识形态,这方面毫无改进。他们的议题就是人事、权力斗争,高层的来龙去脉。权力斗争才是会议的实质。
▲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25日报道:中共四中全会非典型安排引发各种猜想 关注换届、疲软经济还是香港问题
一次对外界颇为神秘的会议下周将在北京召开,虽然会上很多细节不会向外界披露,但关注中国局势的人都不应错过这个日程。
这次会议是10月28日至31日期间举行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多数人提到它时直接称为“四中全会”。
在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中美摩擦以及香港示威不断的情况下,中共领导层是否会通过这次机会释放新信号值得关注。
“四中全会”是什么意思?
这次“四中全会”全称叫“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具体来讲,就是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上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机构,中国常说的“党中央”指的就是这个机构。
参加这次会议的是十九大上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委员,人数超过200人。他们当中包括中共和中国政府主要部门负责人、各省省长及党委书记以及军队主要负责人。这些委员可以召集召开每五年举行一次的中共党代会,有人事任免权,也可以提名中共最核心的团体——中央政治局常委人选。
这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简称为“中共中央全会”,许多对中共和当代中国重要的决策都是在这些会议上作出的。比如1978年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改革开放”的决定。
这次会议的特殊时机
按照规律,每届中央委员会会在五年任期内召开多次中央全会,通常为五年七次,每年至少一次,但这次是个例外。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共在十九大结束后的第二天召开十九届一中全会,又在2018年“两会”修宪前连续召开二中、三中全会。这次十各种九届四中全会和三中全会之间时间相隔超过一年半,为近年少见。
这一年半间发生了许多让中国头疼的事情。中国与美国的贸易争端升级为贸易战,同时与西方大国外交摩擦不断;中国经济不见景气,今年增长目标为30年来最低水平;香港爆发1997年后最大规模示威,持续超过四月。因此四中全会格外引人关注。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系教授高敬文认为,这种拖延“有些奇怪”。“其中一种可能的原因是习近平感觉到中央委员会内部有人对他修宪、在贸易战中缺乏让步以及他集中权力的方式有不满,”他对BBC中文这样表示。“他们不想展示出这种意见分歧,但现在他们可能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共识。”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中间的间隔更多是形式问题。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学者裘德。布兰切特(Jude Blanchette)与邱明达日前撰文指出,由于2018年罕见连续召开二中、三中全会,所以间隔这么久才召开四中全会可能是“日程安排”问题。
四中全会谈什么?
中国刚刚举行过盛大的阅兵仪式。图为10月1日,习近平画像在天安门广场上出现。
根据中国共产党传统,每次全会通常有相对固定的主题,持续多天。比如一中全会进行党内换届,二中全会进行政府换届,三中全会讨论经济问题,四中全会主题不尽相同,但大多与“党建”有关。
新华社报道称,这次全会将会讨论的主要话题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还会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
根据习近平此前讲话,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涉及中国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制度及管理。
“没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罗里。特鲁克斯(Rory Truex)说。“过去这种会议上往往会有重大事项宣布,比如改革开放,但现在习近平已经打破了一些定律,”他向BBC中文解释称。“眼下他可能更需要将重点放在几年后即将到来的领导层换届,考虑如何解决香港和中美贸易战问题,我觉得可能不会宣布什么重要决策。”
即便如此,他认为这届会议上或许不会讨论香港事务。“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个问题上分歧很大,而中央委员会是一个较大规模的机构,他们不会希望暴露内部的任何分歧。”中国政治学者吴强认为,经济和金融政策将是这次全会的重点。他向BBC中文表示,这届会议其实就是“往年的三中全会”。
“从时间上看这个全会应该是往年的三中全会,也就是以经济问题为主的全会,”他说。“这次新华社发布的信息来看,传统经济议题虽然不在其中,但很难避开”,“何况贸易战在过去一年多已经发展到这样一个程度,所以这一次全会很可能是按照以通常四中全会讨论意识形态问题(模式)的同时,同时也讨论经济问题。”
意义何在
中共刚刚迎来建政70周年纪念日,但今年中国内外对中共的执政带来诸多挑战。习近平在今年9月的一次讲话中至少提到58次“斗争”,更能显示出目前中国面临的艰难形势。
这种情况下,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无疑是凝聚内部力量、对外展现信心的一次至关重要的场合。
高敬文指出,习近平必然想要通过这次机会展现他握有控制权,而这种全会最大的意义在于动员北京、各省以及军队的各级领导知悉中共领导层的重要任务,“让大家都有共识,并且支持领导层的决定”。
虽然这是一届中共领导层参加的会议,但香港博源基金会学术委员丁学良表示,这对外界最关注的经济金融政策问题有“决定性”作用。他对BBC中文称,研究中国经济“只能看中国共产党最高层的会议决策”。
与每年3月举行的中国“两会”上向媒体广开大门不同,中共全体会议多为闭门会议,外界只有通过中国官媒消息才能获取部分会议内容。高敬文强调,虽然种种不确定性让外界十分关注这届会议,但外界也要做好失望的准备。“可能会发生很多事情,也可能什么都不会发生,”他说。
▲德国之声(DW)10月27日墙外文摘:中共四中全会,继续成功内斗?
有评论认为,即将到来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公布的主题是党建。对党的建设而言,在论理上,斗争不只是必需的,更是合理的。可以说,斗争就是中共生存与前进的动力。而这也就是中共建党以来斗争不断的深层理由。
(德国之声中文网)《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为什么共产党统治能在中国成功》,作者Ian Buruma说,目睹了戈尔巴乔夫的民主改革之后苏联的境遇,中国的统治者拒绝走他的老路。在要求类似改革的中国人在1989年的天安门镇压中被残酷杀害后,中共与大多数抗议者所出身的城市受教育阶层达成了默契。一党统治将创造人民致富的正常秩序,作为交换,他们不再发起政治抗议。
作者认为,毛泽东去世后,特别是在邓小平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革后,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开始丧失效力。党员口头上支持党的正统,儿童依旧在学校学习这种正统,但民族主义乃至些许陈腐的儒家思想,开始取代旧有的共产主义信条。这也形成了一些中国人和专家所形容的“精神真空”。正因为如此,习近平竭力收紧党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复兴毛泽东思想,同时打压高校、大众媒体和网络中的异见想法。他的个人崇拜、强调严格的家长式领导以及强调自身哲学思想权威的做法,被广泛视为在一系列平淡无奇的技术官僚执政之后,重新恢复共产主义帝国统治的一种方式。
四中全会:党建就是继续内斗
台湾《风传媒》发表评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作者郑吉珉分析说,中共误判了中美贸易战的本质,认为那只是贸易摩擦,只要增加对美采购的数量与项目就足以化解压力。孰知美国主流想法就是中国必须改变不公平贸易的结构性问题,否则难以善罢干休。而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有今日的成果,正是因为与美国全面开放且积极交往所导致的。而美中贸易战代表的就是,美国发现中国并未在富裕后走向民主,因此要重新审视、检讨与重构(甚至可能彻底取消)与中国的全面交往。
因此,作者认为,在情势不明又拿不出具体因应策略下,即将来临的十九届四中当然无法按照原订计划,提出能因应当前时势的整体施政规划。那么四中究竟要处理什么议题?已公布的议程表示要讨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对党的建设而言,在论理上,斗争不只是必需的,更是合理的。可以说,斗争就是中共生存与前进的动力。而这也就是中共建党以来斗争不断的深层理由。
台海两岸的权力平衡向中共倾斜
台湾《自由时报》发表评论《习近平准备开战了吗》,作者易思安(Ian Easton)认为,台湾海峡可说是全球最危险的火药库,不仅情势基本不稳,来自中国的威胁更是与日俱增。南韩、爱沙尼亚或波兰等火线国家,虽然遭其邻国封锁或入侵的可能性并非等于零,但也趋近于零。而台湾的情况显然并非如此。台海两岸的权力平衡,已向有利于中国这个强大共产党独裁政权的方向倾斜,但华府与台北的战略决策者仍无法就遏阻两岸冲突提出严谨的论述。
作者认为,美台领导人必须预见最坏的情况,并做好准备,以降低威胁、规避战火。虽然华府与台北的政治人物往往看似过分畏惧中共、内讧不断又过于自满,却还是能在未来危机迫使其采取行动前,扭转过时的政策。许多正向的改变已经启动,但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当我们思考中共对区域和平的威胁时,唯一能够胸有成竹断定的事,就是没有理由陷入失败主义而怀忧丧志,而是绝对有理由加强戒备,果敢迎接挑战。”[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28日报道:四中全会前 中央推出习近平“坚持党领导一切”理论专书
中共19届四中全会10月28号开幕前一天,中共中央27日特地发行《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一书,内容为总书记习近平上任近7年来,有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70篇文稿。这或许是党要进一步强化党对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控制的信号。
中共中央选在四中全会召开前夕出版此书,引起外界不少解读。其中,他2014年10月的谈话说: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中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光明日报引用习近平这段话,并将其解读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也成为官方代表性的注解。
中央社报道称,也有解读指出,这本书的出版,也可能宣示中共或将藉由19届四中全会推出若干做法,进一步强化党对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控制。
新华社报导,此书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7日起在全国发行。内容则收录2012年11月17日至2019年7月9日之间,习近平发表的70篇文稿,共约14万字,其中部分文稿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针对书中内容,报导指出,中共18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在此书收录的文稿中,习近平自2014年2月至2018年3月陆续发表的讲话都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及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共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煳和动摇”。
另有一篇是收录习近平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内容提到“党管媒体,不能说只管党直接掌握的媒体,是把各级、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握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
今年7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国旗尾随着党旗从天安门城楼前通过就引发了究竟是国大还是党的的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列队举持国旗和其他旗帜行进时,国旗应当在其他旗帜之前。”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28日报道:四中全会聚焦治理体系与经济 官媒提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为期四天的中共19届四中全会本周一在北京登场。依官方说法,全会设定的主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而外界关注其中的“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否涉及党内组织或人事异动等议题。
闭门会议 异见人士受监视
中央社报道,四中全会的会议场地据信是京西宾馆,今早宾馆外停泊了多辆公安车、特警车,有公安和便衣人员在附近一带戒备。此外,宾馆外面部分道路已实施交通管制,其他车辆不能驶近,而邻近的军事博物馆地铁站部分出入口已关闭。
四中全会召开之际,香港官方香港电台发自北京的报导表示,一批异见人士被当局派人上门监视,直到4中全会闭幕为止,他们包括独立记者高瑜和维权人士李蔚等。
关于这次被认为事件上推迟了一年的会议的议题,除了公开议题之外,外界普遍认为,四中全会还可能触及中国国内经济衰退、美中贸易战、香港“反送中”运动等议题。也有猜测认为,司法体制改革、大数据运用、城市治理等议题也可能是会议焦点。是否会有习近平接班人亮相也是媒体广泛关注的焦点。
官媒: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中国官媒新华社为配合四中全会开幕,周一也发表了长文称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成绩,指出“蓄积七十年磅礴之力,奋进新时代筑梦之途”。另一篇报道也称要 “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称,天下大治,古往今来无数治国者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追寻。
报道有引述10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
依照惯例,会议内容将于闭幕后,由新华社发表公报,届时外界方能得知会中讨论的部份或全部内容。
据本台驻香港特约记者麦燕庭报道,中共每届任期五年,其间会举行七次中全会,一般每年会举行一次中全会,而第四次中全会一般谈党建,按例应于去年秋季举行,故今次的四中全会与去年年初举行的“二中”和“三中”相隔一年半,颇为罕见。其中的原因也引发不少猜测。
▲美国之音(VOA)10月28日报道:多重挑战之下中共召开四中全会 聚焦治国体系和能力
在中国经济下滑、香港大规模抗议和美中关系持续紧张之际,中共10月28日星期一召开十九届四中全会。官方将这次为期四天会议的主题定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在历经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经济增速现已大幅放缓,几乎是三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中国官方公布的第三季度经济增速仅为6%,显示经济放缓情况进一步恶化。
香港自从六月初以来的大规模抗议已经持续了4个多月,目前仍无迹象显示会在短期内平息。
此外,美中关系在特朗普总统执政以后在贸易摩擦、台湾问题、中国国际扩张等等议题上都面临新的考验。这一系列挑战都令这次四中全会倍受关注。
中国官方媒体星期一称,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是会议的鲜明主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否意味着中共组织结构和人事会出现调整、是否会涉及习近平的接班人预计将是这次会最为引人关注的重点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对美联社说:“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确保党对国家的长期治理。国家必须由设计完善的、不因领导人变化而改变的制度体系来治理。”
在这次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官方频频发出警告,强调绝不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官方的《求是》杂志10月1日曾发表了习近平的一篇文章,其中谈到了秦、汉、唐、清的兴衰更替、农民起义和苏共垮台等等,警告说中共绝不能自毁长城。
旅居美国的中国政治观察人士邓聿文对南华早报说,中国所说的“现代化”听上去似乎是要缩小跟西方的差距,但实际上是中国是要完善国家治理、完善中国所称的社会主义制度。
中共五年一度举行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每届中央委员在五年的任期内召开数次期中全体会议,即几届几中全会。历史上,中共每届四中全会的主题虽有所不同,但中国的命运都往往因为四中全会而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改变。
▲德国之声(DW)10月28日报道:四中全会能否破解内政外交难题?
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今天起在北京召开,鉴于当前中国面临经济下滑、香港动荡以及中美贸易谈判停滞不前等诸多问题,本次会议也就格外引起关注。
(德国之声中文网)官方的新华社报道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28日上午在京召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但新华社报道中并未指出该文件的具体内容。
中国经济增长第三季度降至6%,这是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最低的一次。国内市场上,无论是汽车,还是住房,都呈现销售量下降的趋势。迄今为止,尽管持续不断的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经济总体影响有限,但外贸出口行业还是受到沉重冲击。
与此同时,“一国两制”框架下实行高度自治的香港,反政府示威抗议活动已持续四个月之久。得到北京支持的香港政府拒绝对示威者诉求做出积极回应,这些诉求包括对政府进行问责以及实现香港特首和立法会的双普选。香港局势也在台湾产生了连锁反应,尽管北京不断发出武统威胁,但将“一国两制,统一祖国”作为选项的台湾人已经变得可以忽略不计。
国际方面,中国对几乎整个南中国海提出主权索求,引起东南亚诸国的不安和不满,而澳大利亚等国则在抗议北京对其内政的干预和渗透。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遭致越来越多的批判。批评者担心,相关国家会因为无力支付中国承建的昂贵设施而坠入“债务陷阱”。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建议盟友拒绝使用中国通讯业巨头华为制造的设备,从而使努力走向全球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陷入了声誉和业务的双重危机。
尽管国内外面临一系列危机,但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拥有九千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会对其强硬政策做出修正。一方面,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习近平已完成修宪,取消了最高领导人的任期限制。另一方面,对政治反对派和宗教团体的打压则有增无减。此外,中国共产党仍一如既往地强调,中共绝不会接受直接选举、新闻自由以及司法独立等西方式的民主。
大约有370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参加的本次中央全会究竟会讨论哪些具体内容,外界要等到周四会议闭幕后才能获得部分信息。
本次全会同上一次三中全会间隔长达20个月之久,引发种种猜测,因为这种情形过去数十年当中从未发生过。有人说,上次全会决定取消最高领导人的任期限制,使习近平遭致党内部分同仁的反弹。也有人解释说,两次全会之所以相隔如此之久,是因为上次全会为了修改党章而被提前。按照惯例,党的全会将就国家未来发展做出重大决策。
专家们普遍认为,四中全会将会回避敏感议题,而会将今后几年的维稳列为会议重点。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唐任伍表示:“召开本次会议的目的,是确保执政的长期性。国家必须拥有一套良好的顶层设计,从而保障国家领导人的更迭不会造成制度的变化。”尽管在内政外交层面遇到一系列难题,但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则显得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在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阅兵式上发表演说称:“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