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颜:中国社会的溃败与王阳明学说的现代意义(2)

附图:自左上顺时针方向:王阳明,路德,爱默生,托利。


3. 浅知与深知

王阳明的理论极其简单,可以用寥寥几个字来概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以下几节讨论知行合一的几个侧面。

从常理上说,人的知是为了行,而行又可以加固已有的知,所以知行合一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不鲜见的实践。可以看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学习数理化,只听老师讲解是不够的;完成程度适当的家庭作业对理解概念是必需的。基本上可以认为那些只听说过数理化的一些基本知识而没有做过大量练习的人是不懂数理化的。老师告知的基本原理是知,用这些基本原理来做家庭作业、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则是行。通过行,知就从浅知变成深知。所以知行合一是有效学习自然科学的必要学习方式。

事实上,西方的文科课程的学习也不能只是听老师讲;他们还需要写大量的论文。这也是知行合一。

第二个例子是,一个球员平时的训练是在行中的知;行不出来的知对于球员的成绩没有什么帮助。并且优秀的球员不能只懂得教练教给的战略战术。他要打尽可能多的比赛,从中经见各种各样的局势。他还需要在赛后回顾自己刚才在场上的各种局势之下的反应,择其善者,改其不善者。这也是行中的知。其知与日俱增时,其在球赛中的表现 – 即其行 – 也就会越来越优异。这都是知行合一。

他还需要学习其他球员的技巧、心理、应变能力等。对此,他首先要选择他们的哪些优点可以为自己所用,哪些不适合自己。其次,他不能只停留在观察,而是还需要试着在训练和比赛中使用这些技巧,在行的过程中把未消化的浅知转变成消化了的深知。这仍然是知行合一。

这里讨论的行不仅包括眼睛看得见的言语表达和行为,也包括酝酿和导引它们的意向。阳明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一个优秀的球员不能等到球到了自己的眼前才开始反应;球还在远处时,他的意要已经先到。眼睛看得见的动作只是意的自然延伸。一个社会成员之间充满恶意的极权社会与成员之间善意多过恶意的自由社会在表面上看起来可能都秩序井然,但它们之间有本质的不同。只要极权的铁腕稍有松懈,整个社会的恶意就可能冲决而出,变成看得见的大规模恶行。在这个例子中,意仍然是行的有机的一部分。

第三个例子是课堂上的知行合一。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在给一些中小学老师们的心理学演讲中说:“(学生)没有反应就不会接受,没有相应的表达就不会留下印象 – 这是老师们应该永远记住的道理。如果一个印象只是在学生的口耳之间漂浮,如果它没有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一些改变,这就是一个浪费掉了的印象。” 【10】老师在讲解一个知识时,学生对此的反应以及与此相关的表达就是行。学生对这个知识的反应越强烈,他的理解也就越深刻,这个知识对他的改变也就越大。

行对知的重要性或许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作一些理解。言语和视觉印象层面的知是浅表意识中的活动,行中的知则改变着人的潜意识。潜意识中的内容经常很难用言语来表达,但其中蕴含的精微细节比浅表意识中多得多。一位世界级球星能讲出来的竞技规律听起来可能与一个少年队运动员能讲出来的竞技规律没太大的不同。两个人的不同更多是在潜意识的层面:前者是有无数精微细节、可以有效应对许多复杂情景的深知,后者是只能应对一些简单情景的浅知。

陈立胜从浅知和深知的视角来分析阳明的悟道经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并无高妙不可言处,这是道学的常识;‘圣人为人人可到’,这同样是道学常识。阳明早年无书不读,且用功至勤,以致染上咳血之疾,对上述道学常识不可能不知道。‘常识’在其初固然出自鲜活的生命体验,但在口耳传递的过程之中往往沦为空洞的符号,正所谓熟知非真知。故这些道学常识倘不是由整体生命之浸润所盎然透出,则不免只是一些空‘格套’,而对真实的生活体验并无多大帮助。故龙场之悟所得表面看来是道学常识,但这些‘常识’却不再是口耳之学意义上的‘熟知’,而是从悟者生命深处透出、带着鲜活的体验、具有震慑性力量的‘觉知’。”【6】

陈立胜这里所说的“熟知”是经常听人说起、自己也以为早已明白,但不曾被自己的生命经历加以验证的判断,也即只是漂浮在浅表意识之中的“见闻之知”。“觉知”则是“从悟者生命深处透出、带着鲜活的体验”的感悟,是可以行出来的知。

“从义理上、观念形态上讲‘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是一回事;从真实的生命历程之中,从求道、觅道的艰难过程之中,突然觉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则全然是另一回事。‘人生如梦’四字从三岁小儿口中吐出,跟饱经沧桑的八十老翁的临终一叹,其内涵自有霄壤之别。”【6】 同样是一座巍峨的雪山,已经数次攀登它的卓越的登山家对它的知和普通观光客对它的知是不一样的。前者的知是觉知,后者的知是见闻之知。

在悟道之后,阳明把自己的判断(即“吾性”)“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于是他意识到,在以后的每日生活中,只需要用“吾性”来处置各种境遇就自然会符合圣贤书中的原则。那么圣贤书中的话就不再是高挂在半空中的教条,而成了他可以在自己生活中行出来的原则。于是他对圣贤之道的知就从见闻之知变成可以行出来的觉知。

4. 知行合一的前提

教练尽可教给球员成百上千套战术和技法,但到了球场上,球员还是必须靠自己的判断来审时度势。如果球员只会按照教练教给的那些打法,那么场上一旦出现新局势,他就乱了方寸。阳明被谪龙场时的失意和困惑就是出于类似的原因。

同样,在道德实践中,我是行的主体,所以任何的知,如果不被我认可,就断然行不出来。我也是判断的主体:我,而不是其它任何的外界权威或权力,是对事物的终极裁判者。不经我的批准,圣人的话、有权者的命令在我这里至多只能停留在见闻之知的层面,不可能变成我的一部分。所以,知行合一的前提是个人独立自由意志的至高无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是外在权力强加给人的枷锁,不是人自己的内心生发出的光明,这就是为什么道德经常成为虚伪的同义词。
球员开始自己在场上审时度势做决定时,会出各种各样的错误,但在不断的积累经验之后,他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所以知行合一的过程也就是个人成长的过程。父母鼓励孩子知行合一就是在鼓励孩子成长独立判断力和行动力,成年人自己的知行合一就是在成长自己的独立判断力和行动力。

可以提一个假设的问题:假如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将“《五经》之言”与自己的判断进行对照,而发现其中的一些不能吻合,那么他对于这些话是该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相信圣贤书的判断呢?阳明对此有明确的说明:“夫学贵得之心(学习贵在心中有感触),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5】

孟子的“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也是这个意思。

可以用同样的思路来看《大学》“八目”中的“诚意”:所谓诚意,就是人对自己的忠诚;人只有在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时才会有诚意。忠于“吾性”便是诚意。

5. 模仿与身教

知的方式可以分为通过言教或通过身教。通过言教的知是从书上看来、从别人的嘴里听来的。通过身教的知则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的潜移默化的模仿。比如,孩子学习说话、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父母的身教。

因为模仿是在行中的知,所以得到的知就是可以行出来的深知。比如,父母的品格和行为对孩子的品格和行为经常有决定性的影响,就是由于身教的有效性。言教不必由教育者行出来,那么学生的知的程度就会大打折扣。俗话说的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言教可以言不由衷,身教则很难伪装、掩饰。

陈嘉映对此的观察是:“通常,我们不是从道理和理论,而是从模仿别人开始自己的实践的。刚开始写诗,你不懂诗学,你模仿李白或者济慈,刚开始画画,你不懂画论,你模仿八大山人或梵高。我们不是从慷慨这个概念学到慷慨,而是从慷慨大派的人那里。我们学习民主政治,主要不是靠研究民主理论,而是去了解英国政治家、美国政治家怎样处理政治事务,那里的普通人怎样处理身周的公共事务。民主理想体现在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身上,体现在华盛顿、杰弗逊与他们的选民身上,体现在英国、美国这些国家日常运转的细节之中。”【11】

在现代社会,工厂学徒跟着师傅的学习、公司低级雇员跟着有经验的雇员的学习、研究所中年轻科学家跟着导师的学习都是以身教为核心成分。

身教不只是学习者对教育者的身体动作和言语的模仿;更根本的是对教育者做事的动机、习惯、处理各种具体情境的方式的观察。在学习者的这些观察中,教育者的动机、习惯和做事方式与自己潜意识中的相应成分发生共鸣,于是教育者的这些动机、习惯和做事方式就在不经意之间成为自己的动机、习惯和做事方式。如果教育者的动机、习惯和做事方式不能在学习者的潜意识中产生共鸣,教育关系也就不可能再继续下去。

仍然回到龙场悟道的例子,阳明虽然熟读圣贤书,但在他所处的文化中,圣人是高高在上的仰望对象,不是如师友那样的交流和效仿对象,所以圣贤的立身处世原则对于阳明来说只是见闻之知。另一方面,阳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各种境遇的方式,即行的方式,是来自于幼年时周围人的身教:父母、塾师、童年伙伴、伺候他的保姆佣人等。这些人的行事方式整体而言与圣贤的行事方式相去甚远,所以虽然阳明悟性极高,却没有道德实践的身教榜样。在缺少了一个知行合一的最重要的学习渠道时,其知和其行就很难合一,也久久不能在心态上超越被谪龙场的困境。

从更大的尺度来看,一个社会的文化对其中每个成员的最强有力的影响方式都是通过身教。连王阳明这样悟性绝顶的人逃出这种影响都如此困难,那么普通人就更不必提了。在溃败的社会中,所有的成员一起溃败,互为身教的模范,所以溃败的大趋势极难挽回,通常是一溃千里。

6. 知行合一的生活的特征

从以上几节的叙述可以观察到人的知行合一实践的一些特征:
首先,如一个有志于成为世界级球星的运动员需要极为自律的训练和生活方式,知行合一是相当辛苦的生活:(1)需要对事业的心无旁骛的专注。(2)需要强烈的兴趣、动力或价值观的牵引。(3)需要愿意改变自己。一个不愿意有意识克服自己的弱点、听不进别人任何建议的运动员很难成为杰出的运动员。这些因素决定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球星,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数学家。这些因素也决定了一个人至多能在一两件事上做到知行合一;在生活的其它方面,他与随波逐流的普通人无异。在这些内在因素欠缺时,严格的他律对知行合一也会有所助益,如学校的强制环境之于学习数理化的学生。

其次,一个人在其生活的某个领域中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是他在这个领域中独立思考、判断和行为的意愿和权利。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认知的外在对象是广大无边的外部世界、内在对象是幽深无比的心灵,他很难在所有这些视野中都做到独立思考和判断。一个人在数学领域有独立思考的意愿不等于他在认知的其他方面也有独立思考的意愿。在他有意愿进行独立思考的领域之外,他只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不加批判地接受他人递过来的知识。

第三,人积累的浅知或见闻之知是散落一地的砖石,知者对其中可能的错讹之处完全没有兴趣和能力把握。深知或觉知则是经过了自己实践的检验,所以是可以被自己的价值观统摄的一座大厦,其可靠程度也比浅知或见闻之知高得多。如每天认真完成作业的小学生每天在学习数学的路上都会有所长进,一个人知行合一的生活也是发现真理的过程。真理在他的面前慢慢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精微之处。

可以把人的浅知比喻为他的财产:它们是他的附属物,但不是他的身体的有机的一部分。他把它们忘掉之时,他的生活将没有什么不同。还可以把浅知比喻为未经消化的食物:它们虽然在他的体内,但还没有变成他的一部分。浅知通过消化变为深知时,它们就成为他身体的有机的一部分;或者说,他被改变了,成为一个某种意义上的不同的人。

最后,知行合一的生活是个有方向的生活。实践者在其努力知行的方向上的成就会越来越高。每个人在他愿意下功夫的一些事上可能都是知行合一的卓越的实践家。一个专业人才对其领域的知来自于他在工作中多年的行;只要他沿着这个方向勤奋实践知行合一,他在其领域内就会取得不俗的成就。家庭主妇的烹调需要知行合一;甚至小偷磨练偷东西的技巧的过程也需要知行合一。

如果这个方向正好与他的终极价值观吻合、是他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方向,他的一生就是回报满满的一生。这里的回报主要是内在的回报,如有能力驾驭自己生活的力量感、每天得以成长的成就感、每天邂逅新鲜的真理的愉悦。如果一个人不能在合于自己终极价值观的方向上做到知行合一,其生活就是随波逐流的生活。

综上所述,知行合一的生活是辛苦的生活,需要严格的自律或他律来支撑。另一方面,不管是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理科生还是世界级球星,知行合一的生活都是内在回报丰厚的生活。这就是孔子说的“先难而后获”。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解颜:中国社会的溃败与王阳明学说的现代意义(2)

附图:自左上顺时针方向:王阳明,路德,爱默生,托利。


3. 浅知与深知

王阳明的理论极其简单,可以用寥寥几个字来概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以下几节讨论知行合一的几个侧面。

从常理上说,人的知是为了行,而行又可以加固已有的知,所以知行合一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不鲜见的实践。可以看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学习数理化,只听老师讲解是不够的;完成程度适当的家庭作业对理解概念是必需的。基本上可以认为那些只听说过数理化的一些基本知识而没有做过大量练习的人是不懂数理化的。老师告知的基本原理是知,用这些基本原理来做家庭作业、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则是行。通过行,知就从浅知变成深知。所以知行合一是有效学习自然科学的必要学习方式。

事实上,西方的文科课程的学习也不能只是听老师讲;他们还需要写大量的论文。这也是知行合一。

第二个例子是,一个球员平时的训练是在行中的知;行不出来的知对于球员的成绩没有什么帮助。并且优秀的球员不能只懂得教练教给的战略战术。他要打尽可能多的比赛,从中经见各种各样的局势。他还需要在赛后回顾自己刚才在场上的各种局势之下的反应,择其善者,改其不善者。这也是行中的知。其知与日俱增时,其在球赛中的表现 – 即其行 – 也就会越来越优异。这都是知行合一。

他还需要学习其他球员的技巧、心理、应变能力等。对此,他首先要选择他们的哪些优点可以为自己所用,哪些不适合自己。其次,他不能只停留在观察,而是还需要试着在训练和比赛中使用这些技巧,在行的过程中把未消化的浅知转变成消化了的深知。这仍然是知行合一。

这里讨论的行不仅包括眼睛看得见的言语表达和行为,也包括酝酿和导引它们的意向。阳明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一个优秀的球员不能等到球到了自己的眼前才开始反应;球还在远处时,他的意要已经先到。眼睛看得见的动作只是意的自然延伸。一个社会成员之间充满恶意的极权社会与成员之间善意多过恶意的自由社会在表面上看起来可能都秩序井然,但它们之间有本质的不同。只要极权的铁腕稍有松懈,整个社会的恶意就可能冲决而出,变成看得见的大规模恶行。在这个例子中,意仍然是行的有机的一部分。

第三个例子是课堂上的知行合一。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在给一些中小学老师们的心理学演讲中说:“(学生)没有反应就不会接受,没有相应的表达就不会留下印象 – 这是老师们应该永远记住的道理。如果一个印象只是在学生的口耳之间漂浮,如果它没有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一些改变,这就是一个浪费掉了的印象。” 【10】老师在讲解一个知识时,学生对此的反应以及与此相关的表达就是行。学生对这个知识的反应越强烈,他的理解也就越深刻,这个知识对他的改变也就越大。

行对知的重要性或许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作一些理解。言语和视觉印象层面的知是浅表意识中的活动,行中的知则改变着人的潜意识。潜意识中的内容经常很难用言语来表达,但其中蕴含的精微细节比浅表意识中多得多。一位世界级球星能讲出来的竞技规律听起来可能与一个少年队运动员能讲出来的竞技规律没太大的不同。两个人的不同更多是在潜意识的层面:前者是有无数精微细节、可以有效应对许多复杂情景的深知,后者是只能应对一些简单情景的浅知。

陈立胜从浅知和深知的视角来分析阳明的悟道经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并无高妙不可言处,这是道学的常识;‘圣人为人人可到’,这同样是道学常识。阳明早年无书不读,且用功至勤,以致染上咳血之疾,对上述道学常识不可能不知道。‘常识’在其初固然出自鲜活的生命体验,但在口耳传递的过程之中往往沦为空洞的符号,正所谓熟知非真知。故这些道学常识倘不是由整体生命之浸润所盎然透出,则不免只是一些空‘格套’,而对真实的生活体验并无多大帮助。故龙场之悟所得表面看来是道学常识,但这些‘常识’却不再是口耳之学意义上的‘熟知’,而是从悟者生命深处透出、带着鲜活的体验、具有震慑性力量的‘觉知’。”【6】

陈立胜这里所说的“熟知”是经常听人说起、自己也以为早已明白,但不曾被自己的生命经历加以验证的判断,也即只是漂浮在浅表意识之中的“见闻之知”。“觉知”则是“从悟者生命深处透出、带着鲜活的体验”的感悟,是可以行出来的知。

“从义理上、观念形态上讲‘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是一回事;从真实的生命历程之中,从求道、觅道的艰难过程之中,突然觉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则全然是另一回事。‘人生如梦’四字从三岁小儿口中吐出,跟饱经沧桑的八十老翁的临终一叹,其内涵自有霄壤之别。”【6】 同样是一座巍峨的雪山,已经数次攀登它的卓越的登山家对它的知和普通观光客对它的知是不一样的。前者的知是觉知,后者的知是见闻之知。

在悟道之后,阳明把自己的判断(即“吾性”)“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于是他意识到,在以后的每日生活中,只需要用“吾性”来处置各种境遇就自然会符合圣贤书中的原则。那么圣贤书中的话就不再是高挂在半空中的教条,而成了他可以在自己生活中行出来的原则。于是他对圣贤之道的知就从见闻之知变成可以行出来的觉知。

4. 知行合一的前提

教练尽可教给球员成百上千套战术和技法,但到了球场上,球员还是必须靠自己的判断来审时度势。如果球员只会按照教练教给的那些打法,那么场上一旦出现新局势,他就乱了方寸。阳明被谪龙场时的失意和困惑就是出于类似的原因。

同样,在道德实践中,我是行的主体,所以任何的知,如果不被我认可,就断然行不出来。我也是判断的主体:我,而不是其它任何的外界权威或权力,是对事物的终极裁判者。不经我的批准,圣人的话、有权者的命令在我这里至多只能停留在见闻之知的层面,不可能变成我的一部分。所以,知行合一的前提是个人独立自由意志的至高无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是外在权力强加给人的枷锁,不是人自己的内心生发出的光明,这就是为什么道德经常成为虚伪的同义词。
球员开始自己在场上审时度势做决定时,会出各种各样的错误,但在不断的积累经验之后,他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所以知行合一的过程也就是个人成长的过程。父母鼓励孩子知行合一就是在鼓励孩子成长独立判断力和行动力,成年人自己的知行合一就是在成长自己的独立判断力和行动力。

可以提一个假设的问题:假如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将“《五经》之言”与自己的判断进行对照,而发现其中的一些不能吻合,那么他对于这些话是该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相信圣贤书的判断呢?阳明对此有明确的说明:“夫学贵得之心(学习贵在心中有感触),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5】

孟子的“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也是这个意思。

可以用同样的思路来看《大学》“八目”中的“诚意”:所谓诚意,就是人对自己的忠诚;人只有在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时才会有诚意。忠于“吾性”便是诚意。

5. 模仿与身教

知的方式可以分为通过言教或通过身教。通过言教的知是从书上看来、从别人的嘴里听来的。通过身教的知则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的潜移默化的模仿。比如,孩子学习说话、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父母的身教。

因为模仿是在行中的知,所以得到的知就是可以行出来的深知。比如,父母的品格和行为对孩子的品格和行为经常有决定性的影响,就是由于身教的有效性。言教不必由教育者行出来,那么学生的知的程度就会大打折扣。俗话说的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言教可以言不由衷,身教则很难伪装、掩饰。

陈嘉映对此的观察是:“通常,我们不是从道理和理论,而是从模仿别人开始自己的实践的。刚开始写诗,你不懂诗学,你模仿李白或者济慈,刚开始画画,你不懂画论,你模仿八大山人或梵高。我们不是从慷慨这个概念学到慷慨,而是从慷慨大派的人那里。我们学习民主政治,主要不是靠研究民主理论,而是去了解英国政治家、美国政治家怎样处理政治事务,那里的普通人怎样处理身周的公共事务。民主理想体现在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身上,体现在华盛顿、杰弗逊与他们的选民身上,体现在英国、美国这些国家日常运转的细节之中。”【11】

在现代社会,工厂学徒跟着师傅的学习、公司低级雇员跟着有经验的雇员的学习、研究所中年轻科学家跟着导师的学习都是以身教为核心成分。

身教不只是学习者对教育者的身体动作和言语的模仿;更根本的是对教育者做事的动机、习惯、处理各种具体情境的方式的观察。在学习者的这些观察中,教育者的动机、习惯和做事方式与自己潜意识中的相应成分发生共鸣,于是教育者的这些动机、习惯和做事方式就在不经意之间成为自己的动机、习惯和做事方式。如果教育者的动机、习惯和做事方式不能在学习者的潜意识中产生共鸣,教育关系也就不可能再继续下去。

仍然回到龙场悟道的例子,阳明虽然熟读圣贤书,但在他所处的文化中,圣人是高高在上的仰望对象,不是如师友那样的交流和效仿对象,所以圣贤的立身处世原则对于阳明来说只是见闻之知。另一方面,阳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各种境遇的方式,即行的方式,是来自于幼年时周围人的身教:父母、塾师、童年伙伴、伺候他的保姆佣人等。这些人的行事方式整体而言与圣贤的行事方式相去甚远,所以虽然阳明悟性极高,却没有道德实践的身教榜样。在缺少了一个知行合一的最重要的学习渠道时,其知和其行就很难合一,也久久不能在心态上超越被谪龙场的困境。

从更大的尺度来看,一个社会的文化对其中每个成员的最强有力的影响方式都是通过身教。连王阳明这样悟性绝顶的人逃出这种影响都如此困难,那么普通人就更不必提了。在溃败的社会中,所有的成员一起溃败,互为身教的模范,所以溃败的大趋势极难挽回,通常是一溃千里。

6. 知行合一的生活的特征

从以上几节的叙述可以观察到人的知行合一实践的一些特征:
首先,如一个有志于成为世界级球星的运动员需要极为自律的训练和生活方式,知行合一是相当辛苦的生活:(1)需要对事业的心无旁骛的专注。(2)需要强烈的兴趣、动力或价值观的牵引。(3)需要愿意改变自己。一个不愿意有意识克服自己的弱点、听不进别人任何建议的运动员很难成为杰出的运动员。这些因素决定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球星,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数学家。这些因素也决定了一个人至多能在一两件事上做到知行合一;在生活的其它方面,他与随波逐流的普通人无异。在这些内在因素欠缺时,严格的他律对知行合一也会有所助益,如学校的强制环境之于学习数理化的学生。

其次,一个人在其生活的某个领域中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是他在这个领域中独立思考、判断和行为的意愿和权利。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认知的外在对象是广大无边的外部世界、内在对象是幽深无比的心灵,他很难在所有这些视野中都做到独立思考和判断。一个人在数学领域有独立思考的意愿不等于他在认知的其他方面也有独立思考的意愿。在他有意愿进行独立思考的领域之外,他只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不加批判地接受他人递过来的知识。

第三,人积累的浅知或见闻之知是散落一地的砖石,知者对其中可能的错讹之处完全没有兴趣和能力把握。深知或觉知则是经过了自己实践的检验,所以是可以被自己的价值观统摄的一座大厦,其可靠程度也比浅知或见闻之知高得多。如每天认真完成作业的小学生每天在学习数学的路上都会有所长进,一个人知行合一的生活也是发现真理的过程。真理在他的面前慢慢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精微之处。

可以把人的浅知比喻为他的财产:它们是他的附属物,但不是他的身体的有机的一部分。他把它们忘掉之时,他的生活将没有什么不同。还可以把浅知比喻为未经消化的食物:它们虽然在他的体内,但还没有变成他的一部分。浅知通过消化变为深知时,它们就成为他身体的有机的一部分;或者说,他被改变了,成为一个某种意义上的不同的人。

最后,知行合一的生活是个有方向的生活。实践者在其努力知行的方向上的成就会越来越高。每个人在他愿意下功夫的一些事上可能都是知行合一的卓越的实践家。一个专业人才对其领域的知来自于他在工作中多年的行;只要他沿着这个方向勤奋实践知行合一,他在其领域内就会取得不俗的成就。家庭主妇的烹调需要知行合一;甚至小偷磨练偷东西的技巧的过程也需要知行合一。

如果这个方向正好与他的终极价值观吻合、是他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方向,他的一生就是回报满满的一生。这里的回报主要是内在的回报,如有能力驾驭自己生活的力量感、每天得以成长的成就感、每天邂逅新鲜的真理的愉悦。如果一个人不能在合于自己终极价值观的方向上做到知行合一,其生活就是随波逐流的生活。

综上所述,知行合一的生活是辛苦的生活,需要严格的自律或他律来支撑。另一方面,不管是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理科生还是世界级球星,知行合一的生活都是内在回报丰厚的生活。这就是孔子说的“先难而后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