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间 6:28 2022年11月12日 星期六



























乌军进入赫尔松,居民上街欢迎;乌军警告未及逃走俄军若保命须立即投降






















随着俄罗斯军队仓促撤离,乌克兰军队已经进入赫尔松市。居民纷纷走出隐藏地点,欢迎乌军,并讲述俄军杀戮平民和抢掠民宅的惨痛故事。

据赫尔松州议会议员谢尔盖·克兰(Serhiy Khlan)说,该市已几乎完全在乌军控制之下。社交媒体流传的多段视频显示,乌克兰军人在室内竖立乌克兰的黄兰旗帜,当地居民庆祝解放。








俄罗斯星期五(11月11日)表示完成了从第聂伯河西岸撤军的行动。俄罗斯声称没有落下一名士兵和一件设备。然而,撤退俄军的视频则反映出不同的情景。一名俄军士兵描述了他和战友如何被要求仓促换上平民衣服,免得被发现。此外,一些撤退的军人据报道在试图逃离时淹死在河中。

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说,对那些没有成功逃出城的俄军,“唯一的免死机会就是立即投降。”

在俄罗斯宣布从赫尔松撤军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星期四说,乌军已经在乌南收复了40多座城镇。

泽连斯基在他的每晚视频讲话中说:“在持续展开的防御作战行动期间,几十名乌克兰旗帜返回了理应属于它们的地方,41个定居点获得了解放。”



在一天前被乌军收复的赫尔松州布拉霍达特尼村,教师尤里·涅沃尔丘克开着插着乌克兰旗帜的摩托车,行驶在村中。(2022年11月11日)


在一天前被乌军收复的赫尔松州布拉霍达特尼村,教师尤里·涅沃尔丘克开着插着乌克兰旗帜的摩托车,行驶在村中。(2022年11月11日)


赫尔松是位于第聂伯河畔的战略港城。俄罗斯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几天之内就占领了这座城市。星期三,莫斯科宣布已做出“困难的决定”,把俄军撤出包括赫尔松在内的西岸地区。

俄军迅速撤离赫尔松的消息比一些西方官员的预计要快。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陆军上将马克·A·米利(Mark A. Milley)本星期早些时候估计,俄军撤退需要用“几天甚至也许几周”。

乌克兰国防部长阿列克谢·列兹尼科夫( Oleksiy Reznikov)也对俄罗斯能够很快撤军表示过怀疑。他担心俄罗斯有可能设下圈套,诱使乌军陷入惨烈的城市战。

对俄罗斯来说,赫尔松一直是战略要地,形成一道陆地走廊,把俄罗斯和克里米亚半岛连接在一起。莫斯科在2014年吞并了克里米亚。赫尔松州是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9月间宣布吞并的四个地区之一。美国和其他国家谴责说,俄罗斯吞并这些领土是非法的。

更多援助

在乌军从赫尔松传来捷报之际,五角大楼星期二宣布向乌克兰提供防空系统和地对空导弹,这是新的4亿美元安全援助方案的一部分。

五角大楼说,这批方案使美国对乌克兰的安全援助总额超过了186亿美元。新方案将包括四套短程、高机动性的“复仇者”(Avenger)防空系统以及这些系统发射的“毒刺”(Stinger)导弹。这是美国首次向乌克兰提供“复仇者”系统。

与此同时,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对路透社说,乌克兰计划打造一个强大的军事和国防工业。他提到,本星期政府接管私人控股的战略公司是这项努力的一部分。

他说,乌克兰已经在制造“无人机大军”的过程之中,以抵御俄罗斯的入侵。最近几个星期,莫斯科出动了一波又一波的伊朗制造的自杀式无人机,攻击乌克兰的基础设施。

他星期四在基辅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试图像以色列一样,在今后的岁月里更加独立。”

他说:“我认为,最好的答案在以色列......他们为自己的武装部队发展自己的国家产业。这让他们变得独立。”








泽连斯基感谢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和美国人民的援助。他发推说:“我们一道建立一个防空利盾,保护(乌克兰)平民。我们离打败侵略者的胜利更加接近了!”

沉重代价

自从莫斯科入侵乌克兰以来,战争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星期五,在全世界向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将士致敬的“停战日”这天,俄罗斯在乌克兰掀起的熊熊战火提醒所有人和平是如何的脆弱。

这场冲突已经导致数以万计的人丧生,几百万人流离失所,并摧毁了乌克兰的城市和基础设施。

路透社报道说,星期三晚间,美国参联会主席米利将军估计,到目前为止,这场战争已经造成大约20万军人丧生,俄军和乌军各有10万人死亡。他说,还有大约4万陷入战火的平民失去了生命。

谷物协议

联合国说,联合国和俄罗斯的高级官员星期五在日内瓦会面,讨论延长谷物协议。这项协议允许乌克兰的粮食重返国际市场,并且应当消除俄罗斯输出谷物和化肥的障碍。

这项协议在11月19日到期,乌克兰和西方国家督促延长协议。但是俄罗斯政府表示还没有做出决定,并在这项协议是否对己方有利方面表示了不满意。

(本文参考了美联社、路透社和法新社的报道。)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