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昨日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全名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同过往的五年规划相比,不同之处不只在于放弃实施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允许所有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更在于改变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定位。十二五规划中对外经济的基调是「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而十三五规划则把目标定为「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一带一路、亚投行就是中共抢夺全球话语权的主动出击。
 
党代会画大饼增认受性
 
十三五规划对内、对外经济政策大变调,一是因为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严重失衡,需要拓展更大空间,为达成中共十八大订立的经济指标制造机会,避免执政的合法性受到进一步挑战。二是因为随着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虽还能抑制政治、军事野心,但已无法抑制经济强人的欲望。
 
中共每一届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每一份五年规划都会描绘经济增长的宏伟蓝图,实质上是画大饼给人民,以增加其执政的认受性。中共十三大报告纳入邓小平的「三步走」目标,即国民生产总值(后改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在1980年代翻一番、20世纪末再翻一番、21世纪前50年再翻两番。十五大报告由江泽民提出2010年GDP比2000年翻一番,由胡锦涛宣读的十八大报告又提出2020年比2010年再翻一番,即提早30年实现邓小平的目标。
 
习近平主政后一再确认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即在中共建党、建政百年之际的2020年、2050年,把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前一个百年目标的指标有三项,包括2020年同2010年相比,GDP、人均收入各翻一番,并让原有7,200万贫困人口脱贫。覆盖2016至2020年的十三五规划,因此被称为向第一个百年目标冲刺的规划。
 
然而,中共执政的合法性日益受到挑战,在党员干部贪腐问题之外,最大问题是经济增长失速。根据内地专家测算,要实现2020年GDP翻番目标,十三五期间每年经济增长必须达到6.56%。近期GDP增长已破七,当局频落重药刺激,但成效不彰。而为增加民众投资收入,当局一度极力催谷A股牛市,但股市爆煲后,暴力救市同样收效甚微。当然,对中共领导人来说,从来没有实现不了的经济指标,仅靠注水式的统计就能保证实现所有宏伟蓝图。不过,这种吃相太难看,也越来越难糊弄人民。
 
香港未享其利先受其害
 
中共领导人面对内部政治、经济重重矛盾之际,把手伸向全球已是必然的选择。十二五规划对外经济政策的重点是扩大开放、加快实施「走出去」,寻求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的修订制定。如今,中共自封「世界经济版图的变革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国际经济秩序的建设者」,宣称十三五规划关乎世界经济的走向,「将左右世界经济能否复苏向前」,目标则是抢夺全球经济话语权。
 
十三五规划建议并未修订2020年人均收入1.26万美元的目标,也未放弃每年消灭1,170万贫困人口的计划,更全面放宽二孩政策,以纾缓人口老化压力,并扩大市场基础。这个大饼不只画给国内人民,也是画给对中国庞大市场、庞大消费群争红了眼的世界各国。中国经济增长一旦持续失速,就会削弱一带一路、亚投行的吸引力,就会阻碍其地缘政策的推动,遑论抢夺全球话语权。
 
然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现有经济秩序的主要话事人,不可能坐视中国的挑战。在中国推出十三五规划之前,已发起十年的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10月初终在美国签署,美国总统奥巴马明言「不能让中国这样的国家决定全球经济规则」。由此可见,十三五规划要抢夺全球话语权必然加剧经济冲突,甚至可能引爆政治、军事冲突。
 
香港有如此一个风雨飘摇的邻近的经济强国,未享其利,先受其害,市民非但难以从一带一路政策、两孩政策中获益,反而要承受强国人争资源、争福利的压力,加上个别财团和梁振英之流要献媚于中共、加快中港融合,港人要自求多福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