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日我从云南昆明飞回北京,上机前新聞界一位老朋友向我说:回京后如去看望胡绩伟老人,一定代我问声好。他是我们新闻界的泰斗,一生都在为新闻自由打拼,我们太景仰他和尊敬他。
没有想到一觉醒来的九月十六日,在京的一位年轻新闻界朋友告诉我:铁流老师,胡绩伟老人走了!我十分惊諤,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重复问一句:真的?
真的!
稍后,我把电话打到胡老家里,接电话的是胡老女婿,证实了此一噩耗。
胡老真的走了!无声无息悄悄地走了。留下的遗言是:在这国家多亊之秋,丧葬从简,不开追悼会,也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为的是一些朋友和同志安全,不要成为有关部们的“维稳”监控对象。
胡老四川威远人,早年向往民主自由,追求普世价值,反对国民党蒋介石“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极政独裁,投身革命去到“民主圣地”延安。中共建政后他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但未获重用。直到1976年9月毛泽东西去,十年“浩劫”结朿,他才焕发出人生光彩,出任中共喉舌机关报--《人民日报》的社长、总编辑。他是胡耀邦时期中国新闻自由最坚定的捍卫者!
他一生坚持说真话,坚持实事求是的真理精神,有着中国知识分子“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高尚品格。
当时,《人民争日报》在他主持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几十年以来最自由、最好的时期,创造了《人民日报》历史上最生动、最活泼的局面。在推倒“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实行“包产到户”的时候,有些地方的农民把《人民日报》揣在怀里,与反对包产到户的地方官员辩论。
在“六四”风波中,他支持学生,反对军队向手无寸铁的百姓开枪,因而被解职闲赋。大家对他的评论是:一生正气,敢作敢为。
随着岁月飞逝,身弱多病,他卧床经年,行走困难,但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特别是新闻与出版自由。2010年由中国监察报记者谢朝平报告文学《大迁徙》而引发的“渭南书案”,他愤而直立,主张废除新闻“预审制”,发起“捍卫宪法三十五条,兑现公民言論自--向全国人大的公开上书”。我和辛子陵先生是此次上书的推动者与倡议者,后均遭到官方的打击、监控。胡老总是通过各种渠道支持我们和鼓励我们:一定要在法理范围内坚持抗争,守护新闻自由的底线,不然国家没有希望,社会没有正义!
他特喜欢看我主办的民刊《往事微痕》,每期必读。不但语重心长的关爱,还给予巨大的物质支持。他经常向送刊的义工说:告铁流,一定要坚持办下去,争取到言论自由,到一天办成一个公开刊物。
当我把胡老去逝的消息告诉子陵兄,他不胜悲戚。他说他目前行动不自由,托我向胡老家人问好致意。昨天(9月17日)下午两点,我亲自送去了我和辛子陵联名的大花兰,上面写着八个大字:人民喉舌,舆论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