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号是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逝世24周年,各界民众纷纷前往其生前住处,位于北京西华门的会计司胡同25号进行悼念。当天早晨9点前后,就有人手捧鲜花陆续到访,门口有警察逐个问询到访原因后,才予以放行;10时过后,大批人士开始到达,而警察查验身份也更为严格,有很多到访者因为不明原因,被警察阻止在大门外不能进入。之后多辆警车也陆续到达现场支援,那些被阻止进入的人士 则在胡家大门口聚集,11时过后,部分人士逐渐散去。
据网友九州欢乐转载的报道,胡耀邦的夫人李昭女士在家中纪念室与到访宾客会面并寒暄,期间曾有多辆轿车载贵宾长驱直入,警察并不阻拦,据说这些访客都是中央级的人物,警察自有一套识别的方法。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回答询问不流畅的话,则毫不客气,不能进去。比较早的时候人少,还能进去,但在里面有人催促,不能停留,也不能拍照。
对此,知名博主王思想的文章点评说,有些比较激进的朋友,在微博上批评对胡耀邦的怀念,认为这是那种“臣民期盼明君”的封建思想。其实,民众是在通过怀念胡耀邦,来表达对政治变革的呼喚,就好比大家给蒋经国以极高的评价,并非“坐等大陆蒋经国”一样。我们都知道,台湾之所以能出现“蒋经国变革”,不是坐着等来青天大老爷,而是在美丽岛与民进党人士的带领下,台湾人民用抗争促成了蒋经国的转变。当我们把无数谥美之词用在蒋经国身上时,我们实际上也是在宣泄一种情绪、表达一种理想、展示并期待这个民族未来的方向。
为知识分子平反,是耀邦被人怀念的一件大事,如果你把自己当成一个知识分子(这个词复杂的含义暂且不论)的话,那么,你就应该怀念耀邦。1980年代改革中获益最多的知识分子精英,本应是耀邦最坚定的后盾,但自由最多、影响最大的知识分子们,早已选定了人格分裂的道路,他们应当为此感到惭愧。中国媒体一贯遭受鄙视,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就发生在1956至1957年间,中国有两家大报试图摆脱斯大林路线,走上一条独立追寻新闻自由、推动中国非斯大林化的道路。
当时《人民日报》称作“改版”,由邓拓主持,版面扩大一倍,社会性、批判性成为主导。《中国青年报》的改革实际上是在胡耀邦的亲自主持下进行,一举抛弃了所谓“团报”性质,大刀阔斧地向全社会的黑暗、保守势力宣战。1979年,西单XX墙、魏XX一事后,《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郭罗基的文章《政治问题是可以讨论的》,此文与胡耀邦有无关系,待考证。
文章又说,大家对今天的中宣部有着某种评价,而在胡耀邦时代,中宣部竟然是思想解放的。1978年12月,胡耀邦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长。1981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1982年取消主席后当选总书记,直至1987年一月辞职。其间,胡耀邦作为中共领导人,开始自上而下推动全面而有系统地改革。他兼任中宣部长后宣布要把中宣部办成“思想解放部”。
他针对1979年出现的北京西单XX墙表示:“我始终支持任何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行使民主权利,希望大家都在宪法的保护下享有最大的自由”;他提倡对知识分子的宽容,重视个人的思想自由和独立精神。胡耀邦全面支持配合邓小平提出的经济改革开放决策,但同时提倡全面改革开放的思想,强调政治体制必须同步改革,并且从党内政治民主做起。尽管遭到胡QM、邓LQ等“左”派的攻击,但胡耀邦仍竭尽全力试图进一步解放思想。
王思想的文章最后强调说说,中共建党90年,有两任总书记被当今民众怀念,其中一个就是胡耀邦。今天,怀念胡耀邦,尤其怀念他的“五要搞”:1,我始终支持任何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在宪法保护下享有最大的自由。2,如果人民不欢迎我们,就该我们下台了。3,中国的出路是民主科学四个字。4,一个精神上、组织上被禁锢被压制的不自由民族,怎么可能与其他国家进行自由竞争呢?5,党应该起誓,不准再整科学家和知识分子。
怀念耀邦,怀念1989,怀念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有些人和事,你们可以逃避,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