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林卡的变迁(组图)



 






[日期:2008-01-27] 来源:RFA  作者:唯色 [字体: ]



 



曾经在拉萨,与布达拉宫、大小寺院和藏式民居一样,众多的林卡和大片的湿地也是城市景观不可缺少的部分。上个世纪初来到拉萨的一些西方人,用文字和摄影记录了将要消失的美景。


林卡是藏语,大意是园林,包括人工建造和野生。西藏人是一个热爱自然的民族,每逢一年四季的好天气,如藏历四月的萨嘎达瓦(佛诞节)至藏历八月的嘎玛日吉(沐浴节),有着在野外欢度时光的习俗,花木繁茂的林卡正是传统的休闲之处。过去拉萨有大小林卡50余处,大多为贵族官员和寺院庄园所拥有,如仲吉林卡、孜仲林卡、尧西林卡等等。最著名的是罗布林卡,达赖喇嘛的夏宫,虽然是法王居住的珍宝一般的园林,但每到节庆期间,罗布林卡会变成一个帐篷之城,朝圣者和市民们在此欢聚。


有意思的是,正如一位在拉萨多年的汉人文人所写:“还有好些公共林卡,供城市平民、工匠、艺人,甚至游民、乞丐消夏之用。”其中一个位于拉萨河中间的岛屿,因为长满了可以做扫帚的野草,叫做“加玛林卡”;一些盗贼往往躲在这里,又被戏称为“古玛林卡”,意思是小偷的园林。由此看来,在当时的西藏社会,各种身份的民众都享有过林卡的权利和愉悦,习惯把“旧西藏”妖魔化的中共文人倒是忽略了这一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林卡逐渐被各个单位占据,各种功能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如仲吉林卡先是被改建成培养藏族干部的学校,后来扩建为西藏大学;孜仲林卡成了西藏军区的大院;城东的宜雪林卡被城关区建筑公司圈走;城南的热乔林卡被河坝林居委会圈走。罗布林卡在文革中被改名为人民公园,如今是可供政府有关部门创收的旅游景点;“雪顿节”期间,会有许多乞丐和残障人从内地涌来,在烧烤肉串的油烟中讨要钱和食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还有不少林卡枝繁叶茂,野餐人们的歌声在林间飞舞,但经济大潮很快席卷而来,加玛林卡的蜕变足以成为今日拉萨的缩影。1994年,经由一位在西藏尤具盛名的汉人画家推介,来自澳门的开发商与政府合作,为建设一个国际化的娱乐城,毁掉了有树木有沙滩有拉萨河静静流过的加玛林卡。后又由海南商家接手,以餐饮娱乐、商品交易为主,改称“中和国际城”,又称“太阳岛”。迄今为止,这里已成为拉萨最大的、最公开的红灯区,夹杂着藏獒销售中心、四颗星的大酒店、拉萨市政府的临时办公室。每天晚上,各个娱乐场所云集数千名妓女。


城里的林卡消失殆尽,而城外倒有了一些新开发的林卡,虽然号称民俗文化村,可是过林卡的方式无一例外地是打麻将、喝酒。随着进藏游客的日益增多,官方又称要把过林卡“作为拉萨旅游的一种新形式来带动拉萨市旅游产业发展”。但无论怎么变,林卡已不再是林卡了。


2008-1-16,北京


(RFA自由亚洲藏语专题节目,任何转载请注明。)


图为1940年代去西藏的西方人拍摄的照片,可见当年拉萨树木葱葱、林卡重重以及西藏人在林卡里休闲、歌舞的情景。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拉萨林卡的变迁(组图)



 






[日期:2008-01-27] 来源:RFA  作者:唯色 [字体: ]



 



曾经在拉萨,与布达拉宫、大小寺院和藏式民居一样,众多的林卡和大片的湿地也是城市景观不可缺少的部分。上个世纪初来到拉萨的一些西方人,用文字和摄影记录了将要消失的美景。


林卡是藏语,大意是园林,包括人工建造和野生。西藏人是一个热爱自然的民族,每逢一年四季的好天气,如藏历四月的萨嘎达瓦(佛诞节)至藏历八月的嘎玛日吉(沐浴节),有着在野外欢度时光的习俗,花木繁茂的林卡正是传统的休闲之处。过去拉萨有大小林卡50余处,大多为贵族官员和寺院庄园所拥有,如仲吉林卡、孜仲林卡、尧西林卡等等。最著名的是罗布林卡,达赖喇嘛的夏宫,虽然是法王居住的珍宝一般的园林,但每到节庆期间,罗布林卡会变成一个帐篷之城,朝圣者和市民们在此欢聚。


有意思的是,正如一位在拉萨多年的汉人文人所写:“还有好些公共林卡,供城市平民、工匠、艺人,甚至游民、乞丐消夏之用。”其中一个位于拉萨河中间的岛屿,因为长满了可以做扫帚的野草,叫做“加玛林卡”;一些盗贼往往躲在这里,又被戏称为“古玛林卡”,意思是小偷的园林。由此看来,在当时的西藏社会,各种身份的民众都享有过林卡的权利和愉悦,习惯把“旧西藏”妖魔化的中共文人倒是忽略了这一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林卡逐渐被各个单位占据,各种功能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如仲吉林卡先是被改建成培养藏族干部的学校,后来扩建为西藏大学;孜仲林卡成了西藏军区的大院;城东的宜雪林卡被城关区建筑公司圈走;城南的热乔林卡被河坝林居委会圈走。罗布林卡在文革中被改名为人民公园,如今是可供政府有关部门创收的旅游景点;“雪顿节”期间,会有许多乞丐和残障人从内地涌来,在烧烤肉串的油烟中讨要钱和食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还有不少林卡枝繁叶茂,野餐人们的歌声在林间飞舞,但经济大潮很快席卷而来,加玛林卡的蜕变足以成为今日拉萨的缩影。1994年,经由一位在西藏尤具盛名的汉人画家推介,来自澳门的开发商与政府合作,为建设一个国际化的娱乐城,毁掉了有树木有沙滩有拉萨河静静流过的加玛林卡。后又由海南商家接手,以餐饮娱乐、商品交易为主,改称“中和国际城”,又称“太阳岛”。迄今为止,这里已成为拉萨最大的、最公开的红灯区,夹杂着藏獒销售中心、四颗星的大酒店、拉萨市政府的临时办公室。每天晚上,各个娱乐场所云集数千名妓女。


城里的林卡消失殆尽,而城外倒有了一些新开发的林卡,虽然号称民俗文化村,可是过林卡的方式无一例外地是打麻将、喝酒。随着进藏游客的日益增多,官方又称要把过林卡“作为拉萨旅游的一种新形式来带动拉萨市旅游产业发展”。但无论怎么变,林卡已不再是林卡了。


2008-1-16,北京


(RFA自由亚洲藏语专题节目,任何转载请注明。)


图为1940年代去西藏的西方人拍摄的照片,可见当年拉萨树木葱葱、林卡重重以及西藏人在林卡里休闲、歌舞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