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我写了篇《“二丑艺术”的升级版》,后来发表在8月17日的“东网”上。不意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鲜活的例子,作者也算是我的老朋友了,所以替他隐去姓名,并篡改一些词语.我这样做当然涉嫌徇私,但也的确因为有类似言论的教授们远非一人。
有位教授说,“邓小平终止了领导终身制,互联网开启了民智,渐进民主虽然不过瘾但对於防止激进民主损害私有产权、在中国确立私权神圣的观念未尝不是一种福音,近两年来卓有成效的反腐败又为中国的自由、民主扫清了障碍,一个自由、富庶、民主的中国已经遥遥在望了。”这话既表达了作者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又拍足了历代当权者的马屁,难怪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教授、博导,享受着政府的优厚待遇,又被表面上义正严词、实质上趋炎附势的互联网媒体捧上了天。如今的所谓舆论,很大程度上是被门户网站的编辑牵着鼻子的。
我已经在上一篇文章中说过以模棱两可存在多种解释可能的话来脚踏两条船的两大优势,避免了瞬间变脸的尴尬和存在“三可”的可能性。但是我对“二丑艺术”的升级版的优势还是大大低估了。
其实鲁迅所描述的“二丑”脚踏两条船的意图固然鲜明,但正因为鲜明和对比强烈,往往难以如愿。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二丑”当帮凶损害民众的行为和背地里说主人坏话的不忠是不可能长久的,不止是难以两全,而是可能两头都不落好,被主子抛弃、也被民众唾骂几乎是迟早的事。升级版的“二丑”与此迥然不同:一方面他们务虚,作为教授、专家他们跟军师不同,对民众的损害是宏观的、慢性的、间接的,使民众对於他们的祸害没有切肤之痛;另一方面他们深知无论官民都喜欢听别人表扬自己,充分利用了这一心理常识来俘获官民双方对於自己的好感,得罪民众的话他们是尽可能地不说的,得罪媒体的话更是避之唯恐不及。
如果有人问他们为什么说话、写文章似乎总是在委婉地拍当权者的马屁,他们就会理不直而气壮地对你说,“孩子需要鼓励和引导,政府也需要鼓励和引导。批评往往引发抵触情绪,适得其反。”他们这一套说辞不仅仅是为了欺骗别人,也是为了说服自己。因为说服了自己,所以他们总是理不直而气壮,深以自己的智慧和“美德”而自豪。其实鲁迅所描述的“二丑”只是区别於“恶仆”的军师,并非如他所说是“智识分子”;升级版的“二丑”才是真正的“智识分子”。
然而,唱讚歌需要这么着急吗?如果没有民主,世袭制和终身制的废除可能结果仅仅是增加了吸血鬼的数量和人民的负担;如果没有自由,互联网完全可能仅仅被作为伪造舆论的工具和发现“敌情”的窗口使用;如果没有法治,保护私有产权可能仅仅是保护抢劫所得的藉口——在一个妇女连自己的子宫都支配不了的国家大谈私权神圣不是笑话吗?最后,如果一个腐烂集团垄断着政权,则反腐必定沦为清除异己的工具,无论“崇祯皇帝”本人有多么励精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