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中后香港首场区议会选举结果出炉,在占领效应下,146.8万人投票,投票率达47%,创历史新高。建制派仍然占绝大优势,泛民主要政党议席稍有增长。

Hong Kong Regionalwahlen

(德国之声中文网)这届区议会选举有146.8万人投票,投票率达47%,打破2003年的44.1%,创历史新高。从选举结果看,建制派议席与上届相约,仍占整体近七成议席,至于泛民主派则占两成半。这次选举被视为雨伞运动后的民意指标,结果有8位打着“伞兵“旗号的参选人突围而出当选。

亲北京的民建联是最大赢家,有119席,保住上届数目,其余建制派政党,包括工联会得29席,新民党26席,经民联10席,自由党9席。


泛民议席有增长 但政治明星败阵

至于泛民主派主要政党,他们的总共议席稍为有所增加,其中民主党较上届多1席,有43席,其次是民协有18席。新民主同党派出16人参选,15人当选,是众多政党得胜率最高。另外,公民党有10席,街工5席,工党3席。社民连丶人民力量及热血公民的激进民主派全军覆没。

这届选举显示出新老交替的情况。民主党及民协多名“第二梯队“成员都高票当选,反观党中的政治明星却落败。透过“超级区议会“议席进身立法会的民主党何俊仁和民协的冯检基,受到建制派及其他泛民人士夹击,分别输给建制派的候选人,未能在传统泛民阵营的选区连任。有意角逐明年立法会“超级区议会“选举的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陈家洛,"空降"港岛的海怡东区,以300多票落败。结果势必影响泛民在“超级区议会“选举的部署。


建制有得有失 受“首投族“影响

建制派方面,打算明年参加立法会“超级区议会“的政治明星,如民建联的李慧琼丶工联会王国兴丶独立的谢伟俊,都顺利当选。不过,民建联两名立法会议员锺树根及葛佩帆,分别败给首次参选的伞兵及工党残疾社区主任的叶荣。他们两人认为与占领後“首投族“的年轻人踊跃投票有关,民建联主席李慧琼就认为,可能与个别地区工作做得不够好有关。


伞兵初次挑战 8人成功突围

这届选举另外一个特色,是有不少占领后参政的“伞兵”与小市民参选,结果有8人当选。其中以年轻人为骨干的组织“青年新政“,9人参选,只有黄埔西选区邝葆贤险胜对手,其馀8人败阵。不过,他们认为今次总得票约有1.25万票,每票都是鼓励,同时反映市民求变心态,未来会继续花时间在地区工作,亦会考虑出战明年初立法会新界东补选的选举。该选举是由於退出公民党的前立法会议员汤家骅,在政改否决之后辞职而出缺。

学者:政党新老交替 年轻人有实力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分析,2003年受《基本法》23条立法事件影响,支持泛民主派市民在区议会选举踊出来投票,形成一面倒局面。但这次高投票率源於占中促使正反两方选民都出来投票,因此泛民与建制阵营在得票均有上升。但他指出,值得注意是泛民在226个选区中,平均每区得票有47%,高於上届的43%,至於建制派每区得票比率与上届相约,显示高投票率仍对泛民稍有优势。

蔡子强又表示,52个参选的“伞兵“平均得票率达36%,即使与泛民“撞区“的选区也有约20%进帐。他认为,年轻人有一定政治实力,传统泛民质疑“鎅票“的指控未必再成立。这次选举伞兵与年轻泛民政党成员,成绩都较泛民明星级人物好,显示选民寻求政治新面孔。泛民主派藉此应思考政党新老交替,在明年立法会“超级区议会“选举派新人参选接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