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出现和他上台之后的所作所为,令人意外,他下一步还有什么意外之举?明镜集团总裁何频的新书《中国最后的强人》,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答。这次我们请明镜集团总主笔高伐林来做个介绍。
法广:何频先生的这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高伐林:何频这本厚达672页的著作,由明镜出版社出版,可以说是他去年出版的《雄心如梦》的续集。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同于中国和国际学者对习近平、对中国问题的分析角度和前景预言。
何频赞同习近平集权,但是认为习近平的雄心最大可能是被体制消耗而尽,而个人成为毛泽东式独裁者、或者领导中国转型到民主的可能性,都比较小。
在何频看来,现在对习近平的评价,党内胡吹太高,几乎都是“高级黑”,反而对习近平造成更大伤害;而社会上又对他看得太低,失望之后流于嘲弄。其实习近平还是有可塑机会的。
法广:作者如何看待中共体制呢?
高伐林:作者的一个基本思路是:这套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中共现行体制不具有脱胎换骨的可能性,正在耗尽最后的能量,根本没必要改革,不可能寄希望于对它下猛药啊、动手术啊、或者什么另类疗法啊,更不用说“换汤不换药”了,这些都不可能让它起死回生。中国当前问题堆积如山,根源正在于这种错乱的体制,所有遗祸无穷的事件、政策都是由中央发动与推动的,除了彻底否定,别无他途。
法广:如果这个现行体制病入膏肓,那么作为这个体制的领袖习近平岂不也毫无希望?
高伐林:倒也不是。作者对体制和领袖是分开看的。对习近平,作者的态度是,敦促他,希望他彻底认清这个体制不可救药,别再试图用所谓“改革”来挽救这个体制,那样做,只能是自欺欺人,贻误时机,用何频的话来说,那就好像“在一片污泥上抢滩”。
习近平上任之后就开始强力集权,自己往头上戴了十多个“组长”的头衔,又成功地使得全党官员党员奉他为“核心”,这种趋势引起很多人的抨击。何频却在多篇文章中表露,行政集权是必须的,过去二三十年实行的常委集体领导制,九龙治水,才是弊端无穷。习近平只有实实在在地集中权力,才有可能推动他的其它一切决策。集权显示他有勇气承担责任,试图抛弃这套体制。
法广:习近平上任之初,很多人希望走蒋经国的路,掌稳大权后将中国引向宪政民主。何频怎么看呢?
高伐林:很多人总是不断将习近平作类比,从蒋经国、邓小平、毛泽东、李光耀,到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但何频在书中明确地说:习近平不可能成为所有这些人物的第二,原因很简单:时空完全不同了。习近平虽然掌握了大权,得到许多人吹捧,但他对前景的描述模糊不清,使他并未强有力地赢得真正的铁杆粉丝群。他触犯了官商权贵集团、以及军人集团的利益;他的反腐一度赢得民众的欢呼,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反腐不仅有选择性,而且反到现在,腐败依然猖獗,不过更加隐秘而已;具有现代文明意识的精英对他也失去了信心,因为中共对可能挑战其统治的各类群体,像民间社团、敢言媒体、民族和宗教人士和维权律师,甚至外国来华的学者,接连重手打压,整个社会的自由度比起江泽民、胡锦涛时代大大倒退了,让人感受到日益浓重的肃杀气氛。
法广:那么,何频对习近平的未来如何预测?
高伐林:习近平在过去几年的表现,使人们不敢对他引领中国走出政治丛林抱有奢望。何频指出过习近平未来有三种可能,但他同时也认为,依据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来判断习近平未来的历史角色,无论是回归传统独裁者,还是民主转型领导者,或者是一个过渡性领袖,预测都只能是一种“臆测”。前一秒的事实和逻辑,未必预示了下一秒的决定。“确定他的政治选择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且在不断变幻中”,更不要说历史事件、人物决策中的各种偶然性、各种意外了。
何频确定的一条,就是这本书的书名:“中国最后的强人”——习近平选择任何道路,都注定了他很可能只是中国最后一位强人。但何频仍然对习近平领导中国走向民主化,保持一种期待。
法广:在这种情况下,何频为什么仍然保持对习近平的这种期待?
高伐林:因为大家公认,这是中国政治转型成本最小的方式;对习近平个人而言,也是成为世界和历史伟大领袖的唯一机会。习近平比美国的总统、德国的总理,对于人类文明的进化更具决定性,因为美国、德国都是民主国家,他们的领袖都不拥有习近平这样的强权,习近平的个人选择,相对来说在更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党、国家和民族的道路和命运。“只要习近平真正拥有一个中国梦,而不是像胡锦涛混日子、江泽民捣浆糊、邓小平韬光养晦,都会更快速地催化中国的变局”。